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九讲 抗日战争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讲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中国各方反应

1931年爆发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命运。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而言,战争的结果影响了20世纪以来日本的发展方向、制约了日本当今的国际地位、形成了今日日美关系的基本格局,其影响余波至今犹在。对于被侵略对象中国而言,这场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14年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危机的最高点,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点,也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一方面,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中国人民彻底陷入了深渊。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新生的起点,成为中华民族崛起,重新走上世界舞台的起点。

《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开篇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关系国运的头等大事,那么中日战争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场战争又能带给我们今天什么样的反思呢?

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就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二、关于“九一八”事变带给我们今天的反思。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根据华尔兹教授的战争三层次理论,我们可以从日本政府最高统治层、日本的国家状况以及国际体系三个层次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日本方面: 最高统治层:

自明治天皇以来,日本决策层确立了以侵略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对外扩张成为国家基本纲领,穷兵黩武情绪在统治阶层中影响极大。 思想文化方面:

日本传统的军国主义思想为近代军国主义膨胀奠定了思想基础; 政治体制方面:

明治维新形成的军部权力不受政府限制的军事体制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发展的依托和支柱; 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与畸形发展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动因。

国际体系方面:

国际联盟软弱无力,日本帝国主义野心不受任何国际制度的制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体系之中,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均势结构发生变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的飞速发展,日本一直试图打破东亚原有格局,挑战现存国际秩序,谋求更多的权利和利益。陷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之中,因而战争无法避免。

引申思考: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进一步思考

1、结合当今现实,你认为目前中日之间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吗? Tip: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来看,战争的爆发是各种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危机的发生、政治体制中的军国主义化、思想文化中极端军国主义思想的兴起以及统治阶层对外扩张的政策。此外,国际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19、20世纪的国际社会主流思潮仍然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这就为侵略战争提供了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软弱国际联盟体系也无法阻止侵略战争的发生。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日本国内状况也并没有发生1930年代的重大变化,所以,中日之间仍以和平发展为主。

2、战争是国家在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吗?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

Tip:不是。从经济全球化、手段多样化、核武器制约等诸多方面思考。

二、“九一八”事变带给我们的思考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震动了中国社会。各方政治力量对“九·一八”事变迅速作出了反应。围绕着“九·一八”事变,中国社会主要的三方政治力量,东北军、国民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反应: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国民政府在军事上不做抵抗的同时在外交上积极向国联申诉,企图通过国际力量阻止日本的侵略行为;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立即举起了抗日的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采取“不抵抗主义”出台的前因后果:

结论:张学良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影响与制约。正是是国民政府不予抵抗的态度和不提供援助的行动,最终促使了张学良采取了不抵抗主义。

2、蒋介石不抵抗态度的原因:不敢打(中日国力)、不想打(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

3、“不抵抗主义”的后果、影响及评价:东北沦陷、进犯上海、侵略热河、华北危急,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野心,对华侵略战争不断扩大。

引申思考:

1、为何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前,中国未能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除了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衡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对外来侵略从未停止反抗包括三元里抗英、义和团运动以及各地频发的教案等等不一而足。

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方面因素:

历史上: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大一统意识,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与印度自古就处于各地的分裂并立状态之下不同。

政治上:中国自古及今的绝大多数朝代,都拥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清政府同样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统一的中央政权的存在,动员全国资源、人力、物力的能力更强,对民众的向心力较强,对侵略者的威胁更大。与印度各地政权并立情况相比,中国统一的中央政府更容易形成一致对外的力量。

文化上:自古以来,中国形成了上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认同感,这与印度种族矛盾、宗教矛盾尖锐的情况不同。

经济上:中国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处于最文明发达国家的行列,国家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这与非洲、南美洲存在的分散、孤立的原始部落状态不同。

所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各个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更强,要想征服这样一个国家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2、进一步结合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我们可以看到:

蒋介石等人客观地估计了中外军事力量的实际状况,承认中国国力落后,经济落后,军事落后,这是对的。但他过分夸大了物质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过于低估了中国人民中蕴藏的巨大的民族精神力量,认为中国绝对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进而导致蒋介石最终作出不抵抗的决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这种错误观点之上,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了军事上的“不抵抗主义”,过分依赖国际联盟制裁的应对方式;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战略又采取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的“片面抗争路线”,这都是因为没有看到中国人民中所蕴含的巨大战争潜力,没有意识到需要发动人民进行全面的抗战;在抗日战争后期,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后,又开始消极抗战、保存力量,倚赖国际支援的到来。

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出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抗日的全面抗战主张,积极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把全部力量放在领导、发动、组织人民参加对日反侵略战争中来,最终在人民的积极支持之下,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和发展。

总结: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之所以采取了不同的抗战路线、不同的战略战术,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制定了不同的抗战路线,这也是造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力量彼此消长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也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之下不断发展壮大。

补充资料: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

•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2-480页。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也认为:

• 大量事实表明,还有其他多种原因,譬如地理环境、军事组织、民族精神、军队士气、联盟体系、动员能力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国力起到制约作用,在战争的生死关头扮演支配性因素。

————[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也指出:

• 在一个民众被广泛动员起来的时代,很难占领一个其民众具有强烈民族认同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越南认识到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苏联则在阿富汗获得相同的启示。越南和阿富汗都没有核超级大国那么强大,但不管对美国还是苏联来说,统治这些已经进入民族觉醒阶段的民众,其代价实在是太高了。在民族主义时代,对他国实施统治的代价很高。在19世纪,英国能够用少量的士兵和文官统治印度,这在当今世界中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社会心理学第九讲

第九讲 汉乐府赏析

第九讲劳动合同终止

第九讲讲稿 人口问题

第九讲 键盘指法

小升初第九讲(学案)

第九讲 逻辑问题

第九讲高等教育学功能

第九讲 学会做事2

第九讲如何开场如何结尾

第九讲 抗日战争总结
《第九讲 抗日战争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