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职教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22:00: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展职教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严贤仕

李会林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春天,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高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发展职教仍面临诸多问题。我们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职教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职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职校招生规模,全面提高职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

问题

对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我国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仍属于薄弱环节,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职校招生难,管理难,发展慢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目前急需解决职教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变观念,重视职业教育,真正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共识,进一步扶持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地位问题。 全社会重视职教氛围不浓,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的择业观念落后。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学而优则仕”、重“管”轻“工”等传统观念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一时难以改变,择业观念与现实发生了严重错位。一些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唯学历倾向以及不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给职业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了高职前途无望,这无疑给高职的发展雪上加霜。另外,主流媒体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乏力,也直接影响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上还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突出表现为:重普教、轻职教,把职业教育看作“二流教育”,而且这种认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重学轻术”的思想影响职业教育的的健康发展。许多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依然对职业教育抱着轻视的态度。一些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普通高中,对职业教育关注不够,对职教、普教调控不力,造成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普遍存在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忽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象,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为二流教育,低人一等,个别家长宁可自己子女初中毕业流向社会,也不愿接受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读普高,考名校仍是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执着追求,而念职高,学技术则成了“行为习惯差、文化基础差、家庭条件差”的“三差”学生的无奈选择。由此形成普教、职教“一条腿粗,一条腿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2、投入不足问题。

职教的办学条件相对落后,资金投入少、底子薄、基础差,“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虽然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数额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却持续下降,不少地方安排于职业教育的不低于15%的教育费附加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职业培训经费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市县两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普通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少。虽然这几年财政有所倾斜,但与普教相比,仍是杯水车薪。连国家重点技校,也普遍存在校舍不足,实训基地缺乏,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突出问题。其他培训机构和乡镇农校条件更是简陋,只有一些必需的教学用具,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整体相对滞后的现状令人担忧。不少民办职校因资金匮乏学校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物资也无力购置。 职业教育是公益事业,应当享受与普通教育学校同等待遇,但是许多地方的职业教育却被列为C类或D类拨款单位,导致人头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公用经费无投入渠道,教学设施设备严重老化过时,无力更新。多数学校没有象样的实训基地,实验设施设备陈旧落后,70%以上的实验室设备是企业淘汰的,有的甚至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设备。职业教育经费的难以到位,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3、师资质量问题。

尽管近几年职校扩招成倍增加,但是教师编制并未随之增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超负荷工作现象普遍存在。从教师队伍看,专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课老师过多,专业老师缺乏,教学理念、手段趋于落后,高学历、高职称及“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工资需靠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引进高素质专业教师有困难,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业的需求。从我所在的随州来说,职业教育教师有50%以上都是从原普教岗位上转移过来的,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教师缺乏,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仅占19%,专家型的教师几乎没有。一些新开的专业,往往缺乏专业教师,难以及时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优秀人才又难以引进,很难从非师范院校或优秀企业引进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进行以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培养也难以达到基本的要求。多余的师资出不去,急需的专任教师又进不来,这种情况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不景气,学校没有能力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加之一些优秀人才被经济发达地区“挖”走,导致职教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而对职教的教师培训,各地都还没有设立专项经费,主要是学校自筹经费和教师自费参加培训。专任教师的欠缺和教师素质不高,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后劲,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生源争夺问题。

许多职业学校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招生困难,生源不足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形不成办学规模,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重身份、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尽管初、中等专业技术工人是任何社会生产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社会偏见,蓝领一族的劳动性质、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低下,导致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学校的地位也必然低下,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表现为“重学历、轻技术”。

职校自身的原因也在不断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职校间的反宣传在损害各自的声誉;另一方面,职校不断降低生源要求,彻底放弃分数线和基本素质要求,对学生来者不拒,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层次迅速下降,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极差生进入社会后成为职校的反面教材,使学校声誉雪上加霜。 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面对“蛋糕”的日渐缩小,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为了争夺生源,给初中老师吃回扣已成为职校招生必要的手段。而职校的回扣数额就成为调动初中老师招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严重扰乱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各样的流言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形象。

