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洛阳诗韵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6: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洛阳诗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意。

2.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精炼的选材、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新颖的标题。

3.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2.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

3.继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的选材、组材的?材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

1.互动式

2.探究式

3.三个尝试

(1)让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偶遇叶文玲》。介绍叶文玲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创作宗旨。

(2)分三个层次阅读散文: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理解。

(3)把学生的自由发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正音释义,熟读课文,标出疑问之处

二、配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导入新课

1.全体学生配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朗诵了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作为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请哪位同学谈谈它美在哪里?(个别提问)(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全诗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诗节匀称, 抒发了诗人热爱、留恋母校剑桥大学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教师小结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有真情才有美作。在20世纪20年代末,徐志摩先生怀着对母校剑桥大学一往情深的眷恋之情,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再别康桥》。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位女作家在对一座古城的寻访过程中,感受到了诗的韵律,这座古城使她如临仙境、如品诗韵,使她梦牵魂绕,于是她思如泉涌,提笔为我们写下了这首不是诗的“诗”。这就是女作家叶文玲为我们献上的抒情散文《洛阳诗韵》。

3.板书:《洛阳诗韵》

同学们,语文学习讲究方法,下面请同学谈谈你们在阅读散文时都使用了哪些好的方法?(自由发言)

三、谈阅读散文的方法(个别提问)

教师归纳阅读散文的方法:

1.诵读入手,感知全文

方法:观其大略

重点:主要内容 基本情感 2.局部研读,感悟精美

方法:推敲揣摩

重点:理解内涵

体会表达

3.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方法:前后贯通

重点: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我们的家乡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才俊辈出、人文荟萃,那么怎样选取典型的材料,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就立体全方位地再现它的美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下面我们一起循着这种阅读方法,来欣赏叶文玲女士的散文《洛阳诗韵》。

四、阅读分析叶文玲的《洛阳诗韵》

1.诵读入手,感知课文。

(1)配乐朗读《洛阳诗韵》的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教师示范朗读与学生集体朗读结合)

教师示范朗读文章的第1~3自然段。

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的4~5自然段。

(要求声音洪亮,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2)默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第6~结尾段)。(迅速浏览 观其大略)

(3)要求:采取观其大略的方法,抓住关键句段,借助课文导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

如何抓住文章中关键句、段? 关键句:

①文中的总起句。

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句子。

③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④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抒情句子。

关键段:

①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

②文章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③文章中议论、抒情的段落和详写的段落。

(4)请哪位同学来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个别提问)

(5)教师小结:初读课文,我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作者为什么笃诚崇拜、十分偏爱洛阳?洛阳的特殊况味又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材料?材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题目拟为“洛阳诗韵”有什么含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阅读的第二个环节:局部研读,感悟精美。

2.局部研读,感悟精美

(1)分成四人小组讨论。(教师个别点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教师布置以下七个问题:(包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①第1自然段作者为什么用“最忆”一词? “情思悠悠”中的“悠悠”二字说明了什么?“连笔尖都带几分醉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文章第

2、3自然段用了几个比喻句,请找出并来谈谈他们的含义? ③为什么说洛阳有“特殊的况味”?

④为什么作者对洛阳 “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 ⑤作者在写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特点时,选择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要选这些材料? ⑥结尾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⑦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2)班级交流

下面我们把讨论的结果在班级进行交流。(个别提问以上七个问题

答案略)

教师小结:作者开篇即打开了感情的闸门,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洛阳如痴如醉的情感。接着在文章的第

2、3自然段,作者使用一名一暗两个比喻句表现洛阳明媚动人的阴柔之美和激扬雄浑的阳刚之美。但这些还远远不能够代表洛阳的本质,洛阳的本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笃诚崇拜、十分偏爱洛阳?洛阳的“特殊况味”是什么?下面请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偶遇叶文玲》,请同学从中找出答案。

(3)学生表演自编自导的小品《偶遇叶文玲》。(详见多媒体课件)

看完了小品,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笃诚崇拜、十分偏爱洛阳?

──因为洛阳有“特殊的况味”。作者在第三段这样写道:“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赠的馈赠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洛阳的“特殊况味”是什么

──特殊的况味:“况味”指境况和情味,这里指洛阳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作者在文章第二部分,大量选取典型的材料从古、美、绝、奇四个方面表现了洛阳“特殊的况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却形散而神不散。作者是怎样选材的?材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4)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跟随画面复述课文的第二部分)

(5)请同学集体朗读结尾段,讨论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升华全文。

(6)请同学们谈谈《洛阳诗韵》的含义。

明确:洛阳是一首古、美、绝、奇的诗。

洛阳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具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激越雄浑的史诗,韵味无穷。

3.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教师串讲,整体理解。采用前后贯通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1)教师总结:作者采用“先果后因”的逻辑顺序,先抒发喜爱洛阳之情,再用“横向结构”从古、美、绝、奇四方面谈喜爱原因,表现洛阳的“特殊况味”,抒发对洛阳、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挚爱的感情。文章的第二部分,选材独具匠心,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却紧扣“特殊的况味”,形散而神不散。纵观全文,本文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语言美、标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宗旨:“美是文学的生命。”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中心思想:作者怀着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的情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现洛阳这个九朝古都“特殊的况味”,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感情。

写作特色:

①作者采用横向思路,从不同侧面选取典型材料揭示文章的中心。

②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人的感受。

③格调清新,语言优美。

五、小结课文,自由发言 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作为一名洛阳市的市民,一名旅游学校的学生,如果让你来介绍家乡洛阳,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同学迅速组织语言,语言要简练、流畅,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时间不得超过半分钟。)

拓开思路,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1.作文:谁不说俺家乡好

2.熟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和结尾段

3.将《洛阳诗韵》和《我的空中楼阁》作比较体会他们的异同(完成思考练习三表格)

七、结束语

最后把女作家叶文玲的名言献给大家。

“美是文学的生命” “书,天下第一情人。”

“纸和笔,毕生友,一盏孤灯常伴守。”

同学们,请你们以书籍为朋友,紧握手中的笔,珍惜良时,发愤读书,为了洛阳辉煌灿烂的明天,为了祖国美好未来,加油吧!

洛阳诗韵2

洛阳诗韵 教案[材料]

16洛阳诗韵_教案

我的洛阳诗韵教案

诗韵飘香

诗韵飘香

诗韵中秋

诗韵合壁

诗韵合壁

巾帼诗韵诗朗诵

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洛阳诗韵作者 诗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