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1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0: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教育中国化的先驱——陈鹤琴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教之父”,他平生奉行着事实求是的科学实验精神,致力于四个方面的研究,即:对儿童心理做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园的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实验和研究;重视和解决幼儿玩具、教具的科学实验和制造。陈鹤琴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开创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的新局面。

关键词:陈鹤琴;科学实验;研究精神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有中国“幼教之父”之称。1914年,陈鹤琴前往美国留学,于1917年在霍布金斯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师从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罗格等知名教授,1918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并转攻心理学博士。适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东南大学)赴美物色教师,遂应邀于1919年返国。

在美国留学期间,陈鹤琴不仅获取了多种门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吸收了求真求是的科学实验精神。他在《我的半生》中坦承:“霍布金斯的研究精神真是好极了!教授、学生一天到晚,都沉浸在研究精神之中,做研究工作,而没有一点傲慢的神气、自满的心理,总是虚怀若谷、诚恳万分„„以后我回国做点研究工作,未始不是受霍布金斯之所赐呢!我觉得一个留学生去外国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许许多多死知识,乃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世界上所要知道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怎样可以在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都学得到呢?若得到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精神,你就可以回国后自己去研究学术,去获得知识,去探求真理,方法是秘诀、方法是钥匙,得到了钥匙,你就可以任意去开启知识的宝库了。”1总之,正是因为掌握了科学研究这把“钥匙”,陈鹤琴回国后便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研究儿童,实验课程,创办学校,改革教法,并最终获得了中国幼儿教育先驱的美誉。

1979年陈鹤琴以88岁高龄出席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语重心长地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四点建议,这四点建议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进行“科学实验”,其具体内容包括:对儿童心理做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园的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实验和研究;重视和解决幼儿玩具、教具的科学实验和制造。2上述四点意见既是陈鹤琴对新时期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倡议,也是陈鹤琴投身幼儿教育事业的经验总结。正是通过对这四个方面身体力行的科学研究,陈鹤琴开创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的新局面。

一、研究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学是幼儿教育的基础。陈鹤琴指出:“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对于进行幼儿教育是异常重要的。”3

应该如何研究儿童心理学呢?陈鹤琴对此作过精辟的阐述:“儿童心理学究竟要怎样去研究呢?是不是多看几眼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多读几家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就算是研究儿童心理学了呢?自然,读书是必要的,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书本上得到的知识,都是间接的知识,它是别人的经验,而并非自己所有的经验,并非直接获得的知识。间接的知识,别人的经验我们固然要学,但是单凭读书所得知识与理论,往往是不够的。研究任何一门学问,我们还应当直接地去调查,去观察与实验,用事实来证验理论,这样的学问,才算是真学问。所以,研究儿童心理学,首先要用辩证唯物的方法,经过调查、观察和实验,来探求儿童心

理发展的规律。”4陈鹤琴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就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游戏、学习、美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持续808天的观察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第—手资料。

陈鹤琴将观察所得,参照西方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在书中,他把自己的对长子的观察研究与外国的研究结合起来,在批判性地吸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例如,在关于儿童模仿发生时间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他先介绍了普莱尔、鲍德温、迪尔博、摩尔的相关实验,然后再陈述了一鸣从小到大的各种模仿行为,说明了自己的实验情况。显然,陈鹤琴并没有轻率地信奉国外理论,他对理论的辨识建立在切身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

陈鹤琴是我国最早的儿童个案研究者,他开启了我国学者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新时代。陈鹤琴在《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形成心理特性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为我国儿童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研究家庭教育

陈鹤琴认为,“儿童在没有进学校之前,一天到晚最亲近的人当然就是父母,父母的动言语动作,最是儿童所习见习闻的„„讲到儿童教育,根本上还是要从父母教育讲起。”5因此,在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同时,陈鹤琴针对幼儿家庭教育展开了研究。他的同事郑宗海说陈鹤琴深受霍布金斯大学研究精神的影响,“向来喜欢做观察实验功夫,实有科学家的精神”。6自陈鹤琴有了孩子以后,他有了研究的对象,他便将这种观察实验的功夫运用到“人”的研究上去,最后他的研究笔记居然达十余本之多。这样,根据自己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体会和从事家庭教育实践的经验,陈鹤琴于1925年写成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开创了我国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的先河。

《家庭教育》全书分十二章,确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儿童心理、儿童学习的性质与原则,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后面的十章以具体的事实来解释101条教育原则的涵义。在这里,儿童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了充分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极其具体。

郑宗海评价该书“珠玑满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域”。7以下是二则陈鹤琴艺术化家庭教育的实例。

