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4: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散文单元。 初中时我们学过不少散文,大家还记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形散神不散。

生: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可入文。 生:散文的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生笑)

师:真如这位同学所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散文大家了。其实,你说的“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是完全正确的,但“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散文表达方式多样,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 生:散文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观点感受。

生:我觉得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其实质是语言的艺术。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不管怎样,语言是表现作者思想的载体。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鉴赏散文,要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

生:语言文字。 师: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是以“文字”作为突破口。还记得老师曾跟大家说过,“语文天生浪漫,语文天生美丽”,语文的美丽和浪漫在文学类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这么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应该以语言作为突破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理解作者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把握作者所传递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老师曾反复跟大家强调:充分地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所以,“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这篇课文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 生:五遍。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那么,当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我强调的是整体感觉。

生: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觉朱自清先生营造的意境很美。原来我一直以为感情充沛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让我很吃惊的是作者的那份淡然也能让人感动不已。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随着他的那份淡然一起入境。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发言包含三层:一是朱自清先生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意境,二是这篇优美的散文蕴含的是作者那种淡淡的情感,三是淡然的情感照样动人。概括得多好呀,抓住了散文鉴赏的一些最重要的东西。的确,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披文入情,仿佛置身于清华园中荷塘畔,和朱自清先生一同领略荷塘的美景,一同感受朱自清先生心底的那份淡然。好,这位同学接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我刚读了一两遍觉得挺乱的,有点把握不住主旨。又读了几遍,感觉文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幽的情怀,有一点忧伤又有一点喜悦。但还有挺多不理解的地方。

师:这位同学很生动、很鲜活地概括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有两个环节,初读时感觉到挺乱;再读时能读出些味道来,总体的感觉是文中一种淡淡的愁和淡淡的喜。其实,有不懂的地方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我第一遍读时最大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众生笑)再读时感觉辞藻华丽,读到三四遍的时候就有感觉了,(众生又笑)这感觉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很讲究炼字的艺术。

师:大家注意,她提到了一点“炼字”的艺术。“炼字”一词我们更多是在诗歌鉴赏中用到,散文需要“炼字”吗?

(生齐答需要)

师:好,这位同学能不能举出一个作者讲究“炼字”艺术的例子呢?

生:比如“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作者写的是风行荷塘的细腻的感觉,特别是“像闪电般”这个比喻,每当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好像也在颤动,脑海中也浮现这种画面了。这时感觉这篇文章非常好,就想继续读。又读了几遍,发现有许多的问题不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有一种矛盾,有一种困惑。

师:很好。他也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的,更重要的是他还善于通过作者运用的词语来感受那种独特的意境。特别是她在描述这些景象的时候,说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当清风吹过的时候,“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一道波从近处向远处延伸的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而自己的心也仿佛跟着颤动——多好的感觉啊!我觉得这才是读散文的一种极美的感觉。下一位同学请接着说。

生:这篇文章总体来说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清新脱俗,和很多矫(生读jiāo)揉造作的东西不太一样,就是一种“宁静无语”的感觉。

师:这里纠正一个读音,是“矫(jiǎo)揉造作”。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第一段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最后一段又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描写自己“夜游荷塘”的过程给人一种十分完整的印象,他的语言十分优美,使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融入到他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了。

师:这位同学提到了这篇文章的结构问题,首尾呼应,是一个非常浑圆的结构。大家如果结合课后楷体字部分的说明,你会发现和这位同学说的是一致的。但是我要纠正你一个问题,你说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有不同的理解。大家想,这篇散文有记叙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描写和抒情。

师:的确,这是一篇以写景和抒情为主的散文。

师(小结):读这篇散文就像品一杯香茗,刚一尝的时候感觉也许是淡然的,甚至还有点儿苦涩;但是,真正地让这杯香茗落在肚子里,在心中积淀下来的时候,回味一下,便别有一番滋味,就会发现在齿间还留有一抹香气,很美的一种感觉。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说得都挺好,都谈了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感觉,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阅读状态。而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讲,读进去了,产生最原始的那个感觉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大家阅读的起点,也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

师:这篇课文到底怎么讲,以什么作为突破口,说实在的我自己头脑中也没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路子。后来我想干脆把这个权力交给大家,尊重大家的意见和看法,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咱们就讲哪一段,那么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呢?

