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许彬时间与数学(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时间与数学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到了周

六、周日,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玩儿?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高兴地抢着说去动物园,生2接着说我们去图书大厦看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小朋友飞飞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孤儿院和那里的小朋友玩儿。可是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而飞飞是每周六和周日才休息。飞飞哪天才能和父母一起到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呢?你们能不能帮飞飞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师:飞飞的父亲每工作3天休息1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师边提问题边出示飞飞和他父母休息的情况。

生1:父亲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4天里有3天工作有1天休息。

同学们表示认可,教师紧接着又问: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你又是怎样理解呢?

有了上个问题做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

2.出示教材中9月份的日历,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你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标出后请你分别写出他们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填在下面相应的圈内。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很快就把这一家三口的休息日找了出来,并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紧接着请同学们分别观察父亲、母亲和飞飞的休息日中的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稍一迟疑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教师此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很快学生有了答案。

生1:我发现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的数都是双数,而飞飞休息日的数都是相邻的两个数。

生2:我还发现母亲的休息日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3:父亲休息日的数都是4的倍数。

师:为什么母亲的休息日的数是2的倍数,父亲的休息日的数是4的倍数呢?

生4:因为母亲是工作1天后休息1天,一共是2天,父亲是工作3天休息1天,一共是4天,所以母亲的休息日是2的倍数,父亲的休息日是4的倍数。

生4:母亲的休息日就是每2天里有1天休息,所以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父亲的休息日是4天里有1天休息,4天一个循环,所以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

师:(肯定并表扬了学生后)你从这些数字中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还发现飞飞的休息日的数字中后两个相邻的数比前一组的两个数分别多7。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数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知有关倍数、公倍数等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飞飞这一家三口的休息日我们还能知道什么?

生1:我能知道飞飞和父亲的共同休息日,飞飞和母亲的共同休息日。

生2:还能知道父亲和母亲的共同休息日。

生3:(抢着答)还能知道飞飞和他父母哪一天同时休息。

教师一一地把学生所说的展示出来,然后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填的方法。 学生在组内交流后,把填好的图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生4:我是按九月份的日历填的,同时有三角形和圆形的就是父母共同休息日;同时有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就是父子共同休息日;同时有圆形和长方形的就是母子共同休息日;同时有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那天就是飞飞一家三口共同休息日。

生5:我是按父亲、母亲和飞飞休息日的图找出答案的。

这时教师再次鼓励并引导学生观察父母共同休息日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数字都是双数,而且都是4的倍数。

师:(再次追问)为什么父母共同休息日中的数是4的倍数而不只是2的倍数呢?

生:父亲的休息日是4天里休息一天都是4的倍数,而母亲的休息日是2天里休息一天,父亲的这4天里包含着2个2天,也就是说母亲休息2个休息日,才能与父亲的一个休息日相同,所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的数都是4的倍数。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从日历中找图形的方法,从父亲、母亲和飞飞的休息日的图中找出了父母、父子、母子以及一家三口的共同休息日。你知道飞飞在九月份的哪一天能实现与父母一起去孤儿院的愿望吗? (三)理解与运用

飞飞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和父母一起来到孤儿院,孤儿院的小朋友正在楼上做游戏呢,飞飞要上50级台阶才能到,飞飞恨不得一步到楼上,可是飞飞一次只能迈2级台阶,而爸爸一次能迈3级台阶,这时爸爸问飞飞:“我们俩人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哪些台阶能同时踏到?”飞飞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找到了父子俩共同踏到的台阶,同学们,你们能找到吗?

(设计意图利用飞飞到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边创设情境提问题,边出示教材中的图和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图,通过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时间与数学_教学设计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时间与数学》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1000字]

《时间与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教学案例

时间与数学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时间与数学

时间与数学

许彬时间与数学(一)教学设计
《许彬时间与数学(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