为统一招生平台,近年来,随州市政府出台文件,允许中职、技工学校进入中学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宣传,这本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使得职校与技校之间、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加剧。由于职校属于教育部门管理,技校属于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不同部门的利益驱使,使各职业技术学校为争夺生源,完成招生计划,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导致招生不规范现象增多。拉拢初中校长和老师买卖生源情况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实行了政策保护、生源封锁来阻止竞争对手的介入,还有一些职校甚至大量聘请招生员,按人头拿提成,直接导致招生成本高涨,招生市场混乱。

5、办学水平问题。

一是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办学理念陈旧,专业设置不合理,办学质量不高。一些职业教育机构不能做到学校围绕市场转,按需培训,而是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专业,专业设置重复,办学模式陈旧,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弄得特色专业不“特”,优势专业不“优”,培养质量不高。有的职业学校不顾自身办学能力和条件,盲目围绕市场转,市场上哪个专业热门,就办哪个专业,也不管自己有没有教师、有没有设施设备,有时甚至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器。

二是不少职业学校管理松懈、单

一、混乱,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只是简单的采用普通学校的管理方法,甚至有的职业学校对学生放任自流,根本没有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导致社会声誉很差。

三是部分职业学校设施落后。由于多年经费不足无法更新换代教学实习设备,职业学校实习条件差,很多专业只能纸上谈兵,光说不练,这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多数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定位不清、实训基地弱小、专业师资缺乏、没有精品专业,导致办学水平不高。与此同时职校学生实训时间过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尚未形成。学校培养的学生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毕业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口就业存在较大的难度。

四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和滞后上。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与城市和东部地区的职业学校相比,办学条件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局面不是职业教育自身造成的,其中的政府行为重视与不重视是不一样的。只有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技工荒”的出现,说明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工业社会将大有可为。

要扭转目前社会普遍重普高轻职教的局面,作为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种大众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引导社会舆论,转变群众观念。要在政策上对职业教育加以倾斜,确保职业教育地位不动摇。要把职业教育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经费投入上要向职业教育倾斜,重点办好示范性职业学校,示范职业学校要严禁普职兼招,保证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要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分流,确保职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

作为办学主体的职业学校也要大力宣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功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教育学生和家长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普高热”中脱离出来,营造全社会理解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要进行政策导向,用一些优惠政策,奖励政策,鼓励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各初级中学要认真组织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确保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以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2、着力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要解决职校办学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职教的投入。

(1)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的力度,依法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提高财政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并安排专项用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建立职教专项基金,每年由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职教专项经费,用于职业学校专业设备、实习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制定职业教育收费的政策和投资职教的优惠政策,允许分专业确定收费标准。建立贫困生救助机制,设立职业学校贫困生救助专用账户,用于贫困学生的资助,确保家庭贫困学生能平等地接受职业教育。

(2)建立探索鼓励职业教育多元化投入的政策机制。积极吸引公民和社会各界捐资办学;落实职业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开拓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运行机制,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形成多元的办学格局。职业学校独立或与社会企业联合创办的工厂、车间享受征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进一步拓宽行业、企业扶持职业教育的途径。除必要的经费资助、提供实习场所、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外,对原有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后,提前折旧、报废和闲置的技术设备,可低价或无偿转让给职业学校生产实习。

3、着力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职业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1)扩大职校教师编制数。在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不能按普通高中师生比的标准来核定职高教师编制数;每年根据中等职校的需求分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避免造成职校教师数额不足,教学工作难于推行。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优秀的生产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这样做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又弥补了短线紧缺专业教师的不足。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落实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在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重点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为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并且能够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奠定基础。

(3)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流动和驱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尽快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把教职工的收入与学校发展、个人工作业绩挂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行“特岗、特聘和特邀”的经验,特设岗位招募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特聘专业人士执教,特邀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担任职校兼职教师,切实提高职校教师资水平。

4、着力解决生源“瓶颈”问题。

生源就是财源,这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职校招生问题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各级政府应积极干预,规范招生行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在政策上对职业教育加以倾斜。要把职业教育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经费投入上要向职业教育倾斜,重点办好示范性职业学校,示范职业学校要严禁普职兼招,保证职业教育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二是进一步规范职校招生行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规范招生和录取工作,整顿招生秩序,反对招生工作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买卖生源的行为,使招生和录取工作正常和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防止部门之间在管理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内耗和扯皮,整顿招生过程中的拉拢、给回扣等违规行为,保证招生的规范和公平性。