生:第四段。

生:第

四、

五、六段都挺好。

师:认为第

四、

五、六段写得最美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那么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大家放开声音把这三段读一遍。(生自读第

四、

五、六段) 师:大家都读了一遍了。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要想把这三段真正地读出感觉来,应该怎么读比较合适?

生:我觉得首先应该读得慢一点。 师:那么“慢一点”的标志是什么呢?

生:标志就是能充分地把文章中那种舒缓、优美的感觉读出来。

生:要读出独特的韵味,速度放慢很重要。但还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需要重读,且要把握节奏。还有一点,虽然我们读的都是文字,但是我觉得文字和音乐也是有些相通性的,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在自己的耳边应该有一个旋律在响着,所以和着心中的那个旋律,将这篇文章读出一种音乐美来。

师:说得多好啊!你刚才说,文学和音乐是相通的,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精彩了!那么如果给这三段文学配乐,你认为什么音乐比较合适?

生:钢琴,因为钢琴那种“叮叮咚咚”像流水一样的声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最好还是肖邦的钢琴曲,肖邦乐曲中有那种由上而下的流水一般的感觉,你看不见它的汹涌,但是它的流动绝对震撼你的心灵。

师:大家注意她的措辞,她说这是一种汹涌但你看不到它的流动,这种感觉对不对? 生:我觉得用笛子。 师:为什么呢?

生:第一,笛子是民族乐器,作者写出了“荷花”的独特的美,因为荷花与佛性是相关的。第二,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笛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吹得响亮,让人高兴就高兴,伤心就伤心。”所以笛子是可以传情的。

师:其实任何乐器都是可以传情的。 生:我想配古筝。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三段作者突出的是夜晚的寂静,古筝音乐的感觉能将这种寂静传达出来。而且,我觉得配上箫也不错。同时,我不赞成用短笛。

师:哦,不赞成。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的节奏有点儿快。 师:那边还有一位同学也有话说。

生:我觉得前面那位同学说用钢琴,不算太恰当。 师:为什么?假如说,我们就用《命运交响曲》配为什么不行啊?!(生笑)

生:我觉得配上中国古典音乐更好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写的是荷花、荷叶等,是我们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音乐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有关,配上琵琶、古筝更好。想象一幅画面,就是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的那种感觉。

生:刚才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选曲子非常重要。试想,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十面埋伏》„„(众生笑)

生:显然不合适,我觉得也不适合用肖邦,因为肖邦听起来好像很梦幻,很柔,但其实每一首肖邦曲子中间都有很激烈的段子,肖邦被誉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和这篇文章的意境当然不符。虽说作者的心情不是很平静,但是也没有达到激烈的程度。

师:如果要让我选的话,我倒是比较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选民族音乐的意见。正如他所说,“荷”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一个意象。意象、情感、音乐、审美趣味一致起来会更好些。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到底上的是散文鉴赏课,还是音乐鉴赏课,还是艺术鉴赏课呢?其实呢,是为了让大家更准确地把握这三段描写中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基调,耳畔回响的是什么样的音乐也就决定了你对这三段理解的程度。

师:下面我们分组讨论这三段,讨论以下问题:第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要点。第二,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第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并再次强调问题,不时地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

师:下面各组代表发言。

生:第四段写的是月下荷塘的美景。 (师板书)

师:那么抓住了月下荷塘哪些景物来写? 生:主要描写的是荷塘的“荷花”和“荷叶”。 师(边说边板书):有“荷花”“荷叶”。 生:最后一句又稍稍交待了一下“流水”。

师(边说边板书):流水。我觉得你们组概括的还不够全面。先请坐,其他组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还应该有“花香”。

师:噢,还有香气。哪一句啊?读一读那个句子。(板书:花香)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生:在“荷香”到“流水”中间还有一句,“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重读,强调)。”我们不知怎样概括,姑且定为“波痕”。

师:“荷波”怎么样?

生:“荷波”概括得挺好,但这个词是老师生造的吧! (师生笑)

师:说生造也行。但把这叫“仿词”,我仿写的是“麦浪”。大家想一想,“麦浪”这个词是怎么组合的?“麦浪”是怎样的画面?

