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一流佳绩 树示范名校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一流佳绩 树示范名校

——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办学思想

与治校经验

原敏

一、正确的办学理念

先进教育理念的确立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作为全国 600 家名校之一的广西柳州市一中位于柳州市城南,始建于 1947 年,学校占地面积 75694平方米,位于著名的旅游景点——97 年学校新班子上任以后,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站在示范名校的高度,重新审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梳理并明确了我们自己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名校培养名师,名师支撑名校”的治校方略,坚持“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让学生在理想的大学成就理想”的办学目标,牢记“求是崇真”和“三个一切”的办学宗旨,贯彻“办学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保持和发展了“以书为重,求知为主”的优良传统,宏扬“能创第一创第一,不创第一创唯一”的柳州一中人的求新求异的开拓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实现四个转变,即:“实现单一的传统式教育向传统式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转变;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实现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了“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让为位学生茁壮成才”的理念。我校校训就激励学生既要“勤奋、求实”更要“开拓、进取”,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学校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相信每个学生均能成功,不管对何种学生,教师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始终树立“我要成功,我能成功”的牢固信念。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实现成功而已。”超越别人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内打基础,课外求特色,以家庭社会为依托”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以校风“志、勤、严、美”为旨向,着力打造“品味高雅,人文见长”的学校特色品牌。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 2003 年高考中取得的显赫成绩,使“优质教育服务”的品牌在百姓中更加深入人心,柳州市一中声震八桂。

二、独到的管理体制

大家都知道,现代管理科学中有一种“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水容量,不是取决于那块桶帮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这一理论为许多学校管理者所熟悉并被应用。而我们学校班子成员则认为,一只木桶的容量首先不是取决于木板的长短,而是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之间不紧密而漏水,木桶的水容量只能是零。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首要的是营造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保持“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紧密不漏水。百人百心不成一事,百人一心万事可成。只有做到人与人的默契,才能达到事与事的和谐 。我们认为,过分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老师、学生,使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折,这种管理本质上还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太多、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会使师生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而且,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会有个性潜能的释放和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靠“火药味儿”很浓的“管、卡、压”是培养不出现代人才的。作为学校管理者,其教育和管理理念应是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掘师生的潜能、适度张扬师生的个性,激发师生的潜能,提升师生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赏、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协商、帮助、支持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环境,使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鼓舞和帮助,使学校成为让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在一中,可以使师生完成超常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而且乐此不疲。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学校管理上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对干部的管理:

随着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校长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控制与计划变成了作为一种资源的教练、领导和行动。校长的工作越来越需要群体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独木难撑大厦。一个校长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合作精神,仍旧难成大事。对此,不少学校校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往往通过授权给副手来解决。而我们学校校长不是授权给副手,而是赋权给副手。赋权不同于授权。授权是指校长并不是真正赋予下属权力,依然如以往一样进行重要决策,只是将相对不太重要的任务交给其他人去干。赋权是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它要求校长有相当程度的自信和对下属的充分信任。学校领导只有学会成功地放下权力,让每一位下属都有机会,都能为工作的完成作出努力,下级和教师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这样才能淡化个体,突出管理群体,才能真正做到以“一班人”为本。我们学校校长从 02 年 2 月开始就赋权给学校年轻副手们。在此之前,两位年轻的副校长已经各自担当了一年的重任,今年由我来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包括财政签字权,这既是对我们年轻干部的信任,又是给我们压担子,尽早地把年轻干部推到第一线去锻炼。而我们作为下属,被赋权后也会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团结在校长周围。这样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样,校级副职对中层干部也是一样。这样,学校领导通过对副手的放手、放心、放权,使每一个人都有职、有责、有权并且有合理的利,使他们都愿意尽心尽力地工作、配合,从而下好全局一盘棋。多年以来,我校中层以上干部除了要求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以外,几乎都是满课时工作量,并且大多数兼任班主任,有些还兼任年级主任。如 03 年高三年级, 10 个班主任中有 8 个是中层以上干部,其中有我和覃副校长。今年高三郑副校长也作班主任。另外有 10 位中层干部作班主任。这在其它学校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也是难以做到的。这样做既可以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得到很好的锻炼;又可以让干部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此外,在年级管理上,也体现了大胆赋权的思想。我们的每一个年级就相当于一个分校,由年级负责人全权管理,教师的任课安排由年级提方案,教务处统筹,校班子定夺,班主任安排也是由年级提方案,政教处统筹,校班子定夺。教育教学则由年级组与政教处、教务处协商管理,这样做大大地提高了年级组的战斗力,使得各项工作更便于落实。 分层管理,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可以保证每一个管理者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一块主动耕作的阵地,一个“自由舞蹈”的平台,这也是教育管理和谐化的必然选择。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抓细节、抓环节。一个好的计划的完成,主要就是看各个细节、环节的落实。在美国肯塔基丰田汽车装配厂里,每道流水线上都有一根紧急拉绳,一旦出现问题,工人可以拉动绳子让装配线暂停,尽管一个 5 岁的孩子都能拉动那根绳子,但在那里,工人们普遍认为拉动绳子是一种耻辱,因为只要每个人都按要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质量就不可能出现问题,在丰田汽车装配厂,那根绳子的象征意义远远大过了实际用途。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工作能落实、有成效的诀窍也就是在各个细节、环节上一丝不苟,每个人都具备了保证自己环节质量的责任心。

