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咬文嚼字 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1: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二对口学案

编写:刘晓蓓

《咬文嚼字》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明确文化随笔依然有套路可循

2、明确举例,议例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养成锤炼字词的语文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 :故事:三个等级

据传,清代有三个胸无点墨的花花公子,在严父的威逼下进入了科举考场,其一抄了题目后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其二只抄了个题目,其三连题目也没抄,干脆白卷一张。主考官是位很有学问而又风趣幽默的人。批阅到这三个大草包的卷子时,感到令人啼笑皆非。细想,觉得还是有区别,于是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等,批语分别为“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同僚向主考官请教,为何同是三个字,仅换了位就分成了三等了呢?回答是,“放狗屁”意思还算是人,只是放狗的屁,三者中算上等;“狗放屁”说明已属狗,但除放屁外,尚能看家护院,还可列中等;“放屁狗”则是除了放屁外,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自然列为下等!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又能受到什么启发。

2、文体确认:明确这叫“文化随笔”,特点是“理趣”。

3、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1919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上海、浙江中学教书。1925年起先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

学,主修语言和文学,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朱光潜教授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一代宗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

4、课文详析:

步骤一:快速阅读最后一段,回答本文的理和趣

理:咬文嚼字的道理 趣:举几个例子

步骤二:明确文中所举五个例子。

1、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

4、对《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两句的剖析

5、

按议论文基本结构模式: 提出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 )

拓展 :古人炼字的好例:

轻风_细柳,淡月_梅花( “轻风”缓吹,“细柳”稍显动态,“扶”字运用拟人手法,贴切地摹写出和风轻吹细柳的情态。“摇”、“舞”动态过猛,和“轻风”不符,也不能体现“细柳”的轻盈。“轻风”徐徐,若有若无,只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映”、“隐”过于直白,音节也显生硬。而“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风韵: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淡然失色了。)

云破月来花影 红杏枝头春意_(“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与“云破月来花弄影”齐名的还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宋祁《玉楼春·春景》。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红杏盛开,枝头蜂蝶嬉闹,春意盎然,如把这“闹”字换成其他字眼,都没有“闹”字来得生动有活力。宋祁因此诗句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颈联的“坼”、“浮”两字别具神采,历来为人称道 。为什么?诗人写这首诗时,正羁旅他乡,穷困潦倒,既老且病,寄身孤舟,为什么要把洞庭湖写得如此雄阔?又为什么能把洞庭湖写得如此壮观? (洞庭湖作为吴楚分野,将方圆千里之地分裂为二。这两句诗是形容洞庭湖水浩淼无际,波涛汹涌,日夜不停地把天地日月浮动在水面上。简短的十个字,融进诗人丰富的想象,写出洞庭湖开阔的视野,雄浑的气象,壮阔的气势,为历代评家所激赏。结合全诗可以看出,个人的落寞凄凉没有影响诗人对湖光水色美景的欣赏,更没有阻隔诗人对万里关山烽火硝烟的关注。忧国伤时是杜甫执着一生的情怀,正是这种伟大的胸襟,才成就了如此雄伟的意境;如此意境必须要如此精当贴切的语言方可担当)。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咬文嚼字 学案

咬文嚼字学案

咬文嚼字学案

《咬文嚼字》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学案(教师版)

《咬文嚼字》学案35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版)

咬文嚼字学案及答案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咬文嚼字  学案
《咬文嚼字 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