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阳艳

初教0606班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为了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针对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我们在某些偏僻的农村做了一个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⒈留守儿童的困境。身体上稍显“单薄”。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父母给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年龄稍大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心理上缺少“呵护”。正常的家庭生活是儿童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环境。留守儿童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

外界接触,其实他们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也特别想和别的同龄孩子一样能在父母的怀抱中受到呵护。

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富裕的生活,不然,他们也会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十分重要的。

⒉心理障碍问题严重。留守孩子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生活内容单调、贫乏,缺乏与父母共处的机会,消极的东西极易酝酿滋生。他们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之爱,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有的自闭,心灵变得忧郁,哀伤,有的放纵。一些孩子不积极和监护人及老师沟通,遇事从不说,也不知道向谁诉说。因长期的自闭会使这种情绪压抑在心底,影响他们的人生及幸福感受,导致他们回避现实,不再提及和重视亲情。

⒊道德行为规范失常。老人带孩子会出现无意识过度溺爱的特点。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各方面问题出来了。从而导致孩子既软弱又自私专横。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引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代亲人照看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监护人是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因此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⒋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的甚至和社会青年

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等不良行为。

现在的孩子们,在父母亲眼里、祖辈眼里都是手中宝,正所谓“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孩子们的宠爱也越来越重,父母亲为了挣钱养家,而不得不把孩子留在祖辈身边,祖辈们舍不得打骂,对于孩子们过度的溺爱,以至于有些孩子养成那种“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的性格,则有些孩子却因为父母亲不在身边而养成那种孤僻的性格,很少与他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做事,一个人学习,甚至有些孩子都不与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交谈,可是这种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试着去改变它,也许会有希望再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所以为他们做的有很多:

⒈关注并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留守儿童大多数长期与父母分离,远离亲情,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①用“我相信,我能行!”——去呵护、培植孩子们的自信心;赏识孩子——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努力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多正面引导;通过评比“生活小标兵”、“学习能手”等活动,激励孩子上进心。

②用“我相信,我能行!”——倡导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出“我相信,我能行”的口号,让他们经常对同学说,我帮你,你真棒!对自己说,我要学,我思考!告诉世界,我能行,太好了!让孩子们把学校当成他们第二个温暖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愉快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

⒉强化家庭监护责任,为留守儿童筑就避风港。一是改变父母外出方式。应尽量避免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二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督促其生活、学习、行为;同时还应多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

师一道教育孩子,促进其健康成长。三是监护人及父母既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 的观念。

⒊父母、孩子间通信——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温暖,减少亲情缺失,学校经常组织留守儿童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信,通过写信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问候。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的一件高兴的事;我的进步等。活动之前,由班主任向学生讲解他们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并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在父母背井离乡、艰辛劳动的条件下努力学习,照顾好、关心好在家中的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发扬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

⒋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使学校与家庭产生教育的合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性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每位父母亲千万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如果没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外出务工时,至少要留一个在家,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每个家长都要明白,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教育子女的成功。家长及监护人要树立教育新理念,提高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困惑的能力,正确对待儿童存在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