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 《众数》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4: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 六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104页相关链接3个红点,自主练习1---6题,新课堂第92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互化。 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1)读出下列百分数。

25% 130% 13.6%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75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311

2 1045

(4)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 5 0.48 1.25 10.3 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但是直接用百分数有时不方便,一般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所以,我们要学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把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

第一步:把0.13 1.2化成百分数。 小组讨论,尝试改写方法。 班上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板书:

130.13==13% 100

1201.2= =120% 100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分组讨论,交流,班上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共同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小数 百分数)

及时巩固练习:每个学生自己写两个小数,然后将小数化成百分数,利用展台全班互相交流,评价。

35第二步:把

化成百分数。

46学生独立尝试做一做。

小组讨论改写方法。 班上汇报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

75 =75% 1005/6=5÷6 ≈0.833 =83.3% 3/4==3÷4=0.75=(提示学生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想一想: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分组讨论,交流,班上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共同总结: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也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

(板书:分数 百分数)

巩固练习:每个学生自己写一个分数,做在练习本上将它化成百分数,然后全班互相交流,评价。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生结合练习题,小组交流,总结方法,班上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也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

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分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班上汇报做法。 教师板书: 19%=19 10025125%==

100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补充: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怎么办? 课件出示:把0.6%化成分数。

学生分组讨论,做一做,班上交流做法。

共同总结: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的要约分、化简。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后,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乘

10、100……去掉分子的小数点,再化简。

(板书:百分数 分数)

及时巩固练习:一人出题,大家一起做,相互评价。 3.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课件出示:把3% 0.7% 123%化成小数。 学生独立做一做。分组交流、讨论做法。 班上汇报。教师板书: 3%=3÷100=0.03 0.7%=0.7÷100=0.007 123%=123÷100=1.23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

百分数

分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众数,认识了什么是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了众数(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有时一组数据的众数不止一个,有时一组数据没有众数。)明白了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要快速准确地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必须先对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再挑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这样就找到了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同学们对众数应用得怎样呢?接下来有没有信心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3)13 9 11 9 9 9 8 7 9 6 (4)23 24 23 23 26 25 24 23 28 23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出示新课堂题目:

3、填一填。 (1)在

7、

8、

8、

8、

8、

10、

9、

7、

8、

9、

6、

8、

5、7这组数中,( )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2)六位评委给一位歌咏比赛选手打分。其中4人打9.5分,2人打9.2分,1人打9.8分。这位歌手得分的众数是( ).(3)六(5)班第3组同学的身高分别为161cm、149cm、149cm、158cm、157cm、158cm、158cm、150cm、147cm。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这是专门巩固众数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充分交流各自寻找众数的方法。重点强调众数是这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某数据出现的次数。

1、综合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这是用众数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1)题,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然后重点解决(2)题,让学生自主分析数据,再班上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白这些大蒜接近一半的瓣数是10,其它绝大多数的瓣数在10瓣左右。

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这是用众数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

本题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练习时,可以先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表格,如:豆粒数是1的豆荚有几个?豆粒数是2的豆荚有几个?然后进行分析。学生找出众数是4后,班上交流自己的发现:多数豆荚的豆粒数是4粒,大约一半以上。

出示新课堂82页第2题:(这是用众数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 次数 1 2

10 成绩9 (环) 8 9 10 9 5 9 9 10 8 (1)找出这组成绩的众数。

(2)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能预测一下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吗? 练习时,(1)题学生独立找一找,(2)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班上交流为什么预测的成绩是“9”? 进一步明确众数的实际意义和特点。

2、拓展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这3道题目都是运用众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要求学生能根据众数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升对众数意义的理解深度。)

练习时,让学生弄懂题意,重点交流“为什么多生产为什么少生产”。进一步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出示新课堂83页第3题:

中兴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了如下房型供客户选择: 房型(平方米) A:62.5 订购人数 21

B:90 56

C:128.5 168

D:150.8 72

E:189.2 15 (1)求出“房型”这组数据的众数。

(2)你认为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应该多开发哪种房型,应该少开发哪种房型,为什么?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读懂表格,找出众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第2小题,班上交流多或少开发的原因,提升对众数作用和特点的理解。 出示新课堂82页第3题:

为了了解同学们完成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学校对六(2)班4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分) 30 人数

40 4

45 23

50 12

60 3

80 1 (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2)教育有关部门规定六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你认为该班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表格,自主找到众数,然后根据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做出判断,班上交流,说清理由,加深对众数作用的特点的理解。

六、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合作探究了什么问题?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课外拓展:

板书: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

集中水平

出现次数最多(不唯

一、也可能没有)平均数

整体水平

和所有数据有关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进而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我结合学生的成长实际,介绍15名进入青春期的女生身高年增长的一组数据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这组数据的特点,发现8厘米这个数据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让学生亲临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然后,步步深入,通过“一分钟跳绳比赛”、“ 王叔叔去应聘”、“黄豆种子发芽试验”等一连串情境问题,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同时结合平均数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众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2)众数与生活的融合。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生活素材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来源于生活。并在参与中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众数、平均数的使用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选取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很自然地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活动融入到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学习众数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这节课下来,我已经感受到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想象力的丰富。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创设了数学,数学是人类通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3)重视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节课,我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王叔叔去应聘”这一情境的创设,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可实际工作时只领到1200元,他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我向学生设疑:这问题出在哪儿呢?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此处用平均数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员工的工资水平,而“1200”是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用“1200”来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更加合适,从而自主探索出众数的意义。探究找众数的方法时,我让学生找三组同学“跳绳比赛”成绩的众数,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找数据的众数的方法,从而得出众数可能不止 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的结论。

2、使用建议。新课堂83页第3题,求出“订购人数”这组数据的众数有错,应该改为求出“房型”这组数据的众数。

3、需要破解的问题。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个别学生容易把次数当作众数,找众数显得有点迷茫。

张美

西山阴小学

众数教案

教案 众数

中位数、众数教案

众数中位数教案

众数的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参加比赛 众数教案

众数与中位数教案

众数 教材分析、教案 (棋盘)

六 《众数》 教案
《六 《众数》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