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央银行考试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2:3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美国退出QE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哪些新挑战?

由于美国推出的QE政策使得前5年我国的M2增长迅猛,市场流动性泛滥。当美联储退出QE,外汇占款势必将大大减少,可贷资金自然也将大大收缩。 一旦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收紧,无论如何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不小的震动。

而最为急迫的问题,当美国退出QE政策,美元地位开始走强(相对之前来说),当数大量资金出逃,及国内利率上涨,这就很有可能刺破我国持续了10年的房地产泡沫。因为,就中国情况来看,前10年房地产就是大量流动性吹大了其泡沫,也是低利率让投资者涌入房地产市场。如果这两个方面发生逆转,国内房地产市场巨大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就大了。这不仅会影响我国刚开局的深层经济体制改革,也难免影响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出逃的压力,我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倘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以缓解市场波动,例如提高利率、利用储备支持汇率和实施资本管制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负面效应,升息虽然可以帮助限制资本外流、汇率贬值,但同时也抑制了经济活动,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资金流出和货币贬值。

面对美联储退出QE政策,中国关键是要把资本账户管好。在把对外口子加强管制的同时,对内则要放松管制,发展民间金融的服务平台,制定非常透明和清晰的监管规则。这样就可以把现在很多集中在地产和货币市场的资金分散在各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由过度资金集中所造成的泡沫和QE退出所造成离场资金迅速蒸发的冲击,都可以大大减弱。

如果能把资本疏导到长期的投资渠道上来,它的外出撤离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当前并不是简单的运用货币政策就能应对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更多的还是要发展金融体系,要想方设法把在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大量资金,配置到提高中国国力所需要的各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建设中来,从而让海外游资“无空可钻”,甚至“入乡随俗,改邪归正”。

在美元表现强劲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双向波动的特征,甚至保持相对的贬值将更为有利,而且这也属于正常行为,没必要恐慌,否则会引起资金外流预期并导致资金的大量外逃。

在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保持相应的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动,包括外贸顺差和资本流动趋势的变动,尤其是在流动性与汇率交织导致资金偏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进行灵活的调节,货币工具上更多的应采用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工具来进行调节。

QE退出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2.抓住机遇期,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加强跨境资本流动性监管,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4.利用退出之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5.适当调整外汇储备投资策略,应积极、主动调整外汇储备投资策略,稳步推进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进程。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央行都青睐“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向,当中央银行认为金融市场资金短缺时就购入债券,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反之则卖出债券,以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贷款数量;

二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

三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不像法定准备金率或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

为什么要分离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职能

(一)银行机构监管职能的分离,消除了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银行机构监管在同一决策主体内存在的矛盾,突显了货币政策等宏观职能在央行职能体系中的地位,适应了改革开放深化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对强化宏观调控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金融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生了双重需要。一方面,迫切需要运用货币政策等强化金融经济宏观调控,促进金融经济市场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相关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需要不断加大银行机构监管力度,提高银行监管专业化水平,建立和维护良好金融市场秩序。但是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政策,其价值取向与属于微观层次的银行机构监管政策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当货币政策宏观职能与银行机构监管微观职能属于同一决策管理主体职能时,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的矛盾将导致决策困难,强调宏观调控和强化银行监管现象交替出现,不利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各自的持续、稳定和水平的提高。因而,将银行机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行使,人民银行从大部分微观金融监管领域淡出,适应了国家强化金融监管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解决了中央银行内部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的矛盾,同时也改变了银行监管在中央银行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使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等宏观职能在央行职能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相应显现,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征更加突出,有利于人民银行集中精力履行好宏观职能。

(二)金融监管在央行职能中的重新定位,提升了央行金融监管层次,扩充了央行金融监管的空间,转化了金融监管手段,实现了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的接轨与交融,有利于央行宏观职能的履行。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权的配置贯穿了以履行宏观职能需要为标准的全新理念,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在法律上实现了从微观层次为主向宏观层次为主、从直接向间接、从货币市场向整个金融市场转变的调整,服从或服务于金融经济宏观职能履行的需要,从而与改革开放深化形势下市场经济对强化宏观管理调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

人民银行为什么要对农商行定向降准

自2003年周小川接任行长以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未上调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要比国有商业银行低6个百分点左右。而农村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一样,每次未获特殊政策优惠。所以,央行对农村商业银行实行定向降准。

定向的宽松政策,旨在通过定向降准,在不增加M2的基础上,盘活资金存量,进而支持农村金融,为经济企稳回升做出贡献。这对于政策导向而言,恰好符合了推动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思路。体现了向下“沉”的导向,即:通过定向降准,让农村的存款“回流”至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金融改革成果。

支农是一条符合政策导向的发展道路,县域涉农金融机构可以在加大“三农”投放的基础上,适当提升贷款定价能力,争取逐渐实现“三农”业务的商业价值。

与设立在城市的农村商业银行相比,法人在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比例较高,支农力度更大。此次对这些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进行结构性调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增强其财务实力,提高其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起到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流向“三农”和县域的正向激励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为防止县一级地方融资平台发生违约的一部分,也是防止农村商业银行发生钱荒。这是因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县域基本没有平台贷款,农村信用社一般属于省联社直管。融资重任一般落在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为其单独大幅下调的深层原因。

征信体系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有助于解决经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交易风险

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为市场交易者提供全面的信用信息,能有效的解决经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交易环境。

(2)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完善的征信体系能为经济社会提供有效的信用信息平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融资效率,促进经济高效发展。

(3)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征信体系能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充分了解客户信用信息的前提下发放信贷资金,将金融资源有效的配置给能将其价值效用最大化的企业,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金融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4)规范市场秩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征信系统能全面的记录企业或个人不良经济行为,征信体系的建立无疑是对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约束,能够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改善经济市场秩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5)有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征信系统了解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那些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由于有了信用记录这种“信誉抵押品”,就能更加方便快捷的在银行贷款,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6)有助于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

完善的征信体系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社会资金的流向及流量,国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征信体系及时的了解到社会经济动态,监测分析经济金融活动,提前做到预警分析,从而控制及调控宏观及微观经济。

我国征信体系现状

(1)我国目前形成多层次化征信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由人民银行建设并管理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第二层次是由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数据系统。

第三层次是专门从事信用信息调查、搜集、加工,同时提供信用信息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

(2)我国征信法制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3月15日我国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我国征信业的法律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实施是我国征信法律法规建设的一大突破,促进了征信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征信体系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国征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信息数据条块分割,信息共享难

信息数据的条块分割导致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闲置浪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征信体系发展,是我国征信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我国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征信业立法建设时间不久,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征信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

(3)我国征信机构技术落后,征信产品研发创新不足

我国目前的征信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多技术需要与国外专业征信机构合作,缺乏自主研发性技术。

(4)我国征信业行业自律不足,缺乏行业协会管理

由于我国征信业目前缺少行业协会,行业内的自律机制不完善,业内交流与文化建设缺失,行业整体运行不规范。

中央银行总结

中央银行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总结

辽宁省银行招聘考试:中央银行考试试题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考试内部资料

中央银行教案

第五章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材料]

中央银行考试总结
《中央银行考试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央银行总结 考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