生:麦子被风吹过时起伏荡漾像波浪一样。 师:那“荷波”呢? 生: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摇动像波浪一样向远处延伸。这么说来老师造“荷波”这个词还是很准确的!

(众生笑)

师:再次申明是“仿词”!而且不是我的发明。从“写什么”这个角度看,第四段有五个描写的对象。那么是怎样写的?

生:描写“荷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把比喻的句子读一读。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这比喻用得好不好?你如果写荷叶,你会这样作比吗? 生:用得好。一个舞女舞动起来的时候她的裙子呈一种圆形,而这个荷叶也是圆形的。人如果跳舞的话,裙子会在大腿部分上下跳动,(生笑)而“叶子出水很高”就是说荷叶的茎很高,这个舞女的腿很颀长。(生笑)

师:我觉得你说得不错。老师画一张简笔画来说明,画得不一定像,大家“领会精神”吧!

(师画简笔画,勾勒舒展的荷叶和茎,在叶子上画出一个人的轮廓。生笑。)

师:我跟大家说要“领会精神”。下边高出水面的茎是不是就是这舞女修长的腿?她的裙裾在旋转起来的时候是不是非常舒展?

生(齐答):是!

师:荷叶张开的那种圆润、那种飘逸和舞女翩翩起舞的时候裙裾的飘逸有相似点!这是这个比喻的好处之一。还有其他的好处吗?

生:“叶子出水很高”这是一种静态的描写。但如果舞女的裙真正飘逸起来的时候,就富有动态之美了。

师:很好。这个比喻好在哪儿?一是鲜活地画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那种舒展,飘逸;第二个是“以动写静”,而不只是僵硬的一幅画,富有了一种动态之美。这就是这个比喻的妙处。结合老师刚才对这个例子的分析,大家看看其他比喻有什么样的好处。要通过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的妙处,谁发现一点就说一点。

生:“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些“白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而且是在“层层的叶子中间”;花的形态,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将它们比作“一粒粒的明珠”,在朦胧的月光映照之下的荷花发出的那种迷人光泽。“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是蓝天,“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就是在天空中散布着的那些星星。

师:还有一点,“星星”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闪一闪的。

师:花,不管是含苞待放,还是开着的,在月光下微风过处的时候,就有一点一点的晃动,这也是一个相似点。还有吗?

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美人”当然就是指花了,想象一下,卧在层层荷叶中的圆润美丽的荷花很像一个美人披着轻纱刚刚出浴。

师:这种意境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哪个成语? 生:出水芙蓉。

师: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是不是也为了突出荷花那种纤尘不染的纯洁啊?

生(齐答):是。

师:这是三个比喻连用,从修辞的角度这叫“博喻”,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毛泽东同志在概括“长征”时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本体都是“长征”,而喻体则选择多个。只有多个喻体的才能称之为“博喻”。还有比喻吗?

生:“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把微风吹过时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突出的是叶子有轻微颤动但瞬时即过,突出其“快”。

师:这个比喻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呢? 生(齐答):荷波。

师:描写的对象是“荷波”,“像闪电般”是突出其快,很好!接着说。

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密密的叶子本来是织成一片的,而微风吹过所引起的那“一丝颤动”,使得一叶推一叶,就好像一浪推一浪,从颤动的地方推到了远处,就好像水面上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般。

师:大家说得挺好。除了比喻之外还有其他的修辞吗? 生:我感觉还有一个特殊比喻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特殊在哪儿? 生:把嗅觉比作听觉。

师:这种修辞叫通感,有的修辞书把它当作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也有的修辞书当作独立的修辞格。想想,这处通感有什么好处?

生:荷花传来的“香气”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有相似点。因为荷花的香味很淡,不是浓香,微风吹来,细如游丝,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若有若无的,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

师:分析得很好。相似点就是那种若有若无,若断若续,若即若离的感觉。“歌声前”有好几个修饰成分,删掉一个行吗?

生:不行。如果不是“远处高楼”的歌声,肯定不渺茫,也就没有了那种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感觉!

