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6 12:03:17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板块分析: “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 《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 《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

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听孙道临的朗读,要求画出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想想从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意境?

二、品味鉴赏:

1、交流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说说读到什么意境?

提示学生注意:意——情境——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是人物的内心观照。 估计学生会提到

l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意(情):孤寂淡淡的愁微凉的心境 境(景):前一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 月光淡淡的

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l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l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l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意(情)——静谧 凉 淡淡的喜悦

叶 : 田田的叶子如亭亭舞女的裙 (比喻) 花: (白色)零星、袅娜、羞涩, 月下荷塘 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 (博喻)

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

水:脉脉的看不见(温婉如女子)

柔美恬静

境(景) 月光:静静的 泻 雾: 薄薄青色 浮起塘上月色 叶子与花: 在牛乳中洗过 笼着青纱的梦

光与影:名曲(通感)

l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哇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意(情)—— 孤寂淡淡的哀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境(景)——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灯光热闹的蛙声 l 《采莲赋》一段场景„„

意(情)——向往自由、快乐,不满意目前的现状又有些无奈

境(景)——热闹、欢快 风流的季节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三、主题探讨:

1、作者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散文都有文眼,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

全文的底色——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1) 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作者心里惶惶然。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

--朱自清《一封信》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方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然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朱自清《那里走》

可以看出,革命失败,面对现实,他采取了暂时的逃避——做学问。做学问心就安了吗?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他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 (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

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

作者的名字

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

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开篇1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荷”“月”之高洁,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情感目标:揣摩小说标题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

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

A、人物鉴赏:a、祥林嫂 b、鲁四老爷 c、柳妈 d、卫老婆子 e、四婶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 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

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 二 课 时

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 三 课 时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题目有:

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个人简历

4、文题—“祝福”之我见

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

6、雪景作用之我见

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

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

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

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教后记

推荐第2篇: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 (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 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 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 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五、学以致用,作业: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推荐第3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散文(1)

单元综合解说

[单元概说]

本单元的文体是散文,选编了五课共六篇文章。”基本阅读”散文分别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霞》、《我的家在哪里?》、张洁的《拣麦穗》;以及”扩展阅读”散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这些文章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抒写他(她)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荷塘月色》通过对月下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散文两篇》中《霞》通过对晚霞的理解、思考,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人生哲理。《我的家在哪里?》借助一个梦境、一番感想,把自己向往、眷恋灵魂深处永久的家的情感表达得真挚感人。《拣麦穗》以“拣麦穗”为明线,以爱为暗线贯穿全文,奏响了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至爱的赞歌。《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自己在园中的感受。《沙田山居》整篇写景,凝聚其中的是一种思乡之情,一种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要求]

1.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学习散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选择不同景物的立足点,多角度地刻画景物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思想感情,体悟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

难点: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滋味。

[课时分配]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完成。“基本阅读” 课文《荷塘月色》、冰心的《霞》、《我的家在哪里?》、张洁的《拣麦穗》三篇各安排2课时,计6课时。“扩展阅读” 课文《我与地坛》(节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分别安排1课时完成。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课文言辞优美,精妙动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揣摩,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语句仔细品读,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倾向细心领会,从话面出发,读出话里的意思,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阅读鉴赏

第九课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掌握作家作品;

2.理解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分析准确生动的描摹及联想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学习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2.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揣摩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2.品味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

1.掌握课文情景交融、“情语”“景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看画面上的一方荷塘,清波之上,一片荷叶青翠欲滴,点缀其间的几朵荷花更显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娇艳动人。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却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日下荷花自然妖娆,月下荷塘也别样妩媚。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资料积累

(1)走近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追溯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作者在荷塘月色那样的气氛里,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其实,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展示,他感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快乐。

(3)文体知识

散文: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3.字词积累

正字音

袅(niǎo)娜(nuï)蓊(wěnɡ)蓊郁郁

霎(shà)时弥(mí)望

处(chǔ)处理

(chù)处所

荷(hã)荷花

(hâ)负荷

曲(qǔ)歌曲

(qū)曲折

脉(mài)脉络

(mî)脉脉含情

纤(xiān)纤细

(qiàn)纤夫

颤(chàn)颤动

(zhàn)颤栗

薄(bî)薄荷

(báo)薄脆

(bï)薄弱

(2)辨字形

缀(zhuì)点缀

辍(chuî)辍学

惦(diàn)惦记

掂(diān)掂量

洲(zhōu)大洋洲

州(zhōu)州县

(3)释词语

满月:圆月。

迷迷糊糊:(神态或眼睛)模糊不清。

煤屑:煤渣子。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弥望:满眼。弥,满。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袅娜:柔美的样子。

似的:跟某中事物或情况相似。

宛然:仿佛。

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稳重形容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酣睡:熟睡。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班驳:原指一种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倩影:美丽的影子。

一例:一概。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颜色。也写作“风姿”。

艳歌:指专门描写男女情爱的歌曲。

风流:文中指年轻男女不拘礼节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宁静:(环境、心情)安静。

宁谧:安宁。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赧:因害羞而红了脸的样子。

幽僻:昏暗偏僻。

偏僻:离城市活泼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风韵: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风致:美好的容貌举止。

蓊蓊郁郁:(草木)苍翠茂盛。也说“郁郁苍苍”。

受用:享受,得益。

消受:享受。多用于否定。

渺茫:(1)因遥远而模糊不清。(2)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则解释为“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或”称赞、夸赞时的欢声。

班驳:指的是一颜色中夹杂着别的颜色。

稀疏:指空间或时间的间隔远,不密集。

均匀:是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辨词义

风致: 一种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一种指风味、风趣,它所适用的范围宽,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事物。

标致: 形容女子姿态美丽,适用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女子。 例句:(1)这个女孩子长得十分标致。(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渺茫: 形容时地远隔,模糊不清,适用对象是“时、地”。

淼茫: 形容水广远的样子,适用对象是“水”。

例句:(1)第一次看到淼茫的大海,他陶醉了。(2)清晨,漫天起了蒙蒙大雾,前面一片渺茫,难见物影。

幽僻: 指幽静,偏僻。

偏僻: 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冷僻: 指冷落偏僻,不常见的。

例句:(1)一到夜晚,这条幽僻的小路就显得十分阴森。(2)他的家是在那偏僻的小山村里。(3)写文章时,我们要尽量少用冷僻的生字。

(二)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1.诵读文本

初步感知

【问题投放】阅读课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作用。

(1).从结构上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2).从贯穿全文的感情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带着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自主思考。

【教师点拨】(1)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这句话的作用;(2)在了解作者,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回答本题。

【整合答案】(1).从结构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2).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2.自读梳理

理清结构

【问题投放】阅读课文,试理清其思路,并概括其层意。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结构。

【教师点拨】教师巡回参与,以下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整合答案】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景中人\"(情)。

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点明心境,交代缘由(情)

第二部分(2-6):小径漫步,荷塘月色,景语情语(景)

第三部分(7-10):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情)

3.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

【问题投放】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活动】学生品读思悟

【教师点拨】教师巡回参与点拨: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整合答案】本文借景抒怀,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现了作者当时微妙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苦闷而又无力自拔的精神状态,表露了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课内小结

强化重点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写成的,很难表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呼啸呐喊\"的战斗性来,朱自清不是鲁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断改造自己,终于成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热烈地颂扬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希望大家找来这篇文章读读。同时推荐大家看看他写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四)课堂实践

检验效果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乘chãng

乘凉

乘势

千乘之国

乘人之危

B.曲qū

曲折

曲笔

曲解文意

曲意逢迎

C.脉mài

脉络

山脉

脉搏微弱

脉脉含情

D.颤chàn

颤动

颤栗

微微颤抖

颤颤悠悠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碧

缕缕清香

旋律

倩影稀疏

B.风姿

斑驳陆离

袅娜

前途渺茫

C.敛裾

格外风致

梵语

宛然存在

D.灌木

气氛合谐

树梢

没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的青雾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

A.照

B.淌

B.泻

D.洒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______也没有。

②.一个人在这_______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______人的眼。

A.声息

苍茫

渴睡

B.声音

苍凉

渴睡

C.声音

苍茫

渴睡

D.声息

苍凉

瞌睡

答案:

1.

