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特大纲1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特性

本课程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这是一门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完整把握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懂得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指明方向;培养学生科学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十七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辅之以网络辅学辅教式教学。本门课实行“4+2”的教学计划,即在每周6学时的教学计划中,教师课堂讲授4学时,利用课程网络辅助平台辅教、辅学2学时。

五、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72学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7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要求学生把握这个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怎样确立的?

3、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4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4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3、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4、如何正确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6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不同。这个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识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4、如何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它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国情基础。本章就是要说明应当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它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4、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6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关于改革,要求学生掌握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关于开放,要求学生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并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思考题

1、如何全面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实行的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突出这是史无前例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经济制度部分要讲清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部分,分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分配制度方面突出了两个问题: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创新性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新农村建设

五、区域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思考题

1.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人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人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5.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6.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6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掌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思考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握“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坚持和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2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掌握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思考题

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4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帮助学生掌握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思考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六、网络辅学、辅教内容(36学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网络辅教、辅学1学时)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结合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转变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

二、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三节 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七、教学要求

1、本课程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讨论式教学或案例式教学方法。讨论主题教师自行决定,相关案例教研室统一发布在网络上,任课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案例发布在公告里,让学生学习。

2、两位老师合上的班级,交接时间在第十周,即第一位教师上到第九周,第二位教师从第十周接课。第一位老师讲第一至第七章,第二位老师讲第八至第十五章;前一位老师在第八周发布期中测试题(全部为客观题,由教研室提供,成绩自动生成)和作业题1—2题,并提醒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两位老师各自负责自己班级的作业批改和网络辅学成绩统计,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网上答疑(必须留下记录)。

3、督促学生按时上网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自学本课网络辅助教学内容(网上发布课件,截止至期末);(2)第十二周之前完成期中测试;(3)按时提交课堂讨论提纲。此外,鼓励学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凡参与在线答疑的学生,由老师酌情增加平时成绩分数。

八、成绩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网络成绩(期中测验、作业1次、网络学习情况三项各10分)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旷课达总学时三分之一者报学校教务处取消考试资格。

九、教材与参考书目 1.指定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育部组编。 2.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泽东文集》6-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5)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以来重要政治文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2012年8月

1011上毛特大纲

毛中特复习大纲

毛特

毛特.9.1

“毛特”问答题

毛特资料

毛中特

毛中特

毛中特

毛特重点

毛特大纲1
《毛特大纲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特大纲 大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