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陈福华)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学校: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 姓名:陈福华

学科:小学语文《兰兰过桥》

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一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3课时之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课文。

二、教学课题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新型的桥,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两种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四、教学设想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 http://image.baidu.com/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实践活动创造设计:未来的桥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来做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过河的东西小猴怎样过河呢?请你帮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讨论合作设计一座桥,把它画下来,交流。

【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水里

潜水桥

玻璃桥

靠科学

水面

塑料桥

塑料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评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第四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马说》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长城》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陈福华)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陈福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