今天下午我手里拿着一只照相机,叫我的妻子把我们的女儿秀霞放在摇椅里。预备要替她拍照的时候,一鸣就捷足先登,爬到椅子里去,也要我替他拍照,我再三劝告他,他总是不肯。后来,我笑嘻嘻地对他说:“一鸣!你听着!我叫一,二,三。我叫三的时候,你就爬出来,爬得愈快愈好。”他看见我同他玩,也很高兴地答应我。歇了一歇,我就“一,二,三”地叫起来,说到“二”的时候,他一只脚踏在椅子的坐板上,两只手挨在椅子的边上,目光闪闪地朝我看着,等到我说到“三”的时候,他就一跃而出,以显示出他敏捷的样子。8

我同一鸣(一岁零十个月)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他看见一只大蟾蜍就举起手来向后退,并且喊叫说“咬!咬!”我走过去,在地上拾了一根棒头轻轻地去刺着那只蟾蜍说:“蟾蜍你好吗?”后来他拿了我的棒头也去刺刺看,但是一触就缩回,仍显出怕的样子,但比当初好

9得多了。

《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源自陈鹤琴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的观察和教育实验。在家庭教育中,陈鹤琴依然坚持实验探索的态度,“凡是一个问题发生,我总是多方去解决,这个方法

不行,便运用另外的方法,直到解决了问题为止。”例如,一鸣的母亲一次在给一鸣洗澡时,洗澡水放得太烫了,从此后,一鸣就不肯洗澡了。开始陈鹤琴打一鸣的屁股,打得一鸣更加不想洗澡了。之后,陈鹤琴把鸭子之类的玩具放在水里让一鸣玩,玩着玩着一鸣就不怕水了,就肯洗澡了。诸如此类通过实验探索而获得的成果自然既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又不乏科学的内核。故而,陶行知称赞《家庭教育》是“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著中最有价值之著作”,系作者“以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肠”做成的,为“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10

三、研究幼儿园教育

19世纪20年代,虽然新学制已经颁布,但官方还没有制定幼稚园课程标准,全国幼稚园的课程非常混乱,存在着“抄袭外国的教法,不问国情和儿童个性”的共同问题。在陈鹤琴看来,当时中国普通的幼稚园大概存在着四种弊病:幼儿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功课太简单;团体动作太多;没有具体的目标。11面对这种现状,陈鹤琴奋起大声疾呼:“幼稚教育抄袭西洋,不切合中华民族性,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使中国儿童适应”,遂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求幼儿园教育中国化之路。

1923年,陈鹤琴腾出自家客厅招收了12名幼儿,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陈鹤琴创办鼓楼幼稚园,意在通过实验开辟一条既有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又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幼儿教育之路。初创时期的鼓楼幼稚园,一切都在实验和探索中进行。陈鹤琴对幼稚园的课程、设备、教材以及教学方法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

1925-1928年间,陈鹤琴与张宗麟等人一起对幼稚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起初,他们拟定了几条极端尊崇儿童自由活动的教育原则,就开始进行实验活动。在这些“粗率”的原则指导下,他们废止了幼稚园的通常课程,教师的工作只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布置环境,从旁指导。实验进行了半年,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教师没有教材,缺乏准备,对儿童的各种活动要求“穷于应付”;儿童的活动没有系统的计划与指导,进步缓慢,部分儿童养成了可怕的倔强骄蛮习气,不服从教育等等。根据这些问题,陈鹤琴等人在坚持“以儿童为主”的大原则下,对课程作了改进:先由教师制定一周的活动大纲,再依据大纲讨论细目并决定一周的活动安排,教师按此“安排”一件件去做。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发现这种课程设置方法实际上违反了“儿童为主”的原则,“强制了儿童的兴趣”,“蔑视儿童的个性”。于是,他们又开始所谓“中心制期”的实验。其要点是:召开教师会讨论次周儿童活动的主题;根据主题确定活动的大致内容,教师做好详细的准备,并布置适当的环境,

12由环境刺激引起儿童活动的兴趣,教师顺着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活动。陈鹤琴将这种“中

心制”的课程实验推广到南京14所幼稚园和晓庄、燕子矾等乡村幼稚园试行,收到了好的效果。课程中心制的单元教学最后成为我国20-40年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模式,影响遍及全国。陈鹤琴在幼儿园课程上的改革,使中国的幼儿教育从抄袭外国和宗教色彩中解脱出来,进入了一个幼儿园教育趋于中国化和科学化的新阶段,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幼儿教育的差距。

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于1927年发表了《我们的主张》十五条,主要内容为: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幼稚园的课程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课程既要事先拟定,又得临时变更;要注意儿童的健康;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要特别注重音乐;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应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幼稚生的户外活动要多;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应当有种种标准,随时考查儿童的成绩。这十五条主张系统阐明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课程的中心与组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师生关系、家园关系以及环境设备等。13此外,陈鹤琴还制订了《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共139条)。《我们的主张》和《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全面地回答了应当怎样办中国化、科学化的幼稚园,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经验,为办幼稚园提供了可资遵循的标准和依据。

