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校本研修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0 09:01:4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1.自我反思(教师个人)

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反思是校本研修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研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校本研修才有基础。 反思按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前瞻性反思、超前控制性反思)、教学中反思(执行中反思、机智性反思、快速调控性反思)、教学后反思(提升性反思、全面性反思、批判性反思)三个阶段。在这里,要学会组织“教育叙事”。

通过对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教学工具(理论和实践)合理性的反思,达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2.同伴互助(教师群体)

指主动与教学同行进行合作性切磋和探讨,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形式——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前者是学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后者是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研讨,具有随时、随意、经常的特点)。

方法:

(1)对话——交换信息、分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辩论、质疑、答疑等。

(2)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共同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3)帮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相对偏弱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最本质的活动形式。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教师群体性的共同发展,才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这其中,要学会“覌课议课”、“案例研究”、“教师工作坊”、“师徒结对”、“区域合作”等互助方式。

3、专业引领

是各级教研人员、相关专家、学者对校本研修的介入。打破萝卜+萝卜还是萝卜的味道单一和难以提高的现象,校本研修研究的是学校的问题,但绝对不能仅限于只有学校的人来研究。否则,研修就会在低水平层次上重复。

引领核心——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引领方式——(1)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到反思和互动教研活动之中。(2)专家、学者的指导,通过他们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归纳、设计改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成果等。

引领形式——学术专题报告、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但专家介入要“到位不越位”,要立足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重视“读书活动”,听取专家报告,获得理论武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关键因素——校长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人,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具体任务是:加强领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亲自领导校本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主动加强与校外教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主动学习,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校本研修提供条件保障,确保校本研修效果不断提高。

5、网络研修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用信息化促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潮流。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为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创造了新的条件,处理信息成为一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网络研修要学会“组织教师网络阅读”、“开展网络研修”(包括网上议课、网络论坛、撰写网络日志等)

推荐第2篇:校本研修

任现职以来工作总结(高中物理)

河北清苑中学 李慧英

我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符合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的条件,特申请中学一级教师资格。现将履职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师德修养,业务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总结如下,请予评审。

一、政治素质与师德师风方面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师德方面,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教师立身之本的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这不仅是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情操得到陶冶,修养得到加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水平。

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紧跟时代对教育教学发展要求,永葆时代气息。不断强化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德育工作更加求真务实。

二、教学工作方面

(1)重三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针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我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力求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学习《超重、失重》一节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物理情景,我布置学生课外站在磅秤上亲自实验,从而加深了对这一物理过程的理解。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延伸。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设法将难懂的知识通俗化,简明易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心。

(2)重能力。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机械地灌输,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作风。准确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力求做题规范化。如:在主观性习题的求解中,要求学生必须指明研究对象,必须画图分析受力情况,必须写明所用的定理定律名称,必须突出关系式等。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逐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运动学时,对一道习题,我用“图象法”“公式法”“实际演练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另外,课堂上分小组讨论,小组推荐让学生上台分析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三、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科研方面

(1)物理教学试验的科学化。一方面是运用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导教学改革,用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改善物理教学,使物理教学过程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运用了现代教育统计理论,使物理教学理论的实践研究从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分析,对实验过程的测量和评估更趋于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三是在教学实验中,广泛地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如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

(2)整体性的教学试验,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整体性教改的特点是把中学物理教学的各个部分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也把它作为中学教育所有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各门学科都尽可能地保持协调一致的科际联系。而在物理教学试验中,既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包括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形式和手段等一系列的配套手段,以期取得整体效果。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整体性教改试验,如北京师大附中在阎金铎主持下的四年制初中物理教学整体改革方案,东北师大附中的初中综合理科的教改试验。还有北京景山学校的“

五、

四、三”学制试验,上海育才中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等等。

(3)物理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改革和实践,逐渐趋于“综合化”。教学改革已由开始时的单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了有系统的、有理论的、三结合的、大面积和深入地进行。许多综合性的教学试验,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如苏州大学许国梁主持的“启发式综合教学”实验研究,齐齐哈尔师院辛培之主持的“有序启动式教学”,福建师大主持的五年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跟踪实验,马鞍山二中的“实验综合探索式教学法”等。

四、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新形势。

想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业务学习,使自己拥有一条河流。我们说,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我们明天的工作,我们今天的工作是为了学生明天的事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这样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除了对书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为自身充电。

总之,从参加工作和任中学二级以来,我听从组织、领导的安排,努力工作,虚心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思想,任劳任怨,总是以做学生、家长心中满意的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已,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了一名教师应有的素质,也尽到了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 通过几年的教学,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这份高尚而神圣的职业。我还将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目标,努力使自已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3篇:校本研修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构建我校教师的终身学习框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奉献、开拓创新、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

二、目标与任务

1、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按照上级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以校为本,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的精神。

2、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培训及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大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力度,采用“专题讲座,教研论坛,个人自学”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向学术型、科研型转变。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三、培训原则

1.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实现培训后能提高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有层次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目标中要体现差异性,有利调动教师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自我创新。

2.坚持“教、学、研”一体化原则,把培训落到实处,把培训的结果显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让自觉学习在校园内蔚然成风,让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内在需要,形成教师自我需要的学习研究之风。本年要求教师以全县教师EEPO轮训为契机,要求教师在校继续学习MS-有效教育理论,切实掌握学习方式、课型方式、备课方式、评价方式等理论及实践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

3、加强校本培训学习。

学校是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

(1)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每周每个备课组共同研讨一节新授课,并由主备人付诸实施。具体过程如下:一是由备课组长确定集体备课的题目,由主备人查阅相关的资料,形成集体备课初案;二是集体备课时间,同组成员针对初案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由主备课人进行修改后下发至同组成员。三是主备人根据修改后的教案上一节组内成员公开课,以检查集体备课教案的可行性。

(2)加强教研组活动的管理,提高研讨的实效。

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开展“我的智慧课堂”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高质量的校内公开课,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做好相应的研讨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中得到提高,在听课、评课中也得到提高。

(4)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问题即是课题”,全体教师要积极根据自身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拟定自己的课题,把课题研究真正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坚持写学科教学论文,积极参加省、市、区的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搭建成长平台。 (5)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由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与教学教研活动,并加强管理,做到“学有收获,学以致用”,凡外出培训的教师,培训后在校园内分享学习体会或上一节示范课。同时,学校借助上饶市教研室组织的网上教研的契机,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接触,产生心灵智慧的碰撞,开阔眼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6)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断充实,完善网络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实现“四会”:会文字处理,会制作简单的课件,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同时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4、狠抓基本功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结合学校“三进”工作,扎实抓好教师的“三字一话一画”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的基本功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教师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教师的汉字书写能力却有所削弱。为了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学校倡导“提笔即是练字时”的理念,以办公室为单位,要求全体教师每天利用10至20分钟时间,进行粉笔字、钢笔字或毛笔字的练习,同时抓好教师书法兴趣小组的培训活动,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开展“三字一话一画”比赛,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订培训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各学科教研组正常开展研讨活动。

3、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一)

4、信息技术培训:ppt制作

5、教务处组织人员参加应家小学课改联席会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6、全镇小学英语和语文优质课比赛

7、课题立项、结项培训及上报 四月份:

1、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二)

2、全镇小学数学和国学优质课比赛

3、信息技术培训

(二):ppt制作

4、教师个人“三字”练习。

5、信息技术培训

(三):文字编辑及处理

(一)

6、参加课改联盟会教研活动 五月份:

1、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三)

2、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

3、参加课改联盟教研活动

4、信息技术培训

(四):文字编辑及处理

(二)

5、教师个人普通话、简笔画练习六月份:

1、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2、校本教研深化、总结与反思

3、撰写校本研修学期总结 七月份:

1、培训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2、做好上半年绩效、骨干教师考核工作,评选学期先进工作者 八月份: 开展暑期校本培训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制订新学期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各学科教研组正常开展研讨活动。

3、开展随堂听课活动

4、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四)

5、信息技术培训

(五):成绩处理 十月份:

1、读书心得交流系列活动

(七)

2、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

3、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

4、信息技术培训

(七):多媒体资源利用培训

5、教师优质课课堂展示 十一月份:

1、读书心得交流系列活动

(八)

2、开展“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

3、教师“三字”系列评比 十二月份:

1、培训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3、教师普通话、简笔画评比

4、做好下半年绩效、骨干教师考核工作,评选学期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

推荐第4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深深体会到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引导和培养,推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动作和技巧,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几点心得体会:

1、要善于采用各种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结合实际情况,就能完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播放视频,歌曲等,从视觉、听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模型或实验展示出来,变得生动丰满,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营造美术教学的氛围。

2、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点到即止”的思想,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中物理更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把物理学习回归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拓展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古往今来,所有的物理定理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得出的,因此,向学生阐述物理定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实验演示。在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做这个实验的目标、具体操作过程、实验工具和注意事项等。在操作时,学生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一边看一边做好记录,有时实验本身变化较快,这就需要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将每个变化细节记录在案。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找出实验结论,特别是在产生误差后,学生应当认真讨论,分析误差的来源,这样才不致于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5、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才能对物理概念和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接触到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时,首先应当联系生活,看它和生活中已形成的观念思想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教师就需要学生及时改正以前的错误观点。其次,将与这个新概念有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将与之有联系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看一看是否能够得到新的知识。

6、积极向其它老师请教、学习。

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每听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总之,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受益匪浅,感受成长。

推荐第5篇:校本研修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校本研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全面提高自身的研修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主题:如何正确使用情境教学法。

研究背景: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整体数学基础偏差、个体差异较大。诸多因素和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观念制约了学生数学的发展,这也给学生的后续发展带来影响。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思考、合作、交流、练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此,多年来我开始结合学校实际大胆尝试情境教学模式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果显著。

校本研修指导思想: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本研修目标:(1)学生目标:通过数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 教师目标: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的有效转变。

利用有效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

1、有效动手操作情境的创设研究;

动手操作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充分挖掘教学功能。尝试创新动手教学方法,使此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2,有效社会生活情境的创究;

数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有效掘取各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各种信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3、科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情境的严究;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实物模型等相结合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使多媒体手段用到实处。

4、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设置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实施时间的安排:

第一阶段:任课教师亲自在课堂上实践,并做好总结记录。(9月份)

第二阶段:召集各科及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一次和七年级学生 ,共同商讨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效果。(10月份) 第三阶段:继续做好情境教学的展示活动,并邀请相关老师 共同研讨。(11月份末)

第四阶段:论文总结(元月份) 研修预期成果与反思: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去领会,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不断进步大胆创新,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16年9月2日

有效动手操作情境的创设研究

善于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让学生展示知识探索成果的情境,并且有效地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适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以后学生学习打下坚强的自信心,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上展示成果形式常常有独立创作成果和合作探索成果。

1,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首先让学生制作不同的立方体,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我是这样设计追问情境的:请大观察,同为柱体,圆柱和棱柱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同学们一一做答.:都有两个底面.......:两个底面一样大.......

