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主持词

荷塘月色主持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3 08:32:38 来源:主持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四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方法:分析、鉴赏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

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 (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 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 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 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亲”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 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 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 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这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推荐第2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语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字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知识目标:通过优秀散文学习增强语感 教学过程:

一. 感悟第一自然段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

2. 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

3. 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 明确:“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4. 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明确: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二. 感悟第二自然段 1.“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 明确:“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2.“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 明确: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3.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的。

淡淡的哀愁。 三. 感悟第三自然段 1.“踱” 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明确: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自由的人。 3.“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明确: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 4.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四. 感悟第四然段

1.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修辞。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本体——白花;喻体——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修辞。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千姿百态,楚楚动人。

通感修辞。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2.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

明确: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五. 感悟第五自然段 1.“泻” 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2.“浮” 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画”字对表现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六. 感悟第六然段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能不能删去?

明确:不能。因为写出了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 2.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境又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七. 感悟第七至十自然段

1. 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 作者借用《西洲曲》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4.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八. 小结板书

从本文的学习可以发现,语感训练可以用分析法和比较法。

推荐第3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著名散文大 家朱自清 先生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下面我将根据我的备课思路和设想,一一展开讲说。

一,说教材,学情

(一)说教材特点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图景,语言文字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著名的美文。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历年来重点保留并解读的文章,因此相当重要。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目前高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对写景抒情的散文有所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年龄限制,阅读多停留在粗读和泛读。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还尚待形成。尤其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所流露的情感还不了解。所以在引导阅读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灵敏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为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学习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作者感情。由于本篇课文较为重要,对高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我将本篇课文分两课时讲解。

第一课时:学生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品味文中语言,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以下为第一课时讲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品,理解本课写景特点,通过重点语段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文章语言美。

2,走进作者情感世界,体会作者苦闷彷徨,内心矛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都说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但为了响应新课标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不能以自主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走入本文意境,品味作者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1.朗读体味法。本文语言文字优美,适合反复朗读。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可以直接地品味到文中语言,进而有助于情感的理解。如阅读前自由朗读,赏析前的部分内容配乐范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2.媒体辅助法。运用媒体的语音播放功能,播放部分精彩段落的配乐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领悟作者情感。通过画面播放功能再现相关历史画面,更容易使同学们体会文中意境,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3.设疑讨论法。由于本文情感地理解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解决相对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团体协作的精神,在合作自行解决中加深印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充分综合意见中,在群体中做到“跳一跳,够的着”,活跃课堂气氛。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质疑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走入文中意境,体会文中语言,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积累中有多少关于荷花的诗句呢?(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时间特点,就是描写白天的荷塘,白天的荷塘是如此的美不胜收,那么夜晚呢?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又代表什么呢?(是思乡,寄托哀思,由月的阴晴圆缺引发人生喟叹等等。)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脚步去领略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来看看作者是否用月亮寄托了你们刚刚所说的情感呢?

(我采用的是问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讲解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播放课文中4--6段课文范读录音,听后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文中描写的荷塘,并进行发言。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此后用PPT放映让学生欣赏荷塘美景,带领学生走入文中情境。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仔细品味文中语言。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经过几次阅读,学生们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引导学生们理清课文情感发展脉络把握文章结构。为此我将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可能学生们刚被问到都会觉得有点困难,在此我将会进行适当点拨。

2,分组讨论

我将学生们六人为一个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在意见的相互交流之下,共同进步。为此我将提出如下问题: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进行分析,找出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由于情感理解是本文的难点,在此之前我将插入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本文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 文系 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到知人论世)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

(五)仔细品读语言,把握情感。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揣摩语言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B.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C.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D.此段运用那些修辞手法(重点讲博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运用)

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

通过对第四段的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沿用此法对本文五自然段进行分析,让同学们学会这种方法,这便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五,作业布置

仔细品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从情感上看, 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提示: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如上 1.3.6.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 4.2.7.9.10.8.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 11.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教师提示, 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五、布置作业

推荐第4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我家附近有片荷花池,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到荷花池旁欣赏“荷塘月色”。

今晚的月亮虽然比不上白天的太阳的亮光,但是,它却把池水照得亮亮的,犹如千万颗珍珠洒落荷花池中。我拿出一个月饼跟月亮比圆,大咬一口,甜甜的,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突然,我仿佛看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子,飞舞着,奔向皎洁的夜空,想要投入月亮的怀抱。刹时,又好像月亮中有一位仙女在弹琴,我又仿佛听到了琴声,差点跳起来,翩翩起舞,把爸爸妈妈吓得团团转,连忙扶我下来。

过了一会,我才醒悟过来。差点忘了眼前这片绿中泛银亮色的池塘。在荷叶中,偶尔还有几朵荷花。那荷花挺直了腰板,生机勃勃,神气十足,好似在张望月亮,又好似在跟月亮比美,还好像在说:“姐姐,你不妨描写一番吧。”

“小小的,美丽的荷花哟,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这三天里,月亮是主角哦!别跟月亮计较了,放弃吧!”我在心中轻柔地回应着荷花。

一看手表,呀!这么晚了。爸爸妈妈催促我回去。一转身,一刹那,我却对这片荷塘月色充满了数不清的留恋。

宁波晚报小记者编号:

指导教师:刘月洪

推荐第5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要突出“四美”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在教学设计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凸现这篇文章“四美”:

1、优美的景物: “荷塘中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在作者笔下被描绘的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描写的美景。

2、柔美的感情:作者把“心中颇不宁静”的情感通过美妙的景物描写宣泄出来,这种宣泄不是感情的直接流露,而是在写景的同时,作者把心中的苦闷弱化成“淡淡的忧愁和哀伤”融会在里面,寓情于景。这是我们要把握另一个重点。

3、隽永的语言表达。为了更好的写景和表达情感,在语言的表达上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仔细咀嚼。比喻、拟人、对比、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大量叠词的使用。这些特点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

4、整饬的文章结构。作者在文中写的内容很多,除“荷塘中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外,还写了“小路”、荷塘边的树木等内容,看上去内容很多、很乱。但只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这条主线,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是为作者表达情感服务的。全文就是紧紧围绕着“心中不宁静——寻求安静——更不宁静”来组织材料的。

推荐第6篇:荷塘月色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

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

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推荐第7篇:荷塘月色

学生名单:

王莲花 花金凤 姚凤 夏海军 杨婷 黄国刚 罗晓艺 吴霞 赵雪英 罗秀 冯云霞 陈宁 但鸿婷 杨贵永 素庆红 曾庆瑞 王军 贺川川 谌洪娟 彭丹 罗安兴 张吉山 刘汉林

荷塘月色教案

1、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活写照。 《荷塘月色》抒写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这哀愁是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2、通读全文把握每段的大意: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情—景—情。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3、作品结构分析:

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去荷塘(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观荷塘(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塘中的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离荷塘:(第7、8、

9、10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 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 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景中人”(情)

4、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讨论交流: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学生讨论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补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5、教师读第4段,示范分析

明确:该段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写了荷塘的近景。“田田的叶子”写出荷叶了茂密、葱郁的样子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零星”、“点缀”、“袅娜”、“羞涩”等词则突出了荷花各种各样盛开的情状;“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激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的特点。紧接着作者捕捉到了风吹过荷叶动荷花颤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这一段从密密层层的荷叶推出各色各样零星点缀着的荷花,这是写荷塘中静态。这时候微风来了,风带来了动,于是淡淡的荷香沁入了人的心脾,叶子与花也出现了闪光般的颤动,颤动过后的荷塘则出现了短暂的变化。另外,在这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状,以及写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轻淡的月色映射下形成的,可以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下荷塘图。

B、请学生读完

5、6段,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讨论。按照上面的方法,找出作者依次写了什么?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运用了什么写景技巧?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明确:第5段先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次写青雾轻飘的状态,以及荷叶、荷花的情状,最后写各色的树影。这是作者观察到的荷塘的远景。月光一泻无余,倾泻的情景和青雾笼罩的状态,这些是眼中看到的真实的景物,是实写,“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作者的想象,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体现了虚实结合的技巧。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班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又象是化在荷叶上的,明暗掩映,错落有致的树影反衬了月光轻盈荡漾。这段着力写月色,但处处不忘荷塘,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显示着幽雅宁静,而这幽雅的感受,只能在月夜独处的荷塘的环境中才能拥有,在这里,荷塘与月色水乳交融在一起。

第6段,荷塘之美还要有周围的环境衬托。这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的特点。这段作者着力描写了眼前荷塘四周的浓密的树,着墨较浓,接着随意点染树梢的远山,书缝的灯光,树下的蝉声,水里的蛙声,运用了浓淡相间的写景技巧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什么深层含义?

2、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忆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

明确:

1、“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联系作者小心情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找寻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这里呈现了两幅图画,形成“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份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思乡,也含蓄地揭示了“心灵颇不宁静”的原因,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样“不宁静”而又摆脱不了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课后习题:

1、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2、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3、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这里呈现了两幅图画,形成“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份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思乡,也含蓄地揭示了“心灵颇不宁静”的原因,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样“不宁静”而又摆脱不了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1、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系到“亭亭的舞女的群”,使人感到荷花茎如亭亭玉立的美女一样,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用比喻的修辞格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享受。

2、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月影,从文中找出句子证明~~

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写景特点和语言特点见论文

推荐第8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必修二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中国现代散文,本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以精彩的写景状物闻名于世,作者用他的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具有一定的写景分析,情感体会,语言品味能力。而在初中以及高一年写作学习中,已接触了写景作文写作。

【设计思想】

从整单元的教学高度出发,教给学生体悟鉴赏美文的能力之外,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写景写作技巧,如分解剖析、多个角度写景。学生在读完本篇课文后,已大致能体悟作者写景之精美。在体悟文章整体美的前提下,对文中写景技巧进行分析,触发学生把这些方法用于平时作文中,做到读写结合,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分析写景段落的写作技巧,体悟语言美。

迁移教学法 :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让学生从本课及《故都的秋》的写景中归纳共性,并总结其写作方法的某种相似处。

练习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归纳出来的写作技巧进行当堂练习。并可互相交流、点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写景分解剖析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景物的描写,激发学生对身边一事一物的兴趣,达到读写结合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中

四、五段文字写景手法的分析及在写作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注意课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本单元课文,对整个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有个总体把握。课前有感情地朗读此单元美文。

2、布置学生分组查找与“荷”有关的诗句,名家散文好句,并据美文佳句绘制图画。

二、课堂教学步骤

1、请各组同学展示与“荷”相关的诗句,以及绘制的图画。

教师给予点评及补充:多媒体展示图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而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又是怎样的景观呢?请同学试着回顾原文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正出自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阅读《世纪金榜》相关知识。

2、整体把握:理清行文思路和作者的情感

心里颇不宁静

去荷塘

观赏(荷塘、月色、四周)

————————→

——————→

联想(采莲、西洲曲)

回到家

依旧不宁静

←————————

情——————————景

3、课文写景段落细节分析

(1)由学生找出集中写景的段落(

4、

5、)并给四五段设置小标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

(2)研读第四段,思考作者如何表现荷塘,即写景手法(总体感觉美,和谐,多用修辞)

①从取象上看,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明确:月色下的荷塘:

A景

B特点

C修辞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 比喻、拟人

荷叶

——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流水

——

凝碧

—— 拟人、词语的移用

②此段从哪几个角度写荷?

明确:数量:一粒粒

形态: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颜色:白花

气味:清香

③作者动用了哪些感官?

明确:视觉——出水高、零星地点缀着白花、颤动、凝碧的波痕

嗅觉——屡屡清香

听觉——渺茫的歌声

④请学生找出自己有疑问、或者喜欢的句子。(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适当引出通感、博喻相关知识)

⑤教师强调总结:作者用简短的文字却能写出优美的景致,既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又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法。

多媒体展示:杨昌江评价其散文: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

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大家在写景状物时常常觉得寥寥数语,无甚可写,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这段月色下的荷塘,写景作文时可对景物进行取象上的剖析分解,从多个角度、各种感官入手,描绘出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⑥课堂习作:此时正值初秋,请大家运用刚刚学会的写景手法,写一与秋景有关的片段。请学生展示成果,相互交流点评。

教师指出学生之前单元整体阅读过的课文《故都的秋》正是写秋景的。看看郁达夫在取象、角度、感官上是怎么展开的(取象:秋天、秋树、秋虫、秋雨、秋人、秋果;角度:枣子的数量多、分布广、像橄榄又像鸽蛋的形状、淡绿微黄的颜色;感官:视觉上冷色调,听觉上驯鸽、秋蝉蝉声、雨声;触觉上落蕊的微细柔软、凉风)。

就如平时描摹一座山,可以分成山底、山腰、山顶。动用各种感官、多种角度。强调学生在写作上的运用。

(3)第五段:荷塘下的月色

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不用“漂”而用“浮”?

