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5: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上的反思: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情景设置。在本节课中有利用实物来创设情景,如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见识了我们生活里常见的昆虫-蟑螂,蟑螂的生命里很强,摘了头还可以活九天,但是把它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十几秒钟就死亡了。事情就发生在眼前,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情景中探索化学知识,兴趣盎然,求知欲望强烈,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很快就融入了课堂的学习当中。

2、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二氧化碳在空气里也有,这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但是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怎样才能将这种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气体的性质,通过现象给它呈现出来呢?学生进入思考并猜想了它的性质,最后以小侦探的身份去“破解”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一共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的材料如蜡烛、可乐、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步骤和过程,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虽然有的实验现象和理论上不一样,但是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把原因解释得很完美。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3、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我想,这些惊喜来自于教学中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的结果吧。

4、紧贴生活实际。例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盛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出现白膜、如何检验菜窖和干涸深井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等事例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等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连的事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进行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活动后,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有待提高的方面,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例如,在探究活动中,有的学生用手拿紫色石蕊纸片,有的学生做完实验后没有记录实验现象等,这些存在的问题若能及时向学生指出,则更有利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发展。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节奏把握得当,语言较具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学效果较好。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仍有待改进:

1、语速较快。

2、“小结”环节应适当增加时间。在学习完一节新课后,要交由学生亲自来对新知识进行感悟和总结。在这个环节上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和补充完善的作用,不应越俎代庖。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