:不同点是棱柱有棱有角.......我追问:观察两个棱柱有,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个棱的侧面是直立的,另一个棱柱的侧面是斜的

然后我做出总结。。。。

2,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好的五棱柱,是这样设计追问情境的: 观察五棱柱

1,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2,棱住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形状???

3, 观察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棱柱有几条侧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5,换成其他棱柱,以上的问题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最后,我做出总结

总之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还应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2016年10月20日 有效社会生活情境的创究;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于生活情景的创设。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我采用了这样一组动画配音故事:

从前,一个人捡到一个鸡蛋,他想:我发财了,我把这个鸡蛋孵成小鸡,然后鸡生蛋,蛋生鸡,用不了多久,我就成为一个大富翁了。。。。

同学们,我们一起帮他算算,如果一只鸡一年生50个鸡蛋,每个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那么三年后,他可拥有多少只小鸡???

此情境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运算的变化速度之快,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理想终归是理想,要变为现实,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应该是这种高质量的、目的性比较强的活动,数学活动应该有数学味。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需要、学生需要、教法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直观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为教育教学服务。

2016年10月27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理数的乘方》情境导入教学法,师生研讨会议记录。

时间:2016年10月27日 地点:七年级备课室 主持人:李正国

参会人员:学区片全体数学老师,学生代表 组长:

各位老师,参会的学生代表: 大家好!前段时间大家听了我将的两节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理数的乘方》,对于情境导入教学法,我感触颇深。这对时间我成功的引入了情境教学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新显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的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同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同样利用悬念来创设出吸引人的情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新的知识。请大家对我的讲课方法提出宝贵意见。

王周涛:听了强老师所讲的几节课,都能用实际小故事,小情景,小插图,小板报和动手制作等,我感受很深。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而强老师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利用情境完美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熊艳:听了强老师的一节课,我持赞赏的态度,也令我耳目一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数学情境,打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所以强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学习。

于建平:好的一节课学生最能说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我感到强老师做的很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生呢,目不转睛,争先恐后去学习。真正把情境融入教学中。

学生王驰:再讲《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老师让我们先下去制作,通过动手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棱柱侧面的形状,上下底面的大小和形状。我感受很深,一直跟着老师的引导在走。我会了,我很高兴,感到老师真棒,我也最棒。谢谢老师。

学生谢明婧:我很爱强老师的课,像在讲故事,或讲历史一样,刚才前面老师说这叫情境教学法,我理解很快,我也想学数学了,例如老师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举得捡鸡蛋的故事,开始学生在笑,后面再思考,都想变为大富翁。我也很兴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了,,,,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谢谢各位老师对我在教学中倡导的情境教学法的点评,我深深感到,我的授课方法得到了学生的热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谢谢各位老师,也感谢活波可爱的孩子热情参与,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孩子们。

2016年12月20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强调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的情境营造,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讲解《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时我让学生表演了猜年龄的游戏: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于富康同学有特异功能,下面请于富康同学给大家表演,欢迎。。。。。

于富康:同学们好,很高兴为大家展示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一名搭档。

王欣悦:我来做你的搭档吧。

于富康:谢谢你,请把你的年龄乘2再减5的结果告诉我,好吗??

王欣悦:这个数是21。

于富康:哦,我知道了,你的年龄是13岁。 王欣悦:是的,你怎么知道的呢???

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只有让学习保持好奇心,以高效率的心理投入,才能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也才能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习惯。一个好的情境不仅仅是敲门砖,更应是认知的导向棒。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让我们的数学课变得生动而又充满活力。

推荐第6篇:校本研修

业务提高计划

霍凤玲

“业务培训提高”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它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绝不是一种概念上的翻新,而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学期我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创新,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管理工作服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年度的业务提高计划

一、培训目标

1、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规范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配合学校教学活动,逐步提高班级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4、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果。

5、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6、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训内容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为自己事业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教;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3、学习与学校管理相关的理论著作,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4、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 策略,课堂教学技巧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5、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和理论,努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1、

每周利用1——2小时自学各种理论知识,并做好要点笔记。

2、

每年寒暑假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写在业务学习笔记本上。

3、

认真按时参加学校的团队研修活动,并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积极讨论,争取每一次团队研修活动都有所收获,并让学生们也有所收获。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5、认真参加参学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7、我找准不足之处,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

8、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决不松懈。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工作做好!

2013 3

推荐第7篇:校本研修

一、校本研修的原因。

为了改善我校英语学科学习效果不太好这一现状,我校英语教师认真深入调查研究,找到真正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研修思路

我校坚持占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高度,坚持师生共发展的理念,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动,具有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深入调查与分析

为了确定我们的研修方向,我们对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我们存在课堂效率不高和作业布置不合理的问题。

(二)确定研修课题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研究我们的研修主题是提高课堂效率。在研修中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逐步地形成体系,为将来的教学做有效的实践指导,使英语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以此促进教育的专业水平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分组研修,共同进步

根据中学

七、

八、九年级的不同特点,每个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修。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研修,达到最后的目的。

三、研修特点

1、团结活泼,分工合作。英语教师共同研究方案,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使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共求进步的健康组织。从而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2、机制严谨和谐。

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经过与学校的协调,设立了每周备课交流机制和每日合作机制,为研修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制保证。

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天都坚持写课堂情况记录和反思,为研修的目的的达到做最好的资料准备。

3、先进理念引导。在这次研究中,我们以最先进的理念作为我们研修的思想引导,为我们的研修提供了理念保证。

4、全面实施。所有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

四、保障措施:

1、设立研修领导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和英语教学资深教师,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民主决定研修时间与方式。

3、设立奖罚机制。结合内部管理考核方案,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4、明确研修经费。为了保证研修的物质需求和参观学习等的需求,学校明确提供了研修经费,为研修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

推荐第8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总结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就是为了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与同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制定了适合我镇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研修成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我通过校本研修,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优越的成绩, 2007年——2011年,因成绩突出,连续5年被评为唐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获遵化市政府嘉奖。2012年,所撰写的论文《强化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在大江期刊发表。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主要负责开展两方面的研修工作:

1、开展课题研究,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

2、教学工作理念。

下面是我对近几年来研修工作的进行总结:

一、校本研修模式多种多样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

(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

(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

通过不到一年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马秀春是一个从普教调到成教的教师,很快脱颖而出,能独立完成专业技术的讲授。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案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

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核桃嫁接技术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由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

一、结合我镇产业调整推动产业发展的项目;

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三、实践中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教学质量。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教学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转变教学理念;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

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

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对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在网络上互相交流,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三、校本研修活动形成特色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为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

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四、校本研修活动问题与思考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日常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动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什么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要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归根结底,校本研修还得靠基层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爬滚打,才能得以继续前行,而这条路是充满荆棘的,愿校本研修少走弯路,把实效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我将会继续努力工作,让本人与校本研修一同成长,为推行新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9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计划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会后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3、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研修

推荐第10篇:校本研修

浅谈语文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情境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就不会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

1、情境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促成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力求个性优化,避免畸形成长。在情境教学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可以使学生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堂的学习中,把与教材中所写的某一典型场景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会感同身受,情绪倍增,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能更深刻感受到课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从而受到启发,逐渐形成属于自身的个性美好品质。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想象战争时期,炮弹在天空呼啸,有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急需输血的情景。然后让孩子们表演小阮恒,通过表演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语言,孩子们深刻的体会了当时小阮恒的心情,理解了朋友的重要,感受到了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美好品格。而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种子,孩子们懂得了与人相处要“待人真诚、

无私助人”。又如学生往往对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比较陌生,为了使学生能很快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帮助其明白事理,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感知事物。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我先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来学这篇课文,再配合情景表演,学生不仅兴趣浓郁而且了解更全面,感受更深刻。

2、引入情境,激发情感,增进师生情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心境和激情,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设置情境,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师生的心灵更能擦出火花,也可能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现象,教师讲的学生更能够听进去,师生间真情流露,师生情谊也自然升温。而且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同时情境教学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它将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的激励,教育空间得以拓宽,个体学习效用发挥得更深更广,它让学生兴趣更加高昂,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从事他所喜欢、有兴趣的事,其效率较高。“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学生都有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别是对新奇的事物呈现较强烈的兴趣,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在情境氛围中学习,学生兴趣肯定能高昂起来,学习积极性大

大提高,反之就会死气沉沉,没什么收效了。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而教师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我在教《争吵》这一课时,我同样让孩子们想象情景进行人物表演。当一个男孩表演到克莱谛主动与安利柯和好时,男孩突然问:“克莱谛没有做错,为什么要主动与安利柯和好?”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做了肯定的评价“你说的也有道理,考虑的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是指出学生这样回答不很好,而是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融入情境,让学生知道小男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有“爱”在行动里面,克莱谛才会主动和好,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学会处理类似的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同时学生们又有了自信心,会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3、情景教学,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情景教学中,多媒体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透过一方小小的屏幕,呈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授课时,按照预先的设计,依次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想象、理解,得到美的体验,丰富美的情感。 (1)美术作品引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

图画是展开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绘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可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学《翠鸟》时,可出示翠鸟的图画,由于画得传神,配合文字,学生马上了解到翠鸟的外部特征及翠鸟的机

灵。又如在说明文教学中,图画、雕塑、模型、工艺品等美术作品,能使学生更好地认清事物、把握说明顺序等,从而感受事物我美,优化教学效果。 (2)音乐渲染情境,理解美的实质;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学相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与视觉,会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作用。只要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朱字清的散文《燕子》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春光、盎然的生机,我选择了乐曲《苗岭的早晨》。在教师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去想象、去领悟作者的真切感受。丝竹悠悠,意味无穷,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学生仿佛进入了天空如洗、草色青翠、百花争艳的春天,感受着燕语呢喃、花香浸润。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乐曲,有的学生悄然动容,有的学生寂然遐思,有的学生神采飞扬,我不禁感叹音乐的无穷魅力。

