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路怒族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路怒族:一上路就上火》

主持人:开车的时候骂骂咧咧,有人超车便飞速狂追,一遇堵车就着急狠捶方向盘„„因开车而诱发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被统称为“路怒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202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6.5%的人表示身边就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路怒族”。“路怒族”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报端和媒体,而“路怒族”的队伍也日益庞大,那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关于“路怒族”的话题

一、对现场嘉宾做个人调查,看是否属于“路怒族”。

节目编导在武昌武珞路随机采访了15位驾车人,其中11人承认,在遇到交通问题时,脏话会脱 口而出。

二、“路怒族”“路怒症”的由来——2007年,“路怒”这个词以“2年度华语地区中文新词榜”的身份,第一次进入中国媒体的视线。

2007年10月,一名莫斯科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路怒症”则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2008年4月28日晚7时,江苏省宿迁市的宿邳公路,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男童并造成一成人重伤后,疯狂逃窜。开车的男子马某某被抓后,在自责速度过快,造成悲剧的同时,竟怪家长没有管好孩子,声称是“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开车男子缺乏基本理智的现象,正是“路怒症”的极端表现。

三、“路怒族”的表现和反应:

症状一:人前斯文,但开车“骂人”却成常态。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看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就恼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牛”。 为了几毛钱差点打人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四、网友们的评论:

”网友“奥鼠”说:“行人乱穿马路是我们驾驶员最愤怒的事情,恨不得上前去打他们一顿。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身边突然‘杀’出来一辆车,行人会不会受到惊吓,会不会随口来一句脏话呀?如果碰到哪辆车换道不打灯,就想开上去撞,不过好在还记得一再提醒自己不要乱来。“

网友“王者注定孤独”表示自己很讨厌超车和闯红灯的行为,如果遇到影响自己开车的情况,他就会发火,遇到道路不平的时候会抱怨,遇到有超车的时候会再超过去! 网友“单身逃亡”爆料。“其实不光是开车的人喜欢发怒,坐车的也经常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我的同事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位老人上车的时候没有及时出示老人乘车证,司机提醒之后,老人说我刚上车还没站稳,司机就说你腿没站稳,嘴巴不晓得说唦。当即老人就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好多乘客都批评那位司机没素质。”

而网友“DONE”面对有人超车或是逆向行驶时,却是敢怒不敢言。“我再怎么生气也不会摇下车窗去和别人争执、爆粗口什么的,就在车子里面抱怨两句算了。万一对方扑过来打我怎么办?所以还是要会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故意挑衅。”

五、“路怒症”如何缓解、排解——“路怒”不仅会对司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更会威胁到交通安全。如何避免这种不良情绪愈演愈烈呢?

超六成“路怒族”想改掉不良情绪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很重视“路怒症”给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英国芬兰、韩国等每年都会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

美国心理师威尔·鲍温曾发起“不抱怨运动”,让每位参加者戴只紫色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这项社会性心理治疗,让无数人从手环中观察自己、体察内心,激发出生命的正面能量。在现代都市中陷入焦虑的“路怒族”,也可以给自己一只这样的“不抱怨手环”。焦虑愤怒时,不妨看看手环、想想自己,平息愤怒,宽容错误,期待进步。把这当作塑造心灵和提升文明的起点。

在国内一些心理咨询专家也给出了“早睡早起身体好,早点出门不急躁”等等缓解“路怒症”的方法。还有一些个性、幽默的车贴也能给怒火冲天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武汉中南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建议——

1、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情,等待几秒再做反应。

2、如果情绪不好,比如刚和人有过争执,最好别马上开车。

3、换位思考,多为对方找找“借口”,比如,如果自己不是驾车者而是行人,会

不会和自己目前恼火的对象做出一样的事?如果自己要赶火车,会不会也“慌不择路”地让“的

士”钻空子?这种“换位思考”是最有效的“路怒症”情绪控制法。

小贴士 :多几次深呼吸,试着与前行车辆保持一定车距;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听收音机或听比

较轻松的音乐;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先打个电话给好朋友倾诉一下,心

情舒畅后再上路;车上放一张家人幸福的小照片,不开心的时候看一看。

六、谁是“路怒族”壮大的幕后“推手”?专家解读——路怒是一种社会综合征

首先,“路怒”是日渐增长的社会压力的另类反映。正如调查中所体现的,“路怒”更多是一种“迁怒”。所谓“怒气”。在路上,在单位、家庭,在商场、酒店,随时可能爆发。这也正是为什么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矛盾多发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路怒”也是中国人个人素质的“本能”反映。

老实说,很多时候中国人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好素质”,某种程度上都是公共场合、人情社会中的“应景之作”。一旦进入无需自我克制与约束的陌生环境,就很有可能出现“两张皮”或者前后严重割裂的不同表现。远的不说,最近在上海世博现场,面对动辄数小时长的排队入馆时间,很多外国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书籍杂志,从容淡定的阅读等待,而平素以文明礼仪著称的国人,却不是满腹牢骚、怨气冲天,就是争抢轮椅、加塞排队,就很说明了这一点。

再者,“路怒”揭示了仍然匮乏的交通文明风尚。不期而至的“路怒”,往往是由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引起的:或强行变线的司机将人惊出一身冷汗,或横穿马路的行人无视交通规则,比比皆是的交通违规现象,似乎也在考验着人们的容忍底线。有人说,站在闹市街头,观察三分钟,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国民素质,若由此看,“路怒”渐多的背后,更是一种文明匮乏的体现。

另外,城市交通建设滞后,相关部门管理不力,个别司机缺乏“驾德”,部门特权车滥权横行,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城市交通的乱象,从而催生了更多的“路怒族”。

由此看,“路怒族”不断壮大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综合症的集中体现。因而,要想减少乃至消除这一现象,还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交警加班、马路拓宽”那么简单。

七、从“路怒族”看社会公德底线后移

“路怒族”看似是性格焦躁下的一时之气,实际上,焦躁本身就与文明代表的含蓄内敛相抵触。

提到“路怒族”,很容易联想到经济学家梁小民笔下描绘的欧洲汽车文明。梁小民在《读〈汽车社会〉》一文中曾写道:欧洲的马路交通秩序相当好,几乎没有酒后驾车、违章行车、抢道或“加塞”。在没有红灯的地方汽车总是礼让行人。过去我也曾为中国汽车太多而发愁,到了欧洲才知道,汽车多少无关紧要,关键是有没有汽车文明。

因为文明,有限的道路空间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对于我们这个迈向汽车社会的国家,构建健康的汽车文明大有裨益。

文明“软实力”的成长不仅取决于外部软硬件的改进和完善,更在于每个公民个体的自觉努力。

路怒族

怒族年

怒族婚礼中英文

关于人口较少民族汇报(怒族)

关于路

张掖路

路虎

路怒族
《路怒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你是路怒族吗 怒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