B(A“千乘之国”的“乘”读“shâng”。C“脉脉含情”的“脉”读“mî”。D“颤栗”的“颤”读“zhàn”。)

2.

D(“合”应为“和”。) 3.

C(C组中的词更具有修辞性,能更好地刻画静美的意境。)

4.

A(“声息”和“声音”都与“声”有关系,不同的是:“声息”侧重表示情况或消息,“声音”侧重于表示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造成的听觉印象。“苍凉”指凄凉。“苍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瞌睡”指因困倦而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渴睡”指很想睡觉。)

(五)课下练习,复习巩固

(1)熟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2)品析作者是如何写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二课时

(一)

温故入新

巧妙过渡

1.检查巩固

背诵课文第

三、

四、五段

2.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字词,分析了文章的思路,梳理了结构,归纳了要点,概括了中心,对全文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赏析课文中的经典句段,挖掘其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特色。

(二)析段品句

难点突破

1.精段分析

【问题投放】文章的第

三、第

四、第五自然段,文辞优美,历来为人称颂。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的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试作分析。

【学生活动】朗读第

三、第

四、第五自然段,圈画出重点词句,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这几段文字可以说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学生要多朗读,甚至背诵,以充分体会其文辞的优美动人。

【整合答案】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一是“通感”。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则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二是“比拟”。“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既有叶如人般亲密无间,又有挤挤挨挨的动态效果;三是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大量运用,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密密”、“脉脉”等十一个叠音词

2.典句鉴赏

【问题投放】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试揣摩品味下列语句: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的重要段落,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每个组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点拨】(1)作者偏爱于“冷静”和“独处”,从下面的行文可以看出来,强调了“这是独处的妙处”。

(2)本句用词生动形象。 “泻”本指液体快速地流,这里从“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比喻而来,非常精工,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准确写出了荷塘静穆的景象。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动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便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比喻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柔和。以“笼着轻纱的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幻的姿态,传递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3)这个句子的突出特点是叠词和比喻的运用,不但绘景形象生动,又使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整合答案】(1)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2)此句工在用词和修辞。“泻”字准确地写出了荷塘静穆的景象,“浮”字准确地写出了“薄薄的青雾”轻柔的形态。两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美,传递出作者无限的惬意与陶醉。(3)运用叠词和比喻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舒展自如的荷叶形态之美和勃勃生机。

(三)挖掘内涵

提升人格

【问题投放】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对作者形象的自塑。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思悟。

【教师点拨】本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整合答案】参考(1):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的夏夜,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所见到的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

(2):为了获得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独处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片刻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3):朱自清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一般认为表现了“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主题。事实上,朱自清绝对不主张偷闲,而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巧妙地实现“言志”,从而表现了朱自清独特的精神品格。

(4):《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的情感。“这种个人的情感与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根本无关;与另外文学作品表现的革命主体根本无关;与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现坚贞的情操根本无关”。“这种个人情感完全是属于朱自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心体验”。

(四)探讨写法 写作指津

【问题投放】(1)《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其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文本,圈出重点字词句。

【教师点拨】(1)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大胆新奇的比喻,为语言美注入了丰富的营养;绘声绘形的叠词的运用,写景状物传神入化,充满诗意;新颖别致的通感,为本文语言美锦上添花。意境美主要体现在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圆形结构的巧妙安排上。作者的游程线索、感情的流露轨迹都是圆形的。

【整合答案】《荷塘月色》的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语言美;②意境美;③结构美。

(五)拓展延伸

走近高考

精段阅读与鉴赏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依次是——。

(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3).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意在突出——。(用自己的话回答)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衬托月色的,一是用——;二是用——。

2.(2008江西师大附中高考模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解读“天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鸡蛋里孵出来的总是小鸡,不会是小鸭。这就是“遗传”。生物体是靠什么东西把自己的种种特性遗传给后代的呢?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庞大分子,分子量一般在百万以上。50年前,在权威的《自然》杂志上,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表了他们在英国剑桥大学实验室里的一项伟大发现,即DNA分子具有完美的双螺旋结构。他们的工作,开创了生物学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从此,人类开始了解读生命“天书”的历程。50年来,已有46位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分子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DNA分子是由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组成,正是这4种碱基的各种排列和组合,拼出了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密码。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有着许许多多由这些碱基组合成的片断,这些片断就称为基因。一般地说,生物越高级,生物体越复杂,包含的基因数量就越多。人类一共有3.4万到3.5万个基因,总称为“人类基因组”。

1990年,美国的生物学家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计划,也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总共约30亿对碱基的排列顺序。这项庞大的科学工程,被誉为生物学的“阿波罗” 计划。

2000年6月26日,参加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6国科学家宣布首次绘成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一年后,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又过了不到两年,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

严格地说,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还没有100%地完成,但是也很难用99.5%、99.8%或是99.89%这样的百分比来形容现有结果的精度。这是因为,在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尽管基因较少,却很难用现有测序技术精确破译。因此,对这些部位基因的破译工作,在目前已经不可能更精确地进行下去,整个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工作,现在只能做到这个样子。

据“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中国协调人杨焕明教授透露,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了“单体型图”,即分析各主要人类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有与疾病有关的序列差异。他说:“只有在那个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才能显示出全部意义”。

杨焕明教授说:“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关键就在于每个人之间不到千分之一的序列差异。”

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参与这一计划的国家共5个,任务的分配为:美国31%、日本25%、英国24%、加拿大10%、中国10%。我国的具体任务是构建3号、21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参加单体型图计划“中国卷”绘制工作的,除了我国大陆的科学家之外,还有来自我国香港和台湾的科学家。

(5).下列对“人类基因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由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成的片断。

B.是A、T、C、G这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成包含生命遗传信息密码的一共有3.4万到3.5万个片断的总称。

C.是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的排列和组合拼出了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密码的片断。

D.是人类用代号分别为A、T、C、G的4种碱基在DNA双螺旋构成的长链上排列和组合,拼出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3.4万到3.5万个密码的总称。

(6).下列对杨焕明教授说的“只有在那个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才能显示出全部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尽管基因较少,但目前还很难用现有测序技术精确破译。

B.因为那个时候才能分析出各主要人类群体之间基因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有与疾病有关的序列差异。

C.因为那个时候才能解决“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这些难题。

D.因为那个时候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

(7).根据原文有关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能够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也必将能提前完成。

B.对人类基因组的个别部位基因的破译工作,目前已经不可能更精确地进行下去,因此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主战场”只有转移到“单体型图”才能找到突破口。

C.人类基因组研究破解出“单体型图”后,对“为什么每个人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为什么不同人群之间在身高、肤色等性状上存在不同?”这些问题会有深入的了解。

D.我国将参加“单体型图”计划的国际合作,承担的份量比原先更重,可见我国在解读生命“天书”的历程中已显示出尖端的科研水平。

3.语言表达与应用

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

(经典诗文鉴赏) 4.(2007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1.(1)解析:本题考查动词的妙用。答案:泻、浮、笼

(2)解析:句中的“酣眠”“小睡”是比喻的说法。答案: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3)解析: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喻体的辨别及作用,注意句不离段。答案:光与影的组合,光与影内在的和谐美

(4)解析:本题考查衬托的写法,往往是物物衬托。答案: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2.答 (5)、B.(A、C两项理解为“片断”,片断即是基因,不是基因组;D项的“人类用”表述错误。)

(6)、D.(杨教授这句话是从科研突破的角度说的。)

(7)、A.(“也必将完成”错误,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

3.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根据要求写句子,语言要通顺,比拟要恰当 。

答: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4.(1)解析:此题重在考查识别并理解表时间意象的词,诗中较明显,难在理解其作用。答: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解析:先描述其在诗句中写诗人举止,再体会其表达作用。“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穿”字尤妙。“闲坐数流萤”,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其中隐现着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时代乱离的影子。答:“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推荐第4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朱自清、以及其散文创作的特点

2、联系写作背景,基本弄懂课文的思想意义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学习本文清新淡雅的行文方式

4、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是散文成就了朱自清,与此同时,又是朱自清使中国现代散文在散文史上大放异彩,是他提升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品质。那么,朱自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散文创作有着怎样的特点因而能在散文作家中脱颖而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引出对朱自清及其散文特点的介绍)

(二)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为显著。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新而不失自然”)著称。同时代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并且赞赏他的散文如“江南风景似的秀丽”。而他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景致优美、情感抒发恰到好处,向来被认为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情景交融”的名篇佳作。通过学习,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作者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以及在这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信息:

(三)推进新课

、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带,让学生在听觉中注意想像和感受文中营造的优美意境,并且思考:“文中有画”,本文隐藏了什么样的画面呢,作者又是如何展开对这些画面的描摹的?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走出家门的契机,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有了后文的

月夜出游——独步小径——观荷赏月——返回家门

等这一系列的举动。

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观荷赏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精心营造的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世界。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过赏荷的经历,但在缥缈静谧的夜色下赏荷,恐怕又是另一番情趣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朱自清先生的文字中领略一下月色辉映下的荷塘天地吧!

