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代 词

代词

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

一、第

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 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 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 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 (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而”“乃”常作定语,不能作宾语,一般也不作主语。 吾翁即若翁,如欲烹乃翁,幸分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而„„欠幸„„《史记》 希望

肉羹

“而”有时也可作主语,“乃”也有,很少。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太传》 乃能从我乎?《汉书》

先秦时,还有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戎” 戎虽小子,而式弘(天)大。《诗》 你虽是年轻人,但作用很大。

3、第三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有一个“他”,古汉语本无他称代词,遇到要说第三人称时,不是重复一遍名词,便是省去不说。但有时也借用“之”、“其”、“彼”等来表示,久而久之,这些指示代词也可以看作人称代词。

“之”和“其”不能作独立句子的主语,这和现代汉语“他”是不同的。同时,“之”和“其”本身的作法也有差异。

一般说来“之”的主要作用是作动、介词的宾语,有时也作兼语句的兼语。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

令女居其中,浮之河中。《石让豹治鄴》 吾属令为之虏矣。《项羽本记》 成,将以之攻宋。《公》 云梯造成

虽有稿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其”主要作定语,主谓词组的主语,极个别有作宾语的。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语板》

(冯谖)于是,乘(其)车,指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喂马的人

到汉魏以后,才可作主语。

第三人称没有用作主语的,现代汉事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示,一是重复前面出现名词。宋人或得天,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另一种省略。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中(大人)行矣。 “彼”有时作主语,但实质上,它是指示代词。 彼谒我盈,故克之。《左传》

真正第三人称代词到元朝时出现。最早是“伊”“梁”。伊女能克蜀。女婿昨日来,要是渠所窃。《三国志》

“他”字的意义在上古是“其他”“别的”。从唐代开始他才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只出现在接近口语的诗词和其他作品中,一般文言文很少用。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论文词)人称代词,除了

一、

二、三人称外,还有已身称和旁称两类。

4、已身称

表“已身”称公认的有“自”和“己”两个词,有人称他们为“己”称,有人称“己身称”。还有人叫它“反身代词”或“复称代词”。现代汉语“自己”是一个词。

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左传》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自有人认为是付词,在动词前作状语。 A、凡属动作由自己发出又及于自身的(反身),可以分析为状语。(知不足然后能自事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己反求于自己)。B、只是自指,可看作代词。自吹自擂,自食其果,吹喇叭,打鼓。

5、旁称

和自己相对的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的口语里,有“别人”、“人家”古汉语里有俩有用“人”字的。

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泛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赤壁。《苏轼》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

现代汉事人称代词的复数加“们”字,我们、你们、他们,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

如:齐师伐我。《左传》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从上下文来看,上面例我,汝都是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以加“侪”“属”“曹”等字,表示复数,不只一人,例如:

吾侪何知焉?《左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 “侪”“属”“曹”意义比较具体。“吾侪”“若属”“汝曹”大致相当现代汉语的“我匀这班人”“你们这些人”和“我们”“你们”结构不同,意义也有差异。

古代汉语还常用谦称和尊称代替人称代词。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不受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边)但是,从意义上说它们却代表我和你。

谦称代第一人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臣从其计。《史记》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 寡人只了限于国君用。

尊称第二人称子将若何?《左传》 足下事皆成。《史记》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

例句“子”“足下”“君”“大王”都是名词。用来尊称对方,起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古人的名字不只一个,名和字是分开的,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呼别人的字也是一种尊称。孟尝君顾谓冯谖早:“先生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占国策》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少卿报不测之罪。

(二)指示代词

指示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或“用来区别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彼”“夫”“兹”“之”“其”等指示代词按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的距离远近、时间的远近以对象的不同情况,分成远指和近指两类,把“之”叫作科学家指,与特指“其”相对应。

1、近指。

常见的有“是”“此”“斯”“兹”,相当现代汉词的“这”“这个”“这样”“这里”。

是,指人、事、时间、处所等情况,可作主语、定语、还可作宾语。 是要射雕者也。《李将军传》 (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

此,指代人、事、是、时、处,及行为的状态,可作主、宾、定、状, 此壮士也。《史记》 贤者亦示此乎?《孟子》 天何为而[此]醉?《哀江南赋》

斯,指代人晤、情况、处所、可作宾(主要介言)是: 子非三闾大夫乎?何至于斯?《屈原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送呢。

