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校本研修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校本研修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赵春苗

所在单位: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研修时间:2013年6月—2015年7月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值得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把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准确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优化课堂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更显重要性,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革除陈腐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变革,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方面:

通过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逐步建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学习的平台。

2、学生方面: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借助已知的东西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逐步转向“我要学”,由“我学会”逐步转向“我会学”。

②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三、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负责人 赵春苗 面貌 群众

性别 女 年龄 40 行政职务 教师 职称 二级教师 学科 语文 学历 专科 起止时间 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 主要参与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学历 职务 张民用 男 49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校长 尹彬 男 36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副校长

安翠然

女 梁凤 彭丽娜 女 女 39 一级教师 语文 36 一级教师 语文 44 一级教师 语文

本科 本科

教研室主任 大队辅导员

大专 教师

四、课题研究时间 2013年6月---2015年7月

五、课题研究对象

东卓宿镇屯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及学生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前期工作(2013年6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

3、修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进修学校小研室领导、中心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提出了修改方案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借鉴文献资料法和讨论法。

(二)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

确定五年级4班作为学校的实验班,将之前确定的实施方案在实验班付之实施,课题负责人组织课研组成员以听课、检查、交往、访谈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

1、继续开展“人人上一堂公开课” 及“同课异构”的研讨课的活动。

2、实验班的教师及校内推选出来的优质课教师上观摩课,要求课前做好反思,集体备课的工作,课后组织评议课,让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3、在中、高年段语数各推两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邀请全县各中心校教导主任、骨干教师、教育局及进修学校专家听课指导,让课题研究工作更深化。 第三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总结阶段)

1、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汇集成册并进行评奖。

2、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

3、课题负责人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包括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方面的成果可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1、课始激趣,引生入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伊始,趣即生”,才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乐之”,继而“好之”,最后“知之”。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课堂学习中,引学生渐入佳境,老师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谢晓勤老师在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上课开始,先课件播放北方下雪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那美丽有趣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一片白茫茫的北国之中,再结合生动的画外音:“下雪啦!下雪啦!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好一个美丽的白雪世界,雪地里的小动物们正在玩耍,还有一群小画家正在画画呢?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画家画的是什么?用什么画的吗?”这样的开头,让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五年级的绍玲老师采用的方法既简单又别出心裁,她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上课铃响后,老师就极严肃认真地板书课题——“鱼画到了纸上”,她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字写成“画”字,孩子们一看,马上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帮老师纠正错误,此时,老师才故作诧异地反问:“老师没错呀!纸上的鱼不是画的吗?怎么能是„游‟的?鱼在水里才是„游‟的嘛!”于是,孩子们就“自鸣得意”地把老师引入文本中,孰不知,是老师巧设“机关”,把孩子们快乐地引入文本中。

老师们有的用儿歌引入课题,有的用谜语揭示课题,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老师用谜语“大头娃娃,像个逗号,身穿黑衣,水中游游,长大以后,保护庄稼,消灭害虫。”让孩子们猜,当孩子们为自己猜出谜底“小蝌蚪”而兴奋不已时,老师又说:“对了,你们真聪明,可你们知道吗?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我们陪它一起上路找妈妈吧!”这样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开头,孩子们的学习积极当然高了。