(二)、对教师的管理:

( 1 )以人为本,和谐管理。 学校领导能不能创造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兴盛衰败。学校领导的工作中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服务。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要更多的体现在服务上,疏导人的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合理组织力量,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校领导的关心、体贴、帮助会让教师感到温暖,从而产生一种激励。一个人之所以能从事某种工作,并干得卓有成效,归根到底是由于内激励起的作用,即我们常说的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用我们一个老师的讲法,就是“校领导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领导当牛干”。教师渴望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尊重。因此,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和策略,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尊重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知识和才能。对教师既聘之,就要充分地相信他,全心全意地依靠他,尽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让每个人的热忱在一中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我们学校每个领导干部的共同心愿和最大目的。我们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做到了“三不”:一是不迷信用经济手段管理教师;二是不热衷于用繁琐的规章制度管理教师;三是不过热地追求量化方法管理教师。既注意合理适度的“硬性”“量化”的科学管理,更注意具有“软化”特点的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以人为本的“人情化”管理,形成了我校独特的“以情感感召为主,制度约束和经济激励为辅”的管理特色。积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和“绿色”的人际氛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形成了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管理氛围。最具体的一个例子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从来没有硬性规定我们的教师在学校坐班。我们的教师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能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一中的教师最敬业,一中的教师最肯吃苦,一中的教师最肯奉献,已是柳州市同仁的共同看法。