通过多媒体图片引导:“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突出静态美,

“笼”可与之对照。

“漂”突出动态美,

“笼”不能与之对照。

朱自清遣词用字的新而不失自然,也是我们写作上值得借鉴的。

4、总结:美丽的文字,固然需要细腻而易感的心灵,丰富而弥远的情感,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技巧,当温暖湿润的春风拂动了你的脸颊,高远清静的秋天打动了你的心灵,试着把这些用你美丽而灵动的文字描摹出来吧,你也可以成为朱自清,你也是另一个郁达夫。

5、作业:

运用课上学习的写景手法为秋景的一隅或全景写一篇小文,不少于500字。

推荐第9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创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2、(观月的)开朗

1、(失眠的)郁闷

3、(冷清的)郁闷

4、(思乡的)郁闷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1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推荐第10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

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

明确:

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

③回到现实

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四、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

四、

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品味语言,体味语言美,情感美

一、赏析第4段:

全体诵读第四自然段,分析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明确: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

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赏析第5自然段:

女生读第五自然段,男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赏析第6自然段

男生读第六自然段,女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赏析最后两段:

请一学生朗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五、小

作者朱自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另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六、布置作业:

背诵文章第4自然段

第11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同学们,你们昨天阅读了《荷塘月色》,让大家自己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我们能用一个句子来对本文的语言进行鉴赏吗?“我觉得《荷塘月色》语言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语言美点:

用词准确,描写细腻,妙用修辞,巧用叠词。

总结:

同学们,鉴赏语言,只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的读懂散文,读懂作者,你就一定要真正的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他产生共鸣。

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

见课文

问:同学们,你能体会到朱自清当时的心情吗?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挥舞着小红旗,站在街头演讲的热血青年!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有一个国民党的高官陪着他在荷塘边散步,说你加入国民党,保证工资比现在高得多,你加入国民党就给你官职、给你待遇,你加不加入?朱自清徘徊了几个晚上,最后终于决定,不加入!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不宁静”!

讲讲《背影》

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他的父亲,邮政局长的差事丢了,为了安葬老母,他们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连一幅郑板桥的字画都卖了,还借了很多高利贷,最后这些钱全部都是由朱自清来还。朱自清当时正在北大哲学系读预科,知道了家庭的事,急急忙忙缩短了学业,赶紧读本科,本科也缩短了一年的时间,读完后就赶紧参加工作。就在扬州四中,还是扬州八中教书,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的,那是高材生,所以当时的学校就让他担任教务主任,给的工资也很高,一个月几十块大洋,那个时候,几十块大洋是很多钱的,相当于现在的万元户,结果朱自清的爸爸每个月把朱自清的工资全部领走,一个铜板都不剩,连续领了三个月,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成家,自己家庭也要开支,朱自清觉得这个日子实在不好过,就举家北上,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爸爸知道了,认为儿子嫌弃自己,就不理他,朱自清想了很多办法,父亲一直没有原谅他,逢年过节,朱自清回家看望父亲,父亲也不理他,朱自清没办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背影》,写完后,再三嘱咐他的弟弟朱国华,无论如何都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这篇文章读给父亲听。正好有一次,他父亲重病,弟弟自华就在床头朗读这篇文章,老父边听就边流泪,终于谅解了他的儿子,老父就是第一个读懂了自己儿子的人。《背影》里的结局是什么?是“父亲一股脑的把桔子倒在我的怀里。”什么意思?父亲没有工作了,弟妹成排的站在大门口,等待大哥的回来,父亲倒的这个桔子不再是桔子,是把家庭养家糊口的重担传承给了长子!

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1、直接表达;

2、融情于景,在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真的是如作者所说“忽然”吗?

不是“忽然”,这是对亲情的一种难以割舍!(朱自清的家在江南,祖籍浙江绍兴,后来迁到江苏扬州)从父亲失业的那天起,朱自清便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一直到1948年,朱自清临近死的那一年才把父亲的高利贷还完,这中间,朱自清的三个弟妹,被朱自清提供学费,送到国外学习,朱自清的三个弟妹对朱自清,那是几乎用跪拜的心情来仰望他们的大哥。所以说,朱自清是一个敢于担当的真正的男人!

第12篇:荷塘月色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清新,凝炼,象诗一般,感情真挚,深厚,意蕴深厚,悠长,读来回味无穷,而且他的不少经典名作,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说说我对《荷》的一点肤浅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有形有色,体现图画美

标题由两个名词自然组合构成一个偏正短语,它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由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皎洁的月光所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图。这个命题还巧妙地点明了本文写作内容的季节,时间,地点,景物。(荷叶——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点,“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简炼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信息。

二.结构成显圆型,体现图形美

通读全文,我们去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

1.作者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

[空间外结构]

2.作者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思想内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精美縝密,段落的划分比较灵活。

“五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1)在院子里,写院内外景色,点明作者心境,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

第二个场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

第三个场景:(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个场景:(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

第五个场景:(7-完)回家路上,忆江南采莲盛况对比现实淡淡的凄凉。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

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

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

意境美

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

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

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 拟人

通感

对比

烘托

艺术美

用字用词:

动词

活用

叠词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谈阅读体会,教师讲题目和结构。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课文,重点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

六.教法和学法设计:

1.教法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为主导,激发思维,学生是主体,参与学习。用课件展示 “背景资料”,启发式教学。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练习,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大量阅读散文。

结束语: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讲了自己对《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该文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好的文章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受,只要我们去深入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荷塘月色》说课案》相关的文章。 荷塘月色》是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财经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www.daodoc.com)的实施,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加学生求知欲望

“题好文一半” 对>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

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

四、

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 ,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课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点。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荷塘月色》说课稿》相关的文章。

第13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结合语境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二、教学重难点:

1、鉴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描写和情景交融以及比喻通感的艺术手法。

2、抓住文章行文线索,领会作者借助景物所传达出来的复杂的心理感受。

3、掌握散文的一般赏析方法,体会作者所描绘出的美妙景色。

三、教学方法

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构思的巧妙。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找出感情线索,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品析作品的语言,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感受语言的典雅和充满诗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2、解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3、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请两位同学讲述他们所知道的朱自清。 总结补充: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朱自清作品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显示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写《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是以一些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向往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国内两大政治力量的尖锐对立的形势下,不得不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中,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朱自清此时“内心惶惶然”“不平静”“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精神避难所,但他仍然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这就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矛盾冲突,在《荷塘月色》里表现在“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这“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互相颠覆的图画中。 (二)朗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思路。

1、播放磁带,听朗读。找几位同学接力朗读,正音。

2、抢答词语注音解释:幽僻

蓊郁

苍茫

弥望

田田

袅娜

风致

3、划分层次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具体讲解

1、第一部分

请一位同学朗诵,思考: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明确: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部分

齐读这部分

(1)、[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

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2)、讲读第2段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3)、讲读第3段: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 (4)、讲读第4段:

请同学朗读第4段,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 荷叶 亭亭(美)田田(多)

[板书]: 零星点缀、白(色) 形态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流水:

脉脉(态) 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通感是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了属于另一种感觉的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5)讲解第5段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6)讲读第6段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7)总结: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3、第三部分

这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写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称“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但作者说已无福享受,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欲超脱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部分可以说字面风平浪静,背后波涛万千。

作者最后从荷塘回到家,从遐想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平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恍如一梦。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作者行文的感情线: 感情

淡淡的喜悦 恰是到了好处 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什么声息也没有

地点 : 家门 小路 荷塘 四周 家门

4、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 (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 2 )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 3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5、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二、荷叶 亭亭(美) 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 凝碧(色)

荷 流水 脉脉(态) 静态美

月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

色 泻—轻柔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 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7、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写一篇秋景散文(600字以上)

要求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的描写叫“借景抒情”。同学们纷纷发言,但多数不得要领。这时候,教师点拨:

抒情方式大致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手法。前者即“直抒胸臆”,后者又有“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下面举个例子,请同学们辨析: 王君考中北大,虽在意料之中,仍然喜悦难禁。他想找朋友分享这份快乐,又担心人们讥笑。于是,他应该:A,直接柔情;B,间接抒情。 同学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间接抒情”

接下来,对于“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同学们有点难以把握。教师也举例子进行点拨: 王君刚得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急于告诉朋友,出得门来,看见清晨的树叶上还挂着一串露珠,在阳光的映衬下,闪发着七彩光芒!他对朋友说:人生就像这露珠一样,丰富多彩、光芒万丈!

李君急着上班,可路上严重塞车。打听一下,方知前面出了车祸,不经意间,又得知一五十五岁的老妇头部撞裂,脑浆四迸。他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条路上,也是这个时间,自己的母亲也是五十五岁,也是因车祸而丧生。于是不知不觉流下了清泪……

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一致认为:前则是借景抒情;后者是触景生情。 主要区别在于:

“触景生情”是“景”在前而“情”在后,

1、分析景物特点:

①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今晚很好 小结: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

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结:形象美 ③月色

总写:月光—如水//青雾—浮//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分写:树影—峭楞楞如鬼//倩影;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小结:朦胧美

2、领悟作者感情:

展示“清华园荷塘实景”图片。

实景:黑暗模糊甚至阴森凄清的荷塘 虚景:优美宁静而且令人陶醉的荷塘 ——惬意满足,情人眼里出西施; ①塘边小路—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形象美; ③塘中月色—朦胧美;

3、深究感情基调

(第三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中心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思路:独自一人、超越自我、另一世界、悠闲自在—自由;

四、难点探讨

1、革命说

传统观点—大革命失败后作者苦闷彷徨之作 探索辨析

①朱自清当时不是,后来也不是一个革命者。 ②以文章为本,从景物入手—

渴望自由而赋于淡月下模糊的荷塘以美妙的感受。

③文中“荷、月、树、影”之美,并非实景之白描,而是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主观感受。

2、基调说 传统观点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心里苦闷彷徨) 探究辨析

①.“不宁静”的原因,或“苦闷”,或“激动”“兴奋”“压力”等; ②、即便“苦闷”,不仅是“大革命失败”,或有“工作.家庭.孩子.朋友”等因素。 ③、单以文末之“1927年七月”为判断依据,势孤力单。

3、哀愁说 传统观点

写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 探究辨析

“蛙声”是个过渡句。

之前:借景抒情—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 之后:直抒胸臆—闲适之后的思乡之情。 思念南方,即思念家乡。

五、语言特点 修辞

拟人:羞涩地打着朵;灯光没精打采的; 比喻:像舞女的裙;如星星,如出浴的美人; 通感:(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光与影)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六、小结反思

1、教学小结:

内容要点: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淡月下朦胧的荷塘景色抒写向往自由的主观感受。 修辞特点:比喻、通感、拟人

2、教学反思:

①由景入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意识较强。 ②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③双边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但要适当控制时间。

第14篇:《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246页。(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威尼斯》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生:《威尼斯》写景细致,运用了很多新鲜的比喻,并且多用口语,显得亲切自然。„„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在读书中发现了问题就说明有一定的思考。(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资料(幻灯出示金志华有关《荷塘月色》结构的话),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地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第15篇:《荷塘月色》读后感

篇1:《荷塘月色》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许多多有名的散文,但是,让我记忆颇深的还是《荷塘月色》。

这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曾写过许多有名的文章,比如我非常喜欢的《匆匆》,《春》《背影》等,而从这文章中的晚上荷塘边皎洁的月色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追求美好的生活,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幽僻的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文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我仿佛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篇2:《荷塘月色》读后感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因收入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文章讲述了作者1927年7月,在北京清华园夜晚沿着荷塘散步,看到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它委婉地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可现实却并非如此的思想感情。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读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发觉:白话文也可以很美。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因为他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荷塘月色”这样一个清幽的环境。其次,他的描写很全面,生动,好像荷塘月色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与细微处见功夫,于平淡中见真情。

篇3:《荷塘月色》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匆匆》。在众多清新美丽的散文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荷塘月色》。

荷花,清雅脱俗,独步人间,曾获得无数文人仰慕和歌颂。“含笑伫立,娇羞欲语”是把荷花写成美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写荷花在阳光下的艳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写荷花的品性。而《荷塘月色》,却写出了的月光下洁净祥和的荷塘美景。

