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2.2公式法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2.2.2用公式法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

(数学九年级人教版本上册)

一、学生知识水平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并且能熟练地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准确确定各项及各项系数,会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对二次项系数不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序化,然后再利用总结出来的公式更加便利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复习配方法,师生协作正确推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理推理能力。利用一般形式准确确定方程系数,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这样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通过正确,熟练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学生对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2)、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2、教学重点: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教学难点: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1 突破措施: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先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且通过小组互助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三、教学流程分析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设计,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第一环节;复习巩固

活动内容:

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2+3=7x (2)3x2+2x+1=0 ②由学生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 第一题: 2x2+3=7x 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x2-7x +3=0 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2 x27x30

22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x27x(7)24930

24162即: (x7)2250

416725 (x)2416两边开平方取“±” 得:

x75 4475 442x 写出方程的根 ∴ x1=3 , x2=1 第二题: 3x2+2x+1=0 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3 x22x10

33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x22x(1)2130

3392即: (x1)2250

318125 (x)2318∵250

∴原方程无解

活动目的:

(1)进一步夯实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在这里相对于书上的解题方法作了小小的改动:没有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而是在方程的左边直接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以后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保持一致。

(2)选择了一个没有解的方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都有解。

(3)利用时间评讲上节课作业情况,选学生出错多的题目纠错、练习.活动的实际效果: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学生再次经历了配方法解方程的全过程,由于是旧知识,学生容易做出正确答案,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 公式的推导过程

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求根公式.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a x2bxcaa0

问:为什么可以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a 答:因为a≠0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bb2b2cxx()20a2a4aa2即:

b2b24ac(x)0a4a2b2b24ac (x)a4a2 问:现在可以两边开平方吗?

答:不可以,因为不能保证 b4ac0

24a2 问:什么情况下 b4ac0

24a2 学生讨论后回答:

答: ∵ a≠0

3 ∴ 4a2>0 要使b4ac0 24a2只要 b2-4ac≥0即可

∴当b2-4ac≥0时,两边开平方取“±” 得: xbb4ac

2a4a2bb24ac xa2a xbb4ac

2a2abb24ac x2a问:如果b2-4ac

由学生亲身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在集体交流的时候,才能有感而发。

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的主要问题通常出现在这样的几个地方: (1)

中b2c运算的符号出现错误和通分出现错误 bb2b2cxx()204a2aa2a4aa2(2)不能主动意识到只有当b2-4ac≥0时,两边才能开平方 (3)两边开平方,忽略取“±”。 第三环节:练一练,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解:(学生口答)

(1) 2x2+3=7x (2)x2-7x=18 (3)3x2+2x+1=0(4)9x2+6x+1=0 学生迅速演算或口算出b-4ac,从而判断是否有根

问第(3)题的判断,与第一环节中的第(2)题对比,那种方法更简捷? 2、上述方程如果有解,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第(1)题

例:解方程 2x2+3=7x 先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解: 2x2-7x+3=0 确定a,b,c的值 a=2, b=-7, c=3

2判断方程是否有根 ∵b2-4ac=(-7)2-4×2×3=25>0

bb4acx2a725752242

写出方程的根 即x1=3,x2=-1

2问:与第一环节中的第(1)题对比,哪种解法更简捷? 3、课本随堂练习.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或口述交流或上黑板解方程,公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查缺补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程度。

活动实际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口答、板书,笔答,对比,评价,总结.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熟练的用公式法解方程。 出现的问题

1、对于(1)(2)(5)小题,有个别学生因为没有化成一般形式,从而把a,b,c的符号弄错了;

2、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当a,c异号时,方程一定有解。 第四环节:谈谈你的收获与体会

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2、用公式法解方程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你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哪些小技巧?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进行回顾与反思后,进行组间交流发言。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解题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通过回顾进一步巩固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公式推导的全过程,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推理技能,在使用公式解方程的过程中,感受到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根,而有的没有根,通过解方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五环节:课外作业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P42第5题(1)、(3)、(5)

公式法教学设计

公式法教学设计

公式法教学设计

公式法教学设计五

《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3.2运用公式法》教学设计

因式分解公式法教学反思

《14.3.2公式法》教学反思

教学公式法的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第二节公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2.2公式法教学设计
《22.2公式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