生:我觉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用了拟人修辞。“袅娜”和“羞涩”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子比较柔美的姿态,这儿用来修饰这个“白花”,所以是拟人。

师:“袅娜”和“羞涩”两个词颠倒一下行不行?你读一读。 生:“有羞涩地开着的,有袅娜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好像就不开了,“袅娜”就不打着朵儿了。

(生笑) 师:“袅娜”是一种盛开,仿佛一个成熟而美丽的少妇;而“羞涩”,花瓣可能刚开开一点,仿佛一个处于豆蔻年华、含苞待放的少女形象。

通过这些分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我们就能感受到了。好,下面看第五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齐答):荷塘月色、塘上月光。

师:两种概括均可,因为中心语都是“月光”,抓的重点是对的。(板书)作者描写了哪些有特点的景物?找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第五段)

师:她读得很好,只是个别的地方需要再强调一下。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就该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景物本来都挺美的,可是这一段最后却有一句“峭愣愣如鬼一般”,好像跟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记得我在念高中时学的《荷塘月色》没有这么长,第四段删掉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还把后面梁元帝《采莲赋》里“于是妖童媛女”一段整个删掉了,因为这一段也是写男女少年相爱的情景,据说删掉这两处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一种不良的想象;(生笑)这句“峭愣愣如鬼一般”也删掉了,认为这一句和整个段落描写的意境不一致。大家想,是保留好还是删掉好?

生(齐答):保留好!

师:为什么?我们已经有很强的判断力,不会产生“不良想象”,这可以理解。为什么“峭愣愣如鬼一般”这句还要加呢?我希望大家把这句和后面那句连在一起读,揣摩揣摩其中的意味。“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和“峭愣愣如鬼一般”放在一起有何用意?

生:形成对比。

师:对比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是要突出“峭愣愣如鬼一般”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是为了突出什么?

生:为了突出“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师:对了!是为了突出那个“倩影”之美。所以保留这一句是很有道理的。我觉得这个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差不多二十年前那些编写教材的人发现的问题你现在又发现了,这就证明读书读进去了,很好!

生:这一段写的是“塘上月色”,主体是“月色”,但是这一段几乎没有写“月色”,写的都是“杨柳”“灌木”等,为什么呢?

师: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问你,如果以《风》为题目描写一段景物,你怎么写?

生:写树枝„„

师:不,你不能写别的!按照刚才你所说的只能写“风”! 生:好大的风啊!多大的风啊!风真大啊!(生笑) 师:其实这是景物描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借助其他景物来表现主体。写“风”,“狂风”是黄沙弥漫,飞沙走石,树枝摇晃;“和风”是红旗轻摆,波光粼粼,树叶沙沙作响。要写“月光”,你只有写“叶子和花”在月光中的影像,用“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写“光”,包括前面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实际上要突出什么?

生(齐答):朦胧的月光。

师:从表现手法看,这是烘托。什么叫做“烘托”呢?大家知道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我让你在一张白白的宣纸上画“雪山”,你怎么画?用白色的染料吗?

生(齐答):不用! 师:怎么画呢?

生:把天空、云、山前的树、溪流等用一些淡一点的色彩,雪山这个主体就突出了。

师:说得很好,本段写“月光”借助其他的景物来写,这就是烘托。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有毛病?既然“不均匀”,怎么会“和谐”呢?

师:我读的时候也认为这两者矛盾,哪位同学帮我们解答一下?

生:我认为不矛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不均匀”?月光照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叶子错落有致啊?有高的,有低的,高的地方已经着了月光了,而被阴影挡的地方就是黑的,有明有暗,这就叫做“不均匀”。如果是“均匀”的话,是不是如同照在一张白纸上了?还有层次吗?

师:接着说。

生:其次,要弄清“和谐”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光与影的互相搭配得非常协调。

师: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怎样理解?这是什么修辞? 生:通感。小提琴拉出来的这个曲子有高有低,有急有缓,它并不均匀。如果就在一根弦上,在一个位置上来回这么拉的话,会成了一种调调,就相当于月光照在白纸上。我这样说不知道您明白没有?

(众生笑)

师:我明白了。正是因为着光的地方是亮的,没有着光的地方是暗的,并且明暗搭配非常地合理,因为光与影这种错落有致的搭配才成为一幅画,就像小提琴上那根弦一样,有高音也有低音,有急的也有缓的,这才形成一种非常美的音乐。而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幅错落有致的画,耳畔回响的是那种高低变幻的旋律呀!这就是通感修辞的妙处。

生:“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比喻。破折号后面出现的是两个喻体——“酣眠”和“小睡”,本体是什么?