读着这篇这篇文章,我似乎与作者并肩散步。在柔美的月光下,阴森的小路并未使我害怕。我一边聆听着作者的娓娓诉说,一边欣赏着美丽而令人动情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格外妩媚动人。田田的荷叶,零星的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我尽情地赏花观月,深深地陶醉在静谧优美的意境之中。

我读文章,一遍遍地体验着作者通过写景抒发出来的那种情感,那淡淡的喜悦中渗透出来的丝丝忧伤。这忧伤大概是作者开头说的“心里颇不宁静”造成的。心情不平静的作者,却为月色中的荷塘营造出一种恬静安详的氛围。多读这样的文章,常常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真能让人静下心来呢。

第16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l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 月光淡淡的

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 凉 淡淡的喜悦

叶 : 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 (比喻) 花: (白色)零星、袅娜、羞涩, 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 (博喻)

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 月光:静静的 泻 雾: 薄薄青色 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 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 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 《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 风流的季节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 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1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荷”“月”之高洁,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情感目标:揣摩小说标题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

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

A、人物鉴赏:a、祥林嫂 b、鲁四老爷 c、柳妈 d、卫老婆子 e、四婶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 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

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 二 课 时

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 三 课 时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题目有:

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个人简历

4、文题—“祝福”之我见

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

6、雪景作用之我见

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

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

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

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教后记

第17篇: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 (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 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 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 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五、学以致用,作业: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第18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散文(1)

单元综合解说

[单元概说]

本单元的文体是散文,选编了五课共六篇文章。”基本阅读”散文分别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霞》、《我的家在哪里?》、张洁的《拣麦穗》;以及”扩展阅读”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这些文章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抒写他(她)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荷塘月色》通过对月下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散文两篇》中《霞》通过对晚霞的理解、思考,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人生哲理。《我的家在哪里?》借助一个梦境、一番感想,把自己向往、眷恋灵魂深处永久的家的情感表达得真挚感人。《拣麦穗》以“拣麦穗”为明线,以爱为暗线贯穿全文,奏响了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至爱的赞歌。《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自己在园中的感受。《沙田山居》整篇写景,凝聚其中的是一种思乡之情,一种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要求]

1.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学习散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选择不同景物的立足点,多角度地刻画景物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思想感情,体悟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

难点: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滋味。

[课时分配]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完成。“基本阅读” 课文《荷塘月色》、冰心的《霞》、《我的家在哪里?》、张洁的《拣麦穗》三篇各安排2课时,计6课时。“扩展阅读” 课文《我与地坛》(节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分别安排1课时完成。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课文言辞优美,精妙动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揣摩,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语句仔细品读,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倾向细心领会,从话面出发,读出话里的意思,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阅读鉴赏

第九课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掌握作家作品;

2.理解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分析准确生动的描摹及联想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学习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2.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揣摩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2.品味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

1.掌握课文情景交融、“情语”“景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看画面上的一方荷塘,清波之上,一片荷叶青翠欲滴,点缀其间的几朵荷花更显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娇艳动人。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却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日下荷花自然妖娆,月下荷塘也别样妩媚。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资料积累

(1)走近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追溯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作者在荷塘月色那样的气氛里,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其实,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展示,他感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快乐。

(3)文体知识

散文: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3.字词积累

正字音

袅(niǎo)娜(nuï)蓊(wěnɡ)蓊郁郁

霎(shà)时弥(mí)望

处(chǔ)处理

(chù)处所

荷(hã)荷花

(hâ)负荷

曲(qǔ)歌曲

(qū)曲折

脉(mài)脉络

(mî)脉脉含情

纤(xiān)纤细

(qiàn)纤夫

颤(chàn)颤动

(zhàn)颤栗

薄(bî)薄荷

(báo)薄脆

(bï)薄弱

(2)辨字形

缀(zhuì)点缀

辍(chuî)辍学

惦(diàn)惦记

掂(diān)掂量

洲(zhōu)大洋洲

州(zhōu)州县

(3)释词语

满月:圆月。

迷迷糊糊:(神态或眼睛)模糊不清。

煤屑:煤渣子。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弥望:满眼。弥,满。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袅娜:柔美的样子。

似的:跟某中事物或情况相似。

宛然:仿佛。

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稳重形容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酣睡:熟睡。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班驳:原指一种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倩影:美丽的影子。

一例:一概。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颜色。也写作“风姿”。

艳歌:指专门描写男女情爱的歌曲。

风流:文中指年轻男女不拘礼节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宁静:(环境、心情)安静。

宁谧:安宁。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赧:因害羞而红了脸的样子。

幽僻:昏暗偏僻。

偏僻:离城市活泼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风韵: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风致:美好的容貌举止。

蓊蓊郁郁:(草木)苍翠茂盛。也说“郁郁苍苍”。

受用:享受,得益。

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渺茫:(1)因遥远而模糊不清。(2)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则解释为“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或”称赞、夸赞时的欢声。

班驳:指的是一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

稀疏:指空间或时间的间隔远,不密集。

均匀:是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辨词义

风致: 一种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一种指风味、风趣,它所适用的范围宽,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事物。

标致: 形容女子姿态美丽,适用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女子。 例句:(1)这个女孩子长得十分标致。(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渺茫: 形容时地远隔,模糊不清,适用对象是“时、地”。

淼茫: 形容水广远的样子,适用对象是“水”。

例句:(1)第一次看到淼茫的大海,他陶醉了。(2)清晨,漫天起了蒙蒙大雾,前面一片渺茫,难见物影。

幽僻: 指幽静,偏僻。

偏僻: 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冷僻: 指冷落偏僻,不常见的。

例句:(1)一到夜晚,这条幽僻的小路就显得十分阴森。(2)他的家是在那偏僻的小山村里。(3)写文章时,我们要尽量少用冷僻的生字。

(二)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1.诵读文本

初步感知

【问题投放】阅读课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作用。

(1).从结构上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2).从贯穿全文的感情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带着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自主思考。

【教师点拨】(1)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这句话的作用;(2)在了解作者,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回答本题。

【整合答案】(1).从结构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2).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2.自读梳理

理清结构

【问题投放】阅读课文,试理清其思路,并概括其层意。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结构。

【教师点拨】教师巡回参与,以下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整合答案】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景中人\"(情)。

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点明心境,交代缘由(情)