2、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感悟文中营造出来的意境,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展现这幅画面的。

明确:

荷叶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袅娜地开着的

荷花朵朵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荷香缕缕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流水淙淙

脉脉

小结:

作者分别从荷叶、荷花、荷香、流水这四个方面描绘了荷的神韵,读着作者生动传神的描摹,我们似乎闻到了荷香缕缕,看到了朵朵荷花在月色映照下轻舞飞扬、婀娜多姿、美妙无比„„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呢,为什么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妙想呢?(转而分析文段的艺术表现手法)

荷叶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吹拂,荷叶轻摇——舞女翩翩起舞

(拟人手法的运用写出荷叶姿态婀娜,在风中飘舞的动态美,两者相似)

袅娜地开着的→“袅娜”一词原指女子姿态优美,写出荷的仪态万千

荷花朵朵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写女子神情,把荷花含苞欲放比做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胜娇羞情状,赋予荷花以生命力,惹人怜爱

荷香缕缕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向听觉转移,把极为个体化的私人体验转化为可感可听的歌声,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描摹荷香的清淡缥缈、若有若无,新颖且恰当

淙淙流水

脉脉

写出了流水含情、静默无声

可见,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赋予了荷以生命力,富有动感,不仅写出了荷的神韵,作者对荷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

回想一下,我们平常所见的荷花是否也如此仪态万千、令人浮想联翩呢?(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描写荷花的诗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从中可见,这些诗句所描写的荷花色泽鲜明、艳丽,却缺少了几分神韵和美感,那么,是什么赋予了荷塘中的荷花如此神韵呢?

明确:本文段无一处写到塘上的月色,但荷塘缥缈如仙境,非月色下不得而见,可见,这一切,都是因了月色的辉映才显得韵味深长。这是一幅飘渺朦胧的“月下荷塘”图。

3、月下荷塘韵味悠长,令人遐思无限,那么,是何等月色造就了如此仙境般的荷塘呢?

提示:月色本是难状之景,画好更难,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描摹的呢?

指定一名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上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摹了一幅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美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幅画面: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写出月光照耀由上而下,一泻无遗,富有动感(正面落墨)

青雾缭绕

浮起在荷塘上

“浮”写出朦胧月色下雾气扩散上升,

轻飘如梦境(侧面烘托)

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月光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纯净美好(侧面烘托)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淡云绕月

不能朗照,恰到好处

树影斑驳

倩影如画 “画”一字传神

月色并不均匀 光影和谐,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光和影的和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名曲旋律的和谐却可感可闻,作者用它来形容光影的和谐,恰当且引发联想,通感的运用为增添了不少亮色

小结: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依稀可辨的一团混沌而已,在作者的笔下却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他是如何描摹得这样地惟妙惟肖呢?

明确:既从正面落墨,又从侧面烘托,动词的选用精当(体现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这一特点)

4、月色如水,青雾缭绕,置身其中,恍若误入仙境,荷塘的神韵,唯有在这样的月色下才更能体现出来,同样,也只有在这样的月色辉映下,荷塘才成其为一幅优美而令人陶醉的画卷。诗情画意般的画面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得有相宜的周围景物与之相映衬,相得益彰,才能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才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文中有画,画中有情”,就在于他不仅仅写出了月下荷塘的佳境,描摹了塘上迷人的月色,与此同时,他还为这样的月色、这样的荷塘选取了一个绝妙的背景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第三幅画面——荷塘四周。

树木环绕

树色阴阴,像烟雾

远山包围

隐隐约约

→远景

路灯光

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

蝉鸣蛙叫

热闹

→近景

(蝉鸣蛙叫一方面衬出夜的静谧,一方面表现“我”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时已进入到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蝉鸣蛙叫惊醒梦中人,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

总结:在写景这一层面上,作者以独步小径时的所见所闻始,以蝉鸣蛙叫惊醒赏荷人戛然收尾,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荷塘景致,层次井然有序,读着作者富有动感的文字,读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朱自清不愧是一个卓越而优秀的丹青妙手。这也正印证了别人对《荷塘月色》一文的高度评价:文中有画。那么,置身于如此赏心悦目的优美画面中,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由此进入到对另一层面的学习:画中有情)

提示:记得在的开篇处作者告诉我们,“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是怀着“颇不宁静”的心绪走出家门的,在观荷赏月的过程中他的“不宁静”是贯穿始终呢,还是情随景迁而发生变化呢?

5、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在画面中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体会能反映作者复杂微妙的心绪变化的句子或文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显见得作者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到要出去走走的,“心里颇不宁静”是他月夜漫步荷塘的导因,是写作的背景和契机。有了郁积在心里的“不宁静”,于是才有下文夜游荷塘、观荷赏月的举动。接下来点明了夜游荷塘的环境以及作者的心理背景,小径“幽僻”,这正与“心里颇不宁静”而寻求排遣和发泄相吻合,所以走在这样“幽僻”的小径上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是作者“却觉得很好”,之所以“好”是因为置身在这样的月色下会使人产生错觉,觉得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作者所谓的“另一世界”是一个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一个身心都得到自由放松的世界。

这一段内心独白是作者月下独处的感受,抒发了他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自由感、心灵自由感。“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是暗指平常的自己劳心费神,在现实世界中不自由,心有牵羁。不能像今晚在这朦胧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般自由。一个人只有在心无羁绊时才可能超然物外,进入浑然忘我的自由境地,只有在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才能享受到“独处”的妙处。

置身于朦胧的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观赏田田的荷叶,朵朵荷花,溶溶月色,闻着缕缕清香,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此时此刻的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毕竟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当作者从这种如梦如幻般的境界中被蝉鸣蛙叫惊醒过来时,他也很快地意识到这一点,不无惆怅、不无遗憾地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月下独处偷来的片刻逍遥,观赏荷塘美景时那种浑然忘我的精神自由感以及心理自由感也随着梦境的消失而一并消失了。这是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是寻求超然与不得超然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对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其中又暗含着对过去的幸福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所以,当这短暂的自由感消失之后,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景象联想起历史上的采莲盛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历史上江南采莲的盛况是热闹的,是风流的——“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的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种嬉游的光景,是有趣的,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失望、惆怅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由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寻求超然与不得超然的矛盾引发的另一种失落和怅惘:月下荷塘的恬静和江南的采莲盛况,都是美好又都是短暂而又不可及的,所以,在挥之不去的失落感中,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喟。

因此,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也都处处打上了作者情感变化的烙印:

月夜出游

颇不宁静

独步小径

超然物外

观荷赏月

浑然忘我

返回家门

怅惘失落

可见,在这次夜游荷塘的过程中,景观所折射出来的也是作者的一次心路历程。他怀着“颇不宁静的”的心绪走出家门,夜游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也就都带上了作者个人的情感色彩,是他“颇不宁静”的心绪的有意无意的自然流露,景中含情,情随景迁,“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拓展探究

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主题,向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但也从无定论。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认为该文借景抒情,意在表现作者愁闷凄凉的心境;

2、认为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的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认为是在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或者,文中所抒发的,仅仅是作者夜游荷塘时的一时感想、是作者本人的一种不平静的心绪的自然流露而已?你是怎么看待这篇的主题思想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探讨一下对本文的主题的看法。

(五)作业:对于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课文,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看法不求统一,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推荐第5篇:《荷塘月色》教案

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教学目的: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

四、

五、六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语言运用的技巧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三、教学设想:

1.预习提纲:

①看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书文题、作者)

2.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学生看投影上的画面,听配乐朗读,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请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2.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讨论交流: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学生讨论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补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教师总结: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讲解过程中,板书如下)

四、布置作业

1.加强朗读,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推荐第6篇:《荷塘月色》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欣赏歌曲《兰亭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兰亭集序》后的体会,像方文山一样写成歌词,也可写一篇读后感……

推荐第7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必修1第9课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郑苾胜 授课时间:2015年10月、日(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方法,认识‚通感‛等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理清全文结构,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独特的意象及意境美(包括情感美、画面美、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 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载体的意象。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情感美、画面美、语言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情感和文脉承传。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览阅并思考课本上的思考题(包括《学习与评价》)。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略)(由初中学过的有关‚荷‛的文或诗讲起)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梳理文章大意及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变化。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失去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下面三个问题,最后请每组代表分别回答)(10分钟)

A、文章大意如何理解?

