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设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设想

一、专业现状分析

1、国内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一方面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会计业务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会计人员就必须具有以下方面的综合素质:第一,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第二,会计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第三,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诚实守信。

目前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第二类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第三类是“管会计的”即总会计师。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

随着经济的会计发展,新时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会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标成了许多高校关注的问题。这一点也让我们学校看清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2、我校会计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郑州校区成立两年半来,会计专业一直是经济与管理科学系一个重要的学科力量,会计学专业也是郑州校区成立至今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之一。目前会计教研室共有教师 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 人;职称(专任和兼职教师综合)方面教授1人,副教授 人,讲师 人。会计教研室的教师队伍中既有社会实践经验丰富,通晓当代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老教师,又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

3、我校会计专业的初步

会计学专业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贯彻学院的办学方针,根据本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结合会计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经过近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并形成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会计教研室一方面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社会,了解国内外的经济、财经时事,分析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专业的影响。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专业建设的相关方面不断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围绕本专业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优化课程体系;第二,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教学中注重我国会计标准变化,与时俱进;第

三、增加双语课程,推进国家化人家培养进程;第

四、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

五、高度重视每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增加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通过调整知识结构,构建了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方向及特色课三大课程体系平台,夯实会计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教学和趣味性教学、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式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大作业和传统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和考评学生求知能力和水平;通过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应用多媒体及软件系统平台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训练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三层次、五环节”的完整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专业知识的应用落到实处。通过以上课程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办学声誉。

4、会计专业的图书和期刊拥有量

我校每年购买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中外文新书平均为 种,共 册左右。专业资料采购经费每年平均约为 万元左右,充分满足了教师日常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校图书馆拥有会计专业的图书总量达到 种,共 册。目前,我校图书馆订阅了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国内专业期刊有20种左右,例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会计之友》、《审计之友》、《财经》等。另外,我校还拥有电子图书资源——中国知网,可以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之用。

二、会计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

1、会计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指南的要求,在分析会计专业的学科范畴和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等基础上,我们确立“以德为先、基础为本、能力为重、应用为实”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德为先”,即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放在专业知识传授之首位;“基础为本”,即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教育作为学生立业之根本;“能力为重”,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为实”,即将专业知识的应用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2、会计学专业定位

我校会计专业依托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校理工各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根据企业管理硕士点会计方向的办学经验,以及其它教学资源,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应确立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企业会计、个人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定位。

三、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会计实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会计理论也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只要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不变,我国企业会计实务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就势所必然。因此,我校会计专业应注重两点:其一,紧密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适当增加中级会计学实务内容的课程;其二,加强对中国企业特殊经济业务会计问题的研究。

会计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确立为: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2.具体目标 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方面,我们应坚持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和考核,让学生在学科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灵活设置多种专业方向,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专业方向,为未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考核环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课程建设方面,第一,紧密结合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动态修订培养计划,使培养方案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第三,加强对中国企业特殊会计与财务问题的研究,开发针对中国企业特殊问题的选修性质的研讨课;第四,进一步开发双语教学课程。第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推进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方法,凝炼教学经验;最后,建立会计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尽管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但苦于经费和当今社会的现状,目前我们签约的实习基地在数量和结构上还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根据目前条件看,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方面和人力资源方面。

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力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争取在三年之内,申报成功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并争取每年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1~2篇论文。

在教学管理上,要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教学环节的监控体系,推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专业建设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会计专业计划在现有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方向之外,计划再增设审计学、成本管理方向等。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三个专业方向,一个作为主修方向,另外两个作为辅修方向。在主修方向的课程中至少选择三门课,在辅修方向的课程中至少选择两门课程。 我校会计专业只有本科,我们提出多样性的培养目标;第一层次:研究型。培养科学研究能力,鼓励这部分学生考研从事科学研究。考知名财经大学,扬我校会计专业之名;第二层次:专业应用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到用人单位,扬我校会计专业之名;第三层次:复合型。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增加管理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在现有的会计师资队伍中,会计方向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组建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成本会计、高级会计教学团队;但电算化会计背景的老师比较缺乏,而非盈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方面的力量也是薄弱的。

计划通过实施“迎进来、派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来改善教师队伍。在积极引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积极深造。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突出会计与公司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推动财务学科建设。首先,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制定并实施会计学科具体科研规划,有重点地组织学术研究力争在五年内推出至少1项在会计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其次,加强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加强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

力争在3~5年之内,组建3人以上的教学小组,从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入手建立2-3名教师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3、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修订教学计划,使之与时俱进。

第一,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开发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管理、个人理财学、证券业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方向的课程。

第二,加强对中国企业特殊财务与会计问题的研究,开发针对中国企业特殊问题的选修性质的研讨课,动员全体老师参与研讨课的建设并形成研讨课的师资队伍。

教学计划制定和主干课程的设置,按照会计专门人才知识结构来设置会计专业的系列主干专业课程。目前已经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资产评估、预算会计、金融也起会计等课程。

