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灵隐题联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4 03:0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4 灵隐题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能规范书写。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展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来给大家朗诵一首苏轼的诗?(学生自由举手朗诵) 2.多媒体投影展示: (1)题西林壁 [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惠崇春江晓景 [ 宋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4)赠刘景文 [ 宋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宋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谈话:同学们,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故事就与苏轼有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理解词语意思。

打量: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不疏忽地看; 观察(人的衣着外貌),并对其做出评价。 寻常:普通,一般。

怠慢:淡漠;不恭敬;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到。不:形容不高兴。 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攀谈:拉扯闲谈。

谈吐不凡:是指言谈很突出。谈吐,日常生活中讲话的水平、特点、风格等。是以一定语言为基础,对思想文化水平,教养和情趣的反映,言谈和举止,都是人们形成一个人评价的重要根据。不凡,不平常;杰出。 渊博:精深而广博。

等闲之辈: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自谦:自抱谦逊态度。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文豪:杰出的大作家。

话不投机: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冠绝天下:形容某人在某一方面,称得上是天下第一。 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羞愧不已:很是惭愧不好意思,做了什么比较尴尬的事情。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寺”,上下结构,书写时横画延长,竖画缩短,注意横画的长短不齐。

“量”,上下结构,中间的横画较长。 “茶”,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撇捺舒展。 5.认读多音字。

着[zhe] 看着[zhuó]着装[zháo]着火[zhāo]招数模[mó] 模型[mú] 模样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师生评议,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3.学生自由组合,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互相评议。 1.教学本课生字时,可利用字形结构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左右结构的字:隐访禅扮哼悦判词。上下结构的字:曾寺繁尚。半包围结构的字:闲。独体字:凡

。还可以通过旧字加偏旁记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以便于学生记忆。

2.本课出现的新词较多,也较难理解,师生交流集中解决词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苏轼和方丈的对话。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投影,课文插图。

一板书课文题目,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朗读课文题目。 2.投影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坐茶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方丈为什么怠慢苏轼?(学生默读,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方丈上下打量苏轼一番,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皱了皱眉,抬手说:“坐。”接着,又对小和尚哼了一句:“茶。”(小视平常人) (3)面对方丈的怠慢苏轼是怎么做的?(小组交流。) (4)课件出示:苏轼见他有些怠慢,心生不悦,就站着和他攀谈。(指名朗读,齐读。) 2.请坐敬茶。

(1)默读课文5-6自然段,思考:方丈为什么对苏轼客气起来?(学生默读,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不一会儿,方丈见眼前这人谈吐不凡,知识渊博,脸上就渐渐堆出一副笑脸,客气地说:“居士,请坐!”又吩咐小和尚说:“敬茶!”(以貌取人) (3)面对方丈的变化苏轼是怎么做的?(小组交流。) (4)课件出示:苏轼见他有讨好之意,还是不做。(指名朗读,齐读。) 3.请上座敬香茶。

(1)默读课文7-9自然段,思考:方丈为什么对苏轼躬身施礼?(学生默读,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方丈大吃一惊,原来眼前这人竟然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他连忙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说:“请恕老僧眼拙,不识泰山,请上座!”一边命小和尚:“快,敬香茶!”(势利) (3)面对方丈的势利苏轼是怎么做的?(小组交流。) (4)课件出示:苏轼见方丈这副模样,话不投机,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指名朗读, 齐读。) 4.方丈请联。

(1)方丈素闻苏轼诗词书画冠绝天下,千金难求,于是请他留下墨宝,作为留念。苏轼留下了什么样的对联?(指名朗读。) (2)课件出示: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3)苏轼的对联妙在哪里?(小组交流。教师小结:用很少的字眼清楚的刻画、讽刺了方丈以貌取人,先敬衣后敬人的势利。) (4)写完,苏轼大笑而去。方丈有什么表现?(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5)谁能说说这时方丈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指名发言,教师评议——只要能用通顺的语言表达方丈羞愧和后悔的心情即可。) 三朗读全文,进行总结

1.朗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四完成课后练习1.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1)平时,他喜欢访僧问禅,与人议论

..佛理。(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2)苏轼见他有些怠慢,心生不悦,就站着和他攀谈 ..。(攀谈:拉扯闲谈。) 2.人们在交谈时常用到一些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请在文中画出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谦辞敬语?和同学交流交流。(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五课外延伸

搜集对联,同学间互相交流。

灵隐题联教学设计

14 灵隐题联教学设计

《灵隐钟声》教学设计

灵隐街道冲刺文明创建

灵泉教学设计

送灵澈教学设计

生态和寺庙都是灵隐景区的

教学设计题

教学设计题

教学设计题

灵隐题联教学设计
《灵隐题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