B、文章精精的写景部分

4、

5、6段有什么具体内容?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A: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记写了我‚心里颇不宁静‛而游走荷塘一圈的所见所感所思。

明确B: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分别写了叶子、花、香、波、韵;月色、月光;四周的树、路等;

且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明确C: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当时的景色如何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作者只是想用‚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通过细读文本、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学会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结合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主题,带领学生回顾情景交融的过程。只是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解释,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

正如金志华先生在《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所言: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下节课我们将重点而更—具体地学习文中关键语句(包括景及手法、修辞)及相关知识或内容。

六、迁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内容太长——略;详见另备的资料。)

七、布置作业(略——见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速读——梳理情感变化的句子。(整理笔记)

二、通过对456三段景物描写的分析,学习写景方法;通过对个别语句的品评,学习精美的语言。

三、学生思考,个别提问

A、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B、阅读第五段,指出哪几个字分别写出了月色的颜色、动感和情态

C、结合两段,思考作者在第四段只写了荷塘,在第五段只写了月光吗?为什么?

明确A:作者按照远-近-远的顺序写了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并用动静结合的策略写月光。

明确B:“乳白色”写出月光的颜色、“泻”和“浮”字写出月光的动态,花影写出月光的另一种情态

明确C: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写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写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将456三段分别解剖,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同时,明晰了第4段由远-近-远的写景顺序和动静结合的写景策略。理解了作者创造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这两层意境。

四、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在与其他比喻句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通感”修辞手法。

五、延伸——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10分钟)

六、布置课后作业:(略——见课件)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朱自清,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以细腻婉约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淡雅素洁而又美丽多情的月下荷塘图,营造了朦胧静谧幽深的意境。文章所表现的清秀的风格、优美的语言、精巧的修辞深受后来作家的好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篇散文表示质疑。在备课时,查阅了钱理群、余光中等名家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但是,对于台湾学者余光中关于《荷塘月色》中比喻的评论该如解读呢?对于《荷塘月色》中的比喻,余先生颇有非议,他以为“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原因就在于“譬喻大半泛浮,轻易,阴柔”;“明喻偏多,隐喻偏少,且不精警,不美”。但是,《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果真如此吗?

二、再简要温故一下课文。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B、第三段中 “平常的自己”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A: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明确B: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三、并快速温习一下比喻句、拟人句、通感等。(整理笔记)

四、拓展——《梦里水乡》 ——对《荷塘月色》的再解读 (作者:郭勉愈)

荷塘之美则代表了作者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

《荷塘月色》也并非只是一篇“现代”散文,而是在意境和审美情趣上流露出明显的古典美的韵味、、、、、、

《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悲感心态和孤独意识当然与历史背景及朱自清本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关,但由人的生存本身所带来的孤独却比前者更加深刻、、、、、实际上流露出文人内心深处千古不灭的江南之梦。(面对学界中对朱自清及其文本文风的进一步解读也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及自我更深一层的思考思维也是必要的。)

五、小结——推荐阅读——《精巧的比喻 梦幻的“荷塘”》——就《荷塘月色》比喻手法与余光中先生商榷 (作者:马攀峰)

六、布置作业:(略——见课件)

推荐第8篇:荷塘月色教案

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乐山电大直属部1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 鄢晓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二、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四、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路黯淡之时,悄然蛰 居清华园里,为抒遣心中郁闷惆怅而写成的。那浮起薄薄表雾的荷塘,正是他郁闷彷徨的精神写照。但是,那如梦幻一般的清塘荷韵,又何尝不是作者摆脱郁闷、超越彷徨的心灵寄托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那一夜绝美的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只存在于朱自清的心里,那是他找回来的,在抑郁苦闷的人生中曾经失落

了的精神家园!那清灵飘渺的荷塘,是现实世界的诗意倒影,是个体心灵的静谧归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我们应当借助《荷塘月色》的意境审美来感受并思考朱自清随缘自适,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这些感受和思考,将会有助于学生们省察并重塑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实他们的灵魂,为将来人生路上必然会有的失意和挫折作一些心理(性情志趣)上的准备。

五、课 型:讲读课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教学课件、课文朗读

(二)学生预习: 1.朗读全文,正音正字

煤屑 蓊蓊郁郁 踱步 弥望 袅娜 渺茫 霎时 脉脉 参差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阿玲 乍看 没精打采 妖童媛女 水藻 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 裙裾

2.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①归纳自然段段意,合并自然段,划分层次 ②圈点出作者行程的词语

③圈点出作者直接抒写心理情绪的语句 3.了解朱自清

①回忆学过或读过的朱自清的作品 ②收集回忆朱自清的文章 ③阅读并思考“研讨与练习”三

七、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归纳、总结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人们都愿意去做一个追随四季、追随岁月的自然之子。有 人喜欢到黑龙江上感受涛声激荡;有人则喜欢去白桦林间倾听落叶纷飞;有人喜欢去天边小镇仰望雪山阳光;有人则喜欢去美丽的嘉荫丈量天高地远„„甚至有人在自家小屋的门口去看蚂蚁搬家、小鸟搭窝。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解读朱自清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 3 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 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

(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

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明确:

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

4 ③回到现实

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四)小 结:作者朱自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另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五)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

四、

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九、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 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不满现实)

(二) 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推荐第9篇:《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涌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

2、品位和推敲文中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

3、认识“通感”修辞方法,体会通感在文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4、会背《荷塘月色》第

四、

五、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手段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音响

五、课型 教读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一、导入课文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首诗是江总书记在1998年11月11日为纪念某位作家诞辰100周年而亲笔题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

生:“晨鸣共北门,谈校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那大家猜得出,江总书记是为纪念谁而题的诗吗? 生:朱自清。

师:完全正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生:有《背影》,有《荷塘月色》。 师:很好,大家非常聪明。《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我们在初中就学过了。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文章没有?

生:《春》、《匆匆》„„

师:看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更加有名的文章——《荷塘月色》。(板书:题目及作者)

一、导入新课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请说出有关写荷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宋)《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宋)《爱莲说》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唐)《齐安郡中偶题》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作品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改名“自清”是想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以自勉。) 其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任清华大学的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代表性的作品有《背影》《春》《绿》《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1927.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1948年病逝于北京。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

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整理出作者的行踪,并说说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明确:明线是游踪:家

里——煤屑路——荷塘月色——想起采莲——家里

暗线是心情:不宁静——寻宁静——得 宁 静——不宁静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1、作品以游踪为线索结构全文,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呢?(提示:可以找出文中表示地点转移的词句进行概括)

出家门―小煤屑路―观荷塘―回家 (板书:外结构图,家─小路─荷塘─回家)

2、结合课文线索,文章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颇不宁静”——点明作者的心境,交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第二部分:第2—3段:概括描写荷塘周围的景象以及作者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美景。

第四部分:第7—8段,怀想江南采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到现实。)

3、作者在游荷塘月色的过程中,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一成不变的吗?咱们一段一段, 2 一起寻找。

3、作者的情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文中与情感有关的关键句并作简要分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笼罩全篇。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比较自由。说明作者出了门独处时的心态。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 表现出作者暂且得到宁静。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什么也没有”极写内心的失落与空虚。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 “无福消受”暗示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句话表明作者内心又走向不平静。

3、请简要地概括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寻求宁静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暂得宁静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失去宁静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文章结构小结:

明确:明线是游踪:家

里——煤屑路——荷塘月色——想起采莲——家里

暗线是心情:不宁静——寻宁静——得 宁 静——不宁静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文章结构小结:求宁静小径不宁静小径得宁静失宁静文章明线:空间变化圆形线索暗线:情感变化结构

5、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 3 调。

6、作者为什么不宁静?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共产党的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变。)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正是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矛盾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可以这样说,《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四、具体研讨

(一)、朱自清先生曾自信地说过:“就是再寻常、再普通的事物,他也能从中发现并创造出令人感到惊异的美来。”荷塘普通吧,“月色”普通吧,大家都非常熟悉,这种景物,他竟然能创造令人感到惊异、感到震惊、感到新奇的美来,猛一听,难以自信,那我们慢慢欣赏。同时也细细品味一下作者在赏景过程中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 首先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

1、看课题,题目是“荷塘月色”,4-6段集中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那一段具体写荷塘,那一段具体写月色?