生:“酣眠”对应的是朗照,所谓的“朗照”就是没有云,月光直射下来照在地上;“小睡”的本体是月光隔了云,淡淡地照下来。

师:这两个比喻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酣眠”是说人睡得特别死,特别香,和月光完全照在地上的感觉是一致的。“小睡”是指非常短暂的睡眠,一阵儿清醒,一阵儿又睡着,和隔了云照下来的月光非常相似。

师:只要找到“酣眠”和“小睡”的本体,问题就解决了。 生:“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为什么用“画”?

师:那我就把这个“画”字换成“照”。

生:不行,没有意境。“画”一般都画比较美的东西,跟前面那个“倩影”对应。

师:很好。月光就像是一位高明的画家,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信手“画”在荷叶上。大家想,如果是“照”在荷叶上是不是过于写实了?这个韵味就缺失很多了,所以这是“画”字的妙处。 师: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写的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一段还有一个特点,作者用了非常传神的动词,找一找,体会一下。

生:“泻”。把“静”态的月光写“动”了,而且跟前面的喻体“流水”相照应。

生:“浮”。其实这个“浮”字更突出了“轻雾”的那种轻盈和飘逸,和景物的特点,和此时此刻的意境是一致的。

生:“洗”。突出朦胧的月光照射下的叶子和花的那种朦胧和柔美。

生:“笼”。有一种很轻的,漂浮的感觉。 师:改成“照”行吗? 生:不好,过于生硬了。

师:当你真正地读进去了,你就能发现这些动词非常地传神。好,第六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塘边的树”。

师:概括得很好!哪位同学读一读这一段文字。 (一生读第六段)

师:这感觉把握的非常好!你浑厚的嗓音比较适合读这种柔美的散文。当然,要读得更好还要准确把握作者内在的感情。大家在这一段中有没有问题?

生:“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我想问一下,“没精打采的”是不是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 师:应该说这个比喻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大家会发现这一段所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是吧?

生:对!

师:如果我们说作者在写“月下的荷塘”和“塘中的月色”时,作者的情感有淡淡的喜悦,但过后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萦绕在作者的心头,特别是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更能表现这种愁绪。

生:(齐答):是!

师:而这种喜悦过后,你会发现作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咱们同学提出的这句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来欣赏荷塘美景,被月下静谧朦胧的美景所陶醉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烦忧,感到一种淡淡的喜悦。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又把我带回了现实当中,所以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生:我觉得“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像渴睡人的眼”这个比喻十分生动。

师:说说看。

生:他说的是“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如果想象一下,这时候有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动,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也若有若无了,一会儿闪一会儿不闪的,那么就跟像“瞌睡人的眼”相照应。

师:这个“渴睡人的眼”咱们同学可能都见过,但是我见到的更多。

(生笑)

生:“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为什么要写“蝉声”“蛙声”?

师:哪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朱自清先生夜游荷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为了突出这个环境的“静”,用“蝉声”和“蛙声”衬托。

师:很好,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师:第

四、

五、六段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是由开始的有些许的喜悦,到后来有淡淡的哀愁。 师:说得很好。大家都认为这三段写得好,这篇散文只保留这三段行不行?

生(齐答):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文章是浑然一体闭合型的整体。如果只写这三段结构就不完整,就变成一个写景的片段。

师:作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在荷塘边,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内心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最后又转化成一种淡淡的哀愁。如果把这三段独立地作为一篇文章的话,大家会发现显得特别的突兀,让我们感觉到莫名其妙,半夜在那儿一个人干什么呢?他是如何游荡到荷塘边的?(生笑)可能会生发这种疑惑,我们是不是得追究追究起因啊? 生(齐答):是! 师:起因是什么?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

生(齐答):是!

师:那么当你们不宁静的时候怎么办呢? 生:写日记。

师:把自己的心思写在纸上,让心中的不宁静随着自己笔尖在纸上的滑动慢慢地流动,多好的境界啊!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一个人出去走走。

师:一个人出去走走,这是一件雅事。还有吗?

生:唱歌去,拿着话筒嚎上几嗓子,其实是一种排遣;或者自己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再嚎,那排遣得更快。

师:这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男生可能去踢球,女生可能去操场上跑一跑。 师:这都是排遣自己内心不宁静的方式。那么,朱自清先生选择了什么方式呢?

