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浮士德》(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浮士德》1[德]歌德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1日版 钱春绮译 第3~174页

专业:交通运输类学号:071297姓名:顾丽萍

[故事梗概]:

在广阔的天庭,上帝正在召见群臣,仙官侍立左右。三仙长出位,以宇宙的浩瀚,变化的无穷景象,颂扬上帝造化万物的丰功伟绩。

恶魔梅菲斯特和往常一样来到这里,口中无一句称颂的话,反而大发一通议论,说什么世界是一片苦海,而且永远不会变;人只能终身受苦,像虫鱼一样,任何追求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上帝问起浮士德的情况 。梅菲斯特说他正处在绝望之中 。因为他欲望无究,他想上天揽明月,下地享尽人世欢娱,到头来,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上帝坚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的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的失误,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终会找到有为的道路。梅菲斯特不同意上帝的看法,他自信能将浮士德引向邪路,让他堕落,并为这事他提出敢同上帝打赌。上帝一口答应了并将浮士德交给他。

梅菲斯特兴冲冲地从天官下到凡尘 ,一心想到要把浮士德引向堕落 。在一个中世纪的书斋里,室内阴暗、沉闷,年过50开外的浮士德坐卧不宁,烦闷已极。他想到大半辈子自己埋头在故纸堆中,与世隔绝,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既不能救世济民,又不见半点聪明。他渴望投身宇宙,承担起世上的一切苦乐。但是,他几次努力都没成功,失望已极之时,他想到了死。他激动地倒出一杯毒酒,将它举到唇边,准备作最后一次痛饮……

突然,教堂响起复活节的钟声。这钟声猛地唤起浮士德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对人生的向往,因而断了自杀的念头。春天来了,快乐的人群涌向效外。浮士德也混杂在人群中。人们尽情领略着春天的美景。浮士德特别兴奋,郊野的一切都使他无限欢欣。农民们向浮士德敬酒,酬谢他在瘟疫中搭救他们。浮士德面对群众对自己的热忱褒奖, 十分渐愧。 他反省自己,何曾医好过病人?炼的那种金丹只不过的是骗人。

夕阳西下,良辰将尽。浮士德恨自己没有腾飞的翅膀,飞去把太阳追赶。他感觉有两种意念在内心中搏斗:一个要执拗地守着尘世, 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 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开凡尘,向一个崇高的境界飞驰。

梅菲斯特发现浮士德的思想正处在矛盾之中, 立刻将自己变为一个书生 ,走来与浮士德相识。他告诉浮士德:他是“否定的精神”,“恶”就是他的本质;他要与自然的权威抗衡,要毁灭一切,包括人类。浮士德向他诉说尘世生活束缚的痛苦,他宁愿死也不愿过这种安贫守分,无所作为的生活。但是,死也要死得痛快,或者战死沙场,血染荣冠,或者狂舞之后倒进姑娘的怀抱。 1《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军入侵的时候,第二部则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是时他已83岁高龄。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2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梅菲斯特乘机劝他去从事欢乐的事业,从孤僻的生活走向广阔活泼的天地。并提出给他签订这样的契约:梅菲斯特今生愿做浮士德的仆人,为他解愁除闷,寻欢作乐,获得一切需要;但当浮士德表示满足的一瞬间奴役便解除,浮士德就属恶魔所有,来生便做恶魔的仆人。浮士德根本不相信“来生”,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场赌博,立下了契约。

于是,梅菲斯特便把黑色的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和自己,开始了四海的云游。首先,他们来到莱比锡的一家地下酒店,梅菲斯特要让浮士德看看这充满“快乐”的世俗生活。酒店里,一群大学生正在饮酒作乐,玩些无聊的把戏,唱些无聊的歌曲。梅菲斯特是胡闹的专家,他加入子大学生的阵营,给大家唱了一首滑的跳蚤歌。唱完,众人拍手叫好。接着,梅菲斯特又耍了一个花招,在桌子边上钻出洞来,每个洞里都流出了各自想喝的美酒,乐得这群大学生狂笑不已。年过半百的浮士德对这些低级荒唐的把戏和享乐并不感兴趣,急着要离开。