4、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建设方面,会计方向是会计专业诸方向中成熟的方向,因此教材建设规划计划从这个专业方向入手。首先,力争在2-3年内,完成至少4-5门核心课程的系列教材、教案、习题以及答案、教学案例以及答案的编写工作,正式出版和力争达到精品教材的要求。正式出版和力争1本达到北京市精品教材的要求。其次,加快实践性教学案例教材编写,力争2-3年编写并出版。

5、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三层次、五环节”完整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和“全过程督导式”毕业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相互协调、融合和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三层次”的含义是论文撰写、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等三个实践教学层次;“五环节”是指会计手工实践、会计电算化实验、校外认识实习、校外综合实习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撰写等五个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论文撰写。论文撰写具体包括三个阶段,我们要求如下: (1)精心安排学年论文,使之成为毕业论文的重要基础。学年论文的完成时间在第二学年末。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只开设了初级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学。虽然会计方面的学科方向性课程尚未开设,但是管理学、经济法、宏微观经济学、税收、金融市场等与会计相关的大量学科基础课程已经开设。学年论文的侧重点是考核学生从学科基础课的角度认识会计专业,将其目的定位在: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与对资料的归类、汇总、

评述能力。例如,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法务会计相关问题、会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等。

学年论文Ⅱ的完成时间在第三学年末。学生已经具备了架构一篇完整论文的知识和能力。其主旨与目的是锻炼学生在文献查阅能力与对资料的归类、汇总、评述能力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就本专业的某一问题或某问题的一个侧面,比较充分的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证,撰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学年论文Ⅱ由本专业的全体教师提供研究方向,采取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的方式,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题目后完成论文。同时,还可以根据学年论文Ⅱ的完成情况,选择与毕业论文联动进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较早地思考毕业论文,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依据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推荐优秀论文以及毕业论文工作总结的各个环节,在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开展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过程控制与管理。首先,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新颖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其次,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逐渐规范化,要求论文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论题的分析与探讨;最后,重视过程控制与管理,要求教师之间密切配合,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第二,有效安排校内实验,为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校外实习做好充分准备。会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三部分。(1)基础实验:包括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验。就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来看,多数学生在刚就业的时候从事的是企业、银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较少。其原因是企业的会计如企业筹资、投资等管理工作对多数企业来说尚属于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因此,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强化会计基础,使大部分毕业生首先以会计工作作为就业出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工作经验的丰富逐渐走上会计工作岗位。(2)ERP沙盘模拟实验。会计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核心。作为会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该实验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来组织的,需要以模拟团队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分别承担模拟企业不同的角色,共同营造实验环境,共同构建模拟企业团队。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在实验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包括:制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新产品研发、供应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以及财务活动。会计专业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合理安排校外实习,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进行演练。实验室模拟实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尽管深入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困难,但它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1)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认识实习应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工商企业了解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对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建立全过程督导式综合实习捆绑毕业环节的校外实习体系。通过该项实习,加深学生对会计、会计核算、审计知识、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解,进一步熟悉会计、会计、审计、银行各项理财业务的实施、核算与管理方法,为顺利就业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尽快进入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毕业论文的动员布置工作由第七学期末提前到第七学期初,以便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Ⅱ的联动,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环节。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日常功课的学习中,通过大量查阅资料,经过充分思考后确定论文选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校外实习,以便于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并分析问题,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素材。综合实习同时捆绑毕业实习的做法,由教师为学生安排并指导学生到银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进行校外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预热”的机会。

6、综合素质教育规划

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当前经济环境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形势,我们拟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树立会计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思想,紧紧围绕培养实用能力的目标。因此,计划针对会计专业的每一个专业方向,选定一门独立于理论课程之外的案例课,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所选案例均来自实际的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或其他实际经营的单位,案例中的问题也必须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保证案例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背景复杂,实战性很强。案例课的教学则以这些案例为单元展开,由学生模拟企业管理者来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和比较解决方案的优劣、做出决策、评价决策结果等。

第二,实施研究型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探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一系列课程。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的教学活动。我们计划在会计、企业财务报告分析、高级会计学等课程采取研究性教学方式。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部分,核心内容是进行专题讨论。在公开讨论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把握讨论课的基本方向或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保证讨论课的效果。学生要想在公开讨论课上取得好成绩,必须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例如书籍、期刊、互联网以及小组讨论的内容。学生只有对讨论题目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进而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这种研究性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既整合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应用学到的知识集中解决某项专题研究中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方法上得到升华,而且,关键是培养了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管理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7、教学研究

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探讨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凝练教学经验,为在今后全面实现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打下基础。

