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fww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1、循序渐进,活学活用

儿童的学习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前提,素材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围绕现实生活中“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首先,学生独立提取数学信息:每次最多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的时间都是3分钟。初步猜测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继而化繁而简,从烙1张饼和2张饼出发。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烙3张饼最优解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反馈——优化的学习方法,探索出3张饼的最佳烙法。在探索4张~10张饼的烙法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烙3张饼的活动经验和表象,通过上述梯度学习,学生有效地感知到饼数与烙饼所需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及时予以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建立“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到此学生可以利用规律解决烙33张饼所需的最短时间这个问题。最后通过练习环节的演示,巩固本节课的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行统一。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烙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学生便要从“烙饼”这一常见事例中经历烙饼最佳烙法的产生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如何让学生将知识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也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自我探索。因此在本节课设置了多次操作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调用各种感官全面搜集信息,这是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其他教学媒介无法比拟的。

如:(1)引导学生操作“如果烙2张饼,怎么烙可以最省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做到边演示边讲解,初步体验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张。(2)烙3张饼是突破口,通过个别同学的展示,其他同学对比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分析发现烙3张饼时间不同的原因,加深学生对问题模型的认识:保证锅里空间不闲置。然后全班再次演示交替烙饼法。(3)小组在演示书本“114页做一做第1题”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实际演示上菜的过程,真正落实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策略优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同的学生解决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在初步探索烙3张饼的方法中,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不同的烙饼方法,烙四次或者三次,通过同一问题情境的不同策略的对比,引发学生反思“这些烙法中,你喜欢哪种,为什么?”从而凸显交替烙饼法的优,体现策略优化。再如“烙6张饼该怎么烙?”生1:“两张两张地烙,烙6次,需要18分钟。”生2:“把6张分成3张和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6次,需要18分钟。”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可行,并且两者都是最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两种方法的优劣,让小组合作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烙一烙,再用另一种方法烙一烙。此时已经不用教师多讲解,学生通过操作能感受到,虽然两种方法用时都是最短的,但是“两张两张烙”较为方便,而“分三张三张烙”显得复杂些。就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了优化的本质内涵。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烙饼》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 烙饼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DOC[材料]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