梅菲斯特就带着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意欲用爱情生活来引诱他。恶魔先让他对着一观大的魔镜,镜子里立刻现出一个美女,引得浮士德向往、发狂。不一会儿,梅菲斯特又催着浮士德喝下魔女的药汤。浮士德顿时青春年少,浑身爱情激荡。

青春焕发的浮士德在街上溜达。少女玛加蕾特由教堂回家,从他身边走过。她美丽的容貌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抢步上前,提出要挽着手儿送她回家。他的要求遭到拒绝,端庄的玛加蕾特撒手而去。

浮士德神魂颠倒,急切地要梅菲斯特去把玛加蕾特捉来。如不从命,就和魔鬼一刀两断。梅菲斯特连忙一口应承。这样,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很快获得了纯洁的平民少女玛加蕾特的爱情。为了能在家中享受爱情的欢乐,玛加蕾特接受了浮士德的计谋:用安眠药使用母亲沉睡。谁知用得过多,母亲竟一睡不醒,离开了人世。玛加蕾特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悲痛欲绝。她只有以悲痛和忏悔的心情祈求圣母把她从死亡和耻辱中拯救出来。可是,丑闻已经传遍市镇,原先的“花中之王”如今处处被人鄙视。

玛加蕾特的哥哥——军人瓦伦廷,一天晚上回家,正好碰上浮士德再次前来与玛加蕾特幽会,瓦伦廷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立刻向浮士德挑战。浮士德在梅菲斯特的唆使和帮助下,拔剑杀了瓦伦廷。

哥哥又遭噩运,玛加蕾特再次被恐怖压迫着,终于昏倒在地。这时,浮士德却逃出法网,无忧无虑, 与梅菲斯特一道赶赴下流淫荡的瓦尔普吉斯的晚会去了。 晚会结束后,梅菲斯特告诉浮士德,玛加蕾特已身陷囹圄。这消息唤醒了浮士德怜悯的心,他狂怒地斥骂梅菲斯特背信弃义,连狗都不如,接着坚决要求去救玛加蕾特,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去。

他们飞马连夜赶到监狱, 玛加蕾特已经神经错乱, 把浮士德来看她当作是刽子手来提她到刑场。浮士德看到这般情景,内心悲痛万分,急切的催玛加蕾特出狱。但她不愿意走,她深知自己药死母亲,又害死了哥哥,是有罪的。天快亮了,死亡就要来临。任凭浮士德怎样劝逼,玛加蕾特都不出狱。梅菲斯特冲来,不顾一切把悲痛欲绝的浮士德拖走了……

[重点阅读部分](玛加蕾特悲剧):

第七场至第十三场:叙述了浮士德和玛加蕾特的恋爱过程,歌德塑造了一个极其可爱的小家碧玉的形象,描写了她的生活和命运,刻画出她的鲜明的性格,这段爱情故事堪称经典。

第十四场《森林和山洞》:叙述浮士德觉得诱骗纯洁的少女,受到良心的责备,而投到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反省,但梅非斯特又用花言巧语把他引诱出去跟玛加蕾特相会。

第十五场至第二十一场:叙述浮士德继续追求玛加蕾特,占有了她的肉体。就在那天夜晚,浮士德拿安眠药叫玛加蕾特给她母亲服用,不想服得过量,她母亲竟因此丧命。玛加蕾特的哥哥瓦伦廷知道了妹妹的丑事,跟浮士德和梅非斯特决斗,竟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后来,玛加蕾特生了个私生子,她把婴儿溺死,犯了杀婴罪,被关进牢狱,判了死刑,并且得了精神病。当时浮士德因为杀了瓦伦廷而逃走,不知道玛加蕾特的悲惨下场。

第二十四场《牢狱》:玛加蕾特看到梅非斯特的可怕的嘴脸,感到战栗,她决心不跟浮士德逃走,情愿听凭天主安排,服从主的裁判,忍受死刑。最后从牢内传来了“亨利!亨利!”的呼唤,显示这位纯洁的少女的心依旧系在浮士德的身上,她的爱情永不泯灭。

[读后感]

对于《浮士德》,其实高中的时候就很想看看了,但是高中阶段毕竟还是比较忙碌,好几次都是翻着看了几页就没时间再往下看了,正好趁着这学期选了这门课,让我有机会好好地读读这本书。我,作为学工科的学生,其实文笔不好,下面所要写的也就是我自己对这本书第一部的感想罢了。