兹,指代人事、方式、时间、处所,可译为这(此、种类)等兹可作主宾定状。

不教而诛,兹谓虐。《汉书》 不教育一犯罪就杀掉,这叫做虐政。 父王既没,父不在兹乎? 死后,(周代)文化不在这里吗。 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史记》。 另外“若”“尔”也可作近指代词。 君子哉若人,《论语》这人是君子啊。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2、远指

古汉语远指代词有两个“彼”“夫”。

彼,的指示性很强,与近指代词“此”相对可代人、事、处时,可译即(此、个、儿)等,作主宾、定。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 (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 不是白白地吃饭吗。 故去彼而取比。《老子》

“夫”指示性比“彼”轻得多,译成现代汉时往往可以不译出来,它带有修饰的性质。

王知夫苗乎?《孟子》

王知道(即)禾苗(生长的情形)吗?

由于“夫”的指示性轻,固此用在句首时,往往虚化成句首语气词,表示下面要发议论。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遊褒禅山记》

3、之、其

“之”字是一个泛指代词,“其”是一个特指代词,例如:之作定语,之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众多,民亦如之。《左传》 其作指代词,主要作定语。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西门豹治》

然,也用指示代词,各相当现代汉语如此,是这样,“然”字多用作谓词。 河内凶,移民河东,移粟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焉:“焉”字是一个特殊的是示代词,它既是指示代词,同时,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这就是说,它不仅指示某一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

焉,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焉”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既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又用于句尾表示停顿,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表处行)《左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范围)《论语》 非曰能之,愿学焉。(表方面)《论语·先进》

“焉”指代,常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例:存在、表存在后边是名词。 例三,古代“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 “焉”字的前面如果是形音词,就指代比较对象。 例如:晋国天下莫强焉(比它强)。《孟子》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比它大)。

“焉”字用在疑问句中,它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既指示代某一方面或范围,又兼有语气词的作用,因在疑问句中,行以它有了帮助表示疑问的语气。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高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字虽是一个指示代词,但由于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它和“于”字的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联。《孟子·梁》 有时虽没有“于”的介宾结构,“焉”字也失去了代词词性。作纯粹的语气词。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

此外,古书中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公输子自言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

问》 有人认为连词,王力先生认为仍是暂代取待某种关联词的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苟子》

例句中的“焉”字相当于“于是”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又因为在句尾,兼有表示停顿和指示语气作用。“焉”字一般是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

“焉”字由于经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词作用逐渐减弱,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三、疑问代词

1、代人的有:谁、孰、畴 谁,代人作主、宾、定 谁无父母?《诗小雅》 子为谁?《论语》

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左传》 谁作定语,也有在名词前不加“之”的,较少见。

孰,主要代人,虽然也有代事,一般作主语,个别也有作定语。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足蛇者乎?《捕蛇者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左》 这事什么

畴,见于《尚书》,指代人,作主语。 畴资若时登庸,《尚书尧典》

采光:“唉!谁(谁代羲和担任司授时职务)顺应时的变化,再获得功得呢?”

2、代事物、处所的有:何、胡、奚、曷、安、恶、乌、焉。

何,文言中使用最多的疑问代词,一般用以问事物和处所,问事物相当“为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为什么”,“怎么”,问处所相当“哪里”经常作宾、状,也可作谓、定,偶而也可作主语。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战国策》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 诸将云何?《汉书》何谓四维?《管子》 吾[何]爱一牛?《孟子》 单佰者何?《公平》

(用法与何其本相同),主要状语、宾语,偶而作定语。一般不作主、谓语。

主要代事,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 其得竟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看近间处)得象这样称心如意,那么什么该禁止的不能禁止,什么样的政令不能施行。

其险也如此,嗟午远道之人,胡为午来哉!《蜀道难》

奚作疑代词,一般代事,也可代处所,主要作宾语,也作状语、定语偶而作主语,没有何用的普遍。

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孟子》 子[奚]不为政?《论语》 你为什么不做官。 彼且奚适也?《庄子》 奚谓轻法?《商君书》

一般作状语,個而作定语。“为什么”“怎么”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淮南子》 长久操劳

亲轼看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公平传》 而王人,„„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王人墓碑记》

以上四个主要代事,何,奚也可代处所,安;恶;焉,主要代处所。 安,主要代处所(也可代人)作宾语,也可作状语。 皮之不存,毛之安傅?《左》 沛公安在。《史记》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 嗟呼,燕燕雀[安]知鸿鸪之志哉。《陈》

恶,恶常代处所,有时也代人或事,主要作宾语,有时也作状语。(常和“乎”连用,代事物或处所)

学恶午始,恶乎终。《劝学》 学习从那里开始,一来。 天下[恶]乎定《孟子》 天下靠什么安定? 居恶在?《孟子》

先生饮一年易醉,[恶]能饮一石哉?《史记》 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午?