(3)朗诵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

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形成一种特定的旋律,能把作品潜在的情愫和教师的理解及感受融为一体,转化为动人心弦的声音造型,形成绝佳的教学气势。一遍好的朗诵所产生的效力要超过平淡的讲解许多。如教学《七颗钻石》时,随着教师深沉的朗诵,文中的严重的大旱灾的情景就能给学生深刻印象,当以低沉的语调读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时,学生个个面呈忧色,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学《赵州桥》时,随着教师激昂的朗诵,文中的壮阔画面和雄伟气势就能给学生深刻印象,学生个个喜形于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某些课文采用角色朗读,学生的参与性增强,效果会更好。

(4)表演体验情境,诱发审美动因;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于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越有助于理解感悟。而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是适合表演的材料。那些角色,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扮演。当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学生们成了演员或热情的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表演《惊弓之鸟》,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这样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热情高涨,印象深刻,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正如柴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是一堂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

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能大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语文课

堂教学的生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从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实际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广,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情境教育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创设从语文情境教学开始,已有几十年的历程。在世纪大转折的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震荡、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加强课程的综合,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促进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改变课程开发与管理过于集中的政策,鼓励教师广泛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我国为广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倡导者在1996年就明确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并开始了初步的实验与研究。本课题正是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国际与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进一步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模式的一个尝试。情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教育工作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它主要表现为建立三种情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情境、以知识为中心的情境、和以评价为中心的情境。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情况(包括子课题的确定、研究阶段的划分、阶段目标、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等);本课题是在学习大量的相关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并制定出的研究方案。 研究阶段及阶段目标如下:实验时间:本实验自2007年3月启动之日起到2008年3月止,共1年的时间。 实验步骤:

准备和启动阶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学习全国创新学习的有关理论,确定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组织课题小组,明确各自任务,落实实验班,搞好教师培训 调查了解实验学校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方案 建立实验档案(实验教师、实验班的档案) 调查了解实验学校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方案 建立实验档案(实验教师、实验班的档案) 课题实验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2月) 指导实验教师学习和领会方案的精神

采用观察、测试、问卷调查、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等方法对实验目标进行评估。 指导实验教师备课,小组成员进行把关、审核,跟踪听课,记录实验过程备案。

小组成员听课、指导、研讨、评议、改进。

阶段性评估,学年度写出实验报告,并收集记实资料装入档案中。

(三)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要求各实验学校以实验目标为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归因分析,写出实验报告报上级部门进行验收,同时对可推广的经验要进行总结、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情况(包括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的组成、开题会的情况、研究人员的培训、资料的准备、实验点的确定、科研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经费保证等);

(一)课题研究机构及开题时间、地点: 课题组长:常育慧

课题组成员:关静、马振雨、肖春华、李茉 开题时间:2007年3月

(二)、总体研究情况

1、召开课题推进会。2007年3月,在教科所召开了由各校主管教科研主任、所领导及实验老师参加的开题报会。我对课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都做了一一的论证。

2、我是本课题组负责人,系统学习了《“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学的主要方法》等课程,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身课题研究和管理的能力。

2、8月30日,组织本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学的主要方法》。

3、具体研究活动过程:

1)要求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心研究情境创设对本节课所起的作用,按规 定的制度定期完成任务,按要求完成实验和各种材料,从而建立完备的档案。 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小结。

1)选一名实验教师出一节情境创设研究的公开课,全体教师研讨,并写出反思材料。 2)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小结。 3)小结之后,分配下一步工作任务。

五、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2007年7月4日,我的科研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正式启动。课题的出台,是经过全课题组教师集体智慧思考的,课题的确定,经历了上上下下几次的反复修改、讨论,可以说,在课题的初始阶段,大家献计献策,为课题的下一步深入开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和舆论准备。根据开题报告的计划安排,已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有关准备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阶段小结。

1、撰写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并于2007年5月教科研会上交流了课题报告.

2、围绕总课题的思想核心,从理论上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资料帮助,从本学期教师递交的论文看,有的论文确实从中受益,显示出教师对课题研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

3、确立了下列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虽然有的还不够具体化,但有胜于无,我们可以边研究边完善,边探索边学习边提高:

a、创设情境,创新教育 b、情境、探究教学模式 c、情景教学法 d、创设情境、合作探新 e、合作 愉快 创新

4、初步的理论成果。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在研究中我和课题组成员感觉到应从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课文讲解、作文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情境教学的认识。

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如果情境结束后,与例题之间没有关联,则该情境就不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1)导入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可是万事开头难,以下是我参考众多名师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后的一点感想。

2)课堂情境创设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3)作文情境

作文在许多学生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乏能引起他写作欲望的情境。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中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广大教师围绕课题,自觉思考深入探索,先行实践即时总结。有一部分的教研论文结合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已经初具成果,如:

关老师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李老师的《语文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初探》、马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肖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等。

5、初步的实践成果。有的教研组已经组织教师开了几节课题模拟示范课。如五中的李茉的《诗文鉴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

六、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怎样才能在情境教学中突出教学的互动性、规范性和综合性? 怎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更好的挖掘教材的蕴藏的教育因素? 怎样利用教材的背景知识进行更好的教学?

七、下一阶段的任务

1、各实验教师要把教学和课题结合起来,要按既定的研究方案,具体安排落实研究的各项任务。确定课题观摩课的人选、课题、班级、时间等方案;要开展组内说课、评课活动;要准备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

2、组长要负责总结材料;观摩课教师要撰写听课心得;要组织动员全组教师全员参与,开展互学互评,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召开师生座谈会,总结经验。

4、阶段成果汇总。

八、几点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踏实的作风搞教研,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哪怕是一点儿的成果,也是我们的教科研的收获。所以,要以课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效为宗旨。

2、各教研老师要发挥引领的积级性,群策群力,不搞个人主义不吹毛求疵。共同提高共亨成果是我们的追求。

3、做好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如何上好课,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牵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近一年的“上好课”校本研修学习和实践,我认真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上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

教学活动只能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例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要避免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变满堂灌和满堂问式的被动学习为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式的主动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才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三、教学中要把教材用“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应该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

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备好课,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状况。不深入钻研教材,就不能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关键,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抓住关键,起不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要精心安排。比如:导入环节要忌没有目的的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在备课时要想一想:你导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介绍相关知识,为设置悬念,还是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亦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清楚明白,有条理、有启发性,不啰嗦有感染力,让你的讲解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让学生能听进去、记得住,而且喜欢听。那么你的讲解效率也就会有提高。再如课堂提问,一定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到:我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否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分析、讲解,弄懂文本,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理性思考,课堂教学就不会出现散问、细问、盲问、碎问等现象。有问题意识的提问,才是有目的的,有质量的提问,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就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或让课堂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四、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主要采取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策略。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甚至差异较大,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具体的处理策略上,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正视差异,采取有效的策略努力消除差异。比如: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其解答,培养其创新思维;中等生要求“跳一跳,够得着”,满足其学习愿望;针对反映较慢、基础较差的学生,千万不能放弃,课堂上尽量让其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多给其机会,不管是回答对错都要给予鼓励,要多爱多指导,这样班级的成绩差距会渐渐缩小。除此以外,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还可以采取课后辅导、同伴互助的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对我们来说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赞扬。但反思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的理论学习热情不足,教育教学反思不够深入,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以后我们将深入研究,加强专项培训,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快踏上专业发展之路,为教育事业的光明前程添砖加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之浅见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根据本人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是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枯燥无味的教学谁也不愿意去听,去学。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语文活动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中心,有时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诗歌朗诵会”“啄木鸟纠错”“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演讲比赛”“名著赏析”“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对学好语文也有了信心。

二是课文内容要讲到点子上。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即课文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若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春》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邃,阅读它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欣赏,而且也可以从中受到启迪。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首先要对课文中那哲理性的主题有所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才能懂得文章的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是把有效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

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我的体会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把有效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我在教这《孔已己》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是教学的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像“妻子”、“绝境”、“交通”在文中是何含义,今天的意思呢?本文中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还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理解“妻子”、“绝境”、“交通”等古今词的不同意义,但它在提问方式上却转向操作能力的要求,这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五是课下功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根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前文已经论及,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课文,如《故乡》,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杨二嫂不幸遭遇和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情况;难点有好几处,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内容深邃,含义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在课堂教学时也才能游刃有余。

当然,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效率途径还有很多种,如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作业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和提高。

第三章: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第一节:教师的敬业精神

一、敬业精神的内涵

二、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

(一)服务意识

(二)竞争与协作意识

(三)创新意识

(四)奉献意识

三、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

(一)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落脚点

(二)敬业精神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桥梁,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节点

(三)敬业精神是巩固文明成果的现实支撑,是社会风气改善的切入点

四、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

五、敬业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

(二)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教师

1、受教育的心理现状迫切需要教师们无私奉献,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2、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求索和创新,完全地把知道奉献给学生

第11篇:校本研修

汉中市2017年赛教校本研修答辩提问

1、请你简要陈述校本研修的内涵?(或请你请你简要说明校本研修和校本教研的区别?)

校本是指范围,研修是学习,思考和提升的过程。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研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由学校、教研组和教师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由学校组织实施,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2、请你说说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B.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C.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D.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3、校本研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或教师成长的三条主要通道是什么?)?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4、自我反思按照教学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教师的实践反思按教学的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

5、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有什么不同? 教师的实践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锐性、及时性、生成性。 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超越性。

6、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哪几种类型?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组织型是指学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 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7、同伴互助的方法有哪些?

①对话。可交换信息、可共享经验、可深度会谈、可探讨、可辩论、可质疑、可答疑 ②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各自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③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 。同伴互助建立在教师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是校本研修最本质的活动形式。校本研修如果只停留在自我实践反思的层面上,就变成了“闭门思过”或“自我欣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只有通过同伴互助这种群体性的研究方式,才能改革教学研究中“单打独战”的局面,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才有所依托。

8、专业引领的方式和形式有哪些?