生:一个人出去散步。

师:中国古代的文人内心郁闷的时候,第一种方式就是“喝酒”,让纯美的自然景物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孤独或者哀伤。朱自清先生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一个文人、知识分子,那么他选择排遣内心不平静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式的。

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大家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不宁静”?

师: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心里颇不宁静”,你们内心“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同学之间有摩擦。 生:跟家长有了点儿冲突。 生:考试没有考好。

生:莫名其妙地被老师骂了一顿。(生笑)

师:怎么会“莫名其妙”呢,肯定有原因。这就涉及到这篇文章的背景的问题。

1.政治原因

1927年4月12日,当时蒋介石政府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而朱自清是参加过“五四”运动,具有激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不满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憎恨现实。但是他毕竟是一介书生,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又不能像许多战士一样起来斗争,因此内心陷入苦闷。

过去的教材一直说是政治原因,现在又有其他说法了。 2.家庭危机

他在清华教书时家庭背景非常复杂,包括父子之间、继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的矛盾,有时矛盾还很激烈。作为家里的主心骨,其实最难。现在也一样,作为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对自己的妻子不能得罪,另一边还有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得罪,很多男人觉得累是因为在中间受夹板气。(生笑)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披文入情”,去理解朱自清不宁静的心情也比较容易。

3.家庭贫困

朱自清先生一生共有9个子女,据说他作此文时已有了6个。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因为文章开始写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闰儿”是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也就意味着最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但是还有老人,自己的妻子,一家老小就指着朱自清先生当教授的收入来养活。

4.角色定位

什么叫“角色定位”呢?大家想,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在学校、社会中是不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呀?在家中,要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这就是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在学校要扮演同事、老师等多种角色,这多种角色一旦错位就会感到很累很累。

5.与朱自清先生的性格有关

据说朱自清先生的性格非常谦和、敦厚,与外界交往不多。试想,一个交往特别多的人往往内心“不宁静”的时候很少,为啥呢?“心里不宁静”找朋友喝顿酒是不是就解决了!但是朱自清先生的性格属于“内向型”,所以是一种性格因素。

6.怀念家乡、好友

朱自清先生的祖籍是浙江绍兴,5岁时随家人迁到扬州,童年和读书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扬州度过的,因此扬州是他实际意义上的家乡。包括后面联想“江南采莲”旧俗,又想起了扬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有这样标志性的句子。

“怀念朋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叶圣陶、夏丏尊等几位和朱自清先生交往很深的人。叶圣陶既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革命者,所以他的思想更为进步,这一点他和朱自清先生有所不同。朱自清独处北京,想象着南方的血雨腥风,想象着自己的朋友在南方用自己的笔去战斗,思念的情感难以释怀。

这是老师手头的资料,所能够搜集到的关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你认同哪一种观点呢?

生:每一种观点都有道理。

生:我觉得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总而言之,心里不宁静,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心里不宁静肯定要找一种排遣的方式,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个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选择了最传统的“寄情山水”的排遣方式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师:看,这位同学说得多好。但这句话在全文起着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是什么呢?

生:正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才夜游荷塘,才在荷塘边欣赏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的景色,用优美的自然景物来排遣内心的苦闷,才有了下文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想象江南采莲的旧俗,用他人享受美好快乐时光的生活来缓解内心的孤寂,是这么一个过程。 师:所以,它在全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没有揭示文章的主旨,但我们仍然称之为“文眼”,因为它领起下文。

师:下面大家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三段,看看有什么问题。 (生朗读第

一、

二、三段)

生:第二段中用了“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树是蓊蓊郁郁的”等语句,景物的色彩并不明快,是不是暗示了一种愁绪在里边呢?可作者为什么还说“月光还是淡淡的”而“这条路今晚却很好”?

师:好的。那我们概括一下第二段景物的特点。 (生讨论概括:幽、静、僻)

师:大家都概括得很好,三个字概括出环境的特点,而这样的环境恰恰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寂静的环境。(板书)一种非常寂静的环境再加上这种“淡淡的月光”,是不是情感就会发生些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颇不宁静”,慢慢地过渡到内心的一种“短暂的解脱”,而“短暂的解脱”在第三自然段表现得最为突出。

生:“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什么叫做“自由的人”?

