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财政学考试题目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

1、什么是财政? 财政的概念: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国家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2、什么是财政学?

财政学是研究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也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

3、财政的特征是什么?

①阶级性与公共性

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4、产品的不同类型PPT

5、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收费收入 按收入性质分类:无偿收入、有偿收入 按收入层次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6、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债、政府购买、转移性支出

二、

1、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

2、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容:P29

①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实现经济总量平衡;

②调节供求结构,实现经济结构平衡。

3、财政支出分类:PPT(并判断哪些是财政支出?) 按费用类别分类

 按费用类别分类,也就是按国家职能分类

 经济建设费

 社会文教费

 国防费

 行政管理费

 其他支出

4、什么是购买性支出?P39

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这类财政支出。

1、什么是社会消费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政策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经费的总称,又称为购买性支出。

2、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化教育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项目。

3、BOT投资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由某一财团或公司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和经营,并在一定时期内负责设施的维修,协议期满再将这些设施转让给政府。

4、“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1、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是相对购买性支出而言的,它是财政支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能够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公共消费水平,间接调节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转移性支出包括:养老金、救济金、各种补助(补贴)、抚恤、捐赠支出等。

2、政府购买性支出包括什么?

3、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住房保障。

4、财政补贴含义:

财政补贴是转移性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5、税收支出:P115 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其目的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基本平衡。 刺激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安排劳动就业等。

1、财政收入:一是指财政活动的过程,即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以及借助这一活动介入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二是指财政活动的结果,即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

2、财政收入的来源P147

1、税收的要素: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等。P166

2、累进税率可以分为两类:P169

第一类是全额累进税率。

第二类是超额累进税率。

3、起征点与免征点的区别:P17

1①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征税;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不征税。

②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起征点时,按其收入全额征税;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对超过的部门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比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 ③起征点照顾的是一部分低收入纳税人,免征额则可以照顾应税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

4、理解税收分配P17

3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5、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简历税收制度应遵循的理论准则和行为规范。P17

56、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效率原则。P179

7、税收中性: 包含两次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P187

8、税负转嫁方式:前转、后转、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P189

其中前转和后转是税负转嫁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1、国债的功能:P26

2①弥补财政赤字

②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

③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④筹集建设资金

2、国债的偿还的资金来源:P266

①通过预算列支②动用财政盈余

③设立偿债基金④发新债偿旧债

3、国债的负担率不能超过45%=余额/CDP

1、政府预算:就是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政府收支计划。P28

12、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预算立法工作,推进依法理财。②部门预算改革。③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④政府采购制度。⑤“收支两条线”管理P296

十1、财政平衡

要把握财政平衡的问题,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① 财政平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②对于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③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都是一级独立的财政追的情况下,应该将财政平衡分为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加以考察。

④要区分真实平衡和虚假平衡。

2、财政赤字:(财政硬赤字、财政软赤字) 预算赤字、决算赤字、赤字决策。

3、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我们又可将赤字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十一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P317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政府预算。

3、一)税收乘数(KT 为负数)

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为正数)

三)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为正数)

四)平衡预算乘数(为1)

4、一般性货币政策: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② 再贴现政策

③ 公开市场业务

5货币政策的类型:

① 扩张性货币政策

② 紧缩性货币政策

③ 均衡性货币政策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

①“双松”模式

②“双紧”模式

③“松”“紧”模式

(一)经济增长

(二)充分就业

(三)物价稳定

(四)收入的合理分配

(五)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假定某国的消费函数为C=200+0.8Y¹(Y¹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80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为600亿元,政府转移支出为1800亿元,求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P48

解:由题可知,边际消费倾向b为0.8,则:

税收乘数KT = -b/1-b= -0.8/1-0.8 = –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b/1-b= 4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b=

5平衡预算乘数Kb =1-b/1-b=

1假定某国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30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为200亿元,政府税收为8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300亿元,试求:(1)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则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3)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1)由题可知,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

税收乘数KT = -b/1-b= -0.75/1-0.75 =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b/1-b= 3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 =1/1-b=