引领方式: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专家、学者的指导,通过他们,提炼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归纳,设计改进的策略,验证教学研究的成果。 引领形式

引领就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学习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其中以教学现场指导为最有效的形式。专业人员介入校本研修,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导是为了不导”,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要大力倡导“平等式的对话”、“讨价还价式”的学术研讨。

9、校本研修的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请简要予以说明

教学型研修: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 研究型研修: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 而展开。

学习型研修:学习型教研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这三种教研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实践中,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

10、你是否有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果有请简要陈述

例:(一)个人发展现状: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师大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在新一轮课改培训中,先后承担国家级和陕西省培训者培训,陕西省基层队伍建设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多次被邀请在兄弟区县承担新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的专题讲座任务。

(二)个人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明确培训者的职业定位,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2.通过研修,探索教师培训的规律和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研究力和指导力。 3.通过研修,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4.通过研修,加强课题研究的能力,不断促进教研课题的实际应用。

(三)个人研修内容:

一、学习专业先进理念,强化专业发展意识

1.调整良好心态,在专业的成长中享受职业的幸福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加强自身发展追求

3.学习名人经验智慧 ,在借鉴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积累学科专业知识,奠定专业成长的基础

1.丰富自身文化积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加强专业案例研究,探求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3.开发校本研修资源,解决教师发展实践问题

三、磨练自身专业能力,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1.树立研修意识,认真研读课标,积极参加各级能力研修

2.主动承担省市区组织的各类研修任务,有效提升教学新技能

3.加强教研员基本功训练,不断提升听课、评课能力

(四)研修具体措施:

1.明确培训者的角色,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作为培训者,我们要把服务作为专业生存状态第一要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如何做好教师培训的引领、指导、服务、管理、支撑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勤于读书,善于积累,利用网络研修等平台,加强专业学习和交流。在做好日常研训工作的同时,勤于读书,要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争取每周读一本教育方面的论著,做好读书笔记,利用博客、QQ空间等网络平台,开展远程网络研修和课堂教学交流、问题研讨活动,加强和一线教师和培训者同行的交流,以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做好实践与反思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基于学校,面向基层,融入课堂,服务教师。走近一线教师,聚焦课堂,倾听老师们的困惑,发掘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让研修回归学校和教师的本位,这就是校本研修的实质。反思是成长的阶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训者职业的独特性要求我们更要学会反思、更要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自身专业生存的新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教师进修学校指导性的职能。

4.同伴互助,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之间的共赢对话 。加强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创设共同发展的愿景;加强与周边兄弟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互助的机制和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教育氛围。 5.聚焦课堂,资源共享,践行培训者的专业引领作用。

①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②开发课堂教学案例,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为校本研修提供便捷、有效平台;

③ 行动即研究,研究即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践行专业引领,努力做到课题研究校本化,校本研修课题化;

④记录经历、收获与思考,做好的教研论文的撰写工作,争取每年发表一篇专业论文。

总之,自己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校本研修的各项工作,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培训管理工作更具特色,从而为促进我区乃至省市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12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总结

保定市清苑区大魏庄中学 付素芬

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积极参加“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学科集体教师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强调讲的范围。教学工作要求自己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两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3、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 ,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我不断走向成熟,给我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4、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每天都要上网浏览研修论坛新发表的博文,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教师博客论坛中发帖子,通过交流,我认识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找到了与外界的差距,同时也是自己有了更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自觉学习的劲头比以前更高了。

2、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3、在线研修模式

在线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学习方式,在一个平台上,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交流经验,获取知识,交流环境轻松自在,我很喜欢这样的研修方式。在校本研修阶段,我每次都积极地参加交流研讨,不管是自己认同的观点还是不认同的观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其他热心人士的跟帖,非常之兴奋,在在线研讨的平台上,我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心声,更大的好处是吸取了其他老师很多有用的经验。

三、个人读书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量,我深深体会到读书能给我增添乐趣,能扩大我的视野,能充实我的生活,能指引我的从教之路,因此,我在研修期间也用心品读着一些教学专著,并写了读后感。本学期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重点,学习了《教师怎样提升教学技能》一书,加强通识研修,通过学习:

一、在知识方面主要了解以下三点:(1)了解学生对所学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2)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具备何种知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模糊的。

二、在情感方面主要了解以下四点:1.了解学生是否知道学习本学科的意义;2.了解学生是否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学习;3.了解学生对本学科中的什么知识最感兴趣;4.了解学生在学习中评价是非、对错的准则。

三、在个性心理方面主要了解以下五点:1.了解学生对学习是否具有独立完成的信心;2.了解学生对学习困难所持的态度;3.了解学生学习中毅力的表现;4.了解学生对学习成功的愿望和要求;5.了解学生学习的情绪。

四、在方法与思维方面主要了解以下六点:1.了解学生是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2.了解学生是否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3.了解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记忆和记忆方法;4.了解学生能否利用作业、问答、测验、评价自己的学习,并及时进行恰当的调整;5.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概念、规律的方式;6.了解学生解答问题所采取的程序和思考方式。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四:注意总结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继承下去,同时在教学中发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教学笔记的形式作以详细记录,包括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等。在上公开课时,老师们能以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环节,多媒体教学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能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不仅消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紧张心理,而且可以使他们从中文思维的状态渐渐进入英语思维的状态,把他们带入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氛围中。能营造真实交际情境,体现语言美,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每月一篇教学心得、反思活动体会,每月一次公开课活动 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改革原来科组活动中一人上课大家评课的活动形式,而是让教师先自己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成功或不足,再由大家共同探讨改进自己的教学的方法。并且每课教案后自己写课堂教学反思一篇。新课程的理念具体化到教学常规的每个环节,备、讲、批、辅、考、研体现什么课改要求,都有明确要求。课改理论学习,坚持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检查、有检测、有考评、有奖惩。并向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教学小记、教学方法笔记中汲取内容,每月写一篇的教学体会。坚持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并到互联网搜集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并作以记录。

回首走过的日子,有在教学上艰难跋涉的痛苦,又在工作中成长的快乐,有收获信任的喜悦,这一切让我体会了时间的意义,让我明白了拥有的珍贵

第13篇:校本研修

南里岳中学2009-2010学年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围绕课程改革,扎实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抓手,使校本研修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研修目标

1、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校计划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2、以自我反思、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开拓校本研修之路,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健全校本研修机制。

3、以加强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铸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优,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硬,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4、通过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聚焦课堂,努力实现课改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通过探索初中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帮助经验型的骨干教师突破发展瓶颈,为他们转变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探讨高效率地构建研究型教师群体的方法与途径,使校本研修更深入、更全面地开展下去。

三、研修机制

(一)决策层面

1、针对学校教师的现状、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所面临的矛盾等作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校本研修研修规划,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好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

2、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气氛,在考评、奖惩上体现激励为主,鼓励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参与研修的行动,逐步使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自发、自主、自觉的行为;强化教研组的学习研究功能,使教研组成为集校本教研和校本学习为一体的基本团队;建立多元、立体、交叉的合作团队或合作伙伴(跨学科课题组、外聘专家与骨干教师的科研合作等)。

3、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上,尽可能满足研修活动中资料、场所和设备需求。聘请各级专家、名师、教研员到校指导、交流、开设讲座、参与研究。在校园网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博客作为研究的平台,鼓励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通过远程教育、网上收集信息、参与网上论坛等途径开展研修活动。

(二)组织层面

1、对各种校本研修资源进行组织、整合、调控。由教务处与教研室共同承担对教研组“管理与评估工作”。依据各教研组制定的计划,对各项教研活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达成度管理,及时了解活动进程,并给予具体指导,抓好组际和教师之间的总结交流。

2、教师的教研活动考核与升职、奖励、评级、绩效挂钩。教务处、教研室还对校本研修中的人员安排、课时调配、外出学习等进行调控,使研修学习更有序有效。

(三)实施层面

要突破以往教研组传统的活动模式,使之成为教师学习的园地、成长的家园。各个教研组内,同行即伙伴,相互沟通感情、交换思想、分享经验、解除困惑,使教研组真正成为了学习型组织。

四、具体措施

(一)制度保障——规范化

1、制订研修制度确保研修时间:教师培训学习,与平时的学校政治学习、教研组业务学习相结合,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制订研修计划明确研修内容: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资料;课件制作,教师基本功训练等。

3、充分利用相应配套制度(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研组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培训效果上体现“实效”:内容实(从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过程实(采用评课议课、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教学论坛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教学、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

5、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表现突出(逐项评比)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自主研修——日常化

1、开展“高效课堂”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组内教师评课议课,交流研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全体教师得到锻炼、学习、提高。

2、组织学习和交流:每学期教师要选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提交读书笔记和论文;教学要写教后反思或案例分析。

3、完善研讨周制度: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并完善各年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在实践反思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聚焦于课堂。

(三)同伴协作——团队化

1、积极探索集体备课制度改革。教师以年级备课组形式备课,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2、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工作: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学校依据师徒结对教师年度成长规划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与检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专家引领——专业化

1、充分发挥县、校两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提高学校研修活动的质量。

2、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同时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学大奖赛”,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

3、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作报告、座谈。承办各类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通过教师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努力提升业务素养与理论素养。

(五)资源整合——一体化

1、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学校依托市、区级课题的研究促进全校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方法、过程、资料建设、成果有全面的认识。

3、把课堂作为开展教科研的载体,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各个课题组要按计划开展研究,上好研究课,搞好研究活动,积极展示研究过程,并完成一篇有质量的阶段性研究总结。

第14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在我校全面展开,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并集体讨论,让学生的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课堂教学逐步实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重点

1、加强校本教研有关经验材料及各类教育专著的学习,以读教育专著为依托,打造“书香校园”。

2、交流教学反思。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并进行课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做到课后有反思,阶段有反思,学期有反思。

3、交流教案(包括周前备课的教案),要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提前备课,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改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法,尤其是要探讨作业设计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备出有特色、讲实效的课。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以随堂课、研讨课、观摩课为主要范例开展案例研究。

4、加强对课标的学习研讨,集中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确立新的育人理念,提高认识,提升理论水平。对教学模式的研讨,形成独有的、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去推广。

5、认真组织开展“精品课”展示活动,如“优秀教师上展示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等系列活动,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年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专任教师除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集中学习外,个人有学习、研修、提高计划。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细致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更新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三晚业务学习以“统一主题,集中学习”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3.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我校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业务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1)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活动常抓不懈。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围绕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案例、设计反思、论文等,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每学期不少于5篇。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配合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写字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以及写字教学水平的提高。