第四段是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四周

小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妙处。没有月色,荷塘不会这么美,没有荷塘,月色怎么体现呢?①②③

2、第四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明确:荷叶

比喻

效果:舒然展放

荷花

比喻,拟人

效果: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三个喻体,三个侧面)

荷香

比喻,通感

效果:若有若无、清淡飘逸 荷波

拟人

效果:凝碧,脉脉

①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叶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②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

明确:因为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它亭亭玉立,灵动飘逸的状态正好表现出了荷叶柔美的风姿.

③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花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比喻或博喻) ④为什么要用“袅娜”和“羞涩”来形容荷花?

4 明确:将用来描写女子姿态和神情的词语用在花身上,赋予了物以灵动的生命力. ⑤为什么此处要用博喻手法来修饰荷花?

明确:1.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2.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闪闪发光、忽明忽暗,纤尘不染、优雅高贵)

⑥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又叫移觉。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清香”与“歌声”,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通感例子

1、例:“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听觉转为味觉)

2、例:陈水扁的名声很臭。(听觉转为嗅觉)

3、例: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4、例: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5、例:“红杏枝头春意闹” (视觉转听觉)

6、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7、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⑦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荷波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比喻:把荷波的移动比喻成闪电。(突出快速凝碧,以静写动)

⑧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流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叶子下的水,言有尽而意无穷

3、原文改文对照 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品读第4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5 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了月下荷塘上的恬淡优美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淡淡的喜悦而又略带淡淡的哀愁的情感。

总结: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来写的。

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淡雅静美。

(二)、

1、第五段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然而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难描绘。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借助其它景物)作者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月光的呢? 明确:叶子和花

青雾

2、哪些动词运用得非常巧妙?

2、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的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1、第六段作者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写作顺序?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写景的立足点是写树,先描绘出了淡月下树木繁多蓊郁,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然后再按照树梢,树缝,树上,树下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1、第六段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树:一团烟雾 远山:隐隐约约 小路灯:没精打采 蝉声蛙声:热热闹闹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中的“带”字好,好像带子那样绵延。“带”将名词活用成量词,使它要修饰的中心语也带上了这个量词的意味,将远山那连绵飘逸的感觉写出来,比常见的量词“座、群”更有表现力。

6 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仿造一个以名词代量词的句子? 他有一饼圆脸。

叠词的使用

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 感,用语言平实自然。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第6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 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的心态宁静平和,但寻找的结果不能令他十分满意,所以又带些淡淡的伤感。

推荐第10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

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第11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品在景物描绘上表现出来的高超语言艺术,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采用的独到的创作技巧。

2. 联系作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正确理解和把握创作动机和思想意旨。

3. 解构与综合相结合,从整体的高度把握全文的结构脉络,剖析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质。 课文分析及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寄情于景,情随景染,于月下荷塘静谧优美之中衬托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作者抑郁孤寂、欲超脱现实,追求宁静生活而不可得的烦躁心境。

对全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分析课文结构层次从整体上把握思构脉络。第二课时深入介绍文章的语言艺术、创作技巧、统揽全文意旨,把握思想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梳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思想脉络,归纳各部大意

2. 循着作者的行踪,以游荷塘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把握写作思路和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各自默读(限时5分钟) 二.播放课文录音或指名朗诵。(事后校正语音失误及评解朗读情感的技巧把握) 三.作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小知识:绍兴是教育家蔡元培、文学家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秋瑾的故乡〉自幼随家迁居扬州,故又自称“我是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主义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而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27岁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1948年拒绝食用美国‘嗟来之食’的救济粮而在贫病交加中倒下了,年仅50岁,“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气节被毛泽东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四.层次结构梳理与讲读分析:

[教师启发]:在深入理解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对全文进行一个解构,从层次的角度归纳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大意,以便以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做一个铺垫,全文总共8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抒情体。要了解文章我们就得循着作者的行踪,以其心理情绪的变化为线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 让学生提取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洁明快、准确扣题)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散’的形式框架下把握‘聚’的主旨思绪。

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游荷缘起 第1段:点明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以及缘由。(点明心境:颇不宁静,定文章基调)

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章的眼,是全文的引子和根由,开篇就点明了此时的心境:‘烦躁、不安’, 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定下了一个忧郁孤寂的基调。要更好的了解颇不宁静,我们还得先说说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此时蒋介石正在发动叛变,大势搜罗革命人士,置原本早已乱成一团糟的中国陷入了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之中,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知识分子,岂有不为祖国的渺茫前途深感忧虑,然而手无寸铁徒手上阵那也只是白耗精力,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怎能不去信步释怀,身于景而情所思,触佳境而感怀,愤然提笔以为枪而成词佳作。

小结:第一部分: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 月下抒感 第2段: 描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作者笔下的小路是什么样的?——1.曲折、幽僻、树多,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对景物的描写正是为抒哀愁之情创造情景,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2.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感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小结:第二部分〈2-3〉: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佳境 第4段:刻画荷塘美丽的景色。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比喻放在下一课时修辞部分讲授) 形态美 1.荷叶:弥望的、田田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见风致。

2.荷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动态美 3.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荷波: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凝碧的波痕。 静态美 5.流水:脉脉的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若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反觉呆板。“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静静地泻下来”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达到意境的高度浓缩的美感。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景物描写上是阴沉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用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小结:三〈4-6〉描写荷塘佳境,由近及远由平面及空间,各方位的展示荷塘美景。 追忆旧俗〈 7-8〉: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承接上文拓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猛将作者拉回现实之中,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四〈7-8〉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升华了文章的情感,进一步的表现了作者苦楚下的强乐心境。

行踪: 家 荷塘

(心境颇不宁静) 想起荷塘,欲游,排遣 (暂时超脱)

寄托愁思

淡淡哀愁 淡淡喜悦

情感回归

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

情感互撞,情景交融

〈正所谓“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荷叶:田田的、亭亭的、风致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似星星

荷香:丝丝缕缕、渺茫如歌

荷波:凝碧的波痕

月下 月光如水

荷塘 塘上月色 薄雾似纱 正写月色

花叶若梦

光影似曲

黑影班驳

荷塘四周 杨柳依依 侧写月色

远山隐约

联想采 采莲赋 淡淡的喜悦 踱步回家 心境依旧不宁静

莲佳境 西洲曲 淡淡的哀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着重解析课文第

二、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描摹景物的技法。2.深入认识文章对生活话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规划

一.多角度感受对景物的描摹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 2.动静交替,可见与可想错杂:

静态与动态结合而物物借“动”,“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3.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加强了对景物的立体感,感官互移。

二.高超的修辞艺术 〈一〉 比喻与通感

1.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 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 1.“晨钟云外湿 ”(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 湿 ”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 湿 ”,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2.比喻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解析:用舞裙与叶子自然舒展时形状的形似进行形象的比喻,将静物化动了。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动词,叠字、修饰语

1.动词:带——“掩、关”〈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

沿着——通往:“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

踱——走: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情景融合的神韵。

泻——“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突出了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

2.叠字修饰语: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突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

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使用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曲折、幽僻、寂寞——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色调是淡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 层层——描其高低有序

