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 第一节 教学设计汇总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啊!中国的土地》,感受歌曲中表达的中华儿女对祖**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将弱起、三连音等节奏唱准确,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教材分析

1.《啊!中国的土地》 这是一首抒情性的独唱歌曲,由孙中明作词,陶思耀作曲。歌词立意深刻,以深情的笔调,淳朴的话语,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旋律真挚感人,充满自豪、赞美之情,表达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这首作品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A段开始至8小节,调性相对稳定,前一乐句结束于主调的属和弦,后一乐句结束于主调的主和弦。A段音域稍窄,音区变化不大,为旋律留下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B段9小节至16小节音域稍宽,音区变化频繁,旋律起伏跌宕,是歌曲情绪发展的高潮。副歌17小节至结尾,是全曲的高潮乐句,热情高昂的曲调进行,使感情得到充分抒发,唱出对祖国的深情。最后乐句在感叹中,以肯定的语气结束。

2.《在希望的田野上》( 合唱 ) 晓光词,施光南曲。歌曲作于1982年,四二拍,bB大调。这是一首代表性的抒情合唱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描绘了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新形势和人们的希望。歌曲的引子引用了歌曲的第一乐句进行变化展开,在主三和弦上开始,再在下属功能和属功能上进行,预示着歌曲在一种明亮、向上的情感色彩中进行。歌曲的前奏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小节,可是紧凑的节奏型、重复的旋律,把歌曲的基本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劳动的欢乐、农村的繁荣景象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歌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始至32小节。调式调性:前半部分是bB宫调式,后半部分变宫为角,自然巧妙地转到上方五度的F宫调式,具有民歌风的特点,旋律宽广。领唱为主,明朗而抒情,表现了家乡田园的美丽景色。歌曲第一乐句中的“我们的家乡”是这首歌曲的主题,其旋律的骨干音由主三和弦构成,特别是“家”字上用了梆子腔中的甩腔,使这一音乐主题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部分,33至40小节。是领唱与合唱交错,此起彼伏,仿佛表现出一个欢乐的劳动场面。第三部分,41小节至结尾。这一部分以合唱为主,独唱女高音以花腔点缀,热情而富于光彩,唱出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作者巧妙地将南、北不同地域的戏曲、民歌等风格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音乐主题生动而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合唱上采用了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并以合唱与领唱在节奏上

的对比来营造戏曲音乐紧拉慢唱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教师演唱,学生聆听。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首歌《啊!中国的土地》,请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绪,并给我一些评价。

2.学生谈聆听的感受。

可引导学生通过听赏歌曲的情绪特点进行欣赏。这是一首抒情性的独唱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我”展开,以深情的笔调、淳朴的话语、叙事性的风格,把中华儿女对祖**亲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抒发得酣畅淋漓,热情地讴歌了“啊!中国的土地,你属于我,我属于你!”的主题思想。旋律真挚感人,充满自豪、赞美之情,表达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二、学唱《啊!中国的土地》 1.视唱乐谱。

(1)视唱乐谱(《啊!中国的土地》歌曲学习),并观察作品中出现了哪些有特色的节奏型。

听辨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在节奏上的特点,如:有三连音、弱起小节、休止符、倚音、“朝朝暮暮在一起”混合拍子等。每一乐句的弱起节奏是情感在内心深处的酝酿过程,是情到深处流露出来的呼唤。结尾处八分休止节奏表达出无声胜有声的妙处,以及声断情不断的歌唱处理。三连音、倚音等也极具特色,增加音乐的感染力。

(2)请同学分别演唱歌曲中出现的特色节奏型。

提示三连音、弱起小节、连线、切分、附点、混合拍子等。 2.学唱歌曲。

(1)跟钢琴旋律进行哼鸣。 轻声地填唱歌词,进一步熟悉作品。

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难点,并提示学生认真看歌谱中的换气记号“V”。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倾听前奏,能达到准确入唱。教师伴奏的提示拍要明确,可在强拍点头示意,也可让学生借助手打拍子或心中默数拍子的方法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

(2)请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对作品进行音乐处理?请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 歌曲单二部曲式。一段音域稍窄,音区变化不大,旋律真挚感人。二段音域稍宽,音区变化频繁,旋律起伏跌宕,是歌曲情绪发展的高潮。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的把握等。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涵。 4.完整地演唱作品,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5.随着《啊!中国的土地》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合唱 ) 1.完整地欣赏作品。

(1)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动画,了解作品的演唱形式。 师问:你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吗?

作品采用了表现力比较丰富、气魄较宏大的领唱加合唱的形式,开始有一段乐队与合唱用朦胧的“哦咿”构成引子,刻画了广阔的天地在薄雾和晨曦中正孕育着祖国大地即将苏醒的活力,以这种空旷、深远的音乐气氛,为后面热情奔放的歌曲主体做了准备和铺垫,以“静”去对比即将出现的“动”。演唱形式上女声领唱与混声合唱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作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从歌曲的表现情绪为切入点引导欣赏。

师:请你听赏歌曲,如果从情绪来划分,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歌曲领唱部分具有民歌风的特点,旋律宽广。副歌“哎咳呦嗬呀儿咿儿呦”两句是全曲的高潮,采用了衬腔的手法,恰如异峰突起,使整个歌曲的感情得到升华。歌曲的后半部分,进行曲的节奏和戏曲风的旋律完全交融在一起。5 6 5 3 5 5 3 2 3 5 1是十分典型的戏曲梆子风的乐句骨架音,看旋律节奏:

又是小军鼓的常用节奏型。民歌与进行曲的不同因素的结合,构成了歌曲独特的音乐特点,生动而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2.作品创作背景简介。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正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祖国的面貌,特别是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首歌歌颂了整个神州大地新的觉醒和新的腾飞。

3.让学生随着伴奏视唱歌曲的旋律,跟唱第一段。

教师可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色,体验音乐中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有梆子腔的特色,“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句旋律具有山东风味,“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句具有皖北风味,而“一片冬麦”句则具有北方粗犷的味道,“(那个)一片高粱”句就比较具有南方委婉的味道。歌曲将不同地区的音调熔于一炉,旋律更加生动而质朴,增添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也刻画了广阔的祖国大地的活力与希望。

4.歌表演。

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视频。

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秧歌舞步为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伴舞;也可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即兴为歌曲伴舞,还可以和同学一道分组为歌曲编歌表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这两首作品以不同的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

热爱。表达对祖国热爱情感的作品非常的多,请同学们再找几首作品对比欣赏。如:《中国之恋》(铁源曲)《祖国颂》《我爱你,中国》等。

学习评价要点

1. 1. 能否学会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并有感情地演唱。

2. 2. 能否将歌曲《啊!中国的土地》中的弱起、三连音节奏唱准确。

施光南简介

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华,系政治活动家施复亮之子,一级作曲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一代作曲家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和《祝酒歌》享有盛名。《祝酒歌》在1980年“听众最喜爱的15首广播歌曲”评选中独占鳌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世界性的音乐教材。尔后他又创作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台湾当归谣》《假如你要认识我》《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一大批优秀歌曲。不幸他却早早地倒在钢琴上,倒在歌声中结束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纪念施光南,在他出生地重庆市南山建有施光南音乐广场。

4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 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 第一节 教学设计汇总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 第一节 教学设计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