5.开展网络研修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系统,发挥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研修质量,组织教师开展网络阅读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建立博客撰写网络日志,丰富教师成长档案袋内容;组织教师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网上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论坛活动,围绕实践提出主题,运用网络对话交流平台展开探讨和交流。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各学校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专业训练方式方法。 6.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

对中年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带动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

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读书习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其课堂教学流程的诊断分析为突破口,从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把关。

第15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赵春苗

所在单位: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研修时间:2013年6月—2015年7月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值得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把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准确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优化课堂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更显重要性,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革除陈腐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变革,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方面:

通过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逐步建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学习的平台。

2、学生方面: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借助已知的东西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逐步转向“我要学”,由“我学会”逐步转向“我会学”。

②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三、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负责人 赵春苗 面貌 群众

性别 女 年龄 40 行政职务 教师 职称 二级教师 学科 语文 学历 专科 起止时间 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 主要参与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学历 职务 张民用 男 49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校长 尹彬 男 36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副校长

安翠然

女 梁凤 彭丽娜 女 女 39 一级教师 语文 36 一级教师 语文 44 一级教师 语文

本科 本科

教研室主任 大队辅导员

大专 教师

四、课题研究时间 2013年6月---2015年7月

五、课题研究对象

东卓宿镇屯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及学生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前期工作(2013年6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

3、修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进修学校小研室领导、中心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提出了修改方案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借鉴文献资料法和讨论法。

(二)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

确定五年级4班作为学校的实验班,将之前确定的实施方案在实验班付之实施,课题负责人组织课研组成员以听课、检查、交往、访谈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

1、继续开展“人人上一堂公开课” 及“同课异构”的研讨课的活动。

2、实验班的教师及校内推选出来的优质课教师上观摩课,要求课前做好反思,集体备课的工作,课后组织评议课,让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3、在中、高年段语数各推两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邀请全县各中心校教导主任、骨干教师、教育局及进修学校专家听课指导,让课题研究工作更深化。 第三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总结阶段)

1、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汇集成册并进行评奖。

2、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

3、课题负责人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包括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方面的成果可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1、课始激趣,引生入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伊始,趣即生”,才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乐之”,继而“好之”,最后“知之”。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课堂学习中,引学生渐入佳境,老师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谢晓勤老师在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上课开始,先课件播放北方下雪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那美丽有趣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一片白茫茫的北国之中,再结合生动的画外音:“下雪啦!下雪啦!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好一个美丽的白雪世界,雪地里的小动物们正在玩耍,还有一群小画家正在画画呢?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画家画的是什么?用什么画的吗?”这样的开头,让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五年级的绍玲老师采用的方法既简单又别出心裁,她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上课铃响后,老师就极严肃认真地板书课题——“鱼画到了纸上”,她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字写成“画”字,孩子们一看,马上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帮老师纠正错误,此时,老师才故作诧异地反问:“老师没错呀!纸上的鱼不是画的吗?怎么能是„游‟的?鱼在水里才是„游‟的嘛!”于是,孩子们就“自鸣得意”地把老师引入文本中,孰不知,是老师巧设“机关”,把孩子们快乐地引入文本中。

老师们有的用儿歌引入课题,有的用谜语揭示课题,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老师用谜语“大头娃娃,像个逗号,身穿黑衣,水中游游,长大以后,保护庄稼,消灭害虫。”让孩子们猜,当孩子们为自己猜出谜底“小蝌蚪”而兴奋不已时,老师又说:“对了,你们真聪明,可你们知道吗?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我们陪它一起上路找妈妈吧!”这样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开头,孩子们的学习积极当然高了。

2、创设情境,激生乐学。

一篇课文或一次习作练习,对学生而言识是枯燥的文本或习作要求,如果不创设情景,也许学生学起来会兴味索然。为此,借此课题研究的东风,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老师们在“创设情景”这方面的许多妙招。如孩子们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吹泡泡”,这种简单的游戏一时竟风糜全校,沈冰清老师看到这种情景,灵机一动,干脆“慷慨大方”地给了孩子们一堂“吹泡泡”课,让孩子们尽情地、自由地吹泡泡玩,她带了个数码相机左转悠右转悠,不停地给孩子们拍照,孩子们为了在老师的相机里留个最好的“特写”,展示自己最好的本领,吹得可欢了。“吹泡泡”课结束后,冰清老师让孩子们回去想想写写:哪个孩子吹得最好?哪个场面最有趣最热闹?你自己本领如何?吹出的泡泡美丽吗?你能用哪些优美词句形容泡泡?看到泡泡你想到什么?冰清老师连夜将孩子们的照片、录像筛选后制成课件,第二天上课,利用这课件给孩子们指导了一堂生动成功的作文课,当孩子们亲眼从课件展示中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吹泡泡的各种情景,都兴奋不已,又因为有前天晚上老师布置的“想想写写”“垫底”,所以,“说作文”这一环节说得非常好,冰清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加以穿针引线或作文技巧性指导(如什么是“点”,什么是“面”,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等等),孩子们是“口吐珠玑”,冰清老师则将这些闪光的“珠玑”连成了一串串晶莹美丽的“珍珠项链”。冰清老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游戏,又利用数码相机、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创设了绝妙的情境,将枯燥的作文指导课上得生动、活泼、成功。

同样,一般而言,“识字教学”这一块也是较为枯燥、刻板,但许建芳老师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的生字时,也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乐学”,上课后,许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这样一幅动漫画面: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们正被课件画面所吸引时,老师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孩子们的回答清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许老师“趁热打铁”:“好,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青蛙吧!只要你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小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脸上的喜悦与自豪感不言而喻。当许老师代替小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时,班级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识字教学,不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理念吗?

3、质疑求异,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毫无疑问,优化课堂教学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辟蹊径,克服思维定势,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头脑中经常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在此次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老师们能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吴秀梅老师在教授《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最后留了一些时间,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们的兴致特别高,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什么叫超声波?”“为什么蝙蝠有超声波,我们人都没有?”“如果给盲人装上一个微型雷达,那么盲人是不是也可以像蝙蝠一样遇到障碍物就能避开?”在儿童的大脑中,装满了数不清的“问号”,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孩子们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学到了更多。同样,六年级的孩子们学完《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后,在诸多质疑中也弄懂了有关宇宙的诸多知识,如“黑洞”“白洞”等。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老师们在教《司马光》《乌鸦喝水》《跳水》等课文时,设计了这样启发性问题:如果你也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方法吗?除了船长以“开枪逼孩子跳水”来救孩子这种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这样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大家都能各抒己见,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对所有不同意见老师们都给予鼓励,再对合理的给予表扬。“求异”的方式除此之外,有的老师还能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发散新思维,如教“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贬义词,让生理解其喻义,再让学生暂时抛开这个思维定势,让学生突破前人的框架想象:“假如你是狐狸,你认为这种办法对付老虎好不好?”同样,像《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也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续写,既发散了学生的新思维,又进行了习作练笔。

以上所举各例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更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提高。课前课后的反思,公开课后的集体评议,平时的集体备课,则让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以提升。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研活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是过去那“痛苦又无奈的受填的鸭子”。因为老师们精心营造了一个个开放而充满活力、多维立体的课堂,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鱼”,更是“渔”,因为随着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以改变,他们一改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在语文丛林中,教师只是一位好向导,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发现、去研究、去探寻,从而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渔”的技巧,获得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课研成果结晶:

1、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奖情况 教 者 课 题 等 级 彭丽

《春天》 晋州市最佳名师风采奖 王佩佳 《晏子使楚》 晋州市三等奖 吕运凤 《游子吟》 晋州市二等奖

2、其他奖项:

赵春苗因12-13年度毕业班汇考综合汇率第一名被评为“教学标兵”,因历年教学成绩均第一名被评为“优秀教师”;张静霄被评为13-14年度“教学标兵”;彭丽娜、王爱欣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王佩佳被评为“师德标兵”。

九、今后研究动向

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获匪浅,但从一些公开课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如在落实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的问题,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我们冷静地看到,个别课堂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基础训练“浮”了,学生的能力反而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个别老师的上课师生之间犹如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表演看着很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一看热闹与“完美”的“表演”过后,让人感动的少,学生真正学到的也不多。鉴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把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一节好课应是:一是有意义的课,即充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扎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这一教学观点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动向。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阶段性小结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实验的成功经验:

1、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我校实验教师在进行“一案三单”教学模式尝试中,对问题导读精心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模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教学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对于课前老师布置的“问题导读单”产生了敷衍和抵触的情绪。几位实验教师积极研讨,摸索出把课前导读任务分化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提前预习,给全组布置导读问题,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对课文内容最大限度的自己学习和理解。这样的问题导读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过来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长掌握了方法,继而在全组推广,在小组中形成了人人争着发现问题,比比谁的问题更能把握课文核心,抓住学习重点的良好氛围。

2、把生成问题的自由留给学生。一提到问题生成,最让老师头疼地莫过于很多学生总是“敲边鼓”,说不到点子上,抓不住重点,因而对于问题生成老师总是心有余悸,怕学生耽误时间,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了一句空话。问题生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老师逐步培养。我校实验教师在学生自主质疑,课堂问题生成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合具体课型教给学生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比如叙事文,可以从理清事情发展顺序,抓住细节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准切入点分析课文的写作目的等;说明文重点从说明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说明方法来分析等等。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生成问题、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课前预习抓题眼生成问题;初读文章抓重难点字词生成问题;感悟课文抓重点句子生成问题;课后总结抓重点句段生成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提问的不足,采取适当补充和追问的方法,让学生从这追问和补充中“恍然大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成功感。教师绝不为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粗暴地代替学生,甚至直接否定学生生成问题。

3、把展示的舞台交给学生。首先建立组内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组内学习讨论学习中,组长的组织很关键,实验班用组与组之间比赛的方式,两周的时间改变小组内七嘴八舌的习气;用比赛的方式培养孩子们耐心听别人意见的习惯;用树立典型的方式消除小组内“以个人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小组内的风气正了,学风浓了,各组都在讨论,但又互不干扰。组内成员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感觉到自由,获得了自信,让学优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了快乐。

其次课堂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因为分组合作学习,原有的教室一个大舞台,分成了八个小舞台。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每一个组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简介。组内分工的不同,也使每个人在完成自己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收获。课堂的交流反馈,组内学生学会了推荐,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推荐某某同学发言„„”、“我代表某某小组发言„„”,小组给了大家展示的舞台,大家学会了把表现的机会给每个人,让每个组员都有在全班展示的机会。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为小组争光。

