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推进乐和需加强基层班子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乐和家园必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中共巫溪县委群众工作部 陈志强

村级班子在建设乐和家园的主导力量

“建设乐和家园”是巫溪县“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也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切合巫溪实际的社会管理创新。建设乐和家园的关键在于形成“两委主导、协会协同、社会参与、网格支持的多方共治模式”,这与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一脉相承的。

组织领导是否得力,是一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农村,村是我国最小的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建设乐和家园的主战场。在建设乐和家园这场探索之中,村级班子就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干部素质高低,领导力度大小,措施得当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建设乐和家园推进的效果。建设乐和家园,不论是“两委主导”,还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都要求配备一个强而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农村社会的悄然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也正发生着悄然变化——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免除农业税费,对集体的依附性减弱,造成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生疏。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和免除农业税费,无疑是活跃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两件大事,在这两大政策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

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自从家庭承包之后,每家各忙各的活、相互之间的接触少了,农业税费免除之后,干部进村入户的日子也少了,从而造成了邻里关系,干群关系生疏了,村民对集体的依附性减弱,对村级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社会流动性加大,群众眼界更加开阔,对生活要求更高,欲望更难满足。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口的地域限制被破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性加强。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也急剧增长,这些人员走入到城市、走入到东部发达地区之后,眼界得到开阔、思维得到拓展、素质有所提高,回乡之后也为农村带回了新的思想和看法,从而对农村某些传统理念形成冲击。在现今的农村,如果要问这3个问题:“你缺吃吗?缺穿吗?缺住的吗?”90%以上的农民都会给出这个答案——“不缺”,但如果要问他们“你满足吗?”相信100%的人都有他不满足的理由。的确,在一些新的观点的影响之下,现在的群众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满足,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要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不再满足于基层的单方面的管理模式,希望获得参与权、知晓权;希望得到政府提供的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人的素质提升与经济发展脱节,造成思想道德滑坡、理想信念空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社会建设和群众教育方面却没有能够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集体观念淡薄,“各人自扫屋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对集体事情漠不关心,他人困难视而不见;二是孝道缺失,儿子儿媳住在高大漂亮的砖瓦房里,老父母却住着低矮破烂的危

房,不以老父母的无人照料为耻,反倒将老人的“造孽”作为要“低保”、要“贫困”的理由;三是赌博之风盛行,以建设乐和家园之前的大坪村为例,一个2000人的小村庄就有茶馆3个,1/3的家庭配有机麻;四是迷信活动大为存在,生了病,家里有了事情,不相信科学,信迷信,让那些非法组织蠢蠢欲动,有的甚至觊觎基层政权、妄图抢占农村精神阵地。

群众受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思想影响,及传统小农思想桎梏,片面性最求个人眼前利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百姓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为强烈,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百姓都很难摆脱小农思想的桎梏,看不到长远的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在意的只有拿得到手头的“现米米”。这也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民生政策在基层落实受阻的最大原因。

这些变化对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才能“让百姓快乐,促社会和谐”,对村级干部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目前村级干部的三大“不足”

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工作能力稍显不足。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学成的都不愿回家来,留在家里的不是十六岁以下的,就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村的人才真空,造成很难配备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在现在的村级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基本占到了一半左右,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方面略显不足。

作风粗暴,脱离群众,亲民爱民之心不足。很多村级干部都为一个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面对着已有的

成绩有不少的干部便骄傲了,忘记了手里的权利来源于群众——集体的事情一个人说了算,不问群众的意见;没有事情的时候便呆在家里,不主动的接触群众,关心群众;遇到了阻力,反对的声音,便恶言相向,甚至拳脚出手……

优亲厚友,损公肥私,公平公正之心不足。“我不贪污,当官干啥”这句号称“史上最牛村官”的山西吕梁上水西村村支书王根平抛出的“牛语”相信有不少的人都还记得。虽然没有王根平这样的嚣张,但是在农村基层,村级干部优亲厚友,损公肥私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据统计,由于村干部办事不公,所引发的信访案件占到全县信访案件的6成左右。

这三大“不足”,特别是“亲民爱民之心不足”和“公平公正之心”不足,是造成农村干群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要真正实现乐和,就必须强加村级班子建设,克服这三大“不足”。

如何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外强素质。选好村级干部,在村干部选举的时候严格把好年龄关、学历关;实施能人兴村战略,鼓励外出务工、经商的部分能人,以及本地经营有道的能人参与村干部竞选;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中进村担任村干部。加强干部培训,搭建县、乡、村三级的培训平台,轮流对村实质干部展开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村级干部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村域经济、保持村域稳定的能力。

内修作风。踏实践行“三项制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牢固树立“八大作风”:一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

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强化监督。“上头千根线,下头一颗针”,村官因此又被称为“村管”,村里的一切都归他们管,可谓是位小权大,如若监督不到位极易出现腐败现象。但目前对村干部的监督还不是太到位,需要进一步延伸纪检监督网络,创新监督管理制度,创建群众监督管理平台,强化对村及干部的监督。

有序流动。规定村干部任期,担任同一职务最长不得超过十年,目前有不少的村干部一干就是

二、三十年,这样子极易造成思维的缺乏创新、作风粗暴、滋生腐败等后果;创建“优升劣汰”机制,大胆从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村干部中选聘公务员,提拔领导干部,坚决将心术不正、作风不正、群众反映恶劣的淘汰出村干部队伍;下派机关干部进村担任村干部,以此为基础探索如何村官职业化,甚至可以把在村任职的经历作为提拔领导干部的必需条件。

基层班子建设

农村党支部基层班子建设调查报告

基层工会建设 需要有招儿

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乐和家园建设工作材料

江西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方案

推进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建设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班子建设

推进乐和需加强基层班子建设
《推进乐和需加强基层班子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