两种树影: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小结:形象美——多样的手法 语言美——新颖别致

生动的比喻 自然传神

鲜明的对比 通俗流畅

强烈的烘托 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形象的拟人 意境美——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传神的通感

画面————美丽的 美

荷塘月色 气氛————宁静的 静 三位一体,有机地组构了一幅荷塘佳境

格调————雅致的 雅 结语:“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第12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 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

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

(1)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类散文。

(2)可从景物、画面、语言、情感等方面特点去分析。 (3)总结:本文有“三美”:绘画美、语言美、情感美。

五、赏析课文,思考领悟。

(一)赏析文章的“绘画美”

由文题可知,本文主要写“荷塘”、绘“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描写了这两种景物? 明确:

4、

5、6三段。

请围绕“文章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三个段落的妙处。

分析第4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并指出描写的侧重点 明确:月下荷塘。(重点描写荷塘,月是陪衬)

2、本段描写了荷塘的那些景物?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荷叶:

1、2句 荷花:3句 荷香:4句 荷波:

5、6句 荷韵:7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

(1)

1、2句(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赏析:

“田田”:叠词的使用不仅使得行文轻缓舒展,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满塘荷叶茂密繁盛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比喻: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绰约优美的风姿。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3句(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

拟人:“袅娜”“羞涩”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女人的神态特点,突出了荷花的柔美。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比喻: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丽的本质,突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排比短句。

(3)4句(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赏析:

比喻(通感):用听觉的音乐来比作荷香,由嗅觉向听觉转移,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优雅淡远,启发人们从舒缓飘渺的歌声中去体会荷香时断时续、时有时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

5、6句(荷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赏析:

比喻:将“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波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和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5)7句(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赏析:

写出了荷叶的美的神韵与情致。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整体赏析本段。明确:

(1)动静结合。

作者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荷叶、荷花、荷香)。这是静景描写。紧接着他就捕捉到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以及脉脉流水的描写(荷波、荷韵),这是动景。动静结合形象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侧面描写。

本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来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类似的写法在初中学过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体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分析第5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并指出描写的侧重点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重点描写月色,荷塘是陪衬)

2、本段借助了那些景物来描写月色?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月光:1句 雾:2句

荷叶荷花:3句 淡淡的云:4句 月影树影:5句 月光月影:6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看这些句子如何描写月光的? 明确:

(1)1句(月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赏析: 比喻:将“月光”比作“流水”赋予月光以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流动、一泻无余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泻”可否换为“照”字?

如果换成照“照”,“照”是月光射在荷花上的意思,平淡无奇没有动感,也与“流水”的比喻不相协调。“泻”字极为传神。赋予月光以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流动、一泻无余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2句(清雾):“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赏析:

“浮”可否换为“升”?

“升”仅是由低处往高处移动;而“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写静,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侧面突出了月色的朦胧飘渺。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3)3句(荷叶荷花):“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

比喻:将“叶子和花”比作在“牛乳中洗过”、“轻纱的梦”,不仅写出了荷叶和荷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也突出了月色的柔和朦胧飘渺的特点。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洗”字极为传神,以叶、花的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的特点衬托出月色的柔和朦胧飘渺的特点。

(4)4句(淡淡的云):“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赏析:

比喻:分号前的文字承上文而来,交代月色朦胧的原因,分号后的文字是写自己的感受。这里的难点是“酣眠”“小睡”比喻什么?从本句来看,“酣眠”当是比喻“朗照”,“小睡”当是比喻今晚“淡淡的月光”,朦胧的月色。但是从全篇来看,这个句子却是另有深意。作者在第三段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由此可见,“酣眠”指的是永远的“超出”、永远的“自由”;“小睡”则是指短暂的“超出”,“片刻的逍遥”。“别有风味”也就是指“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所以,这个句子倒是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点睛之笔,抒写了作者“偷得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5)5句(月影树影):“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赏析:

比喻:将树影月影比作鬼,写出了月影、灌木影的阴森恐怖,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将“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比作“画在荷叶上”,写出了杨柳倩影的美丽与可爱,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画”可否换为“映”字?

“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平淡无奇,没有动感。“画”极为传神,赋予月光主动的意识,仿佛有无行的手在展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6)6句(月光月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 赏析:

比喻(通感)。将“光与影”比作“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把光与影化作跳动悠扬的旋律,突出了月色的朦胧飘渺营造了温馨、幽雅的意境,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4、整体赏析本段。明确:

(1)虚实结合。

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荷花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是虚写,虚中间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特姿态,突出了月色朦胧轻缈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摄人心魂的意境,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2)衬托手法。

只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极力摹写月的投影,月影、柳树影,衬托出月色的朦胧与柔和,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分析第6段。(对每句做标号)

1、请用一个短语概括第四段内容。明确:荷塘四周的景色。

2、本段描写了荷塘的那些景物?分别是那些句子? 明确:

柳树:1——5句 蛙声与蝉声:6句

3、请具体赏析这些句子。

(1)1——5句(柳树):“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赏析:

比喻:3句将树色比作“一团烟雾”写出了淡月下树色的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的幽静气氛,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5句将路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写出了灯光下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拟人:5句将路灯光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没精打采”,,写出了灯光下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叠词的使用:

1、2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不仅使得行文轻缓舒展,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树之多,“重重围住”表现树之密。描写“空隙”,反衬了树之茂密,又扣住了月色。

数量词的使用:2句“一片荷塘”;3句“一团烟雾”;4句“一带远山”;5句“一两点路灯光”。这些量词的使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营造了朦胧的意境,突出了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例如:初中教材中《湖心亭看雪》中的量词的使用就很有特色,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2)6句(蝉声与蛙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赏析:

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一方面写出了自然生命的自由,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反衬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另一方面由前文写眼前现实的荷塘月色之景过渡到下文写古代虚幻的采莲之景。 (3)整体赏析本段。 明确:

动静结合。

1——5句是静景,从视觉角度描写荷塘四周的景色,6句从听觉描写蝉声与蛙声。表现了月色的朦胧,突出了环境的幽静,流露出作者复杂的情感。

(二)赏析文章的“绘画美”

第13篇:荷塘月色(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

4、

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

4、

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14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生找出共同点,教师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1.课前预习的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3.同时争取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找出文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反映这种心情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抒情方式。

联系文本

【文本分析】:第

4、

5、6段分析情景交融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怎样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不过,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明确: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 【投影。】

杜 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 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和历史上许多追求高洁品格的文人学者一样,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朱自清先生却一直把真理和进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20年后,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我们把20年后的朱自清和今晚在这月下、在这荷塘散步的朱自清联系起来时,是不是会对这素淡朦胧的情景有一些新的感受呢?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面对那“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所体现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品位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来领略荷塘的魅力。 【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荷塘月色》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难发现,文章中作者集笔力写的段落在

4、

5、6自然段。也就是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找同学读这三段,感受写作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1. 理清文章的层次

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2.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 3. 体会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分析鉴赏】:

拓展: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同时,作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他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课!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

4、5两段。

2.完成一篇2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考虑使用叠音词或写出一两个通感的句子更好。

第15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大纲

说课人: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写作背景。

4.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5.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3.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

4、

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介绍朱自清的生平2.解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 明确: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提问:哪里写荷塘,哪里写月色。 明确:荷塘月色互相衬托。

三、课文分析:

1.请同学分别读第

四、

五、六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提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说出理由。 明确:了解通感等修辞手法。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

第五段的“画”字能否换作“印”,为什么。 明确:散文炼字的艺术。

2.请同学总结这三段写景的语言特色。

明确:叠音词的使用、通感的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写。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剩下全部课文的阅读鉴赏,总结课文主题、线索、艺术手法。并请同学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2.检查课文背诵

二、段落分析(9~11) 提问:作者为什么提到江南?