三、实验阶段性成果

有效教学的实施如静水投石,激荡起阵阵涟漪。有效教学为把课堂变为学堂、把教学变为导学,修了渠,引来水,润泽了课堂教学之根,课堂教学改革之树已绽放出万千绿叶。我校实施有效教学虽时间短,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1、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传统教学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勤老师”、“懒学生”随处可见,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小组确定的诸如“在合作中学习,再难的问题除以7也会变得简单如一,再小的见解乘以7也会展现我们卓越的知识水平”、“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我们不怕目标遥远,只怕没有追逐的勇气”等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的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者也能参与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唯恐影响小组利益也不停的询问;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即使以前不交作业的同学怕受到同伴的谴责,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2、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低,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可以上完一堂课,而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实验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撰写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带动了全校教师学习和教学科研的热情。

四、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

1、有效教学的模式与学校评价模式的矛盾问题。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敢于表演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有效教学的真谛所在。而我们的学生从小就习惯的老师一言堂,学生一听到底的习惯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克服的。所以,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还需要在学生评价模式上做大的改变,需要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

2、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在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主动学习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大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自信满满,取得了可喜得进步。但是个别差生因为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在讨论与自主探索中显得无所适从,因而更显得落后于大多数同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实验教师面临的困惑。

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再思考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堂革命的浪潮,“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如何构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教学行为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我校在强化巩固教学常规的落实,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市、县教研室活动的要求,利用三年时间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一、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认识。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课堂。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我们“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并启动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我县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我们在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基础上的又一重大教改项目,是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策略和方法。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具体实施是过程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即:抓“点”、连“线”、扩“面”的策略,使每所学校都能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体系,努力实现“一年起好步,两年有变化,三年见初效,逐步成体系”的推进目标。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真正有效高效,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面临的新课题,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总结十多年实施新课程的得失,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完善,又提倡百花齐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吴忠本土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课堂教师评价语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学生质疑时的评价语

表扬类

1、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课前预习得很扎实,继续努力!

2、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3、你针对课本提出的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真不简单。

4、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问的,我们想到一块了。

5、这么有创新的问题,你是怎么发现的?

6、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来思考。

7、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简直就是大家的老师!

8、××同学的问题差点把全班同学都难倒,希望今后能多听到这样高水平的问题。

9、你能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说明你光明磊落、虚怀若谷、善于思考,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10、你提的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你提得很准。

11、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今天你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鼓励类

1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会提问问题的同学就是爱动脑子的同学。

13、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进步了。

14、再想想,怎样回答才更恰当?

15、再试试看,你一定能提出比刚才更有价值的问题。

16、你很爱动脑筋,可是你提的问题还应再琢磨一下。

17、你的猜想真了不起,假如能把猜想和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那就更棒了。

18、今天你敢提问,相信今后你一定也会敢于质疑、善于提问。

19、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研修成果: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目前,我校管理正向高标准、高层次迈进,良好的教学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全体教师在“和为贵,干为高,目标至上”的学校精神鼓舞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奉献,工作热情异常高涨,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句话叫做“校风是脸,质量是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就此话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进一步坚定信心,提高认识,增强教改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是学生成人、成才和享受成功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我们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理想的课堂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我们要坚持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二是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建设“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三是魅力的课堂,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倾情营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最终形成“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身难忘”的课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且有魅力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效魅力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魅力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教改项目中去。

二、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要求,为课堂模式的发展找参照和依托。

(一)变讲堂为学堂。教学过程一定要体现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先尝试,可以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自己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上要认真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要讲清、讲透,要讲在当讲处,讲在当讲时,讲在点子上,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步步引导,环环相扣。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早考虑,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点拨,对解决的问题,要注重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条目,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不讲”就是学生会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严禁满堂灌,严禁不经学生思考直接给结论。还时间给学生,还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教师讲课时间总量不超过35分钟,要给学生留下练习、巩固、反馈、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三)课堂教学中基本知识要夯实,解题方法、步骤要教会,思维能力训练要落实到位,每节课的目标要当堂落实,做到堂堂清,不能不加选择向学生压作业,造成课后作业负担过重。

三、克服困难,积极创新,打造外中课堂教学特色。

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二是创新一种模式,全校推广进行实践论证;三是先实践,后提升理论,再实践。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照课堂教学新要求,不断改进,不断思考,总结概括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路,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们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对以往课堂教学的彻底变革,而是“扬弃”;不是对一些先进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要打造我们自己特色品牌。我们探索实施的教学模式以学科特色为中心,力争在汲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有更新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探索实践,在今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炼特色,不断拓展延伸工作思路,创新操作方法和操作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扎实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两年多的课题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课堂效率带来了实效,给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完善与研究。, 1.教师缺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动力

尽管我们一再要求要做研究性的教师,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很少,积极性不高,这方面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不佳。在实际教学研究中,我们迫切地感到缺乏有力教育体制和良好教育科研现状的支撑,这给课题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

2.全体师生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要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而从目前的研究看,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于提升、课件制作效果有待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佳支撑点需要寻找等。

3.对资料的整理与提炼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们目前只是浅层次的研究水平不高,对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也只是经过简单的分类和整理,有的还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如何从网上快速寻找有用而又实效的资源,也是经常困惑我们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4.在课题研究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将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因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从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增加人员经费投入、有效构建活动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及时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有力保障。

5.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脱离现象

由于当今的升学率压力,学校教师编制的不足,很多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之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往往有脱离现象,如何能使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使之成为人人的自觉行动,真正付诸于实践,并取得最佳效益,还有待于解决。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宽带的接通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并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16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题目: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策略的研究 研修主持人:张乔

研修参与人:刘翠欣、杜翠霞、刘玉玲等无极中学北校区数学组教师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来。在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以来,本人成长了不少,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的背景、意义和理论依据。

(一)校本研修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 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研修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校本研修的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校本研修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适当的问题情境,注重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效教育理论

有效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内容、创新之处。

1、研修目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案例,明确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其有效标准也是不同的。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促使教师能更理性地思考课堂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研修内容:

(1)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模式;

(2)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 (3)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时间中的合理分配 (4)研究有效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类型与形式 (5)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效果的因素。

(6)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情的分析及改良课本中的情境设计的研究,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

3、创新之处:

(1)、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研究报告

(2)、探索和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课堂优化组合模式。

(3)、依据实验研究的经验或困惑,撰写课堂教学实录、做好案例分析、完成研究论文等。

三、校本研修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1、研修措施:

(1)、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对各种不同的情境达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创设情境的不同策略。

(2)、尊重学生的认识起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记录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语言、形态,分析这些因素对情境创设效果的影响,。 (4)、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问题,总结创设情境在一堂课中所花费的时间,总结挖掘时间效益,追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2、研修保障

校本研修成员均为数学组优秀教师,有多名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曾参与过课题研究,分别有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 研修主持人制订科研制度,负责定时定点召集成员,交流在平时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四、校本研修的方法、进程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检测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观察法。在数学课堂里意识地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做相应记录。

3、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研修的研究方向。

4、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二)研究进程:

一年,即2014 年4 月至2015 年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3)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校本研修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5年1月)

(1) 按方案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和典型,开展研究。

(2)定期开展校本研修研讨活动,比如观摩实验课、公开课和论文、教学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注意实验课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3)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主要工作内容:整理校本研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成果的汇总,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三)校本研修成果(含阶段性成果)。本课题的阶段成果:

1、教学典型案例。

2、公开课、教案、课件等。完成时间:2015.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校本研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已完成校本研修报告。谢谢!

第17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学习计划

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恒心的得来除了有个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还应该有计划。为了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根据培定下的学习任务,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学习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肩负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教育,正在以飞速的脚步前进,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真所谓是“日新月异”。面临着教育的改革,作为教师的我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自己要尽快的成长起来。

二﹑学习内容

(一)﹑公开课

主动向校领导提出每月上一节公开课的要求,并邀请本校及周边学校老师前来听课评课。并与领导和听课老师交流沟通,争取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收集好各项检查材料。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二)﹑听课评课

坚持每周听不少于2节课,并认真做好听评课记录。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养成随时听课的好习惯。

参与教研活动可以让你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教研的天地中,你能清楚的看到别人的教学风采,能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寻找不足,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自己积极的参与教研活动,不断向别人学习、取经。

(三)﹑教案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按培训的要求每周完成一篇切实可行教案(共12篇)。

(四)﹑教学论文

认真思考,自拟论文题目,把自己在校本研修过程的做法,收获,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以论文的形式发送到自己的博客上。

(五)﹑在线研讨

养成网上学习互相交流的好习惯。网络是一个无法想象的空间,它会给你解决你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网上你可以和你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会在与人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能科学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让自己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自己,让教学工作更加趋于完美。

按培训制定计划中规定的时间积极参加网络在线研讨,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研讨,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第18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充实的工作,沉甸甸的情感

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萝北三中张立敏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一转眼,2009年离我们而去,回首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尤其是这几年,我在“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质疑,当堂反馈。”的指导下,致力于校本的研修工作,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现在,做一个小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校本研修是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能够促使教师们在做中学,在教中提高。通过校本研修,使教师们能够及时审视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切实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系列校本研修活动,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通过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有效教学。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学校加强校本培训,使老师们尽快地转变观念,全身心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鉴于此,我在2009年任英语组组长时,在教学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通过学校的校本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历来有个说法“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前进,大家意识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接触面大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只有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如今教师不再是学

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即使再充实,也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强烈求知需要。因此,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传授“一杯水”的知识,而是重在教会学生去自己寻找水源,这样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

另外,给学生“一杯水”仍停留下把学生当成贮存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在任教研组长期间,带领全体组员认真学习,并进行集体备课,要求以老带新,不断要求他们的讲课提高一个水平,使我们英语组在学校讲课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我自己也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自学和外出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识水平。

2、改变僵化,老套的教学模式。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通过培训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家共同认识到,只有课改的教材是不行的,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是“穿新鞋,走老路”。老师应该自觉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对此,我尝试让学生提前记忆新学期的单词,培养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学期初开展全校的单词竞赛,评选出全校的冠、亚军,并颁发奖状。设个人奖项,每学年取前20名,并给予奖励,为他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扫清障碍。