第二部分(2-6):小径漫步,荷塘月色,景语情语(景)

第三部分(7-10):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情)

3.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

【问题投放】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活动】学生品读思悟

【教师点拨】教师巡回参与点拨: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整合答案】本文借景抒怀,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现了作者当时微妙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苦闷而又无力自拔的精神状态,表露了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课内小结

强化重点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写成的,很难表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呼啸呐喊\"的战斗性来,朱自清不是鲁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断改造自己,终于成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热烈地颂扬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希望大家找来这篇文章读读。同时推荐大家看看他写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四)课堂实践

检验效果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乘chãng

乘凉

乘势

千乘之国

乘人之危

B.曲qū

曲折

曲笔

曲解文意

曲意逢迎

C.脉mài

脉络

山脉

脉搏微弱

脉脉含情

D.颤chàn

颤动

颤栗

微微颤抖

颤颤悠悠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碧

缕缕清香

旋律

倩影稀疏

B.风姿

斑驳陆离

袅娜

前途渺茫

C.敛裾

格外风致

梵语

宛然存在

D.灌木

气氛合谐

树梢

没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的青雾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

A.照

B.淌

B.泻

D.洒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______也没有。

②.一个人在这_______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______人的眼。

A.声息

苍茫

渴睡

B.声音

苍凉

渴睡

C.声音

苍茫

渴睡

D.声息

苍凉

瞌睡

答案:

1.

B(A“千乘之国”的“乘”读“shâng”。C“脉脉含情”的“脉”读“mî”。D“颤栗”的“颤”读“zhàn”。)

2.

D(“合”应为“和”。) 3.

C(C组中的词更具有修辞性,能更好地刻画静美的意境。)

4.

A(“声息”和“声音”都与“声”有关系,不同的是:“声息”侧重表示情况或消息,“声音”侧重于表示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造成的听觉印象。“苍凉”指凄凉。“苍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瞌睡”指因困倦而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渴睡”指很想睡觉。)

(五)课下练习,复习巩固

(1)熟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2)品析作者是如何写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二课时

(一)

温故入新

巧妙过渡

1.检查巩固

背诵课文第

三、

四、五段

2.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字词,分析了文章的思路,梳理了结构,归纳了要点,概括了中心,对全文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赏析课文中的经典句段,挖掘其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特色。

(二)析段品句

难点突破

1.精段分析

【问题投放】文章的第

三、第

四、第五自然段,文辞优美,历来为人称颂。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的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试作分析。

【学生活动】朗读第

三、第

四、第五自然段,圈画出重点词句,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这几段文字可以说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学生要多朗读,甚至背诵,以充分体会其文辞的优美动人。

【整合答案】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则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二是“比拟”。“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既有叶如人般亲密无间,又有挤挤挨挨的动态效果;三是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大量运用,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密密”、“脉脉”等十一个叠音词

2.典句鉴赏

【问题投放】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试揣摩品味下列语句: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的重要段落,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每个组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点拨】(1)作者偏爱于“冷静”和“独处”,从下面的行文可以看出来,强调了“这是独处的妙处”。

(2)本句用词生动形象。 “泻”本指液体快速地流,这里从“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比喻而来,非常精工,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准确写出了荷塘静穆的景象。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动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便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比喻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柔和。以“笼着轻纱的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幻的姿态,传递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3)这个句子的突出特点是叠词和比喻的运用,不但绘景形象生动,又使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整合答案】(1)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2)此句工在用词和修辞。“泻”字准确地写出了荷塘静穆的景象,“浮”字准确地写出了“薄薄的青雾”轻柔的形态。两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美,传递出作者无限的惬意与陶醉。(3)运用叠词和比喻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舒展自如的荷叶形态之美和勃勃生机。

(三)挖掘内涵

提升人格

【问题投放】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对作者形象的自塑。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思悟。

【教师点拨】本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整合答案】参考(1):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的夏夜,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所见到的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

(2):为了获得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独处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片刻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3):朱自清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一般认为表现了“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主题。事实上,朱自清绝对不主张偷闲,而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巧妙地实现“言志”,从而表现了朱自清独特的精神品格。

(4):《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的情感。“这种个人的情感与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根本无关;与另外文学作品表现的革命主体根本无关;与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现坚贞的情操根本无关”。“这种个人情感完全是属于朱自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

(四)探讨写法 写作指津

【问题投放】(1)《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其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文本,圈出重点字词句。

【教师点拨】(1)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大胆新奇的比喻,为语言美注入了丰富的营养;绘声绘形的叠词的运用,写景状物传神入化,充满诗意;新颖别致的通感,为本文语言美锦上添花。意境美主要体现在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圆形结构的巧妙安排上。作者的游程线索、感情的流露轨迹都是圆形的。

【整合答案】《荷塘月色》的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语言美;②意境美;③结构美。

(五)拓展延伸

走近高考

精段阅读与鉴赏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依次是——。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3).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意在突出——。(用自己的话回答)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衬托月色的,一是用——;二是用——。

2.(2008江西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解读“天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鸡蛋里孵出来的总是小鸡,不会是小鸭。这就是“遗传”。生物体是靠什么东西把自己的种种特性遗传给后代的呢?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庞大分子,分子量一般在百万以上。50年前,在权威的《自然》杂志上,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表了他们在英国剑桥大学实验室里的一项伟大发现,即DNA分子具有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他们的工作,开创了生物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从此,人类开始了解读生命“天书”的历程。50年来,已有46位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分子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DNA分子是由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组成,正是这4种碱基的各种排列和组合,拼出了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密码。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有着许许多多由这些碱基组合成的片断,这些片断就称为基因。一般地说,生物越高级,生物体越复杂,包含的基因数量就越多。人类一共有3.4万到3.5万个基因,总称为“人类基因组”。

1990年,美国的生物学家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计划,也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总共约30亿对碱基的排列顺序。这项庞大的科学工程,被誉为生物学的“阿波罗” 计划。

2000年6月26日,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6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绘成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一年后,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又过了不到两年,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

严格地说,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还没有100%地完成,但是也很难用99.5%、99.8%或是99.89%这样的百分比来形容现有结果的精度。这是因为,在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尽管基因较少,却很难用现有测序技术精确破译。因此,对这些部位基因的破译工作,在目前已经不可能更精确地进行下去,整个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工作,现在只能做到这个样子。