( 2 )明确目标,激励关怀。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 %的人没有目标: 60 %的人目标模糊; 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 %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25 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 3 %者, 25 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25 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 25 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占 10 %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其中占 60 %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 27 %的是那些 25 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这就是目标的威力。由此我们认识到,每个教师树立一个工作目标的重要性。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面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而目标的设立是发挥其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学校领导要求每个教师都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鼓励教师在工作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再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带领他们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具体来说,学校要求每一个人 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谁不可替代?名师不可替代。什么是名师,我们认为三种人可以成名师:一是在本学科教学领域内成为专家型教师。也就是说你对教学中某一内容的把握与处理极有深度,比如语文学科,你专门研究作文教学,形成一整套的作文教学体系,别人遇到作文教学问题都向你请求教,说明你就是专家;当你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别人一听,就知道那是你的课,在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你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而且这套模式经得起检验,这同样是专家;或者你对某个细节了解得多而且很细,当别人有疑问时,首先想到的会是你,这同样是专家;笫二种人是班主任工作特别有能耐,能研究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道德的成长,班主任工作方式独特;笫三种人是能独立开设课程的。如果你能编写教材并开设这些课程,而这门课体现学校价值观和时代发展方向的,那么,你靠这门课就可以成为名师,靠这门课就可以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鼓励教师思考 ,让教师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明白工作,在思考中感到工作的快乐。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用脑子工作”,工作中努力是好事情,但是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多动脑,多思。因此,学校常常要求老师们工作时要“用心”。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创造奇迹!教师作为文化素质高、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强的群体,他们在工作上希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在业务上渴望完成文化水平和管理素养的升华;心理上盼望获得的领导器重、学生尊重、社会推重。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强调学校领导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强调对员工的尊重、赏识和关怀 。我们认为,学校领导只有事事有心,处处用心,才能凝聚人心。我们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工作、家事、子女上学、职工福利等方面事情,都极为关心。如 98 年学校为了让教职工安居乐业,学校领导历尽艰辛,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种种苦难,最终赶上了房改的最后末班车,为教职工新建了 98 套教师公寓;每年学校为新分配到校的教师提供日常生活用品,从集体宿舍的热水器、燃气灶、开水器、洗衣机,到个人的床铺、书桌、蚊帐、被子、枕头等床上用品都一应俱全,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学校领导班子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新教师逐一进行家访,校领导家访的足迹遍及市内市外。有一次,学校领导一行五人驱车 200 多公里,到平乐县一位新老师家进行家访,他的父母备受感动;学校近几年来已为老师的进修提高投入了近40 万元,现学校已有 21 人攻读在职研究生班和硕士学位,有 10 人已修完研究生课程并获得学历;从 97 年开始,我们启动了“名师工程”,推行 “首席教师管理制度”,现已评出首批首席教师 5 人。我校为名师提供了优厚的待遇,特级教师、首席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自治区级 A 类教师培养对象与学校校级副职享受同样待遇,自治区级 B 类教师培养对象与学校中层享受同样待遇,为鼓励年轻教师成长,我们每年还评出学校 C 类教师培养对象,他们与教研组长享受同样待遇。正是由于我们牢固树立了“名校培育名师,名师支撑名校”的治校方略,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业务和管理骨干,还有多人输送到教育局及兄弟学校。因此我校常被誉为培养干部和人才的摇篮。同时近年来还吸引了特级教师陈乐东、覃恒洋以及国家级骨干教师、自治区 A 类培养对象唐毓华老师等名师到我校执教。

此外,我们关心教师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能力,让老师们发挥最佳才能,让每个人都有发挥其热忱的地方,想方设法构筑了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给每个教师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创造欲。如上学期学校中层竞聘和本学期学校处室主任助理竞聘,我们就有不少教师积极、主动的报名参加;这次研讨会上观摩课的年轻教师,都是主动报名参加的;还有我们英语教师李志好主动向学校提出来自己想带一个班进行英语方面的试验等等,学校已经形成了人人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的良好氛围。

( 3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良好的氛围,鼓励教师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生存,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但是合作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关键的是合作的质量,合作得好就叫协作,合作不好叫做凑合,我们常给教师讲这条华盛顿合作规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假定每个人的能力值都为 1 ,那么 10 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 10 大得多,有时则比 1 还小。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永无宁日。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正如“众”字,三个“人”字重重叠叠,相互支撑,却又相互限制,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众”字。

( 4 )保持个性,慎作“园丁”。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校领导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这从评价体制、激励机制上得到了证明。这种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突出了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削弱了教育的本质功能,从而破坏了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结果是第一,过程是第二,因此,教育手段优劣并不重要,错误地运用了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只要所教的学生在升学考中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老师,不管这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还是启发教育,也不管教师对学生是体罚还是关爱。教师和学生好似机器一样,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体验不到快乐。这种评价体制导致的结果显然是与目的相违背的。对此,我们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们更注重过程的研究。我们一直把教师比喻作“园丁”,因为园丁有勤劳、无私、乐于奉献的品质,也因为园丁能栽种培育出最鲜艳的花朵,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一点,就是园丁在对花朵栽种和培育的过程中,对花朵进行的修剪往往是按自己心目中的模式去修剪、塑造,„„结果我们发现,这些植物在园丁的剪修下,都长成了一模一样的形状,毫无个性可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发现所教出来的学生也都成了一种模式的人才,那么,我们就要反思自己手中的这把“剪刀”了,被束缚了个性的学生,还有脱颖而出的能力吗?所以,慎作“园丁”,慎作修剪,小心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才是优秀“园丁”的责任,也是教育当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我们学校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已初步取得成效。去年的文科状元黄明旻同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她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很有个性和主见。她高三了还担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经常组织活动;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论文获市级奖励;她钢琴已过 10 级,到高三还经常出去表演;学校大型的活动她都是作主持人。她的表现相信不少同志在幸运 52 节目中已经有所见识。

