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9: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随机变量X的方差为:D(X)E(X-E(X))2 ,方差的平方根D(X)称为标准差,它描述随机变量取值与其数学期望值的离散程度,描述随机变量稳定与波动,集中与分散的状况。标准差大,则随机变量不稳定,取值分散,预期数学期望值的偏离差大,在量纲上它与数学期望一致。

在实际问题中,若两个随机变量X,Y,且E(X),E(Y)E(X)E(Y)或E(X)与E(Y)比较接近时,我们常用D(X)与D(Y)来比较这两个随机变量。方差值大的,则表明该随机变量的取值较为离散,反之则表明他较为集中。同样,标准差的值较大,则表明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预期期望值的偏差较大,反之,则表明此偏差较小。

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有何区别和联系?

1.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描述的是随机变量X的平均值,而方差D(X)刻画的是随机变量X与数学期望E(X)的平均离散程度。方差D(X)大,则随机变量X与数学期望E(X)的平均离散程度大,随机变量X取值在数学期望附近分散;方差D(X)小,则随机变量X与数学期望E(X)的平均离散程度小,随机变量X取值在数学期望附近集中。

2.方差D(X)E(X-E(X))2是用数学期望来定义的,方差D(X)是随机变量X函数(X-E(X))的数学期望,所以,由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我们得到: 2(1) 若X为离散型,则有(2.3) (2) 若X为连续型,则有(2.4)

3.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用D(X)E(X-E(X))2来计算方差。由此可以得到:随机变量X与数学期望E(X)不存在,则方差一定不存在。 4.若随机变量X与数学期望E(X)存在,方差也可能不存在。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应用?

切比雪夫不等式有两种等价形式的表达形式:P(XE(X))1P(XE(X))1D(X)D(X)D(X)2或2。它反映了随机变量在数学期望的邻域的概率不小于。如果随机变量的分布不知道,只要知道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我们就可以利用2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 它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已知数学期望和方差,我们就可以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在数学期望的邻域的概率。

(2) 已知数学期望和方差,对确定的概率,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求出,从而得到所需估计区间的长度。 (3) 对n重贝努力试验,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可以确定试验次数。 (4) 它是推导大数定律和其他定理的依据。

解题的具体步骤: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恰当的随机变量X,求出数学期望E(X)与D(X); 其次,确定0的值,

最后,由切比雪夫不等式进行计算和证明。

注:

(一)相关系数的含义

1.相关系数刻画随机变量 X和Y之间的什么关系? (1)相关系数也常称为“线性相关系数”。这是因为,实际相关系数并不是刻画了随机变量X和Y之间的“一般”关系的程度,而只是“线性”关系的程度。这种说话的根据之一就在于,当且仅当X和Y有严格的线性关系是才有|XY|达到最大值1.可以容易举出例子说明:即使X和Y有严格的函数关系但非线性关系,|XY|不仅不必为1,还可以为0.

(2)如果0|XY|1,则解释为:随机变量X和Y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线性关系而非严格的线性关系”

2.相关系数XY刻画了随机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3.|XY|的值越接近1, Y与X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4.|XY|的值越近于0, Y与Y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弱.5.当|XY|1时, Y与X的变化可完全由X的线性函数给出.6.当XY0时, Y与X之间不是线性关系.7.上面谈到的“线性相关”的意义还可以从最小二乘法的角度解释:(p95)

2设eE[Y(aXb)],称为用aXb来近似Y的均方误差,则有下列结论.

设D(X)0,D(Y)0, 则a0小.

cov(X,Y)D(X),b0E(Y)a0E(X)使均方误差达到最注: 我们可用均方误差e来衡量以aXb近似表示Y的好坏程度, e值越小表示aXb2与Y的近似程度越好.且知最佳的线性近似为a0Xb.而其余均方误差eD(Y)(1XY).从这个侧面也能说明.|XY|越接近1, e越小.反之, |XY|越近于0, e就越大.Y与X的线性相关性越小.8.由于相关系数只能刻画随机变量线性关系的程度,而不能刻画一般的函数相依关系的程度。在概率论中还引进了另外 相关性指标,以补救这个缺点。但是,这些指标都未能在应用中推开。究其原因,除了这些指标在性质上比较复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统计学应用上,最重要的而为分布是二维正态分布。而对二维正态分布而言,相关系数是X和Y的相关性的完美的刻画,没有上面指出的缺点。

数学:22.2《方差 标准差》同步练习(沪科版八年级下)

方差 教案设计

学习和理解体育概论的意义

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方差初中数学教案

样本方差证明

20.2.2方差教案

方差教学反思

n次方和及n次方差公式

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的详细证明

如何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如何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