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走进心灵的后花园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4: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走进心灵的后花园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教育

尹艳

大文学家雨果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我国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也有两句同样精彩的哲理诗句:“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可见,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几年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我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同学,努力构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和情感氛围,并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心理教育。下面结合十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和认识:

一、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健康修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石。教师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教师心里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罚学生。鉴于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做好班级工作的起点,首先,不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或缓解高压心态,不再主要以学生分数论成败;第二,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爱生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三,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先进的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第四,学会把办公室当作“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坊”,经常把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同事讨论。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心里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我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工作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我在与学生交往时,就比较注意自己的情绪,每当遇到学生违纪时,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原因,继而问道:“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这样做影响了谁?个人?还是集体?”或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好好想想,明天再说。运用这些方法,不仅给了当事的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期,而且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反省,等到时机成熟,再找当事人谈话,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营造班级“亲情”氛围,努力使自己成为班集体的一员

人为心理问题所困,无异于陷入一座“围城”。开始,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思想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良”, 于是遭遇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此时学生呢,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性”行为发泄不满,表示抗争。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从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这是班主任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班里的滋生,我开始注重进行“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班级环境。

1、教师寄语:“进门来,你是610班的希望;出门去,你是610班的自豪。”

2、利用新学期开学召开主题班会,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令学生耳目一新:“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此谢谢大家。希望我们继续保持,共同度过今年的教与学时光。” “过去的一学期,有些同学表现得很好,有些同学在努力追赶,大家都为集体作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为此,我们班取得了 “六好文明班级”的光荣称号。今天,让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共同创造610班新的辉煌。”一句句诚恳而热情的话语,我和学生的距离又拉近

了。

3、抓住学生生病的契机,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6月初,我班学生王某某因高烧不退又查不出原因而请假很长一段时间,于是我就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在班里的学生写慰问信,一开始有的学生不愿写,我就引导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药物上的治疗,而是精神上的慰籍,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关爱奉献给别人。„„”在我的引导下,大家都开始写了,就连一开始最不愿意写的学生刘某某也动笔了,有的学生写完后把信纸叠成纸鹤,有的叠成小船,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放学回家时去送,有的学生当场就说:“我好羡慕王某某,真希望自己也得场病。”

“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学生也更注重塑造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了。

三、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信

“育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信念。为此,在工作中,我努力用“师爱”抑制不良,慢慢地将心灵受伤的学生搀扶到正路上来。

“拉一拉 送一程” 当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的错误时,我先不忙给予批评和警告,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通常我是陪伴学生“走”一程,相处之中指出发展下去的危险“前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似有不妥”,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让学生自省、自悟。

1、以赞代贬促其发展。一次,刚响过上课铃,我走上讲台,一个学生发出了一声怪叫,全班皆惊。我见状依旧镇静如常,和颜悦色:“刚才的叫声很好听!请你给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如何?”该生的脸一红,不再吱声。眼看一场要爆发的冲突,平静收场了。还有一次,刚响过预备铃,可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已经上课了,还在说说笑笑、吵吵闹闹,整个班级也没有静下来,而邻近的班级纪律又出奇的好,我不由有些生气,刚想大声训斥学生,但一看还有几个学生正在读书,于是我数了数人数,在黑板上写下数字,趁学生一发愣的机会,我就说:“刚才有这么几个同学在认真读书,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也希望其他同学能赶上他们。”于是,纪律立刻好转,大家都在读书了。

2、小题大作督促进步。注意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一要降低“标竿”,二要手持显微镜。学生刘某,学习成绩极差,平时什么作业也完不成,但他的纪律很好,也很愿意为班级出力,在一次班级任务——给绿色植物浇水的布置上,大家都踊跃举手,我特意点他让他做,接到任务后他十分高兴,第二天他认真地做好了,再一天也不错,又一天,他却因事忘了,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说:“你已经做好了两次,老师相信你还能坚持做得更好。”从此以后,他都坚持下来了;在学习上,我放低对他的要求,哪怕有一次他做对了题,都及时给予鼓励,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发现他的成绩有了一个名次的进步,就在班里当众表扬,并第一个给他发了学习进步奖,此后的单元测试,他又前进了5名,我又及时地给予了奖励。学生们也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3、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从接手10班开始,我就发现班内个别学生极度缺乏尊重他人的习惯,比如: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和老师见面不习惯打招呼,和同学说话不经意就冒出一句不文明的话,等等,为此,我和学生约定好,如果哪位同学和我打招呼后,我没有应答,我将在全班同学面前向这位同学赔礼说:“对不起”,同时还要连声说:“你好,你好”。另外,我在每日的班级汇报时,从不随意打断主持人的讲话,都是在他说完后,才补充说明或举手示意放学。从这两方面入手,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正逐步稳定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上。而在我的示范下,班内的文明之举正逐日增多。

循着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了诸多的成功体验。这成功,又帮助我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

四、将学生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很显然,民主型的教师比较顺应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因此,我

积极创造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释放“能量”。这“能量”,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是牢骚还是委屈,不断地宣泄,对于化解矛盾、保持心态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建立申诉制度,让学生直接在大家面前倾诉心声。每日下午的值日班长汇报会,都有一些学生在为自己当天的行为申诉,有的合理,值日班长就免去给他的扣分,有的不合理,大家就举手表示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定论;有一些学生感到委屈时,我就在放学时和他及时交流。交流后,学生都能较好的认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心情也好转了。

2、加大力度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我从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收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去学习,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调节,如面对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我就选择了这样的一首诗来激发斗志。

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到了自己与集体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认识。

五、以“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小学高年段是完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根据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独立性明显增强的优势,激发他们开展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他们具有“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把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实施教育者。

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必须对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改革,舍其不合时代特点的观念、做法。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自己主观上认准了的事,难度再大,也会想方设法去完成。根据这种心理,我就为了发挥学生自己的教育作用,而让他们的位置有所改变,即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从而依照正确的思想,自己从主观上改造自己,心悦诚服地约束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

总之,我认为结合当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班级心理教育”实践活动,还是很有现实价值和意义的。这对学生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班主任潜能开发及其综合素质提高和班级工作顺利开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走进心灵

打开心灵的后花园:三八节演讲稿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教案

《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客户心灵

走进教师心灵

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的后花园
《走进心灵的后花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心灵后花园 后花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