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词教学浅谈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7: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栾 梅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眼。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诗眼”、“词眼”。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诗眼”、“词眼”的分析便尤为重要,但这分析应放在整体意境中让学生加以体会,而不能使之与整首诗词剥离,变成对字词的单个讲解,而应让学生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灵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词汉赋到唐诗宋词,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然而,这些古诗词往往因其年代久远,又具有用语精炼和表意含蓄的特点,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肤浅,导致学习时倍感枯燥,难于理解。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又往往走进一个误区,常常重在翻译、分析、理性地讲解,只注重咬文嚼字,忽视其文学意蕴,这样就使得最具感染力、想像力,最具文学味的文学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字词分析课,致使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严重,完全失去了美感。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面对学生的实际,我们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去学习、去品味呢?怎样让学生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灵的愉悦呢?怎样使这一首首优美的诗词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呢?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古诗词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列论如下:

一、逐层推进的点面结合法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字斟句酌,故而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咬文嚼字”,尤其是“诗眼”、“词眼”的分析。但这分析应放在整体意境中让学生加以体会,并不能因此而令一首优美的诗词支离破碎,美感荡然无存,以致学生未能受到美的熏陶,只是记住了其中的一个字、一个词,并且显而易见这种记忆也不能维持长久。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盈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对全诗有个感性了解,领会诗的意象、意境,陶醉于其情感氛围之中,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引入对字词的用法分析就可谓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先整体感受再观察、思考从而获得领悟的思路,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前两句重点落在“生”字上,在以往的考试中,也常见学生会犯把“生”写为“升”的错误。那么如何让同学们理解这一“生”的妙处,若单凭教师就两字的比较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在教学时把古诗描写的诗境先推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走进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获得领悟。

讲授时,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一开始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一段优美的古筝曲伴奏下,给同学们展示出一幅月夜的画面:明月当空,下有一位古装男子站在水边抬头仰望,旁边现出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即便是普通班的学生也很熟悉,这样容易引导他们进入情境,从而把握住全诗情感的基调:抒思念之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月这一意象在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生”的用法分析。 下面是紧接着的这一教学片段—— 生:[齐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会用什么字来描绘太阳、月亮从地平线上出现到挂在天空这一现象? 生1:冉冉升起。 生2:升。

师:对。我想,诗人在用字的时候是经过反复推敲、比较的。我们也来比较一下,用“生”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生1:用“生”表示月亮是大海生的。(众笑。)

生2:用“升”是大家都这么用,太普通了。用“生”新颖,显得生动。(大家鼓掌,表赞同。) 师:看来同学们都比较赞同这点。我们说诗的意境总是与情感紧密相连的。那么,用“生”对全诗所表现的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因为整首诗就是写思念之情的。用“生”更能显出大海的无边无际,天地的无边无际,再加上月亮也是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这样就更容易勾起诗人的思念之情。 师总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生”的使用令人仿佛感到月亮是包孕在大海里的,就显得尤为生动,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而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

师:所以这二句成了千古名句,好,我们再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齐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像这样凭借情境,有了对全篇意境的整体把握,然后再让学生分析字词的运用,品味诗句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这样的逐层推进法,做到了整体和局部相融合,学生不会只机械地记住了单个的一个字、一个词,而是有了很具体的感受,也就有了对“生”的更深刻的体会。

二、直观形象的画中解诗法

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那么,将诗中的意象化为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图画,令学生将精炼的语言与直观的物象联系起来,教学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字和“圆”字用法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但如何落实这两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两字在诗中绝妙,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因为这里描绘的景况离学生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大漠、长河是他们曾未见过的,所以无从体验,而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了解炊烟:出示一组有特色的乡间炊烟袅袅画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学们纷纷谈起自己所看过的炊烟,并一致得出结论:炊烟很少是直的,因为炊烟很轻,容易被风吹偏。接着再展示一组烽火台的狼烟画面。在此对比之下,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有更好的字可以替换吗?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无际无涯的大漠中,燃起一股冲天而起的浓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课件展示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的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画面中领悟到“直”、“圆”字的妙处:原来这烟乃边塞狼烟。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合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故《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有评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诗的意境从而深刻体会“直”、“圆”二字之妙了。

三、知人论世的背景切入法

诗歌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个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我们赏析一些具有特定背景的诗,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就应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否则对诗词的解读就只会搁置在浅层面,那么对于字眼的分析也不会到位。这就是所谓“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大多数人都注意到了王安石锤字、炼字,把“绿”字与“到”、“过”、“入”、“满”等这些字加以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用“绿”不仅说明春天已经到了,而且说出了大地的变化;“绿”写出了春天鲜明的色彩;“绿”写出了春天勃勃的生机,如此等等。学生体会的是“绿”字写景之妙,但如果只看到这一点,显然对于“绿”字的解读深度还是不够的。因为并未真正悟得“绿”字体现的情感。此诗是写于诗人第二次被起用为相离开江宁之时,此时诗人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他希望凭借皇帝的重用即所谓温暖的“春风”来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既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又洋溢着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不知人论世,这一点是很难体会到的。有了这样深层的解读之后,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绿”字之妙及全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又如在讲解范成大的《碧瓦》这首诗时,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为什么要以“碧瓦”为题,就必须从介绍诗人身世背景入手。 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诗四句皆写景,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从理解写景的背后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也就无法回答为何以“碧瓦”为题。当学生了解范成大这位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那既对国家爱之深又对统治者恨之切的复杂情怀时,便有了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碧瓦”指青绿色的琉璃瓦,令人联想到是华美宅邸,再联系绣幕、赤栏桥等景物,诗人描绘的不是田野村家,而是贵族之家。南宋小朝廷偏安半壁,歌舞西湖,燕雀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这样,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南宋统治者,讽刺南宋君臣沉醉临安,忘却国耻。学生一旦领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便能顺畅地理解以“碧瓦”为题这种别开生面的揭示题旨的艺术效果,也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古典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再看唐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这首诗。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很紧张自己打扮得是否得体,能否讨得公婆欢心,于是先问问新郎。这首诗学生若不了解背景只会把它简单看成一首闺意诗,因而也只会肤浅地理解“入时无”的效果。只有在准确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方能理解其寓意之妙。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朱庆馀曾得到张籍(张籍时任水部郎中)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打探自己作品是否符合主考的要求。有了这样的相关背景知识后学生此时才会豁然开朗:“入时无”真点睛之笔,表面上问眉画得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实际上是问文章好不好,入不入得法眼,也令学生体悟到作者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的绝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古诗词教学上需要教师去寻求别样的精彩,进行不断探索、求新,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诗词教学浅谈

浅谈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点滴

浅谈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浅谈
《古诗词教学浅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