除了上面提到的应强化案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之外,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避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问答式”教学法(即老师设问,老师回答;或学生设问,老师回答的方法);“倒位式”教学法(即先由学生讲述,老师进行评价和纠正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即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定论的方法)等,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形成“三主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在会计主干课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三要素:教学主线、教学主体、教学主导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所谓教学主线,即把会计教学中的业务训练、知识传授、个性化培养、分层次培养以及会计理论运用能力作为教学主线。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知识传授系统化,理论、技能训练综合化。所谓教学主体,即学生是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通过教学主体,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即:快速接受信息的能力、应变的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和联想能力、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所谓教学主导,就是以老师为主导,改变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因势利导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指导和督导。该教学理念实施效果显著。

力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争取在三年之内,申报成功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并争取每年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教改和教学研究的论文1-2篇论文。

8.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会计专业将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严格遵守和执行学校和院系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完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编写教案、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岗位体系。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院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教学建设与管理的岗位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完成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项任务。会计专业也设立了专业建设岗位及课程建设岗位、实验教学岗位、双语教学岗位。专业建设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专业及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为了监控教学质量,保障正常教学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经管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手工会计实验室管理办法、计算机室管理办法、教师编写教案、教师授课规范及要求、期末考试的若干规定、教学运行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规定、本科专业实习要求、实习鉴定、毕业环节工作流程、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环节指导及毕业论文撰写的若干要求等规章制度。教学计划调整、调课手续齐全,教学工作量考核准确,教学管理日益科学规范。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会计专业将注意个性化培养工作,贯彻“因材施教”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业介绍,选课指导,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就业指导等。

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本专业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监控严谨。会计专业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

建立教学环节监控体系。首先,定期组织教学人员交流课堂教学情况,通过互相听课,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考试环节从命题、监考到评卷均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学术及教学研讨制度。在学院统一安排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我校讲学的基础上。安排本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方向,自定题目为本专业教师做专题报告。每人一年至少要参加教改或科研项目一项或撰写论文一篇;最后,师生互评制度:会计专业教师为学生建立学习评估档案,细化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立体型,多元化的考核。同时,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每学期期末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议,互相沟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为保证论文质量,采取互动选题、中期督控、严格答辩过程等一系列方法。启动毕业环节网上选题系统,通过互联网,做到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后,由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题;中期检查以抽查学生完成的工作为主;准备申请优秀论文的学生,要求指导教师首先审核论文质量,教师审核合格后,由会计专业负责人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二次审核,二审合格后,学生才能参加院级公开答辩。答辩后,负责人对学生论文的质量和各种文件情况进行终审,合格后方可归档。

论文指导制度包括论文写作规范;任务书、完成进度表、中期检查表和评阅意见表填写规范;评分表打分及答辩规范等,建立论文质量两级评定制度(指导教师、评阅人)和三级检查制度(答辩小组、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毕业环节全过程的领导和管理以及中期检查和后期的论文归档、资料统计等工作。

9、专业特色及优势 我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和壮大,证明我们的基本发展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我们今后的目标特色应以保持原有特色为根本,并将我校的理工优势应用到会计专业中来。

特色1: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始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开设的众多基础课以及包括化工类课程在内的选修课,体现厚基础的特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宽口径是通过经管院开设的与会计专业相关学科的院级平台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宏观经济学、税收、金融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来体现。重应用与强能力是针对会计专业的应用型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通过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以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的研讨课的开设以及分层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中逐渐增设相关专业、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对相关专业、相近专业知识的兴趣与需求。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会计、财务、金融管理的创新型人才。

特色2: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首先,会计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学科。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学知识;其次,会计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会计有关的内容加入金融分析中,而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成本与效益、资金流量、信息及其影响等问题,并逐步形成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体系,即以金融市场为基础,注重财务分析、定量分析的新型金融学。因此,广博的金融学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现代会计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是以公司财务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所以,精深的企业理财知识构成会计专业的核心内容。

总而言之,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表现为扎实的会计学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企业理财知识。

特色3:应用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我校会计专业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战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既不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纯粹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培养在会计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会计专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是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具体表现在:(1)理论教学体系的应用型。理论教学体系的应用型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体现应用型特色。我们在进行会计专业论证时,深入分析了北京化工大学及其经济管理学院的特点。不仅学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而且,管理学科下的各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此我们开设并拟开设各专业方向的案例课程,从强化会计实战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教学;其次,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会计、企业财务报告分析、高级会计、国际会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等课程,要求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大量应用真实案例进行研究性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逐渐加强与化工学科的融合与渗透。(2)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型。前已述及,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论文撰写、校内实验、校外实习三个层次。撰写论文的应用性体现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不仅强调选题必须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且更注重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实际应用性;其次,校内实验包括校内基础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等;最后,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部分内容:丰富多彩的认识实习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全过程督导式综合实习捆绑毕业环节的校外实习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校外实际工作的实习实践,不仅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素材、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预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设想

中国风力发电发展规划设想

会计专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

工作计划和设想

办公室三年发展规划及设想jjt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进设想

工作总结和工作设想

办公室工作思路和设想

工作总结和工作设想

支教认识和设想

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设想
《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和设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