(三)、对学生的管理。多年来,我校一直以来推行“三优”教育,即优良的硬件设施、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尤其是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这是一所学校打造品牌的关键。加入 WTO 以后,教育的定位就是服务行业。提起服务我们容易把它理解为伺侯,或者理解为就是提供和帮助。但我们却认为,教育服务首先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其次才是一种提供和帮助。教育服务不是一般意义的服务,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应该说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可作一种形象的类比,工业社会的教育比较像制造业,而信息社会的教育更类似服务业。信息社会的新教育就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而服务业的精髓就在于人的个性化需要的满足。因此,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想到自己要服务,要为教师服务,要在工作中为教师提供舞台,让教师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在学习上为教师创设氛围,提供便利;在生活上要悉心关照,排忧解难。而作为教师在讲台上要意识到在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做真人,会学习,能创新。让学生充分发展,让师生、家长满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服务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想赢得这场竞争,就必须在竞争队伍中独树一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在强调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人的发展,是以“人格”的完善为核心的,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会学生“做人”。“为人”本身就是“为学”。我们常常提醒老师们教会学生读懂一个“众”字。“众”最上面的一个“人”,是古人、前人、伟人,他们的立言立行在书中,“以书为重,求知为主”,我们不仅要“求知”,更要读懂前辈们的“做人”。下面并列的两个“人”,前一个是领路人,是我们的教师、朋友,是引领我们前进的人,后一个人才是我们自己,做着前人、引路人未做完的事业。这两个“人”是平等的,是师生,是朋友,更是战友,是同志。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以学习者的姿态虚心地做人,三人成“众”,方显团结、合作的力量。为此,学校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存。曾经有一个留美学者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学校请名人、官员、科学家给学生作报告,美国学校请护士、警察、消防队员给学生做报告,中国给学生树立标杆,而美国让学生了解社会,而后者对一个人的成长更为有利。假使我们都能给与学生更多的人文学习,更多的人文关怀,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马加爵了。

三、优美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成长为一流的名校,就必须培育一流的校园文化。为此,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把校园文化定位为“美”。进入学校大门,就是一座“美”的雕塑,它是由师生双手相握而成,意思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由双手创造的。“美”是我校的标志,更是我校师生始终不渝的追求。屹立在绿茵场边“三 A ”造型的建筑是我校的建筑标志。它是成功的三要素“目标( AIM )、态度( ATTITUDE )、行动( ACTION )”的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同时,“ A ”是 26 个英文字母的第一个,又包含着“一中、一流”,即要求我们一中的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争取三个第一的寓意。它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内涵,即“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在校门橱窗里展示着一中学子的书法、绘画、摄影、科技小制作的作品,在墙壁上、在绿地里、在路边、在显眼的地方,还印刻有学生优秀的文明标语。此外,校园内的桐油山上铺砌了石阶,山道弯弯,曲径通幽;掩映在绿树中的山亭,飞流激溅的人造瀑布,流动着动感的音乐艺术广场,造型别致的读书长廊,还有花带、假山、水池„„校园不是公园而胜似公园。我们还请学生把学校优美的校容校貌拍成照片挂在办公楼、教学楼等醒目位置,美丽、高雅的育人环境对师生产生了无形的规范、制约、激励和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结束语:

一个人要想取得某种成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客观方面却往往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接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就像一颗优良的种子不会拒绝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能达到与环境和谐的境界,势必会加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我们柳州一中就是一粒种子,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希望各地市的专家、各学校的领导老师们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指正。在这里,让我再一次代表柳州市一中的全体师生,对今天的与会者说一声“欢迎光临,谢谢指导!”。

创一流佳绩

走特色道路创一流名校

办特色教育 创一流名校

树文明形象 创一流服务

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

创一流品牌 树一流形象

“树标杆、定标准、创一流”自查报告

重学生健康成长 创一流示范食堂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

树标杆、铸精品、创一流活动总结

创一流佳绩 树示范名校
《创一流佳绩 树示范名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