作者为什么说既爱热闹也爱宁静? 明确:作者由荷塘联想到采莲

采莲的热闹与赏荷的宁静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三、总结文章主题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大自然的美让他陶醉,因而淡淡喜悦;想要摆脱烦闷而不得,因而有淡淡的哀愁。他的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而是目睹家国之乱、身感黎民之苦而束手无策的焦急,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彷徨。

四、梳理线索

请同学找出能体现全文线索的关键词。

1.情感上,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空间上,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

五、总结艺术手法(写作特色)

请同学自由的将课文再读一遍,体味写作特点。 1.语言形象生动(语言特色)。

比喻鲜明生动。

通感的手法。

叠词的运用。 2.细致的观察。 3.用词精当。 4.寓情于景。

六、探究学习

请同学根据本课所学的关于散文写景的知识创作一段描写桂花的文字。 明确:要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

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16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与能力:感受文章中细腻传神的语言表达和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习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叠词的运用技巧

(二)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了解,扫清文字障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总体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识,导入课文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的是高中必修二的课文学习,把书翻到第一单元,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接触到的是写景状物散文,散文这种文体的学习,我们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并不陌生,我们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对于散文的学习,而针对这种写景状物的散文,我们可以通过去透过它的形(景,物)的分析来抓住文章的神(情感,思想),这就是学习散文的一种方法,透形抓神法。这样我们就能达到理解一篇散文的目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方法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

(三)解析题目:荷塘——清华园的荷花池,一个特定的场所

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点明了时间

(四)讲授新课,全文总体把握:

1、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整体和和段落的大意 ,大家能不能复述一下整篇课文大概说了什么?

那么能不能从文章中概括出作者的行踪呢?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明确: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我们可以概括出作者的行踪应该是:出家门——途径小路——赏荷塘——回家门

2、问题:得出这样的一个夏夜游历行踪的线索后,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将文章的八个自然段来进行一个层次划分呢?(引导:给同学一些提示:从行踪路线了进行思考。) 明确:赏荷塘前:(1~3)

赏荷塘中:(4~6)

赏荷塘后:(7~8)

3、(找一找)根据我们一起的分析完作者的夜游行踪后,我们可以把自己比做作者本人,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在晚上夜深宁静之时,去荷塘转悠转悠呢?结合老师开始给同学们介绍的作者的写作背景,是不是作者内心有些愁闷呢,装着心事呢?所以要去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散散步。那么作者这一路上有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我们前面分析出来的感情路线来找一找文章具体的感情线索。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求宁静)~“我且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得宁静)”——“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宁静)

即得出:(感情线索)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

小结:分析过后,我们看出来了作者将自己烦闷之时的一次夏夜游历的行踪的空间顺序与作者一路的情感的变化相互交融,写作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详细教学过程

(二)细细品读,探究分析

同学们,以下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这个行踪的主线路来展开细致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 【游赏荷塘前(1~3):出家门——途径小路】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

问题: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明确: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知人论世,探究其中不宁静的缘由,请同学自己来说。 2请同学齐声朗读第二三段,我们一起来品读探讨了这一部分的二三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呢?用简洁的话概括。

明确:第二自然段:途径小径(曲折、幽僻、树多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去荷塘的内心感受着(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而来)。 问题: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分析最后一句话:“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赞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 【赏荷塘(4~6)】

4、诵读、鉴赏第四自然段 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一) 阅读鉴赏第4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是个什么样呢? 明确:月下荷塘图

3、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明确: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其中也如同作者的心绪一般。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3.分析完这段中运用不同修辞手法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朱自清先生作为散文大家在文笔上的得天独厚,其中叠词也是一大亮点。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叠词来,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的清香,密密的挨着,脉脉的流水

(效果)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优美动人;给我们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使文章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小结本段:本段运用了不少的修辞手法和叠词,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叠词的运用,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 从中我们也看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学习运用,提高自己的文章水平和韵味。

5、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创的对仗句子来总结一下荷塘月色: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有诗有画又有情,所以作者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感。 【存留疑问】

作者接下来又描写了什么样的迷人的景色呢?在开头的颇不宁静的感情基调是否又在这荷塘之中,月色之下给消融了呢?这些问题我们就留到下节课再来解答。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作者笔下的月下荷塘图,想必大家还都沉浸在那无边的美丽的荷塘美景之中,迫不及待的想继续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美文,那么现在我们就继续来跟随朱自清先生来享受这美丽荷塘中的其他美景和感受作者的心情。

(一)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提问:请同学能按照第四段鉴赏的方法,来用几个字来概述这段的内容? 明确:塘中月色图

从文中能不能找出相应的话来描写的呢?(比喻)

明确: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明确: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这样分析后,发现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 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二)朗读第6自然段

1、提问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呢?谁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呢? 明确:荷塘四周景物图,(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自然段的回应,也是第

4、5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四周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到之前分析了一半的作者行踪的感情线索:从荷塘中得到宁静拥有片刻的宁静后——感情又发生了变化,“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感情的变化是不是一种出静呢?我们往下接着分析 【赏荷塘后:(7~8)——回家门】

(三)第7段到第8段 请同学朗读分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

从游荷塘的感情线路看,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本文小结: 1.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第17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一、课前活动

(屏幕,夜景荷花,轻音乐) 师:同学们了解这种花吗? 生:荷花。 师:它有别名吗?

(荷花,又称“莲花”、“小芙蓉”、“芙蕖”、“菡萏” 等)

师:我们初中时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有两句最能反映和花的品格,还记得吗?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荷花端庄清静,自古就有“花中君子”之美誉,我国人民常用来形容高洁、清廉的美德。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人中君子”,大家说好吗?

二、教学过程 (屏幕,荷塘月色)

1、导语

师: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 美国救济粮”的作家是谁?

生:朱自清。

师:对。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

师: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了解到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 士,爱国知识分子。还应当记住他四个值得自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

(3)、“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毛泽东);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6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屏幕,生读,纯真的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表现他的细腻思想感情的。

2、显示目标

(屏幕)

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

3、既然课文录音已经听过,先检查预习效果。 (1)、师:哪位同学起来表述一下作者的行踪?

生: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又回到了家里。(屏幕显示)

(2)、师:由课题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生:

4、

5、6三段。

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

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四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发表见解)

明确:第一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相似,而且有动态美。

第二组荷花: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女子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作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写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激发读者想象。

第三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练习二,通感)由嗅觉向听觉转移。二者由许多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烘托出几分优雅荷宁静。

第四组荷波:“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拟人,传达出富有生气的风姿。“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如“脉脉含情”;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友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师生小结: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出月下荷塘的美景。由此我想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二者有何异同?

杨诗中是写夏天西湖红日出升时那绿海点红,香清色艳的美景,可以说是绿、红浓重。而朱文中则是月下的淡雅、朦胧之美。

齐读第四段,体会意境。

4、诵读鉴赏第5段。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叶子、荷花、树,写出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谁起来分析呢?(讨论分析)

明确:泻——由上而下,写出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现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生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了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相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叠音词 不仅富有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由此我联想到了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霜”字,写出秋夜月光的皎洁,衬托出了诗人久离故乡的凄凉心境,也从淡淡的月光写出心中淡淡的哀愁。再如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纱”之“笼”字,写出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轻烟笼罩清凉的河水,淡月映照着沙滩,使人联想到社会的衰败,引起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表达无限的感慨。

师结:可见,景由情而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之景是素淡的,朦胧的美景,试结合文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名作家说过,外部世界作用于艺术家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作者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静。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象“恰上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不宁静”。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试结合时代背景解释。

讨论: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使朱先生也陷入了一种迷茫和彷徨之中。《荷塘月色》正是这种苦闷情绪的体现。且看他的自我表白: (《一封信》)

5、月下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好景不长,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说明作者依然忧愁苦闷。但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呢?试结合语境讨论。 明确:从全文来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到历史,描绘出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又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屏幕)

“可是我却无福消受了”,历史只是想想而已。其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文末,“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可引申思考:作者惦记着江南,可想到了什么内容呢?

(1)白色恐怖下那些仁人志士怎样了?

(2)那些亲朋好友可好吗?

(3)国家前途命运如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朱自清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所以毛泽东说,要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这一点也正是我们理解和学习的。

6、总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并寓情于景,充满诗情画意。但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到好处”,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发展变化,由不宁静——获得淡淡的喜悦——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不宁静。可以说景语、情语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7、作业:

模仿《荷塘月色》,写一篇《校园夜色》,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18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等形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3、欣赏文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课堂特点:高校课堂展示课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多年后,我们依然能记起《春》的美丽,也记得“父亲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地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那浓浓的父子深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心灵荷塘,欣赏另一篇散文佳作《荷塘月色》吧!

