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望月》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5: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案例分析

晋城第六小学:郑桂华 【案例背景说明】: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悠长的散文。文章讲述了“我”与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比赛背诵“咏月”诗歌和问问题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共有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写深夜,作者在甲板上欣赏月光下美丽的江景,接着写小外甥和作者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然后写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最后写作者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文章思路清晰,对话描写较多,文笔生动活泼,使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

五、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具体要求的阐述,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语句,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其中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在我国优秀的古诗文中,月亮是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事物,人们从月亮的阴晴圆缺中产生了种种遐想,荡漾起圈圈涟漪,月亮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情愫。但由于我班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对月文化的感知很粗浅,所以除了指导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形式多样的朗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月色美、诗句美和想象美外,我准备借助比较直观的多媒体创设美好情境,促使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理解文章的重点句,体会人物情感。以学定教,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课前我准备布置学生自己读文,划下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文字旁写下自己最初的感受,并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课上,引导学生继续读书,不断丰富个体感受,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感悟中,让学生畅想美丽的“月空”,展望未来。学生在“读、写、品、想”的学习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充分享受着审美的乐趣。 【案例】: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为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三步: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月的距离:同学们,月亮,这位天空仙女,给人间带来多少美好情趣。每当她在夜空出现,大地上便呈现梦幻美景,人们愉快交谈,深情神往,凝望着皎洁的月亮,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啊!请看,江轮甲板上那舅甥俩正在望月,让我们悄悄走过去,和他俩共享快乐吧...... 【评析】:教师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体悟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围绕“望月”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并板书:赏月、诵月、想月,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析】: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了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选择内容,自读自悟

1、明确自学要求:赏月、诵月和想月这三部分内容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请你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读一读,再找出有关写月亮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评析】:个性化阅读,每人选择自己喜欢内容来读,再谈自己读课文后对写月亮的感受,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

【评析】:让学生自读课文,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展开教学,根据板书赏月、诵月和想月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一)赏月,感受形象美

1、教师范读描写作者赏月的课文片段,也就是第二小节,学生闭眼想象,教师读完后学生说说刚才脑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感受。

2、等学生们说的差不多了,教师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一幅相应的“月下江景图”,学生对照着自读课文第二小节,通过抓重点词,如“安详、吐洒、千点万点、晶莹闪烁、剪影、隐隐约约、银色花边”等促使其对文字的感悟,以及通过想象与感情朗读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月亮是安详的,月下江上的景色是美丽的。

3、引导学生尝试看着图描述美丽的“月下江景”,为背诵做好铺垫。

【评析】:这个环节,出示多媒体“月下江景图”,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夜深人静的月夜,在行进的“江轮甲板上”静谧的月色,颇增几分童话色彩。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同时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月亮的神往。这样就体现了课程中的人文性。而对于字词句段的训练,则通过找句子、画词语、加想像、谈体会、品佳句等教学手段来实现,这样就体会了课程中工具性。

(二)诵月,体味意蕴美

1、过渡:月亮真美,吸引了“我”和我那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他们之间呀开展了一次背诵 “咏月”诗歌的比赛。接着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诵月的诗句。

2、出示文中描写月亮的6句诗句,组织学生朗读,说说从这些诗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月亮,体会诗人是借月亮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体味古诗的意蕴美。

3、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幅美丽的“月空图”,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评析】:在导读中,以问促思、促读,适时点化,最后作结。进行“诗与画”的古诗竞答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三)想月,品位语言美

1、过渡:月亮的阴晴圆缺给我国历代诗人带来了种种遐想,从而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那月亮又给文中作者的小外甥带来了什么样美好的遐想呢?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并请一位同学读读文中小外甥对月亮独特想象的话语。

2、随即教师出示改编好的诗歌,所谓改编,就是将文中小外甥对月亮想象的一段话分行处理,变成了一首小诗。引导学生齐读这首小诗,把学生带进富有诗意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说说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品位诗歌的语言美,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体会小外甥独特的、富有趣味的想象。月亮像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

3、出示同样的诗歌格式,让学生仿写小诗,锻炼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总结全文

【评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我”与小外甥比赛背诵“咏月”诗歌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突出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表现了甥舅二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我通过创设情景导入——阅读文章——图片视频展示——讨论研究——品味欣赏——拓展延伸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主动读书,乐意读书,学会读书,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思维,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弘扬个性,使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化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理解谈体会,师生在交流过程中既达到统一,又弘扬学生个性。我设计了一个从赏月、诵月、想月三个内容中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读一读,想一想,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仿写小诗、写一些赞美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学设计中我紧扣文题“望月”,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感悟中,畅想美丽的“月空图”,由“望月——诵月——想月”展开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充分享受审美的乐趣,并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而作为生活中的人,都想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十五夜望月教学案例

望月

望月教案

望月教案

望月课堂实录

望月有感

中秋望月

望月歌词

《望月》说课稿

十五望月

《望月》案例分析
《《望月》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望月教学案例 望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