4(2)若税收增加100亿元,即ΔT为100,由KT = –3可知ΔY = ΔT ×KT = –300 即税收增加100亿元,会使国民收入减少300亿元。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400亿元,即ΔG为200,由KG = 4可知ΔY = ΔG×KG = 800 即政府购买增加到400亿元时,国民收入会增加800亿元。

我国养老金空账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试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制度原因:养老金亏空的根源在于我国社保体制公平性与合理性的缺失。1997年之前,中国城镇职工的养老都是由企业或者国家来负责的。从1997年起,中国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个人也开始缴费,原则是:社会统筹基金现收现付,用于互助共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积累,用于职工个人未来养老。国务院颁发的一个文件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前,国企职工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即1997年前退休的人和1997年前已工作的人员,他们1997年前的个人账户元任何积累,是一个―空账户‖。而目前领取养老金的人全部是1997年前退休的或者是1997年前参加工作退休的,需要支付退休金,这就形成一个缺口。

(2)人口老龄化: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老龄化的国家,中国国家人口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养老金支付出现问题,将使走向老龄化的中国面临新的困难。

(3)腐败:养老金沦落为地方的第二财政,挪用、侵占等的不道德行为更是使得养老金越来越空。

(4)社保基金收益低下

(1)完善我国社保体制,在扩大养老保险收缴覆盖面和收缴力度的同时,政府财政承担起做―实‖养老金账户的责任。

(2)建立―退休待遇随年龄累进制‖方法——退休越晚,退休金越高,让人们在选择中起到调节、缓压的作用。

(3)政府出售国有资产或者运用财政拨款的形式填补早已存在的窟窿。

(4)养老金的安全与增值是养老保障良性发展的根本。

为什么说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要求多渠道筹资

文教科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而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公共需要,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它所提供的服务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所以,文教科卫事业应该由政府予以满足。

但发展文教科卫事业要多渠道出资,因为:

(1)教育一般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它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支出的直接受益者是受教育者,因而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所以教育可以由私人提供。根据教育作为混合物品的性质,教育产品分为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教育和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所以,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配合教育产品的分类,为什么说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要求多渠道筹资由政府和享受教育的人们共同分担教育的经费,使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

(2) 科学研究是为社会共同需要的,但由于一部分科学研究的成本与运用科研成果获得的利益不易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所以,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的经费应由政府承担,而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应用性研究)则可由微观主体承担。

(3)卫生事业按其支出所获得的利益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医疗服务,这部分支出的利益主要由个人获得,所以这部分可以由个人承担;另一部分是公共卫生服务,这部分服务体现的利益主要是社会化的,很难区分受益人而进行费用补偿,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所以需要政府出资。

不论是汲水政策还是补偿政策,都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基本操作都是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即在经济高涨时采取措施进行抑制,而在经济衰退时进行刺激。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1)汲水政策只是借助公共投资以补偿民间投资的减退,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它不仅在使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中得到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控制经济过度繁荣。(2)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只有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不仅包括公共投资,还有所得税、消费税、转移支付、财政补偿等。(3)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

(4)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政策措施。最典型的两个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

(1)税收。税收体系中的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经济高涨时,个人收入增加的越多,其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就越高,所得税税额相应增加,社会需求相应减低,从而对总需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个人收入水平下降,其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就下降,所得税税额随之下降,此时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就会产生预算赤字,其作用类似于前面所说的赤字政策,可以对社会需求产生维持或相对扩大的作用,从而抑制经济的衰退。

 (2)政府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由政府提供给个人的维持最低必要生活水平的救济金。经济高涨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转移支付数额自动减少;反之,如果经济出现衰退,

申请救济的居民增加,则社会转移支付数额相应增加。

07财政学考试题目

财政学题目

财政学题目

财政学题目

财政学题目

财政学题目(推荐)

财政学论文题目

财政学各章题目

财政学考试

财政学论文题目2

财政学考试题目
《财政学考试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