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5: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间文学资料

1、民间文学定义: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主体的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2、民间文学的范围:

A、主体体裁:a、散文类:民间神话、传说、故事;b、韵文类:民间歌谣、史诗、长诗、谜语、谚语;c、韵散结合类:民间说唱、民间小戏

B、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界限:a、与通俗文学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不同之处在于创作者不同、创作流传方式不同、内容思想倾向不同。b、与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只是在忠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然后,再发表出去;另一种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 C、“模糊地带”:当代报刊上的新故事、新歌谣以及三国、水浒。

3、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基本特征(T、M、J):a、集体性(定义: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b、口头性(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存在民众口头上,口头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c、变异性(因流传地域不同,环境、气候、语言、风俗各有差异,或因演述者口才、风格的不一样都会产生异文。又称民族性、地方性)d、传承性(保持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是群体意识的历史沉淀;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形成相对稳定的传统,包括讲述方式、结构艺术、修辞手段、音韵格式、习惯用语等;沿用某些形象,保持质朴、刚健、清新的风格)

4、A、神话的定义:神话是借助于幻想和神话的手法,采用文学的形式(诗歌和散文)表达出来的原始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奥秘、社会人文情况、人类本身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原始知识的一种积累和解答。

B、神话理论性著作:矛盾《中国神话研究ABC》,开创了中国神话体系的先河; 闻一多开创了文献神话与口承神话互相印证的新思路; 谢适骏《中国体系神话简论》,用西方神话学观点来反观中国神话;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大辞典》 广义神话论 C、神话历史化理论:(希腊学者攸痕麦拉斯)神话知识历史的传奇描述,从历史上根究起来,所有的神话都是历史的人物,只不过后人对古代的历史事件做了想象夸张的描述,使它成了神话。如:皇帝蚩尤之战、特洛伊战争。

5、例举几本关于民间文学的书籍: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民间文学的立体性》;万建中《民间文学理论》

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全国各地编纂的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

6、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

7、(L)以民间传说为例,论述民间传说的“典型化道路”:

以鲁班为例。(或以孟姜女(贞烈的典型)、杞良妻、杨家将为例)

鲁班的各种传说,由于和一些著名建筑工程、劳动工具以及工匠的某些劳动习惯,行业规矩联系在一起,因而获得了令人可信的形态。 它们虽然不是鲁班曾有过的实事,但却是广大工匠在自己的劳动中可能会有的实情,是他们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历代能工巧匠对自己创造力与创造精神的一种肯定性的审美关照。 鲁班的原型是《墨子·非攻》里的公输般。 以孟姜女为例

(孟姜女故事的发展)最早的雏形(叙述杞良妻拒绝齐侯郊吊的历史事件)-----战国和西汉时期(添加了杞良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至东汉(故事中心由善哭进而发展为哭崩城墙)----西晋、后魏时(城墙具体化为杞都城、莒城)-----北齐以后(与长城挂钩,演变为杞良被迫服役修筑长城而死,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悲剧故事)-----明代以后(增加了孟姜女与秦始皇面对面斗争,最后投水而死)

8、民间故事的著作: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是中国第一个对自己民间故事的总结;爱博哈德《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9、民间故事类型:A、生活故事:以描述民众的各种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故事。这类故事现实性较强,反映生活的面十分广阔。包括: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官和民的故事;劳动故事、家庭故事和爱情故事。

生活故事类型:a、机智人物故事(阿凡提、喜羊羊与灰太狼);b、灰姑娘型(又称后母型,如:白雪公主);c、蛇郎型(白蛇传);d、毛衣女型(又称天鹅处女型,如:牛郎织女、五姑娘、孔雀公主,这是母系向父系过渡的一种类型);e、小红帽型(狼外婆型);f、怪孩子型(青蛙王子、蛤蟆儿子、莴苣姑娘)

A、民间笑话:是民间故事中的讽刺小品,是民众用口头语言创造的口头漫画。

笑话历史:曹魏时代,有了第一部笑话集:魏邯郸淳的《笑林》。 B、民间寓言:是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短小精悍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叙事+议论) C、幻想故事(童话):幻想色彩非常浓厚,是运用幻想的手段把人间的生活通过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故事。

10、“AT”分类法:由阿尔奈(芬兰)在作品《故事类型索引》中提出,他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写出间接的提要,并依一定的原则将这些故事情节进行了分类编排。美国的汤普森针对其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被各国学者称为“AT分类法”或“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11、中国三大英雄史诗: A、《格萨尔王传》:流传与广大藏民居住的地方,是全世界最长的一部史诗。叙述格萨尔王一生的丰功伟绩。 B、《江格尔》:是蒙古史诗,流传在新疆地区。描写部落盟主江格尔保卫北方的理想乐土的众多征战。是由数十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史诗,除一部序诗外,其余各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独立成篇。 C、《玛纳斯》:是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共有八部,叙述柯尔克孜族的形成与玛纳斯八代的英雄业绩。是中国三大史诗中唯一一部由一个人(居素甫·玛玛依)唱完的。