2、创设情境,激生乐学。

一篇课文或一次习作练习,对学生而言识是枯燥的文本或习作要求,如果不创设情景,也许学生学起来会兴味索然。为此,借此课题研究的东风,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老师们在“创设情景”这方面的许多妙招。如孩子们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吹泡泡”,这种简单的游戏一时竟风糜全校,沈冰清老师看到这种情景,灵机一动,干脆“慷慨大方”地给了孩子们一堂“吹泡泡”课,让孩子们尽情地、自由地吹泡泡玩,她带了个数码相机左转悠右转悠,不停地给孩子们拍照,孩子们为了在老师的相机里留个最好的“特写”,展示自己最好的本领,吹得可欢了。“吹泡泡”课结束后,冰清老师让孩子们回去想想写写:哪个孩子吹得最好?哪个场面最有趣最热闹?你自己本领如何?吹出的泡泡美丽吗?你能用哪些优美词句形容泡泡?看到泡泡你想到什么?冰清老师连夜将孩子们的照片、录像筛选后制成课件,第二天上课,利用这课件给孩子们指导了一堂生动成功的作文课,当孩子们亲眼从课件展示中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吹泡泡的各种情景,都兴奋不已,又因为有前天晚上老师布置的“想想写写”“垫底”,所以,“说作文”这一环节说得非常好,冰清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加以穿针引线或作文技巧性指导(如什么是“点”,什么是“面”,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等等),孩子们是“口吐珠玑”,冰清老师则将这些闪光的“珠玑”连成了一串串晶莹美丽的“珍珠项链”。冰清老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游戏,又利用数码相机、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创设了绝妙的情境,将枯燥的作文指导课上得生动、活泼、成功。

同样,一般而言,“识字教学”这一块也是较为枯燥、刻板,但许建芳老师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的生字时,也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乐学”,上课后,许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这样一幅动漫画面: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们正被课件画面所吸引时,老师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孩子们的回答清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许老师“趁热打铁”:“好,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青蛙吧!只要你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小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脸上的喜悦与自豪感不言而喻。当许老师代替小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时,班级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识字教学,不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理念吗?

3、质疑求异,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毫无疑问,优化课堂教学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辟蹊径,克服思维定势,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头脑中经常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在此次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老师们能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吴秀梅老师在教授《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最后留了一些时间,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们的兴致特别高,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什么叫超声波?”“为什么蝙蝠有超声波,我们人都没有?”“如果给盲人装上一个微型雷达,那么盲人是不是也可以像蝙蝠一样遇到障碍物就能避开?”在儿童的大脑中,装满了数不清的“问号”,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孩子们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学到了更多。同样,六年级的孩子们学完《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后,在诸多质疑中也弄懂了有关宇宙的诸多知识,如“黑洞”“白洞”等。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老师们在教《司马光》《乌鸦喝水》《跳水》等课文时,设计了这样启发性问题:如果你也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方法吗?除了船长以“开枪逼孩子跳水”来救孩子这种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这样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大家都能各抒己见,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对所有不同意见老师们都给予鼓励,再对合理的给予表扬。“求异”的方式除此之外,有的老师还能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发散新思维,如教“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贬义词,让生理解其喻义,再让学生暂时抛开这个思维定势,让学生突破前人的框架想象:“假如你是狐狸,你认为这种办法对付老虎好不好?”同样,像《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也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续写,既发散了学生的新思维,又进行了习作练笔。

以上所举各例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更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提高。课前课后的反思,公开课后的集体评议,平时的集体备课,则让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以提升。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研活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是过去那“痛苦又无奈的受填的鸭子”。因为老师们精心营造了一个个开放而充满活力、多维立体的课堂,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鱼”,更是“渔”,因为随着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以改变,他们一改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在语文丛林中,教师只是一位好向导,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发现、去研究、去探寻,从而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渔”的技巧,获得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课研成果结晶:

1、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奖情况 教 者 课 题 等 级 彭丽

《春天》 晋州市最佳名师风采奖 王佩佳 《晏子使楚》 晋州市三等奖 吕运凤 《游子吟》 晋州市二等奖

2、其他奖项:

赵春苗因12-13年度毕业班汇考综合汇率第一名被评为“教学标兵”,因历年教学成绩均第一名被评为“优秀教师”;张静霄被评为13-14年度“教学标兵”;彭丽娜、王爱欣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王佩佳被评为“师德标兵”。

九、今后研究动向

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获匪浅,但从一些公开课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如在落实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的问题,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我们冷静地看到,个别课堂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基础训练“浮”了,学生的能力反而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个别老师的上课师生之间犹如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表演看着很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一看热闹与“完美”的“表演”过后,让人感动的少,学生真正学到的也不多。鉴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把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一节好课应是:一是有意义的课,即充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扎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这一教学观点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动向。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阶段性小结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实验的成功经验:

1、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我校实验教师在进行“一案三单”教学模式尝试中,对问题导读精心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模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教学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对于课前老师布置的“问题导读单”产生了敷衍和抵触的情绪。几位实验教师积极研讨,摸索出把课前导读任务分化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提前预习,给全组布置导读问题,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对课文内容最大限度的自己学习和理解。这样的问题导读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过来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长掌握了方法,继而在全组推广,在小组中形成了人人争着发现问题,比比谁的问题更能把握课文核心,抓住学习重点的良好氛围。

2、把生成问题的自由留给学生。一提到问题生成,最让老师头疼地莫过于很多学生总是“敲边鼓”,说不到点子上,抓不住重点,因而对于问题生成老师总是心有余悸,怕学生耽误时间,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了一句空话。问题生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老师逐步培养。我校实验教师在学生自主质疑,课堂问题生成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合具体课型教给学生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比如叙事文,可以从理清事情发展顺序,抓住细节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准切入点分析课文的写作目的等;说明文重点从说明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说明方法来分析等等。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生成问题、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课前预习抓题眼生成问题;初读文章抓重难点字词生成问题;感悟课文抓重点句子生成问题;课后总结抓重点句段生成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提问的不足,采取适当补充和追问的方法,让学生从这追问和补充中“恍然大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成功感。教师绝不为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粗暴地代替学生,甚至直接否定学生生成问题。

3、把展示的舞台交给学生。首先建立组内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组内学习讨论学习中,组长的组织很关键,实验班用组与组之间比赛的方式,两周的时间改变小组内七嘴八舌的习气;用比赛的方式培养孩子们耐心听别人意见的习惯;用树立典型的方式消除小组内“以个人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小组内的风气正了,学风浓了,各组都在讨论,但又互不干扰。组内成员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感觉到自由,获得了自信,让学优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了快乐。

其次课堂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因为分组合作学习,原有的教室一个大舞台,分成了八个小舞台。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每一个组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简介。组内分工的不同,也使每个人在完成自己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收获。课堂的交流反馈,组内学生学会了推荐,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推荐某某同学发言„„”、“我代表某某小组发言„„”,小组给了大家展示的舞台,大家学会了把表现的机会给每个人,让每个组员都有在全班展示的机会。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为小组争光。

三、实验阶段性成果

有效教学的实施如静水投石,激荡起阵阵涟漪。有效教学为把课堂变为学堂、把教学变为导学,修了渠,引来水,润泽了课堂教学之根,课堂教学改革之树已绽放出万千绿叶。我校实施有效教学虽时间短,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1、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传统教学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勤老师”、“懒学生”随处可见,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小组确定的诸如“在合作中学习,再难的问题除以7也会变得简单如一,再小的见解乘以7也会展现我们卓越的知识水平”、“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我们不怕目标遥远,只怕没有追逐的勇气”等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的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者也能参与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唯恐影响小组利益也不停的询问;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即使以前不交作业的同学怕受到同伴的谴责,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2、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低,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可以上完一堂课,而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实验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撰写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带动了全校教师学习和教学科研的热情。

四、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

1、有效教学的模式与学校评价模式的矛盾问题。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敢于表演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有效教学的真谛所在。而我们的学生从小就习惯的老师一言堂,学生一听到底的习惯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克服的。所以,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还需要在学生评价模式上做大的改变,需要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

2、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在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主动学习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大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自信满满,取得了可喜得进步。但是个别差生因为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在讨论与自主探索中显得无所适从,因而更显得落后于大多数同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实验教师面临的困惑。

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再思考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堂革命的浪潮,“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如何构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教学行为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我校在强化巩固教学常规的落实,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市、县教研室活动的要求,利用三年时间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一、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认识。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课堂。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我们“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并启动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我县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我们在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基础上的又一重大教改项目,是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策略和方法。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具体实施是过程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即:抓“点”、连“线”、扩“面”的策略,使每所学校都能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体系,努力实现“一年起好步,两年有变化,三年见初效,逐步成体系”的推进目标。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真正有效高效,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面临的新课题,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总结十多年实施新课程的得失,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完善,又提倡百花齐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吴忠本土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课堂教师评价语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学生质疑时的评价语

表扬类

1、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课前预习得很扎实,继续努力!

