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2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史记》等文学常识。 ②积累文言词句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赏析文中的成语故事,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②分析鉴赏文中对刘邦、项羽语言、动作的描写,辩证地评论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

① 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②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②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教学难点:

①从鸿门宴会坐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②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设想】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重在课文情节的梳理,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第三课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句名言:“立志读尽天下书”,可人类有史以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穷尽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尽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籍中的精品,举一反三,受益无穷。从这点出发,《史记》就很值得一读。

二、检查预习:

让学生把整理后的有关《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在课堂上做相应的发言,并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最终点拨总结,多媒体展示。

1、关于《史记》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2、写作背景: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三、学生复述原文,把准备好的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总结,思路梳理等作业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点拨。

《鸿门宴》全文共7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 第一部分(第

1、2段)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

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

5、

6、7段)宴会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宴会前

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项伯夜访

刘项约婚

项王许诺

宴会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项王款哙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宴会后

沛公脱险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1.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2.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3.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4.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5.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四、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鸿门宴》这篇课文无论在基础知识方面上,还是在文章结构,思路梳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五、作业布置: ①再次熟读课文。

②预习文本中的有关刘邦、项羽的语言、动作描写 ③尝试评价文中的项羽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作业:

二、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1)讨论刘邦、项羽人物形象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多谋机诈,很讲策略。见风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虚伪、善于推诿。果断。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暴,不用阴谋。

明确: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项羽的“自高自大”可结合鸿门宴的座次来谈。

三、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要点:(1)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 态度展开。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第二步: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绍,以突出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母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提示: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四、小结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但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五、布置作业

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600字以上。

第三课时

一、基础知识总结:(学生完成)

1、正音:

①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②鲰 (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我曰 ③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 ④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⑤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⑥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⑦彘(彘,zhì,猪) 肩刀 ⑧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②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3、通假:

①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③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⑤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4、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军霸上(驻扎)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不义也(合于义)

②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道)

③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臣活之(使„„活) 拔剑撞而破之(击破、打碎)

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无被动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皆为所虏矣

④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⑤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 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6、文中出现的成(熟)语: ①鸿门宴:比喻暗藏杀机或另有阴谋的宴会。

②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⑤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二、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公为我献之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C.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2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414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13 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 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14/○11 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B)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

(1)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2)项王受璧,置(摆设)之坐上 (3)卮酒安足辞(推辞)

(4)此亡秦之续(连续)而 (5)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6)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7)沛公起如(往)厕

(8)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1)(3)(5)(7)

B、(2)(3)(6)(8) C、(2)(4)(6)(7)

D、(1)(4)(5)(8)

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

A、(1)因沛公于坐

(2)不如因善遇之 B、(1)故遣将守关者

(2)君安于项伯有故 C、(1)范增数目项王

(2)瞋目视项王 D、(1)沛公军霸上

(2)度我至军中

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1)约为婚姻(2)沛公居山东时(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7)张良入谢(8)再拜献大王足下(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A、(2)(5)不同,其余相同

B、(3)(6)(7)不同,其余相同 C、(4)相同,其余都不同

D、全都不相同。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①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①素善留候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①距关,毋内诸候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下列诗句和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南弟子今尚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2)将军威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3)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将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A、(1)项羽 (2)刘备 (3)杨玉环

B、(1)岳飞 (2)刘备 (3)王昭君

C、(1)项羽 (2)曹操 (3)王昭君

D、(1)岳飞(2)曹操 (3)杨玉环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