据“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中国协调人杨焕明教授透露,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了“单体型图”,即分析各主要人类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有与疾病有关的序列差异。他说:“只有在那个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才能显示出全部意义”。

杨焕明教授说:“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关键就在于每个人之间不到千分之一的序列差异。”

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参与这一计划的国家共5个,任务的分配为:美国31%、日本25%、英国24%、加拿大10%、中国10%。我国的具体任务是构建3号、21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参加单体型图计划“中国卷”绘制工作的,除了我国大陆的科学家之外,还有来自我国香港和台湾的科学家。

(5).下列对“人类基因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由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成的片断。

B.是A、T、C、G这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成包含生命遗传信息密码的一共有3.4万到3.5万个片断的总称。

C.是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的排列和组合拼出了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密码的片断。

D.是人类用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拼出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3.4万到3.5万个密码的总称。

(6).下列对杨焕明教授说的“只有在那个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才能显示出全部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尽管基因较少,但目前还很难用现有测序技术精确破译。

B.因为那个时候才能分析出各主要人类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有与疾病有关的序列差异。

C.因为那个时候才能解决“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这些难题。

D.因为那个时候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

(7).根据原文有关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能够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也必将能提前完成。

B.对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基因的破译工作,目前已经不可能更精确地进行下去,因此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主战场”只有转移到“单体型图”才能找到突破口。

C.人类基因组研究破解出“单体型图”后,对“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这些问题会有深入的了解。

D.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可见我国在解读生命“天书”的历程中已显示出尖端的科研水平。

3.语言表达与应用

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

(经典诗文鉴赏) 4.(2007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1.(1)解析:本题考查动词的妙用。答案:泻、浮、笼

(2)解析:句中的“酣眠”“小睡”是比喻的说法。答案: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3)解析: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喻体的辨别及作用,注意句不离段。答案:光与影的组合,光与影内在的和谐美

(4)解析:本题考查衬托的写法,往往是物物衬托。答案: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2.答 (5)、B.(A、C两项理解为“片断”,片断即是基因,不是基因组;D项的“人类用”表述错误。)

(6)、D.(杨教授这句话是从科研突破的角度说的。)

(7)、A.(“也必将完成”错误,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

3.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根据要求写句子,语言要通顺,比拟要恰当 。

答: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4.(1)解析:此题重在考查识别并理解表时间意象的词,诗中较明显,难在理解其作用。答: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解析:先描述其在诗句中写诗人举止,再体会其表达作用。“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穿”字尤妙。“闲坐数流萤”,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其中隐现着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时代乱离的影子。答:“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19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朱自清、以及其散文创作的特点

2、联系写作背景,基本弄懂课文的思想意义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学习本文清新淡雅的行文方式

4、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是散文成就了朱自清,与此同时,又是朱自清使中国现代散文在散文史上大放异彩,是他提升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品质。那么,朱自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散文创作有着怎样的特点因而能在散文作家中脱颖而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引出对朱自清及其散文特点的介绍)

(二)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为显著。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新而不失自然”)著称。同时代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并且赞赏他的散文如“江南风景似的秀丽”。而他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景致优美、情感抒发恰到好处,向来被认为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情景交融”的名篇佳作。通过学习,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作者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以及在这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信息:

(三)推进新课

、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带,让学生在听觉中注意想像和感受文中营造的优美意境,并且思考:“文中有画”,本文隐藏了什么样的画面呢,作者又是如何展开对这些画面的描摹的?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走出家门的契机,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有了后文的

月夜出游——独步小径——观荷赏月——返回家门

等这一系列的举动。

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观荷赏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精心营造的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世界。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过赏荷的经历,但在缥缈静谧的夜色下赏荷,恐怕又是另一番情趣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朱自清先生的文字中领略一下月色辉映下的荷塘天地吧!

2、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感悟文中营造出来的意境,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展现这幅画面的。

明确:

荷叶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地开着的

荷花朵朵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荷香缕缕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流水淙淙

脉脉

小结:

作者分别从荷叶、荷花、荷香、流水这四个方面描绘了荷的神韵,读着作者生动传神的描摹,我们似乎闻到了荷香缕缕,看到了朵朵荷花在月色映照下轻舞飞扬、婀娜多姿、美妙无比„„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呢,为什么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妙想呢?(转而分析文段的艺术表现手法)

荷叶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吹拂,荷叶轻摇——舞女翩翩起舞

(拟人手法的运用写出荷叶姿态婀娜,在风中飘舞的动态美,两者相似)

袅娜地开着的→“袅娜”一词原指女子姿态优美,写出荷的仪态万千

荷花朵朵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写女子神情,把荷花含苞欲放比做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胜娇羞情状,赋予荷花以生命力,惹人怜爱

荷香缕缕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向听觉转移,把极为个体化的私人体验转化为可感可听的歌声,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描摹荷香的清淡缥缈、若有若无,新颖且恰当

淙淙流水

脉脉

写出了流水含情、静默无声

可见,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赋予了荷以生命力,富有动感,不仅写出了荷的神韵,作者对荷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

回想一下,我们平常所见的荷花是否也如此仪态万千、令人浮想联翩呢?(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描写荷花的诗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从中可见,这些诗句所描写的荷花色泽鲜明、艳丽,却缺少了几分神韵和美感,那么,是什么赋予了荷塘中的荷花如此神韵呢?

明确:本文段无一处写到塘上的月色,但荷塘缥缈如仙境,非月色下不得而见,可见,这一切,都是因了月色的辉映才显得韵味深长。这是一幅飘渺朦胧的“月下荷塘”图。

3、月下荷塘韵味悠长,令人遐思无限,那么,是何等月色造就了如此仙境般的荷塘呢?

提示:月色本是难状之景,画好更难,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描摹的呢?

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上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摹了一幅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美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幅画面: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写出月光照耀由上而下,一泻无遗,富有动感(正面落墨)

青雾缭绕

浮起在荷塘上

“浮”写出朦胧月色下雾气扩散上升,

轻飘如梦境(侧面烘托)

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月光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纯净美好(侧面烘托)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淡云绕月

不能朗照,恰到好处

树影斑驳

倩影如画 “画”一字传神

月色并不均匀 光影和谐,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光和影的和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名曲旋律的和谐却可感可闻,作者用它来形容光影的和谐,恰当且引发联想,通感的运用为增添了不少亮色

小结: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依稀可辨的一团混沌而已,在作者的笔下却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他是如何描摹得这样地惟妙惟肖呢?