2、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3、你针对课本提出的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真不简单。

4、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问的,我们想到一块了。

5、这么有创新的问题,你是怎么发现的?

6、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来思考。

7、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简直就是大家的老师!

8、××同学的问题差点把全班同学都难倒,希望今后能多听到这样高水平的问题。

9、你能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说明你光明磊落、虚怀若谷、善于思考,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10、你提的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你提得很准。

11、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今天你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鼓励类

1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会提问问题的同学就是爱动脑子的同学。

13、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进步了。

14、再想想,怎样回答才更恰当?

15、再试试看,你一定能提出比刚才更有价值的问题。

16、你很爱动脑筋,可是你提的问题还应再琢磨一下。

17、你的猜想真了不起,假如能把猜想和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那就更棒了。

18、今天你敢提问,相信今后你一定也会敢于质疑、善于提问。

19、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研修成果: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目前,我校管理正向高标准、高层次迈进,良好的教学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全体教师在“和为贵,干为高,目标至上”的学校精神鼓舞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奉献,工作热情异常高涨,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句话叫做“校风是脸,质量是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就此话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进一步坚定信心,提高认识,增强教改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是学生成人、成才和享受成功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我们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理想的课堂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我们要坚持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二是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建设“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三是魅力的课堂,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倾情营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最终形成“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身难忘”的课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且有魅力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效魅力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魅力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教改项目中去。

二、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要求,为课堂模式的发展找参照和依托。

(一)变讲堂为学堂。教学过程一定要体现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先尝试,可以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自己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上要认真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要讲清、讲透,要讲在当讲处,讲在当讲时,讲在点子上,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步步引导,环环相扣。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早考虑,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点拨,对解决的问题,要注重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条目,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不讲”就是学生会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严禁满堂灌,严禁不经学生思考直接给结论。还时间给学生,还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教师讲课时间总量不超过35分钟,要给学生留下练习、巩固、反馈、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三)课堂教学中基本知识要夯实,解题方法、步骤要教会,思维能力训练要落实到位,每节课的目标要当堂落实,做到堂堂清,不能不加选择向学生压作业,造成课后作业负担过重。

三、克服困难,积极创新,打造外中课堂教学特色。

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二是创新一种模式,全校推广进行实践论证;三是先实践,后提升理论,再实践。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照课堂教学新要求,不断改进,不断思考,总结概括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路,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们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对以往课堂教学的彻底变革,而是“扬弃”;不是对一些先进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要打造我们自己特色品牌。我们探索实施的教学模式以学科特色为中心,力争在汲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有更新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探索实践,在今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炼特色,不断拓展延伸工作思路,创新操作方法和操作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扎实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两年多的课题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课堂效率带来了实效,给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完善与研究。, 1.教师缺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动力

尽管我们一再要求要做研究性的教师,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很少,积极性不高,这方面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不佳。在实际教学研究中,我们迫切地感到缺乏有力教育体制和良好教育科研现状的支撑,这给课题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

2.全体师生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要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而从目前的研究看,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于提升、课件制作效果有待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佳支撑点需要寻找等。

3.对资料的整理与提炼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们目前只是浅层次的研究水平不高,对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也只是经过简单的分类和整理,有的还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如何从网上快速寻找有用而又实效的资源,也是经常困惑我们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4.在课题研究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将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因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从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增加人员经费投入、有效构建活动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及时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有力保障。

5.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脱离现象

由于当今的升学率压力,学校教师编制的不足,很多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之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往往有脱离现象,如何能使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使之成为人人的自觉行动,真正付诸于实践,并取得最佳效益,还有待于解决。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宽带的接通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并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校本研修册 校本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