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民生调查及其简要解析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中国,民生问题从提出、发展到

最终解决,也就是从它产生的现实性、进一步演变下去的可能性、解决的必然性,

将探讨民生、民主和民权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民生—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一些

具体的思路。这不仅需要诸多微观制度创设的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宏观眼光,并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关键词:民生;法治;社会建设

主要内容:

一、调查结果总述。

目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革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所谓民生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

文化需求的提高,民生问题有了比温饱问题更广泛的含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

量和生活环境的新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民生建设的新要

求。

在桂林,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然明显,

70%100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收入分

配差距较大制约了居民消费.

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但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覆盖城乡

的社会保障体糸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状况有待改善。

物价、看病、收入差距失业是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居民感知社会群体的

利益冲突,但39%100的居民认为矛盾不会激化。当前主要的社会群体利益冲突

主要聚焦于贫富矛盾和干群冲突。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食品和交通的安

全状况最令人担忧。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所提高,但收入差距

方面的公平感明显下跌。六成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工作表示基本满意,但在环

境保护和惩治贪腐等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待。

二、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整体有所提高的结论。

调查显示,无论是从主观感知还是从客观收益方面,都反映出民众的生活

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有近70%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比五年前有所上升,

只有12.4%的城乡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以来农

村居民的受益感要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种趋势说明,2006年以来取消农业税、

粮食直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推动农村社会保障

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村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居民生活的品质在不断提高,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重在逐步减少,居民的

房产状况和居住条件也得到极大的改观,95.8%的家庭都拥有自有住房,有10%

的家庭还拥有2套及以上的住房。但是,近两年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仍然十分突

出。

调查还表明,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劳

动与社会保障状况亟待加强。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已

经超过50%;同年龄段的农业户口居民中,83.8%的人享受到了“新农合”。

社会保障的享有状况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在城镇人口中,就业于公

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享有各类社会保障的比例较高,私营企业和个体机构

中就业人员较低。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状况,企业规避承担劳动者

权益保障的义务的倾向比较突出。由此可见今后要特别关注非公经济组织中,特

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组织中就业人员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

公众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感有较大提高,但收入差距方面

的公平感明显下跌。城乡公众对当前的社会公平程度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公平感

低于5 0%的有选拔党政干部、工作与就业机会、城乡之间待遇、地区之间的发

展、行业之间的待遇和收入差距6个方面。其中收入差距的公平感比2006年下

降了11个百分点,意味着贫富分化对社会公正的损害还在加剧。工作与就业机

会的公平感也较2006年有小幅度的下降,这也和本报告前面所提到的就业压力

增加、城镇就业形势严峻等现状相呼应。

调查中对城乡居民询问了人身、个人和家庭财产、个人信息隐私、交通、

劳动、医疗、食品等7个方面的安全感,发现平均有74.6%的人表示“很安全”

或“比较安全”。其中人身方面的安全感最高,而食品和交通方面的安全感最低。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2006年和2008年两期的调查中,食品安全状况都在各类

安全感中排在倒数第一,这说明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有着长期的担忧。这种担

忧在2008年10月份以来曝光的三聚氰胺掺人牛奶和鸡饲料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得

到了充分的印证。

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11个方面职能工作的评价表明,公众的平均满意率接

近60%。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中低

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排在第二位的是“廉洁奉公,惩治腐败”。

此外还有扩大就业、执法公平、保护环境等。环境保护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工作评

价最差的方面,有近40%的城乡居民表示不满,在城镇居民中,甚至达到了

44.4%。

三、对调查中人们经济来源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桂林市农民收入的来源比较单一,当时不提倡外出外工,被

视为不务正业,搞“野马副业”,参加集体农业生产活动是“第一要务”。因此

农民收入来源不仅单一,结构也单一,实物收入构成收入的主要部分,主要是口

粮折价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却仅仅是为了吃饭问题。现金收入少得可怜,形象比

喻就是养个母鸡下蛋换点油盐钱,杀头猪卖可能就是农民现金收入最大的一个来

源了。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收入来源明显拓宽,首先是农产品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