3、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针对学生实际出考试题,网络资源共享等,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今年所制作

的课件还参加全国“仁爱杯”多媒体课件比赛以及带领全组七名教师参加全国“仁爱杯”多媒体优质课的评选。

4、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阅读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并作好读书笔记,例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千万不要管孩子》,《清华北大推荐的100本名著》,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如何造就的》等,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009年5月,我带领英语组毕业年级的几位同事在进修学校做中考复习讲座与交流,对中考的题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从而积极备战英语 \"中考\",还参加了学校的论坛活动,我们英语组荣获学校二等奖。

5、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撰写的论文和教案也获得一致好评。2009年,《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倡导学生自主能力》获得省级二等奖,《浅谈英语课堂评价体系》获得市级督导论文二等奖,还参加了鹤岗市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6、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教

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充满生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有价值的知识,成绩得到逐步提高,2009年12月又在哈尔滨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听了丁榕等教育专家的讲座时,当听到丁榕老师失去孩子,精神失常,学生呼唤她的神智时,全场热泪盈眶,真是受益匪浅。回到学校,把自己所感所想记录下来。

7、要做反思型的教师。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开展有效教学的意义大家都

非常清楚。我们要反思哪些东西,怎样反思,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正确的反思?我认为,能否正确地反思,关键还是看教师个体思维认识程度。它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随着新一轮反思的展开,我们要提炼出新的理念,这样

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反思,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通过学习,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英语教师,还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英语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一位好的教师要善于积累,我坚持每学期写出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感所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009年,我代表学校教研组长参加县首届教育科研知识能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同时, 2009上半年我所教的班级是二中分来的,由各班的学生组成,程度参差不齐,但在最后中考时,我的英语成绩远远超过分到一中的二中学生。下半年,我担任七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所教的班级总评位居全学年第一,英语平均成绩全学年第一。而且,近三年的年度考核成绩总是位于全校的前三分之一。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校本研修

------充实的工作,沉甸甸的情感

萝 北 三 中

张立敏

2010-1-14

第19篇:校本研修

2015—2016上学期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基本目标:

在校本研修年中,要突出一个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二个转变:转变教学观点,转变教学行为;三个提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做到五个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做有信念、有理论,自觉追求,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发展型教师,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团队。

三、具体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包括课程改革理论、多元智能论、校本教研理论、学校办学理念、创建学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课程开发研究。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

4、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共青团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

5、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培训和研究。

6、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与研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努力创办“特色教育”。

7、定位于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要充分发挥骨干群体的引领作用,实施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发动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学。

8、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展开有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每学期设计两到三个研讨活动的主题。供教师们自由选择参加。让教师在广泛的交流中相互学习。

9、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组织教科研竞赛,比赛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以贴近教师实际为原则。通过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0、开展“三个层次”的研究,即反思性研究、专题性研究、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A、反思性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每位教师,最终成果是以论文和案例为标志。B、专题性小课题研究:研究主体定位于学校中层及骨干教师最终成果是专题讲座、调研报告。C、课题研究:以学校名义整体规划讲究操作规范性,代表学校的研究水平。

11、积极倡导建立教师的自我设计、自我更新与自我发展的教师个性化成长机制,每一个老师规划并设计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将对老师成长提供尽量多的帮助,并建立起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管理和阶段成果的展示与反思的评价机制。创设新机制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

12、多层次开展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培训,一次业务竞赛,召开一次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务处每学期举办一次课改专题讲座,组织一堂新课程教学观摩课和一场课改论坛。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上一堂课改研讨课,组织一次教法与学法研讨活动。课题组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一节汇报课,撰写一份实验总结。骨干教师确定一名帮扶对象,上一节特色示范课,承担一项课题实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和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研论文。

13、认真组织开展“手拉手帮教帮学”活动,积极探索增加学生巩固率和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

四、保障措施:

1、根据学校研修活动制定活动计划,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制定研修活动计划及时检查指导。

2、模式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第一个层面即每个教研组中的几个有经验的骨干教师集体带教几个青年教师,互相探讨,各取其长;第二个层面是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担任校本研修活动的领头人,组成处室研修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活动进行具体指导。

4、建立课堂教学反思三级管理制度。每月各组进行一次个人、组内和校内研究课,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反思为桥梁,校内反思为导向的教学中反思机制,每学期末教师反思日记随笔集评比机制,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识的加强。

5、充分利用科研载体,努力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在教科研实践活动中,创造、完善活动载体。通过“教研组、备课题组活动”、“课题小组活动”,使学校教科研的氛围日趋浓烈。

6、拓宽教师的视野,扩大学校对外交流活动通过校外听课交流,参加师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7、依据本校实际和特色,多渠道的构建校本培训模式从实际出发,构建以下模式:即课堂教学达标争优模式、自我反思模式、骨干示范模式、课题驱动模式、问题研究模式。

五.活动安排:

1、课堂教学研究:骨干教师引领课

2、教师基本功竞赛

3、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系列⑥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⑦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⑧教师创设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⑨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⑩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2015-2016下学期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对于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创建学习型学校,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努力把直中教学理念“让学校和谐发展,让学生阳光成长”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校本教研的开展和落实情况,为满足教研需要提供保证。组长:滕春雨 副组长:孙连君 徐爽 成员:张晓霞、杨德富

2、指导小组: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配合各教研组长搞好教研活动,学习新教学理论,落实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级——校长室、教导处二级——教研(备课)组三级——教师

2、个人研修学习制度

3、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4、序时开展活动制度(见工作安排)

5、校本研修激励机制

6、常规开展“六个一”活动制度。“六个一”是指:每天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或总结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创作一节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年度学校工作研修计划,并组织学习通过。

2、成立直夫初中骨干教师研修团,并组织青蓝结对拜师仪式。

3、建立直中青年教师读书组,每周1~2人交流读书(课改)体会。

4、3月下旬教科室组织三月论坛,主题为“教研(备课)组建设”。

5、3月下旬曹卫卫作PPT课件制作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参加镇教学多媒体制作培训。

6、组织教师参加第二届省“行知杯”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四月份:

1、建立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安排三节主题班会。

2、组织开展教科“四月论坛”活动,主题为“班主任和个人专业成长”。

3、召开教科研工作例会,推进微型课题,并为市“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活型德育的途径研究》结题作各项准备。

4、教导处围绕“先学后教,以教导学”课堂模式开展课堂练兵过关活动。

五月份:

1、组织开展教科“五月论坛”活动,主题为“有效(高效)课堂”。

2、组织教师参加“金帆杯”优秀教育论文征集活动。

3、教导处组织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申报验收活动。

4、召开全校期中质量分析会。

5、开设“直中讲坛”(视中天图书馆进程)。

6、邀请县教研室专家开展中考研讨活动。

六月份:

1、组织开展教科“六月论坛”活动,主题为“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

2、教科室开展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择优结集印发《直中人千字文》。

3、校长室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对象包括:骨干研修团成员,班主任工作研讨组,青年教师读书组和教研(备课)组长。

4、学校市级课题和个人微型课题力争100%结题。

5、整理汇总资料台账,评比校本研修先进个人(集体),为绩效考核提供过程性资料和依据。

第3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以区教育局校本研修相关工作规定为依据,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的,开展校本研修工作,(2016年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在形式内容与管理方面求实创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为我校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创校本研修新面貌。

二、研修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效提升,促成教师有效的专业发展。

三、研修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有关学校教育的政策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等,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完善人格

2、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教学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写学习笔记与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3、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以主题式研修方式,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促成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4、教研科研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

四、研修形式

1、专题讲座。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聘请专家、教研员来校作专题讲座、教学指导,引领我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力量,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讲座任务,交流平时的心得体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2、主题式研修活动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由教研组确定研修主题,通过听评课、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展示课、赛课等活动形式,聚焦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

3、集中学习与自学。学校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同时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撰写读书笔记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文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4、主动反思。教师通过写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写听评课反思等形式,在实践与反思的有机结合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五、保障措施

1、明确学期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出台相关规定与要求,完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2、有机整合教学、教研、科研、继教等工作,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根据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校本培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以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为重点,把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和有效作业的研究作为本学期校本研修的重心工作来抓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

3、努力盘活校本培训工作。通过专家引领、观摩学习、教学研讨、竞赛活动等形式丰富校本教研。

4、学校成立继续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订校本培训的规划,完善继教校本培训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奖励和监督机制,提高继续教育工作有效性,避免搞形式、走过场。

5、严格执行校本研修考勤、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听课笔记与培训记录,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职评、奖惩、继续教育课时认定等挂钩。

六、主要工作与具体安排

1、主题式校本研修。

拟4次活动,由教研组确定月活动主题,围绕主题每周开展听评课、研讨等活动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

2、专题培训。

初步拟定4次培训,以师德教育、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等为主要内容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文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3、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开展市、区级“个人课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课题等工作。

4、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教师拟定本学期个人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教师发展规划。 第4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道里区教育局及道里区教师进修校关于校本研修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教师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搞好校本研修,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管理科学、开拓创新的特色教师队伍,创建一批特色村小学校,以促进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研修内容

1、重温《有效技能》一书,严格实施“十二五”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全面深入地推进课改成果,推进“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发展与研究。

2、搞好几种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高层次研修培训,教师岗位培训,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教师能力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和村小校长主任培训。

2、加强培训学习: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1)营造“书香校园”。教师职业需要终身学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中心校和各村小要充分利用图书储备和新订的书报杂志,营造读书环境,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和指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扎实根基。本学期学校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将书刊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将读书摘记和感受交流相结合,逐步在教师中形成喜爱读书、认真读书、坚持读书、大量读书的良好风尚。要求每个教师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并力争在相关刊物上发表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文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2)改进业务学习。学校将每周二下午作为固定的师德培训、校本研修和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活动的形式包括集中理论学习、读书交流、观看录像、专题讲座、学科论坛等等

顶新

根据活动形式,或面向全体教师,或分学科开展。

2、教学实践: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3、教育科研:继续抓好抓实教学反思,在总结反思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积极有效地推进课改成果。

4、总结提升: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发展中的问题,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建设,培优转差的途径与方法,班级管理及优良班风的形成,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等组织全体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的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研修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研修的形式