1928年,教育部聘请有关专家11人,由陈鹤琴和胡叔异负责,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草案的拟定工作,该草案就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雏形。陈鹤琴所参与草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建立在鼓楼幼稚园的教育研究实践基础之上。该标准对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向中国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曾起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幼教玩具、教具

陈鹤琴深知“玩,是小孩子整个的生活。”儿童玩的时候,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够满足玩的欲望。比如一个小孩玩骑马游戏,至少要有一条带子或一根竹竿,才好跑来跑去地玩,才能玩得有趣。因此,玩具是儿童游戏不可缺少的伴侣。

从上世纪20年代起,陈鹤琴就开展了有关儿童玩具的研究实验和实践。陈鹤琴成功地把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教育结合起来,并开创了儿童玩具的科学研究,亲自倡导和设计各种与儿童年龄相适合的玩具、教具和设备。如他认为对出生到十个月左右的婴儿应给各种听声、观看的玩具和握、捏、敲打的玩具,以发展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和动作。他为十个月到一岁半的孩子设计了摇头响鸭、双铃马车等各种拖拉玩具及能推、能拉的学步车等。为一岁半到两岁左右的孩子设计了室内、室外沙箱和玩沙的小桶、小铲、小耙等,让孩子玩沙、玩泥、玩水,接触实物,自由试验物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他认为幼儿应有画图、剪纸、锤击、浇花、穿珠、塑泥、玩积木的机会,这些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与幼儿身心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为幼儿设计的空心大积木,可以充分启发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可使儿童的大肌肉得到活动,可培养互助合作、服务的良好习惯。他还为儿童设计了各种运动器械,如摇马、摇船、滑梯、攀登架、游戏平台等,为儿童户外活动创设了条件。

陈鹤琴重视我国民间优秀传统玩具,善于向民间艺人学习。例如,他将民间捏面泥引进到幼儿园,成为孩子做泥工的好材料;将街头小贩的转糖盘改造成儿童识数、识字的教育玩具“得赏盘”和“益智盘”;将民间的木偶戏经过改造引进到小学和幼儿园,使之成为教育和娱乐的良好工具。

1927年,陈鹤琴对关系到孩子视力、姿势及身体发育的课桌椅进行研究。分析了当时旧式桌椅的弊病,提出了高度适合、坚固耐用、美观等新式桌椅的十二条标准,并在鼓楼幼稚园制成推广;1940年又提出幼稚园及小学各年级儿童的课桌椅标准尺寸。

1928年陈鹤琴制订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幼稚园的设备表(包括普通设备、生活用品、教育用品、玩具、运动器械等)和一个幼稚园最低限度的设备表,使幼稚园在选用配置玩具、教具、设备上有了科学的标准和依据。

此外,陈鹤琴除了立足于实践,亲自进行玩教具实验研究和设计,还将里特、华特尔等欧美教育家对儿童游戏及玩具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人,为我国儿童玩具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鹤琴尊重国外已有的理论研究,但却不被国外的权威学说压迫心智,他既学习先进理论,又坚持亲身实践——研究儿童心理,开办幼儿园,在自己家里实施幼儿教育,引进和研制幼儿玩教具。陈鹤琴正是凭借着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为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中国化和科学化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我国现代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鹤琴的著作大部分都是他自身的观察研究的体会和心得,他通俗而平易的叙述风格使人感到特别地亲切。虽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距离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他足履实地的研究态度,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与今天的幼儿教育并没有距离。他甚至至今仍是中国幼教队伍的“排头兵”,手执燃烧着科学研究精神的熊熊“火炬”,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幼教人继续前行。

1 陈鹤琴.我的半生.陈鹤琴全集6.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36-537

2 陈鹤琴.切实开展对幼儿教育的科学实验.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03-506

3 陈鹤琴.切实开展对幼儿教育的科学实验.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04

5 陈鹤琴.儿童心理学.陈鹤琴全集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08陈鹤琴.儿童教育的根本问题.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47 6 郑宗海.《家庭教育》序.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11 7郑宗海.《家庭教育》序,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11

8 陈鹤琴.家庭教育.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46 9 陈鹤琴.家庭教育.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89 10 陶行知.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08-510 11 陈鹤琴.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3 12 陈鹤琴,张宗麟.幼稚园的课程.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05-112 13 陈鹤琴.我们的主张.陈鹤琴全集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75-84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

陈鹤琴

陈鹤琴学前教育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年论文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述评

陈鹤琴读后感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1
《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