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参评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十六课《月光曲》教案

济南市历城区鲍山教育办滩头小学 郭洪强

【教案背景】

《月光曲》是一篇传统的语文课文,在教学了五年毕业班语文之后,我对本课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在结合课件进行教学的前提下,既简约又能有效地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而且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在此,创作了这篇教案。

【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月光曲》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二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

【教学方法】

1、琢磨语言,品位形象之美。如兄妹两个的对话,看似平常却发人深省,可以感到说话人的体贴、关爱及纯洁。

2、欣赏“乐曲”,感受“艺术”之妙。教学中紧扣有关描写联想的句子,引导学生欣赏乐曲,切实体会音乐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最后,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把富有艺术感的语言积累下来。

3、适度拓展,延长审美之翼。课前课后有意识的为学生亲近艺术创造条件,感受艺术。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

通过幻灯片的超链接,播放张信哲的《白月光》音乐视频。 链接地址: http://v.youku.com/

2、同学们,在这首优美的音乐中有一个反复吟唱的词语,大家听出来了吗? 对,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首与月光有关系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

板书课题: 月光曲

3、简介作者贝多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2、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学习生字。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

1、课件展示: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相机理解“断断续续”。如果你是贝多芬,你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重点理解句子: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教师相机板书

3、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谈话,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练读盲姑娘的话。注意两个“!”

重点分析句子:“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后会怎么想?( 这盲姑娘不但喜欢音乐,而且懂音乐,她能从琴声里判断出弹琴的人是谁。我找到了知音.我要为她再弹一首。) 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的?(琴声)

4、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至第七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一个传说。

2、我们知到贝多芬因同情盲姑娘的不幸,为她弹一曲,后来知道盲姑娘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他为在茅屋里能遇到知音而激动,所以一曲弹完又弹一曲。

二、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2、重点分析句子: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

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朗读时要用高昂的语调。先自由练习,再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看看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相机理解词语“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4、播放课件三幅图画,并连接到互联网的《月光曲》钢琴曲,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领会曲调的变化。 链接地址:http://www.daodoc.com/music/music.mp3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5、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用“______”画出实在的事物;用“―――”画出联想的语句。 实在的事物:鞋匠听到琴声;鞋匠看到妹妹的表情。

联想:皮鞋匠听弹奏时产生的联想;皮鞋匠看妹妹的表情产生的联想。

小结:读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就能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写文章时,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能使文章深刻、感人。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这琴声使兄妹感到快活,感到幸福,几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从书上哪个词语可以知道?(陶醉)穷兄妹俩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了。贝多芬悄悄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他看到兄妹俩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激动万分,急切地要把即兴创作的这首曲子记录下来,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飞奔。)

2、拓展练习: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贝多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1、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欣赏贝多芬的其它音乐作品。

2、练习写一段话,学习在写实中加入联想的写法。注意用上“好像”“仿佛”引出联想的内容。

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触动 走近入场券

贝多芬 感动 走进 弹

激动 再弹 记录

有感于知音 寄情于月光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前我十分自信,因为我精心准备这节课,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心里比较有底,课堂效果也确实我预期的那样精彩。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的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在读书的“读”上面做文章,读的不空洞,不单调,读出质量,读出韵味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开课伊始,播放《白月光》的歌曲,把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未成曲调先有情”,用“触动”点起火花,品读对话,有味;通过对“您”的设疑,深入理解“知音’激起又弹一首的激情;重点部分的音乐出去,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利用音乐及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体验探究法”阅读课文,即课堂上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去读,去想象脑海中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来谈:哪些语言文字让你读出了画面?接着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再让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月光曲》,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还在发现美、感悟美的阅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总之,这节课上完了,给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我想就在这样的反复锤炼中,我的教学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吧

课题《氓》参评教案

物理优质课教案参评稿

初中语文优质课参评教师教案

参评事迹

参评事迹材料

德育论文参评

优秀党员参评

参评泉州市

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参评教案

永寿县参评稿件

参评教案
《参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教案参评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