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词序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代汉语的词序

汉语词在句中的次序比较固定,从古到今变化也比较小,“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古今都是一致的。古汉语中有时谓语放在主语前,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贤哉,回也。”

这种倒装是强调谓语,这种倒装句大体上和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但是,古代汉语也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实际上只存在于先秦以前的上古汉语里,到汉代就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但由于一些写文章的人习惯于做古,因此在历史古文中也常常出现,了解这些特殊词序,对阅读古书有一定的帮助。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词序是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到动词前面,这种宾语前置并不是表达一定语气的一般的倒装句,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遇有以下三种条件,宾语都要放到动词前面。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

上古疑问代词“谁”“何”“奚”“安”“孰”“恶”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

3、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

子将何乘?《墨子·鲁问》

4、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

5、方此之时,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6、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7、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史记》

8、圣五有百,吾孰法焉?《荀子》

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

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如第一例,“谁”放在“敢”前面。前置宾语放在助动词前,副词和动词之间。

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

3、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4、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5、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6、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蜀道艰险到这个地步,嗟叹你们远路的人为什么要来啊)

7、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

(学习从什么开始,又到哪儿终结)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在上古汉语中是比较严格的,很少例外,只有“何如” 也常说成“如何”,但这两种格式在先秦就已经是凝固形式,意思已经不是“象什么”而是“怎么样”或“怎样”了。例如: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

2、与不彀同好,如何?《左传》

古书上“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

3、先生助之奈何?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适寡君之志若何?《左传》 “如何”“若何”“奈何”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它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样”。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

6、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

7、巫妪,三老不求还,若之何?《史记》

二、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

3 这一类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未”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从有书籍记载以来,还没有过地动仪这种东西。)

4、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5、以国之多难,[未]汝恤也。《左传》

6、[毋]是剪弃。《左传》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 许行》

8、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9、莫余毒也已!《左传》

(楚国统帅令尹子玉自杀身死,晋公高兴地说:“再没有人危害我们了”)

10、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发也。《商君书》 (这条道路被堵塞已经很久了,而当代君主没有谁能打通它。)

4 用否定词“弗”“勿”表否定的否定句,一般不带宾语,偶尔有带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前。如:

11、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 《韩非子·孤愤》

12、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如: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例如:

有事而不告我。《左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所谓“宾语用代词复指”是说动词的宾语前置,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是”或“之”字,这个“是”或“之”仍然是代词,作用复指提前的宾语。有的语法书把这种“是”字或“之”字叫做助词。例如:

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八年》

2、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3、谚所谓“辅(颊骨)车(齿床)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4、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

([晋大夫说]我们的君王正担心着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危难吗?)

有时还用“实”复指,如:

5、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辅。《左传》

前两个例句用“是”复指,后两 个例句用“之”复指,这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特殊句式,同上面所讲的两 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是不同的。它的宾语不限于疑问代词或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试比较:

宋(何)罪之有?《墨子》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更法》

(古代的政教各不相同,[我们]效哪一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遵循谁的礼制)

这种格式,宾语前置是为了强调宾语,试对比“今吴是惧”和“今惧吴”、“其虞虢之谓”和“其谓虞虢”,复指宾语前置的句式比一般的动宾式语气要强得多。

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特殊的宾语前置的句式。我们需要注意,

6 不要把这种前置宾语误认是全句的主语,把“是”或“之”看成另有所代。这样就会同另一句式混淆起来。试比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

不复, 寡 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

都是名词+“是”+动词,一个是主+宾+动,一个是宾+“是”+动,这种情况我们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认真辨别。会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是”字既可以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的宾语,因此两种句式有时候在形式上就发生了重叠。

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还可以在宾语前面加上语气词“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

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7、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二年》

8、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9、[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只是确守仁,只是实行义

唯„„之为)

这种“唯„„是(之)„„”式,语气很强烈,不仅突出了宾语,而且还表示动作对象(即宾语)的单一性、排它性。“唯利是视”就是只考虑利,而不考虑别的。现代汉语中还保存了一些

7 这种格式的成语:“唯利是图”。

这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格式,宾语本身也可以是代词,遇到这种情况,复指代词只用“之”而没有用“是”的。如:

10、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11、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由于这种前置的代词宾语再加复指的格式形成的是“是之谓”“此之谓”的的结构,已经是一种凝固结构。例如:

12、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叫它)

13、此之谓不朽。《左传》

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译作“这就叫做”,但古今的结构却不同。现代汉语的“这”是主语,而“是”、“此”是宾语,“谓是”、“谓此”,直译“叫它作„„”。又如: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四、古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问题

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同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的地方: 1)现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都要用动量词,古汉语不用。 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而古汉语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例如:

1、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九距之。《墨子》 “七遇”是接战七次,“九设”是“设置了九回”,“九距”是“抵挡了九回”。又如:

3、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方式,即把数词用作谓语。例如:

4、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战国策·赵策》

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 这是为了强调行动动作的数量。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词序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的词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代汉语教案 词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