齐国楚国的事情,又哪里值得再谈呢?

焉,作代词用法很多,可代物(它属人称代词,有时也作指示),代词,但更多的是作疑问代词。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

美女玉帛,则若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父老都归附国王,他们的子女还会住那里去呢?

四、无定代词“或”“莫”

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一类词,所以值得注意。

“或”字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某人”只用作主语。

指人或事其中的一部分,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 宋人或得玉《左传》

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能看作选择连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极安书》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止》

“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含有“没有那一个人(那一样东西或事情)的意思,无定代词除“莫”外,还有靡,无”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齐》 吾盾之坚,物莫能咨也。《韩非子》 四海之内,靡不受获《史》 没有谁不得到好处。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

我怀念的人在卫国,没有一天不思念(他)。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

五、“辅助代词”“者”“所”

在古汉语里“者”和“所”一样都是很特殊的词,它们有指代作用,但又不能单独使用,“所”通常都是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者”通常用在动词(包括动宾词组,或形宾词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可以大多数语法书都声称“者”“所”为特殊的代词。(也有人认为把它归划到法构助词,但却要强调他们有指代作用),者,所组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这种特定结构所指代的内容,都是与“者”“所”相结合的那些词语有关的人或事物,因此,也只有正组成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的结构中所指代的意义才能明确的表示出来,如果单独与“者”“所”是无法表示指代什么,正因如此,就在它们头上加上“辅助”二字。

者:放在动词(词组)形容词后,代人代事,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相当现代汉语某某的。

1、同动词或助词词组(动宾、主谓)结合,代人代事中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吾未冗(力不足)者。

不为者与不能乾之形何以异?《孟子》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报任》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 《齐谐》是记载志怪事性的书。

名词语用作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无论》

立功的人是他们自己建立功,是遭祸的人是他们自己招来灾祸。

2、同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法云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后汉书》 很高的东西容易折断,很白的东西易玷污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

贤德的人懂得大道理,„只懂得小道理(只抓了些末节)。

3、放在数词或时间名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种类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的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向者陛下问关海道。《戊午上高宗封事》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是食也。《封建论》 “所”后面多是及物动词。

所,所只能放在动词(动词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各词性。所字结构比较复杂,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指代的具体对象不出现的。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 郦元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郦元见到和听到的,大半跟我一样。

2、“所”字结构前可用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 粟者,民之所种《汉书》 粮食,是老百姓种植的。

追之所称的(流俗)之所不讲。(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其北陵,(妇)之所避风雨也,《左传》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3、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所„„”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所食者,等于“所食”(指吃的东西)不等于食者(吃东西的人)。

所爱者,挠法而语之,所憎者,曲法而诛之。《史记》 孟尝君曰:“视吾家之所寡有者。”《战国策》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求之。《察今》

4、所字结构做所指代人或事的定语,所字结构不能具体表示什么人或事物,因此还可在“所”字这后再加上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词修饰它。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史记》 夜,则以吾围(所寓)舍。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

5、所后边加介词

所加“自”“从”“由”“与” 抚军不忘所自,《促织》 巡抚没有忘记这好运造的来由。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园记》 孔某不问肉这所由来而食《墨子》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无采下锅,十多天后,子路给他烧了头小猪,孔子不问肉是从儿来的就吃了。

不在所与居,而在所与谋。《韩非子》

问题,不在于跟谁住在一起,而在于跟什么人去商量。 所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凝固结构,它有以下两种用法 ①表示动作,行为,依赖借助的事物,工具,手段,方法等。 聿笔,所以书也。《说文》

彼吾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苟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送,解授业惑也。《师说》 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战守策》

②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目的,介词“以”当“因为”讲。由于„„原因 此其怕以败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 “所”是所以,所由的意思所不再作为代词

指代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孟子》。所有爱其母者。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修辞

古代汉语出师表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版]

古代汉语教案2

《古代汉语》教案 (4)

古代汉语教案_3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