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8: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概述

·课名是《鳟鱼钢琴五重奏》,是初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鳟鱼钢琴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这部作品运用了钢琴五重奏及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内容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 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拓宽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 倾听音乐,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室内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钢琴五重奏、变奏曲式等相关的音乐知识,并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感受音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学生课余时间运用网络独立收集音乐文化材料、音像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乐观态度。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课余时间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学生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对音乐情绪变化比较敏感,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更准确的认知音乐风格和情绪,并学习和理解多种音乐文化,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学生长时间聆听音乐会引起听觉的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动力,乐于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学生对西方音乐了解粗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营造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本节课采用的

教学方法有 :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引导法、比较法、课堂讨论法等。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是视频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思维的障碍,便于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教学中通过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的不同音色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有所了解,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在聆听过程中,通过对比获得对变奏曲式的了解,通过不断的引导与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这一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第14册。 ·上网查找资料,专门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多媒体教室、电子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艺术歌曲《鳟鱼》

师:音乐是一种最美丽的语言,她可以描绘画面、表达情感,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听一听,这段旋律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提问:歌曲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一条鳟鱼?

师:为什么是小鳟鱼是活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遨游呢?是音乐中的什么让你感受到的。

2、再次欣赏艺术歌曲《鳟鱼》

3、师生讨论,关注到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多处运用以及稍快的速度让我们感受到鳟鱼的自由自在。

4、跟琴哼唱歌曲《鳟鱼》的主旋律,老师通过指挥引导学生在弱起拍、顿音记号和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处唱得生动。

(二)欣赏《鳟鱼五重奏》

一、作者简介: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

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600多首、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等。

二、完整聆听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主题出现了几次?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三、分段聆听

1、分段聆听,根据以下表格中不同音乐要素及情绪来进行对比。 音乐要素

结构音色音区速度

力度

节奏

乐器

情绪

主题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变奏4

变奏5

尾声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乐曲中音乐要素在各乐段的作用。

(1)在变奏乐段的音色听辩后,老师请学生对这一变奏乐段和原来的主题进行对比欣赏,要求听出主题的变化在哪里?(音色、节奏、调性、速度、力度等)

(2)对不同的变奏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及不同的表现力,通过第一次变奏和第四次的变奏进行对比感受。

3、作品分析

A: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四、学习变奏曲式和钢琴五重奏

1、认识变奏曲式。

主题共出现7次,却完全相同,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并简单介绍变奏和变奏曲式。

2、认识钢琴五重奏。

老师介绍钢琴五重奏,使学生认识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五件乐器演奏。

五、比一比

1、听

主题乐器:

以音色分小组,第一小组代表钢琴;第二小组代表小提琴和中提琴;第三小组代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由学生从5个变奏的乐段中挑选乐段听,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当听到你们组代表的乐器出现,就请举手表示,主题在哪个乐器组,就请该组把手举过头顶,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深入理解乐器音色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六、完整欣赏视频《鳟鱼五重奏》

(三)实践

1、唱艺术歌曲《鳟鱼》

2、唱旋律,唱歌曲。

(四)拓展

欣赏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感受变奏乐曲的音乐魅力,深入体会变奏曲式的特点。

(五)总结

通过学习欣赏《鳟鱼五重奏》相信同学们会对古典浪漫主义作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变奏曲式与变奏手法的运用成为这首作品的一大亮点,寓意深远的主题引发我们的深省,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懂得如何去欣赏浪漫主义音乐。

(六)作业

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变奏曲式资料及音像,观看视频资料。

2、歌唱艺术歌曲《鳟鱼》

(七)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设计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是评价者,更是学生评价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教育机制;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设计自我成长的历程,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为自己的评价承担责任,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评价分为两部分:

学生音乐学习评价、自我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聆听、思考、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从不同的音乐形式来掌握本课中的音乐知识点,更懂得如何去欣赏浪漫主义音乐,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九、教学总结

聆听、聆听、再聆听,渐渐的音响有序了,层次逐渐清晰,对照总谱分析,再回归,思索,直到闭起眼睛,耳畔便回荡起《鳟鱼》的旋律,如同乐队就在我身边演奏,每一个音符在我脑中活跃起来,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在与作品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我悟到了!巧妙的变奏手法,钢琴在音乐中角色的转变:时而是渔夫,在第一变奏时,明亮而又干净,一个神情怡然的渔夫垂钓的情景跃然眼前;时而如

流水,婉转低吟,欢快流淌,时而又是情绪的衬托,或明或暗;象征着鳟鱼形象的弦乐各个声部的交相辉映。

我反复思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该让孩子们获得什么?首先应该让孩子记住主题,我想到了歌曲《鳟鱼》,通过它可以架起孩子与五重奏之间的桥梁,让器乐作品欣赏显得不那么突兀;其次了解主题的不同呈现方式,能分辨出不同的主奏乐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学习活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细节,精心设计音乐课件,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在教学中不断的引申乐曲及其意境,并充分地体现了\"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听、说、唱等音乐活动,可以看到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他们或者歌唱,或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音乐之中和创造之中,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音乐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欣赏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_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鳟鱼五重奏》教案

鳟鱼教学反思

初中七年级14册音乐教案 鳟鱼五重奏

钢琴教学反思

钢琴教学设计

钢琴教学设计

钢琴教学的反思与畅想论文

钢琴教学设计1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