三是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分流,确保职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各级政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进行政策导向,用一些优惠政策,奖励政策,鼓励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各初级中学要认真组织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确保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以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

四是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止用工不要求职业教育基础和证书的现状,让持有职业教育和培训证书的青年优先就业,并获得较高收入。这是职业教育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根本措施。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改变部分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升学无望的、辍学在家的,农村青年走入职业学校进入学历教育,学得一技之长,更好的服务社会。

五是加大职教资源统筹力度。政府应从运用行政、市场、经济等多种手段,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采取兼并、重组、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进行职教布局调整,破除部门界限、学校界限等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实现资金、校舍、师资、职业培训等职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增强职业学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解决学校规模小、竞争实力弱、办学效益差的问题,做到集中资金抓硬件建设,集中项目完善设施设备,集中师资抓特色专业,集中精力做大培训规模。职业学校要办好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吸引和留住学生。

5、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品质和社会认可度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只有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职业教育。

(1)合理设置专业结构。职校的专业设置应重调查研究,面向经济,适度超前。首先要掌握哪些是社会迫切需要和正在发展的职业,哪些是劳动力过剩的职业。然后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力求使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 其次专业增设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 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派生与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其他职业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专业设置要避免不顾条件,盲目跟风,什么专业都有,却什么专业都没有特色,都不是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没有特色,就难有内涵,没有内涵,学校就难以具备竞争力。因此在专业建设上不要贪全求多,对已经没有市场需求或需求较少的专业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撤销。第三专业建设应“长短结合,软硬兼施”。长线专业建设必须以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依托,短线专业应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而开设。长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基础牢,信誉好”,即应拥有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设施基础,合理的师资结构基础,宽厚的课程体系和优化的课程结构基础,以及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基础,且在社会上要有“拳头”专业的良好信誉。短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灵活、适用”,即办学灵活,能依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能起到补充、辅助“长线”专业的作用。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学校是承担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育人的地方,职业学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学校在学生入学后就应该及时从思想上将学生从普通教育引导到职业教育上来,转变学习观念;其次应让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并树立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再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学校应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必要时给学生一定的危机意识,对他们施以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学。

二是要确保学校高效运转。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为中心,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多层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师流动机制,建立行政班子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任免机制。

三是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劳动观念培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积极探索适合职业学校校学生特点的德育模式,加快更新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使课程和教材贴近现代生产和服务实际;要彻底消除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过分强调共性教育、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彻底革除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教学方式;尽快地建立和采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市场需求,与时俱进促进职校科学发展。

(3)推进教育集团办学。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效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一大批名牌学校支撑。要通过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名牌学校和名牌专业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使一批职业学校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独立发展、缺乏联合的职业学校发展模式,建议“以名牌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由企业和学校参与的校企结合、城乡结合、校校结合”等模式实行集团化办学,以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品牌优势和企业的设备、资金优势,实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4)探索合作办学新路。

一是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为了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有效的解决企业用人难和专业不对口的难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要建立政府牵头、校企联手的合作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实用人才。校企双方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置岗位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使校企合作之路持久地走下去。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教育、农业、劳动、科技、人事、扶贫等部门,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政府资源,只有打破部门界限,协调利用资源发展职教,才可能事半功倍。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统筹教育、培训、科技、扶贫等资源, 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合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管理和培训分离的方式,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城乡对接、区域合作——借助城市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我们要把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农村职业学校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培训网络。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网,实行资源共享,带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平稳和协调,实现双赢的。既帮助了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脱贫致富,又解决了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实现了互惠双赢。

温家宝总理说:“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产业素质、抓投资环境、抓发展后劲和竞争力”。职业技术教育方兴未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紧抓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千载难逢的机遇,认真解决好发展职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职教发展建议

输煤倒班小组三班倒后急需解决问题

职教中心发展建议

急需救助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面向市场办学,促进职教发展

职教发展高端论坛主持词

职教中心改革发展调研材料

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发展职教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发展职教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