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莺》优质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9、《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莺》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莺的习性的科普文章,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学笔调。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又要引导学生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从而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同时领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学会如何描写小动物,并把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初次接触科学小品文,学生兴趣颇为浓厚,要学会掌握科学小品文兼具知识性与文学性的特点,粗略了解说明与记叙这两种表达方式,同时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语言的兴趣。而语言的品味则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局部精读,通过比较、琢磨、朗读、感悟,体会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目标:1.了解莺的特性,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 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可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莺的特性,体会作者对莺的感情。 难点:(1)品味语言的优美。 (2)学会细致观察。

五、教学设想:

1.在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教学。

2.教学中贯彻读中求知,品中悟情,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你喜欢小鸟吗?喜欢它的什么?举个例子谈谈。(学生自由交谈,各抒己见。)大多数同学喜欢小鸟可爱、活泼、自由、声音婉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小鸟(播放莺的图片,认识莺,创设情境)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它。(板书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课件出示并补充)

2、听录音带朗读课文,在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3、学生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解决字词。(课件明确)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要字不离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文章每一段的大意,可找中心句,也可以自己归纳。 教师点拨,学生交流。

(方法提示: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 第一段,冬天是萧条冷漠的,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的第一个信息。 第二段,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 第三段,介绍莺科小鸟的外形特征(外表)。

第四段,介绍莺科小鸟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和活动时的情况)。 第五段,介绍莺科小鸟胆小、欢乐的生性及活动时间。

第六段,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三、精读赏析语言:

1.学生反复读课文,划出文章的精彩之处,在课文旁边作标注,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标出不明白的地方,思考揣摩。

(方法指导:品味语言从修辞、用词、写法等角度去领悟作者的感情。大屏幕投示: 文中用词美,我喜欢__因为它写出了__;

此句修辞美,我欣赏__因为用__写出了____。)

例:文中修辞美,我喜欢“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因为本句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作点评

3.全班合作学习,品读语言。

A.比如文章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自然界萧条冷漠的冬季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春的魅力。

B.“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莺的可爱性情。)

C.有些住在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同上题学法。明确:“住”、“钻”、“藏”等动词的运用,把小鸟人格化了,体现了莺的活泼好动、灵巧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D.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明确:本句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

E.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学法指导:通过品味词语的妙用来品句子。明确:“唤醒”、“焕发”两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莺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饱含着作者对莺的喜爱、赞美之情。) F.最后一段。

(明确:这段介绍莺动听的歌声。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了黑头莺是众多莺类中叫得最好听的一种。它声音最流畅,歌喉轻快纯洁,歌声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唱歌的时间最长。“春天的唱诗班”,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春天众多的鸟类大合唱。这一段,作者把对莺的赞美推向高潮,“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多美的语言啊,在黑头莺的独唱中,结束了全文。这时候,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教师指导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这是对那些争名逐利、煞费苦心的人们的含蓄地批判。试想,面对这样的幸福鸟歌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以这句话结束全文,发出感叹,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中生命世界的喜爱和赞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和语气朗读这一段)

G.莺有哪些特性?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明确) 四.质疑问难:

1、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莺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

(明确: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不仅要有文学性,更要有科学性,所以要让读者了解莺的外形体貌、生活习性,否则就起不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段对莺“毛色暗淡”的

描写,并不损害它在读者心中美好的印象“美好并不等于完美”。莺的可爱,并不主要在于它的外形,而是在于它们“活泼好动”“无忧无虑”和对人们心灵的启迪和触动。)

2、课后习题二比较阅读

提问:课文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写与课后练习二中《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说明文字两种表达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课文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感,使人爱读。《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介绍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得准确、简明,给人以知识。

3、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应怎样理解?

(明确:文章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莺,而是从萧条冷寂、毫无生气的冬天写起,引出鸟类的回归,唤醒大自然,然后再写莺的出现。这是把莺置于一个具体季节的背景中,像舞台人物的出场一样,先有一个蓄势的过程。这比那种开门见山落笔就对莺进行说明的写法,显得更有波澜,更富有文学性。) 五.小结全课: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莺科小鸟,读完全文,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便跃然纸上,是那般的讨人爱。惹人怜。这首先得归功于生动描写小鸟的作家-布封。然而,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个有心人,带着一颗友善的心去接触自然,我们就会发现:自然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地方,不只鸟类,万物也都以它们各自的特色在装点自然,它们也都很美,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吧! 六.布置作业:

必做:搜集关于莺的诗句。

选作:细致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

七、板书设计:

活跃 灵巧 轻盈 好动

生性胆小 无忧无虑

歌声美妙

莺说课稿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优质课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莺》优质课教学设计
《《莺》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