12、民间长诗的分类(包括长诗名称以及民族):

A、民族斗争、阶级斗争题材:a、张秀眉之歌;b、钟九闹漕;c、嘎达梅林(是蒙古现代史诗,记叙了嘎达梅林起义反对蒙古王爷以及军阀张作霖的故事)

B、爱情婚姻题材:a、傣族《娥并与桑洛》---叙述了一个近似汉族梁祝悲剧的故事,爱情婚姻题材的叙事长诗。《召树屯(孔雀公主)》---爱情婚姻题材的叙事长诗,讲述的是王子召树屯与孔雀仙女南诺娜的爱情纠葛;《葫芦信》b、回族《马五哥与尕豆妹》---爱情婚姻题材的叙事长诗,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发生在甘肃宁夏的一个真实事件;c、哈萨克族《萨里哈与萨曼》;d、彝族《阿诗玛》---支系撒尼人,爱情婚姻题材的抒情诗,揭露了封建恶势力的凶残与野蛮;e、苗族《哈梅》。最后两个是以女性名字命名。

13、民间歌谣的分类:

A、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

B、时政歌:是民歌中的投枪匕首,是广大民众有感于某些时事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 为什么说时政歌是民歌中的投枪匕首?

劳动大众对于重大的历史事变、风云人物及政治形势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在时政歌谣中,多有及时的、尖锐的、强烈的反映。此类歌谣,紧贴时代脉搏,能敏感地反映时事的兴衰,刻画出历史的足迹,因而别具有研究价值。例:楚虽之户,亡秦必楚。

唐·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C、历史、传说歌 D、生活歌 E、情歌

F、仪式歌: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包括:节令歌、诀术歌(成人礼)、礼俗歌(哭嫁歌)。

考:*出嫁歌的内容(如:骂媒---难忘父母养育之恩、难舍哥嫂之情、对女伴的难分难舍之情)*出嫁歌的起源:起源于封建社会,新娘子心情悲伤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不了自己心爱的人,这是一种地位不平等的表现。*哭嫁歌的艺术特色:运用排比、拟人、比兴、谐音和双关。 G、儿歌

14、民歌的几种体裁:A、信天游:流行陕北,形式和爬山歌相近,两句一首,在七言的基础上歌词较为变化,但衬字较少,曲调高亢自由,多用叠音词和比兴手法。

B、山歌:南方各省对民歌的通称,多为七言四句一首,但也有五句一首的,本来四句已完结,再加上一句,把感情加以强烈的抒发。

C、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花儿一般每首四句,但曲子只有两句,句式多样,常常是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抒情。曲调高亢粗犷而又悠扬优美。

D、少数民族民歌之拉夜:流传于甘、青、康藏等地的广大牧区,每首三段,第

一、二段式比喻,第三段是本意。如:《金瓶寺的小山》

15、民间歌谣的艺术传统:鲁迅“乡民的本领不亚于大文豪”;高尔基“不懂得民间文学的作家是坏作家”。民间歌谣经常使用的手法:赋、比、兴、拟人、对偶、谐音、双关、排比、比喻。

16、(M、J)A、谚语:是民间口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言简意赅且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一般是很完整的句子,谚语以阐明事理、经验为旨,有哲理性。例:“狗改不了吃屎”;“穷攀富,不穿裤”。

B、歇后语:一般由本体和解体连缀而成,喻体、解体若即若离,讲时略有停顿,使用时一般作句子成分,多状物取形,风格谐趣俏皮。例:阎王爷生天花——尽出鬼点子;李逵卖煤——黑对黑;独眼看广告——一目了然。

C、谜语:是民间文学中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韵文作品,是以某一事物、行为或文字为底,用隐喻、暗示等方法作面,供人猜测的隐语。它由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是谜语中的喻体,谜底是谜语中的主体。谜语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民众智慧的艺术结晶。例:a、物谜:兄弟七八个,抱着桅杆坐。一时分了家,衣服都扯破。——蒜瓣;猴子身轻站树梢——荔枝(立枝);b、事谜:竹子竹子绳,竹子兜下蹲个人,我以为你送饭来,哪晓得被你害死人——钓鱼;c、字谜:打你两拳头,踢你一脚头,说你不成人,去叫你娘来——海。

17、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标志着中国田野作业的开始。

18、(M、X、J)A、1958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确定了(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工作方针,称为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十六字方针”。B、相声里说、学、逗、唱四要素里面,“说”的地位占统治地位。C、民间小戏的艺术传统有:a、抒情写意,以一当十;b、夸张变形,幽默风趣;c、乡音土语,亲切活泼;d、载歌载舞,虚实相生。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简答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