买卖,农产品销售收入越来越多,出售品种从以前单一的畜禽产品(肉猪、蛋等)

拓宽到余粮、水果、蔬菜、林产品等等。其次农民工外出越来越多,打工挣钱充

实了农民的钱袋子。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生变化,乡镇企业发展迅

速,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增加,同时,农民家庭自己办

二、三产业的也越来越多。四是随着农民家底不断殷实,资本不断积累,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多。五是农民受

到其城市亲友的赠与也越来越多。

地市合并以来,桂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一个快速稳定发展时期,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从近七年农民收入的来源看,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表现为“四轮驱动”、共同发展的态势,而且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快一些。

四、总结制约民生水平提高的多方面因素。

一是,预期消费削弱。在城镇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改革实施后,原由政府或企业承担职工福利,现相继转为居民自付,这就影响当前承受改革的 一代当家人,导致居民预期收入削弱,消费扭曲,制约着居民即期消费的主动性,刺激性消费政策措施显得乏力。建议:要加大消费政策的宣传引导,加强诚信与安全体系建设,着力培植绿色环保型消费热点,全力抑制教育、医疗等收费的极度扩张。

二是,收入差距扩大。据分组显示:去年县城居民中,占20%的低收入组家庭人均收入仅3677元,只有调查户平均数的50%,只占20%的高收入组家庭的29%;高低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3.01继续扩大到1:3.44。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受家庭就业人数、行业工资、福利和劳动技能等因素,尤其行业分配不公,待遇偏差过大,攀比现象居多。建议: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本着“合理、公平、共享”的分配原则,统筹协调,缩小行业差距,尽力倾斜基层。加强“放心工程”建设,让人体验到“老有养、病有医、困有扶”的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提高社会和谐氛围。

三是,就业面临新问题。如今企业改制后,私营企业多,职工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增加,导致就业者换岗频率上升,短期失业人数增加,尤其40、50人员接近退休年龄,劳动技能低,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进入市场更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只能东打一枪、西放一炮,导致报酬低、强度大、就业不稳定,家庭收入难提高。建议:要建立劳动者“失业救助”机制,千方百计地增加社会公益岗位,加大岗前就业培训,提高专业劳动技能,提高稳定就业面,增强居民家庭造血功能,带动居民整体收入的提高。

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低。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呈起步阶段,地方财力不足,省市出台工资难兑现,欠账累积多;企业上只见效益提高,“老板”腰包越来越鼓,但工人工资没涨多少;如:去年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建筑工人每月平均就业工资为457.8元,比上年人均仅增加49.3元,比机关单位工资低59.6%,如此极低的打工工资哪能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建议:要在提高就业者工资上加大力度,如提升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实施企业一线产业工人绩效奖励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养老、劳动安全、医疗等保险机制,加强企业员工工资发放监督与检查,确保工资及时发放;要尽力兑现省、市出台的调资标准,加大低收入群体扶持,保障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是,“菜篮子”越拎越沉。“菜篮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百姓见证政府最直接、最实惠、最见效的焦点。去年我县“菜篮子”价格居高不下,既有气候原因,也有忽视“菜园”建设等因素。如今,城镇大面积开发,一线菜地

几乎消亡、二线菜地不成规模、三线菜地七零八落,导致集市上自产自销菜越来越少,现有近七成蔬菜靠调进,销售环节多,菜价控制在批销者手中,这是菜价居高之主因。建议:在城镇建设时,不要忽视“菜篮子”工程的规划,加强菜园建设投入,增加蔬菜产销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为打造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五、怎样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十五”期间,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第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⑴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千方百计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到2005年力争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18平方米。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⑵适应轿车、因特网进入家庭的趋势,加快道路、通信、有线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增加和扩大居民旅游、文化、娱乐等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⑷采取鼓励消费政策,扩大信贷消费的种类和规模。⑸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⑹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法守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调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等相关标准,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逐步减少低收入面。通过加快卫星城和郊区小城镇开发建设等措施,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逐步缩小城市差距。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民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与未来

赵燕编著金城出版社

中国生活质量报告王建成、戴步效著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赵满华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