明确:既从正面落墨,又从侧面烘托,动词的选用精当(体现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这一特点)

4、月色如水,青雾缭绕,置身其中,恍若误入仙境,荷塘的神韵,唯有在这样的月色下才更能体现出来,同样,也只有在这样的月色辉映下,荷塘才成其为一幅优美而令人陶醉的画卷。诗情画意般的画面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得有相宜的周围景物与之相映衬,相得益彰,才能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才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文中有画,画中有情”,就在于他不仅仅写出了月下荷塘的佳境,描摹了塘上迷人的月色,与此同时,他还为这样的月色、这样的荷塘选取了一个绝妙的背景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第三幅画面——荷塘四周。

树木环绕

树色阴阴,像烟雾

远山包围

隐隐约约

→远景

路灯光

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

蝉鸣蛙叫

热闹

→近景

(蝉鸣蛙叫一方面衬出夜的静谧,一方面表现“我”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时已进入到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蝉鸣蛙叫惊醒梦中人,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

总结:在写景这一层面上,作者以独步小径时的所见所闻始,以蝉鸣蛙叫惊醒赏荷人戛然收尾,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荷塘景致,层次井然有序,读着作者富有动感的文字,读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朱自清不愧是一个卓越而优秀的丹青妙手。这也正印证了别人对《荷塘月色》一文的高度评价:文中有画。那么,置身于如此赏心悦目的优美画面中,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由此进入到对另一层面的学习:画中有情)

提示:记得在的开篇处作者告诉我们,“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是怀着“颇不宁静”的心绪走出家门的,在观荷赏月的过程中他的“不宁静”是贯穿始终呢,还是情随景迁而发生变化呢?

5、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在画面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体会能反映作者复杂微妙的心绪变化的句子或文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显见得作者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到要出去走走的,“心里颇不宁静”是他月夜漫步荷塘的导因,是写作的背景和契机。有了郁积在心里的“不宁静”,于是才有下文夜游荷塘、观荷赏月的举动。接下来点明了夜游荷塘的环境以及作者的心理背景,小径“幽僻”,这正与“心里颇不宁静”而寻求排遣和发泄相吻合,所以走在这样“幽僻”的小径上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是作者“却觉得很好”,之所以“好”是因为置身在这样的月色下会使人产生错觉,觉得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作者所谓的“另一世界”是一个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一个身心都得到自由放松的世界。

这一段内心独白是作者月下独处的感受,抒发了他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自由感、心灵自由感。“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是暗指平常的自己劳心费神,在现实世界中不自由,心有牵羁。不能像今晚在这朦胧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般自由。一个人只有在心无羁绊时才可能超然物外,进入浑然忘我的自由境地,只有在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才能享受到“独处”的妙处。

置身于朦胧的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观赏田田的荷叶,朵朵荷花,溶溶月色,闻着缕缕清香,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此时此刻的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毕竟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当作者从这种如梦如幻般的境界中被蝉鸣蛙叫惊醒过来时,他也很快地意识到这一点,不无惆怅、不无遗憾地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月下独处偷来的片刻逍遥,观赏荷塘美景时那种浑然忘我的精神自由感以及心理自由感也随着梦境的消失而一并消失了。这是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是寻求超然与不得超然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对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其中又暗含着对过去的幸福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所以,当这短暂的自由感消失之后,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景象联想起历史上的采莲盛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历史上江南采莲的盛况是热闹的,是风流的——“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的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种嬉游的光景,是有趣的,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失望、惆怅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由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寻求超然与不得超然的矛盾引发的另一种失落和怅惘:月下荷塘的恬静和江南的采莲盛况,都是美好又都是短暂而又不可及的,所以,在挥之不去的失落感中,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喟。

因此,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也都处处打上了作者情感变化的烙印:

月夜出游

颇不宁静

独步小径

超然物外

观荷赏月

浑然忘我

返回家门

怅惘失落

可见,在这次夜游荷塘的过程中,景观所折射出来的也是作者的一次心路历程。他怀着“颇不宁静的”的心绪走出家门,夜游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也就都带上了作者个人的情感色彩,是他“颇不宁静”的心绪的有意无意的自然流露,景中含情,情随景迁,“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拓展探究

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主题,向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但也从无定论。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认为该文借景抒情,意在表现作者愁闷凄凉的心境;

2、认为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的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认为是在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或者,文中所抒发的,仅仅是作者夜游荷塘时的一时感想、是作者本人的一种不平静的心绪的自然流露而已?你是怎么看待这篇的主题思想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探讨一下对本文的主题的看法。

(五)作业:对于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课文,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看法不求统一,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第20篇:荷塘月色读后感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 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以下内容是品才网pincai.com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荷塘月色读后感,欢迎参考!

荷塘月色读后感

在朱自清的众多散文中,最令我陶醉而沉迷的,便是这《荷塘月色》了,读后感之《荷塘月色》之感。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月下的荷塘静如隔世,风轻花香,吸引着诗人的光顾,同样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细细观来,宽阔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叶,我仿佛看到,月光柔和地铺在花上、叶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洒下她的怜爱,整个荷塘好似笼罩着轻纱,在梦中沉睡。空气中,淡淡的花香,夹杂着薄薄的雾气,真是个人间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进书中,与那荷花共舞,与那荷叶共乐。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也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上,读后感《读后感之《荷塘月色》之感》。\"花儿受叶儿滋养,叶儿被流水洗涤,一切的生命源于这水,这脉脉的水,这清澈的水,这细密密的水,而水却被荷叶朦朦胧胧地盖住了,使叶子更清更晶了。在这淡月微云之下,我的思绪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风照绿叶,轻云薄雾映彩荷\"这句话,用它来形容这荷塘意境,再合适不过了。

伴着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美的向往,对宁静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对家乡那种江南水乡的无限回忆与怀恋。

荷塘月色读后感

我走近写字台放着CD,听着悠悠的小提琴曲,琴声的柔美,乐曲的哀愁,使我禁不信翻开了《荷塘月色》走入了书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 ──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 ── 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体会着作者的无奈和彷徨。仿佛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CD机的小提琴乐曲渐渐地接近尾声,音乐停了,我也翻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学习,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 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

荷塘月色主持词
《荷塘月色主持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