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杏秀1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

学校名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姓名:雷杏秀

年级: 09秋级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号:0943004467728

1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基础,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收入的依靠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农技推广普及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面对农村日益发展的“效益农业,绿色农业、信息农业、数字农业”时,对广大农民所需的农业科技服务,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自如应对,原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弊端日渐显露,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县市经验,结合北湖区山多林密的实际,建立跨区域农技队伍为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农民专业协会为网络的“三位一体”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一、北湖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北湖区的农技推广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区级农技推广队伍为核心,乡镇农技站为骨干,村级农技员和科协示范户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推广服务形式有:一是集中开会抓宣传发动;二是办培训班抓技术辅导;三是搞田间试验抓总结推广。农技推广服务内容有:一是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二是对乡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三是对农情(包括病虫、草鼠、墒情、苗情、土肥)进行监测和预报;四是参与制订当地农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五是承担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监测任务。

二、北湖区农技推广的成果。

在有效的农村推广体系下,近年来,北湖区农业产业化的势头正浓。一是规模产业发展有了新面貌。华塘镇的草莓基地打造了每年近2000多万元的效益,农民年人均收入到了1200多元,郴江镇的高壁村的乌梅基地不仅每年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也吸引了市民采摘游玩,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之所。连绵近万亩的保和乡葡萄产业,更让农民尝到了农技推广的甜头。二是特色农产品推广有了新突破。集中表现在山区乡

镇的禾花鱼、苦笋,特别是永春乡的黄牛成为近年来该乡的品牌产品。三是农产品加工有了新举措。通过招商,舜华鸭业在北湖区投资建厂、冷水鱼袋装加工在石盖塘工业小区落户,这些龙头企业为全区农产品新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北湖区农技推广体系的弊端。

一是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存在条块分割、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相互扯皮,难以形成核力。如水果生产归林特局,蔬菜生产归蔬菜办,结果导致了好的典型抢着管抓,出现问题相互推的现象。二是乡镇农技职责不规范。农技人员行政上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县农业局指导,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许多乡镇农技人员围着行政工作转,被安排“驻村包片”、收税收费、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造成农技人员职能错位,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农技推广工作。三是农技人才流失严重。近几年,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大,乡镇优秀农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技推广网络受到很大的破坏。据调查,全区自2001年以来,乡镇农技人员改行或调离农技推广网岗位的有34人,其中有九成以上是乡镇农技骨干力量。四是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北湖区地方财政收入递增较快,但对农技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乡镇农技站甚至连一台简单的天平秤也没有,农业科技人员很少有机会到省厅、高等农业院校接受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对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缺乏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五是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北湖区人均占地面积少,农业劳动力过剩,农业效益偏低,使得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

二、三产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俗称“七○三八部队”,而且很多是文盲或半文盲。一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自给自足传统观念仍较强,求安稳、怕风险,对实用新技术、优良新品种、高效新肥料的推广应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接受慢,推广难。

四、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考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为适应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克服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着的缺陷,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设想是:“建立区域农技推广站为主体,农业科

技示范基地为载体,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为网络的“三位一体”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稳定机构,优势重组,完善体系,提高素质,加强管理,优化运行机制,建设更加完善、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技推广新体系。

1、积极稳妥地建立跨区域农技站

建立区域性农技推广站,要坚持“一个稳定”、“三个不变”的原则。“一个稳定”是要稳定好一支长期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并作出巨大贡献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而“一个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三个不变”,即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和国家编制内农业技术人员的事业性质不变;农技人员的事业经费不减,财政拔款项渠道不变;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变。

北湖区可以建立两个区域性农技站,一是以环郴城为主体的规模农产品农技推广站。整合城郊华塘、保和、市郊、同和等乡镇的农技站,建立“北湖区城郊农技推广站”,主要对草莓、葡萄、乌梅等农产品进行服务。二是以山区乡镇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农技推广站。整合江口、永春、月峰、大塘、芙蓉等山区乡镇农技站,建立“北湖区特色农产品农技推广站”,由县农业局主管。三是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技服务站。对禾花鱼、黄牛肉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上游农产品生产进行扶持与服务,保持特色产品的生态性,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区域农技推广站人员从区农业局及镇乡农技站的技术骨干中挑选抽调,要求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具有较好的行政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

2、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改革和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走“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共生存”的路子。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是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以种养业为基础,以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土地为场所,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点。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中,一方面鼓励部分农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的建设,把技术服务直接融合到产业化经营中去,在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上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农技人员以技术和资金入股,把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与技术推广人

员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的建立,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种子种苗、市场开发、经营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区域农技站真正成为一个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探索出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技推广的新路子。

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农技推广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有信息、技术、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以基地带产业,以产业带农户,抓点做样,典型引路,使农民“买有种子、学有技术、做有样子、销有渠道”,使产业在农技推广组织的引导下,不断壮大发展,形成“推广一项新技术,培植一片基地,兴办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良好发展机制。

(三)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是由从事种养农业生产的农户自愿组织、自我服务的群众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只建立区域性农技推广站,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还是难以发挥农技服务和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促进和带动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因而要借鉴日本农技推广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为中介,形成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市场开发有机结合的模式。

北湖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曾发展了多个农民专业协会,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法律地位不明,责、权、利分离,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运作体制不活等原因,多数农民专业协会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不大。为此,应改变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松散的初级状态,根据农业产业分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西瓜、草莓、蔬菜、葡萄、乌梅等各类专业协会。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及时解决协会运作中的各种问题,如资金、技术、管理等,逐步把协会培育成上下相连,左右互通,结构严密的网络化农业服务组织,使之成为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力军。

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杏秀1

农业科技推广情况调查与思考

农业科技推广情况调查与思考

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制度

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合同书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农业科技推广的痴心人_1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扫描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杏秀1
《北湖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考——杏秀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