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真地对待常识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1: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些作者把社会和政府混为一谈,弄得它们彼此没有多少区别,甚或完全没有区别;而实际上它们不但不是一回事,而且有不同的起源,认真地对待常识--关于司法规律的几个问题(《潘恩选集》读后感)。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从而积极地增进我们的幸福,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从而消极地增进我们的幸福…这便是政府的起源和兴起\"。(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政法《潘恩选集》第3页,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1737-1809)所发表的《常识》中的一段话。潘恩从\"社会\"与\"政府\"的区别的\"常识\"入手,揭示了世袭君主制度的罪恶,痛斥英国国王残暴无能,主张独立后的美国应该建立共和国,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些看似平淡的论述,却点燃了北美人民心中郁积的怒火,指引了独立战争的发展方向。就这样,《常识》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奠定了美国独立建国的思想根基。

\"常识\"问题,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关系重大。所谓\"常识\",就是那些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和知识;\"常识\"之中,往往包含着一般的规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自然和理性\"的呼声,代表社会生活的\"常态\"。我国古人常说\"世道人心\",拿现代的话说,就是人性和国情,实际上也就是生产、生活和做人的基本法则。这方面,我国有着丰富的\"国粹\"。例如,\"二十四节气\"、《增广贤文》等等,都是传统社会中国人必须自幼学习、烂熟于心、灵活运用的\"生活法则\"、\"生存策略\"。不了解这些国粹,就是\"没文化\";违背这些\"常识\",必然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离经叛道\",成为反社会的力量。因此,遵循\"常识\",按照\"常识\"的要求行为,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认真地对待\"常识\",按客观规律办事,也是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司法活动和司法改革过程中,却出现许多与法治的\"常识\"和司法的规律要求不符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也就是通常所谓\"司法独立\"或\"独立司法\",不仅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基本法治准则,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基本法则。但是,最近几年来,法院系统在审理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时,往往受到各种干扰甚至破坏。有的案件,符合立案标准,却不能立案,原因是\"领导关照\",担心纠纷进入司法程序,会\"妨碍招商引资\",或\"影响社会稳定\";有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程序也没有问题,该按时结案的却不能结,当事人无可奈何,只好寻求其它途径解决问题;有的案件,按照合法的司法程序,已经形成司法裁判,但是经过\"某方面\"研究,一切程序推倒重来,必须按照新定下的\"基调\"重新审理。

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另一个司法信条,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践行司法为民、实现司法民主的关键,读后感《认真地对待常识--关于司法规律的几个问题(《潘恩选集》读后感)》。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或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外等,其余案件必须公开审判。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加大司法开放性和透明度。按照这一原则,公开审理的案件,新闻机构有权采访报道;同时,司法机关得到新闻机构的关注和监督,也有助于克服压力,促进司法公正,使司法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然而,司法公开的原则在一些地方却不能得到尊重和实现。一方面,该公开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新闻记者上了\"黑名单\",被勒令限制采访,当事人也被限制表达自由,不能寻求舆论的帮助;另一方面,有的媒体罔顾事实,在报道中偏听偏信,\"一边倒\",夸大矛盾,渲染对立,先入为主,导致\"媒体审判\"的诟病。上述情况都破坏了司法公开和新闻自由的平衡,既不利于塑造公正、廉洁的司法形象,也妨碍了公众和媒体的表达和监督的权利。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取决于公正、廉洁、高效的司法职业人员,取决于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新闻舆论,更决定于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信守司法裁决的普通民众。如果民众在打官司时只接受自己想要的裁判结果,一旦判决不能满足自己的诉愿,甚至于不完全满足自己的诉求时,便无端怀疑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不履行法律义务,缠讼闹访;或者转移财产,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或者对司法人员伺机报复,捏造事实,诽谤诬告,恶语中伤等等,都背离了法治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只享受法律带给我们的权利和好处,却不愿承担法律加于我们的义务和不便,这难道不是违背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吗?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做如此打算,怎能指望去建成一个法治的国家呢?

上述违背法治常识和司法规律的现象,给我国正在起步的法治事业造成严重的障碍和损失--当事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司法资源遭到严重浪费;法律的权威总是处于\"零\"起步阶段,无法形成积累,司法公信也无从谈起,公众也始终无法真正享受司法带来的福祉。更为严重的是,社会矛盾的叠加,不仅造成信访压力不断增加,增加处理问题的社会难度和成本,还为非法\"调查\"、非法\"执行\"、非法\"保护\"等恶势力提供了生存空间,为\"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土壤。人们常说,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上述情形,却始终在破坏这道防线。这既是司法的悲哀,更是公众的损失!

\"司法就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社会纠纷\"。人类文明的发展表明,没有法治的支撑,社会必将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没有公正的司法,就丧失了起码的社会正义的标准和法律秩序的柱石,也就不可能发挥法治的应有功能。因此,视法治\"常识\"为玩物,把司法规律当作儿戏,无论如何也无法真正建设一个法治的国家,所谓司法公正永远只是个高贵的梦呓而已。认真地对待法治的\"常识\",严格按照司法的规律办事,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应有素质和觉悟。

罗马法是西方文明给世界做出的基本贡献之一,它开创了一个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伟大传统,而且还\"持久地征服了世界\"(耶林语)。罗马法的伟大,就在于它使得人类权利获得了一个真实可靠的法律保障,在市民的自由和法律权威之间维持了一个高度的平衡。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曾说,\"罗马人民肯定并忍受一项法制,因为在这一法制中,自由和管辖的、所有制和法律程序的永恒原则曾经不折不扣地、毫不容情的起着统治作用,而且直到今日仍然如此,罗马的伟大正是存在于此并奠基于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伟大的罗马法和同样伟大的罗马市民吗?!

(国家法官学院曹全来文章《学习时报》2011年9月19日供稿人zf-wlp)

没有认真地完成值日工作检讨书

扎实认真地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

第一条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地按时巡视设备

如何养成认真地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思想汇报:真的宗旨,真地坚持

6月思想汇报:真的宗旨,真地坚持

入党思想汇报:真的宗旨,真地坚持

对待问题学生

微笑对待

对待人生

认真地对待常识
《认真地对待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