二、夯基础

落实《导学案》识记积累,小组展示交流。

三、品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请找出来,并举例说说其运用的妙处。

教师归纳: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例如文中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月下地晶莹剔透,在绿叶衬托下地忽明忽暗和不染纤尘的美质。

2 找出文中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另外举两例。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B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得名曲。

是视觉向听觉的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相通之处,两相烘托,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3 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请举例说说。

A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B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想是画在荷叶上。

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4 本文有大量叠词,请找出来理解品味

本文叠词大约有25处,形式概括为AABB 、AAB、ABB、AA。作用:(1)更传神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2)富节奏感,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小结* 作者善用修辞、叠词,选用恰当动词,既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

四、赏美景

分组展示,品读课文4、5、6自然段,各段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第4段: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的风姿,饱满盛开或含苞待放的荷花,轻淡飘渺、亲人心脾的荷香,脉脉含情的荷波。作者动静结合,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开着得荷花和花苞,这是静景,紧接着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此段文部写月,却处处有月。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是难写之景,作者借荷叶、荷花、树,写出了月色的朦胧飘渺的特点。作者运用虚实结合和衬托的写作技巧。单写月光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整个段落浓淡相间的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小结*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德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地荷塘,画面立体感强,并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不仅色彩均匀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浓浓的诗意。

五 当堂检测

针对本文的某一特点写一篇文学短评。以下题目供参考

1 《荷塘月色》语言的音乐美

2 《荷塘月色》的动静美

3 《荷塘月色》的比喻美

4 《荷塘月色》的叠词美

5 《荷塘月色》的画面美

第19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四,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五、后记

1、背诵4到6段。咏同心芙蓉。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第20篇:荷塘月色教案

自我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宋媛媛。希望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同学们能积极配合我,一起上好这堂课。

导入课文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荷花和荷叶的诗句还记得多少?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荷花与荷叶的诗词吗?

提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今天也要学习一篇关于荷花、荷叶的散文,想到是哪一篇课文没有?对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朱自清,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叫自华,号秋实,后来改为了朱自清,字配弦。出生于1898年11月22日,祖籍浙江,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有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老师,故自称“扬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抗战爆发后,他随着学校南下主持了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工作,1948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他的代表作品有:《春》《绿》《威尼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尤其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了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诗歌也很有影响,如长诗《毁灭》。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朱自清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能自守清贫不同流合污,不为国民党的拉拢所为动心。

像朱自清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荷塘月色》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还蕴藏着精神上的追求。

听读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听一下朗读,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提问: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答:主要写了眼前的美景以及胸中的情感。

提问:既然题目叫做《荷塘月色》那么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是荷塘、月色呢?

解析:对,四五六段是描写荷塘月色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重点地去解读四至六段的荷塘月色。

提问:总体来说四至六段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解答:宁静、淡雅、美、柔和、朦胧的感觉。

那么他们具体表现在哪里?下面我们慢慢来体会。

请同学读课文

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第四段,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要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其他同学划出你认为宁静的地方、淡雅的地方、朦胧的地方。把这些句子划出来,并思考一下为什么。

讲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解析: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首先明确一下,这些景物都集中在哪里?对!荷塘里,那么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一段我们给它加上一个小标题“月下荷塘”。

提问:你认为写这些景物,那些句子用的很美?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回答:“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提问:这句话你觉得好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解答:写出了叶子的轻盈、动感的娇媚姿态,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提问:这里用的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解答:贴切生动的比喻,使人能身临其境,使事物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

扩展:这是比喻的好处,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句做这样的改动?“叶子出水很高,像玉盘一样”为什么不可以?

提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句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红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叫做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的感受。

介绍通感:这种修辞方式,是一种感觉超过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地。这两种感觉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清淡、时断时续的特点。在运用这种修辞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在感官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者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相同的感觉。

提问:这种“通感”的修辞方法,在以前的课中也出现过,谁能试着举些例子。

解答: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她笑得很甜,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

提问:还有哪些? 解答:“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了博喻的修辞方法。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叫做博喻。

提问:荷花、荷叶都说过了,后面还有荷风,荷风是什么样子的?前面写的静后面的是动。

解答:“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这里突出了荷风的速度,非常的快。这里没有写风,用荷叶侧面表现风的速度。

提问:还有哪些? 解答:“叶子本事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句写了荷波。 提问:我们知道在月光下面光线是暗淡的,月光照在荷叶和荷花上本来就很朦胧了,荷塘里的波痕不可能看得清楚,那作者是凭借什么知道有荷波的呢?

解答:是通过上面说的荷风,而且叶子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所以在微风吹过,大片的叶子形成波浪,荷叶带动荷径,荷径带动底下的池塘里的水,于是形成波纹。作者靠联想想象来写。

提问:池塘里的流水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解析:通过作者的联想想象来写的。流水看不到,能看到的是荷塘上密密层层的叶子与花,叶子和花的茂盛说明池下有水。另外,脉脉这个词,意思是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脉脉含情,虽然不说话,但两个人却用心灵做着彼此的交流。作者在这里用脉脉这个词,表示虽然池水看不到,也没有很大的声音,但是在心底里作者能感觉到流水的存在。

小结第四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荷塘的叶子,花,荷香,荷波,水流动静结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多的是什么?比喻,引发了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事物生动形象;词语上用法如叠词,例如:曲曲折折、田田,描摹事物的状态,使事物的形象更突出,读起来节奏鲜明,音律和谐。还有写作上的动静结合,画面上的有声有色。

板书:

荷叶

弥望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

袅娜

羞涩的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波

像闪电般

霎时

流水

脉脉

讲解第5段

提问:请同学朗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五段写了些什么景? 解答:月光、叶子、花,在接下来叶子和花上有什么?“像是笼着轻纱的梦”,有青雾。然后月光,“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接下来是树影“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那么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写的是月光,这个月光是荷塘上的月光。我们用几个短语来概括一下这一段中的景物:“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提问:那么这一段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很好?都有哪些句子和词语呢? 解答:“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流”字;把“浮”字改成“飘”或者“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答:因为“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并且有一种从上到下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

解答:“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假如把“浮”改成“飘”或者“升”,表现不出青雾的轻软,没有重量的特性。飘来飘去,没办法很均匀的笼罩每一片叶子和花。

月光和青雾一上一下,成为了下一句的牛乳和轻纱。 提问:还有没有,同学们看这一句话,“峭楞楞如鬼一般”,前面写得这样的朦胧、优美,这里为什么要弄出个鬼大煞风景?

解答:是反衬,反衬出杨柳的美好的、有曲线的身影。

总结第五段

这一段,虽说是写月光,却没有直接写,但让我们感受到处处都有月光的存在。还表现了光与影和谐的特点。

板书

月光

青雾

浮、轻纱、梦

黑影、倩影

讲读第6段

请同学齐读第六段

提问: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解答:

1、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2、也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作者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提问: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确实显得很热闹,但是刚才的分析中咱们说,荷塘是个宁静的环境,那么这两者是不是相矛盾?

解答: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那么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什么时候响起的呢?是刚好作者一到就开始叫吗?应该是自始至终都有蝉声和蛙声,那么为什么作者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呢?为什么现在才感觉到呢?而且闹哄哄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想看?

解析:以前作者没有听到这些是因为,他沉浸在美景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满怀着排遣内心痛苦的希望,来到荷塘涤荡了自己忧郁,使心情得到了宁静,但是一宁静下来,又回到了现实,蝉声和蛙声的聒噪才能听到。

提问: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为什么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回答: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提问: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1、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美好的,充满着温情。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2、还有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

3、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梦境不等于现实,所以作者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原因。

板书

重重

阴阴

远山

隐隐约约

灯光

没精打采

讲读最后一段

文章最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回到现实,一切照旧。

总结

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整体的脉络。苦闷、寂寞、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派遣一番,走上小煤屑路,来到荷塘进入“另一个世界里”。沉浸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又无法排解的淡淡的哀愁。而文末又写道作者回到了现实世界中,显得越加空虚、烦躁“路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聒噪的,我什么也没有。巧妙的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再次用家中的静,反衬出我那无法排解的烦闷。

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下课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