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包括学习培训、自我反思、交流研讨、协作互助、师徒结对、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案例研究、网络研修、论坛交流、咨询指导、专题辅导、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中心校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蓝本,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自定个人研训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研修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16节以上,学年组长听课20节以上,村小领导、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校长听课更多节数;教师每学期写教学行为叙事案例1-2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助:以学年组和学习型小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研修中有不同呼声,在每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文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校本实施研修同伴互助活动各村小每学期开展1-3次,中心校每学期开展1次,以不断促进提高。积极组织有效研修团队成果展示,并准备参加上级竞赛活动

顶新

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和教育信息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要形成中心校“优势骨干群体”,充分发挥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学习他们的崭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将“随堂听课、课后议课、议后反思”作为新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发展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

4、教师“六个一”个人研修。①每学期读教育教学专著一本以上,写出读书心得;②订阅专业杂志一本以上;③每课教学后有教学反思,每学期整理出优秀教学反思文章一篇以上;④每学期参与校外举行的研讨活动一次以上;⑤每学年出公开课一堂以上;⑥每学期写出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育叙事或教育随笔一篇以上。

四、组织与管理

1、提高校本研修工作效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特成立太平中心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副主任: 成员:

2、中心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校本研修、教学教研、信息上传等工作,及时上传我校校本研修相关信息。

3、中心校和各村小要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方便,并予以大力支持和奖励。第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根据阿城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玉泉中心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师训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文章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出自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2016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

顶新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骨干教师或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第20篇:校本研修

以读促写,读写互动

——洪蓝中学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案例

【主题】

“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是在继承传统的备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研修方式,有效地将课堂教学、教师学习、教学研究等结合在一起,让教师在学校的团队中不断得到成长。

【案例过程描述】: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校本研修怎样进行?校本研修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最好的校本研修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开展才能达到更好的受益?怎样借助于校本研修让教师在学校的团队中不断得到成长?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与疑问缠绕在我的脑海中。研究始于问题,它主要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我们仅就2009年活动主题的产生作简单的阐述:每年初一学生一进中学,我们先在班级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写作,学生不是提笔无字,无事可写,就是千头万绪,却不能从容地表达出来。而所有这些问题,似乎不是一学期的几节作文课所能够解决的,何况现在中学生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想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于黑暗中自我摸索中前进,似乎也并非上上之策。正如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教材中的写作因素可谓是近水楼台,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于是,我们全组成员认为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是可行的办法。这样我们一致确定“以读促写”作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主题。

(二)专家引导

在主题确定之后,于2009年10月,我们积极申请承办了一次作文教学的教研活动,邀请了教研员黄本荣老师来我们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做了相关的指导。他指出: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体现在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读和写的能力尤为重要。同时他还指出,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如何处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 1

要等等;黄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语文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于是一次围绕以读促写主题的校本

研修活动在我校语文教研组产生并展开了.

(三)小组内从理论到实践的总结认识:

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了“以读促写”讨论会,针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

进行以读促写才是有效的”,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一,争执不断,经过讨论,我们预设了

这几种设想:(1)语言的仿写:这是最基本的,主要是对优美的语言风格和典型的句式的

模仿;(2)结构的仿写:主要是对文章全篇的谋篇布局或者是局部结构的模仿;(3)立

意的仿写: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人文教育,而每一篇文章的情感教育则

是至关重要的但又表现于无形之间,是润物无声的过程,而写作中的立意则直接关系到文章

的成败。

(四)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实践: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聚集课程,改进教学,所以根据教研组

讨论出来的几种设想的“以读促写”,用课堂教学实践来印证一下。这里特别选定了由李老

师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一课来作具体分析。选定课例以后,通过集体

课、说课的方式选出优秀案例,让李老师在校公开课上展示,这就为教研组研讨活动提供了

靶子,让大家有的放矢。

(1)执教者的教学设想及实践情况:

李老师先阐述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再结合教材解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策略:

我们初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他们经常写流水帐似的的文章,没有细节

,没有详略。.而她在执教《羚羊木雕》时,发现文本中有相当精彩的对话描写,特别是对话

描写中的神态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所以,她想通过以读促写,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引起学生

的注意,获得写作的方法,并且给予练笔的机会,从而取得进步。这比从课外寻找例子要有

效得多。首先,我们要引起一直被学生冷落的对话中细节描写重要性的注意。这一方面,她

是结合两次朗读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第一次是在上课初时,在大屏幕上打文章中的对话,

但是去掉旁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似乎遭了蒙头一棍,根本无法朗读出情感。接着她

顺水推舟,让学生找出关于细节描写的词语,进行重点品析和品读。最后,她将加了相关神

态、动作描写词语的对话再打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演读,此次他们演得极其精彩到位,声情

并茂。前后两次的演读的鲜明对比让学生感觉到对话描写中的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第二,该文本本身就是这种细节描写的最好范例,所以,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细节的描写的重要性的时候,也马上关注到文章这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说会自觉地去学习和运用。第三,在两次朗读的刺激下,学生产生了要表达的语文,所以,她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机会,巩固提高。她让学生续写“我”拿回羚羊木雕之后,回到家中与父母的一段对话,要求有相关神态,动作等的细节描写。在学生的习作中,他们开始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也许还很生疏,但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以读促写的明显效果。

正因为在课上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了学生去写,激发了学生去写,教会了学生去写,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情况等待着他们去观察,去描写,本节课中为学生指导了方法。

下面这段话是节选自她本人的课后反思与重建的一段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了教材,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段落都穿插适当的读写训练,学生也在读写中感受着语文及语言的魅力,的确是相得益彰。”由此可见,这样的校本研修对她而言,是有受益的!

(2)同伴评议:接着,教研组老师们就李老师这堂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对刚上讲台的李老师成功实施了预设策略进行了热情的表扬,如:陶生宝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这堂课最明显的特点是让语文课成为思维的王国,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全被调动起来,既有语言智慧的体悟,也有人文情怀之关照,以读为纽带,还它意境、情趣、文气,创造出更多的,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水到渠成进行续写、想象写作,羚羊木雕要回来之后,挖掘出文体中的有利因素,很好地把写作和阅读融合在一起。徐同波老师认为李老师这堂课备得扎实、透彻,把木雕的来历介绍很好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更加显示出木雕的珍贵。原来这木雕是父亲年轻时,支援非洲建设之后带回来的纪念品,这上面凝聚着父亲的青春和热血。于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出现了两难的抉择,使得“我”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就更加激烈,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程菊香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容量大,但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取舍。另外,学生的以读促写,也是有目的地学。但品析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作出评价和点拨。

(3)形成案例:围绕这次活动主题以读促写,我们全组成员针对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来进行反思,在一个月内完成案例,论文等。可以说在实践的积累上获得了理论的提升。可以说,在校本研修主题的引领下,我们全体都获得了成长。

【反思】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有的放矢,对于在课堂内挖掘写作信息做到以读促写,我们有了更为完善的认识!以下几点,是在教研活动中归纳出来的得失之处!

首先是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没有目标,我们就成了迷失方向的羊群,横冲直撞,却徒劳无功!而这一点也在我们此次教研活动中有了深刻的认识!当课题定为“以读促写”,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进行写作训练之后,某些老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让课堂中有写作的内容,硬生生地插进一个无厘头的写作训练。反而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达到练笔的效果,而且破坏了整堂课的和谐和美感!所以“以读促写”的运用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文本,不能牵强附会!

第二、评价得当,落实巩固:课堂评价语的重要性是公认的,本课题研究中同样如此,没有适当的评价,一切的练笔只是徒劳无功!“以读促写”的练笔中经常性将练笔放入课堂中,这样导致上课时间的紧张,当同学们匆匆忙忙写完以后,也接近下课了,于是教师经常是匆匆忙忙叫几个同学朗读(仅管还有许多人,根本没有完成)然后是那不痛不痒的点评一翻就草草了事!结果,练笔成了课堂上的花拳秀腿,学生没有丝毫的进步!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一方面可以把作文移至课后,再进行批改,以及课堂中的个别点评,或者也可以调节好时间,当堂写好,尽量在大部分人都完成之后,再进行个别点评,优点给予肯定的同时,要指出缺陷,要给予明确的评价,而非浮光掠影,留于皮毛!使同学们真正获得一点东西!所以正确良好的评价,关系到“以读促写”的成败!

第三、角度独特,善启善诱:“以读促写”,令教师最烦心的是,课堂练笔学生不能进入状态,看着学生苦思冥想,搜索枯肠,却仍不得要领,所以,教师在选择练笔角度时要扼住要害,让学生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欲望!这就关系到好的写作角度,好的引导语,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写作状态。

第四、平等交流,相互促进:本次课题中,另一个更大的收获是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集体的智慧,看到了“交流”的重要性!首先是课题确定中,个人互相交流感想达成共识,然后是集体备课,交流,争论,得到最佳教案!再是课后互评。哪一个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时正是别人一句无心之语,却让我们茅塞顿开!事实上,我们整个课题组的组员之间是不分老幼主次,平等交流,抒发真情实感!才使我们组的课题获得切实的进步!

第五、及时总结,指导实践:每一次活动后,我们会进行及时总结,归纳,反省,包括个人反思,个人感想,以及集体总结!理论从最初被提出,然后再被运用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再用理论来重新指导实践,从而获得螺旋式的进步!我们正是用“以读促写”为原则来进行课堂教学,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扬长避短,才最终获得今天的成果!

我们也都感觉到这样的校本研修实践的成功之处给我们最大的受益就在于教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找到了读和写的切入点,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驾驭能力,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使学生产生热爱生活、思考生活的情感、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在读写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情思飞扬,写出成效呢?我们后来总结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体现在平时的练笔上,并随着平时的练笔而渗透作文的要求;

(一)仿写,学习表达方法,感悟文本;

(二)改写,积累优美词句,审视品读文本;

(三)补写,激发创作欲望,延伸文本;

(四)|扩写,形象再现理解,涵咏文本;

(五)写读后感,强化情感体验,理解文本等。

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的形式是多样的,不拘一格。我们语文组教师们深感读写融合更易于学生理解,更易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能深入挖掘教材,抓住读写结合点,切实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才能让学生有收获,让教师有发展。“以读促写,读写互动”是在继承传统的备课、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研修方式,有效地将课堂教学、教师学习、教学研究等结合在一起,让教师在学校的团队中不断得到成长。

正是在本课题的研究经验中,我们看到了该课题的不可低估的远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校本研修范文
《校本研修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