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吗?

生:结合全文,“自由的人”就是已经超脱了他所生活的世俗世界,追求到一种内心得到短暂的平静安慰的人。

师:这个“自由”在文中有没有照应的语句? 生:“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是他一定愿意做的事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是他特别想说的话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朱自清先生他作为一个成家立业的人,他要生存,他要养家糊口,要当教授挣钱养家,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好多事跟自己的内心是相违背的,但是又不得不违背,为了生存嘛!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自己的时候,是不是才能感觉到内心的宁静和暂时的超脱啊?

生:是!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不是矛盾吗?

师:为什么?我们还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三五个好友聚在一块儿,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一块儿聊天,这就是“爱热闹”“爱群居”。但是你周围还有你不愿交往的人,甚至还有你仇恨的人,但是你又必须和这些人打交道,那你说你活得累不累?

生(齐答):累!

师:怎么办?只是你就特别渴望独处时的一份冷静,一份清净,这就是所谓的“爱冷静”“爱独处”。因此,这两者并不矛盾。

生:第三段写月下独处的感受包含了朱自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内心的一种矛盾。 生:暂时的一种解脱。

师:“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揭示了朱自清先生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环境的否定、不满、厌弃。

师: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前三段朱自清先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心里颇不宁静”是“忧”;要寻找排遣的方式所以才“夜游荷塘”,看到小路两边的景色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相契合,其中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但是今晚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有一种慰藉,有一种淡淡的“喜悦”;这个淡淡的喜悦一直延伸至“荷塘边”。这就是第

四、

五、六段。

师:在荷塘,优美的景物让作者暂时忘却了烦恼。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加入“江南采莲旧俗”这一部分呢?大家读读这部分。

生:作者引用这两首诗有何目的?

师:我们先大致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采莲赋》下边注释得也比较多,写出的是什么呢?

生:写的是采莲的旧俗,男女青年划着船去采莲,那种嬉戏、快乐的情景。

师:《西洲曲》呢?是一首情诗! 生(齐答):啊?

师:“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取谐音是“怜子”,即“爱你”,“清”取“情”的谐音,这句话的意思是“爱你的感情像水一样清澈,像水一样绵长”。

生:噢!

生:可是为什么选取写“爱情”呢?友情不行吗,亲情不行吗?

师:在人类的各种情感中,“爱情”是最热烈、最美好、最让人向往,也是最自由的一种状态呀!他在引用的时候极力突出的是那种欢乐的场景,引用得多也就意味着他对这种欢乐的场景越向往,是不是想象的欢乐越多越能够抵御自己内心的忧愁啊?

生:是。

师:作者靠联想,靠回忆别人的欢乐情景来抵御内心的孤寂。所以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其实是朱自清先生在冷清、孤独的现实世界中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为了抵御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冷清和孤独。正是因为不满现实,所以才越发憧憬青春、自由、美好、快乐的生活。

生:为什么要引用两首古典诗歌,引用别的不行吗?引用外国的不行吗?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关涉一点背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以后,朱自清先生处于很困惑的状态,当时他在清华大学教书,教古典文学,于是他说:“当自己感觉无路可走的时候,我就钻进了故纸堆,研究国学。”“国学”就是中国古典文学,这两首诗都是古典文学的内容。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先生用研究国学的方式来抵御对现实的不满,在他的作品中也引用国学的内容安慰自己孤独的心。这就是引用这两首诗的原因。

师:作者出门是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到最后从这苦闷中解脱出来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还必须回到现实中。所以整个文章的结构其实是一个闭合的结构:从家里出来——在路上——荷塘边——回去的路上——又回到家里。

师:我们按照“作者要排遣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作为一条线索的话,作者心理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心里边宁静吗?

生讨论总结: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 师:这是第二层的结构。与此照应的“愁”和“喜”变化呢? 生讨论总结:愁——淡淡的喜悦——喜——愁。

师:课后楷体字部分说是“双层”结构,我认为是“三层”。从全文看,夜游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做的一个“梦”!是一次精神世界的畅游——灵魂的畅游!

师:这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篇课文所学到的鉴赏散文的方法应用到下面几篇散文的阅读中!好,下课!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述职报告(赵立增)

述职报告(赵立增)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