首先,我站在一个女性的立场,我觉得玛加蕾特是个纯洁的女孩,对爱情也很执著,但是我认为她太年轻,太过痴情,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在第十五场中,只有玛加蕾特一个人出场。她独坐在纺车旁,有诗1(第121—122页):

我失去安宁,内心沉闷;要找回安宁,永远不能。

他不在身旁,到处像坟场;整个世界,使我伤怀。

我可怜的头,疯疯癫癫,我可怜的心,碎成万片。

我失去安宁,内心沉闷;要找回安宁,永远不能。

我眺望窗外,只想见他,我走出家中,只想找他。

他高迈的步武,高贵的雄姿,口角的微笑,眼睛的魅力。

他的口才,如仙河泻水,他的握手,啊,他的亲嘴!

我失去安宁,内心沉闷;要找回安宁,永远不能。

我的胸怀,迫切思慕他。唉,但愿让我,紧紧抱住他。

让我吻他,吻个断肠,受到他亲吻,死也无妨!

由这样的一首诗可见玛加蕾特对浮士德的感情之深、之浓。但是她跟浮士德对这场爱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因此,从她爱上浮士德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以前看到过这样两段话:

“爱情是春天的雨。被爱情滋润过的地方总是显得生机勃发,每一丛杂草都娇艳欲滴,每一棵树苗都亭亭玉立。当春天来了,爱情的雨滴就像珍珠,总是串起又散落,当春天走了,爱情的小花不是结果就是凋落。”

“爱情是秋天的风。当爱情走了的时候,就像风沙吹过原野,到处一片枯黄,留下的只有萧瑟和惨淡,还有满目的苍凉。秋风扫走的是已经枯黄的枝叶,1这是《浮士德》全篇中最为广为传诵的名歌,有克劳埃采的作曲。17岁的舒伯特因本诗而开始热中于作曲,乃是一段有名的轶话。

留下的是坚强的生命枝芽。”

现在有所感悟,玛加蕾特在爱情来临的时候,也感受到了“爱情是春天的雨”,因而坠入情网的她,忘了她自己的身份只是个贫民女子,她无时无刻地想念着他,热恋中的玛加蕾特疯狂地迷恋浮士德,觉得他哪里都好,“他高迈的步武,高贵的雄姿,口角的微笑,眼睛的魅力”,无不让她为之倾倒。

但是爱情不全是甜蜜的,她万万没有想到,她会因此误杀了自己的母亲,而此后她的哥哥也死在了浮士德的剑下,她失去了她的至亲。她曾经如此重视的爱情居然让她失去了如此多的东西,甚至使她精神错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这场爱情的代价是惨痛,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执著,即使是到了牢狱中,面对死刑,她仍呼唤“亨利!亨利”。(第174页)

不知道该说她执著好,还是该说她傻得太天真。我个人认为,她的悲剧有部分是她自己导致的。如果她不被浮士德的花言巧语诱惑,如果她不是个只有十几岁年纪的小孩,或许她对待感情会更冷静,而不是冲动+狂热的迷恋。作者把玛加蕾特描述成一个纯洁无比的少女,我觉得她的形象越是纯洁,就越体现浮士德的欲念对她的伤害的深。

总体上,我还是同情她的际遇的,但是个人认为她对她自己的悲剧结局也是要付些责任的。虽然说这样对她有些残酷,但是她的年幼和未经世事确实为她的悲剧性作了充分的铺垫。

其次,我觉得他是矛盾的。以下是我对浮士德这个角色的一些看法:

1.他给一个美丽善良、纯洁天真的女孩带来了悲剧。

从她跟梅非斯特订约之时起,他就开始了他的欲望之旅。梅非斯特将浮士德带到魔女的丹房,让他对着魔镜,给他看美女的形象,刺激他的肉欲,同时又给他喝了一帖灵药,使他返老还童,变为年轻人。引诱他去跟玛加蕾特恋爱。

在第七场中,当玛加蕾特从街道走过时,他说“美丽的小姐,我能否冒昧伸手臂给您,护送您一回?”(第90页)但是玛加蕾特拒绝了他。他就让梅非斯特“把那个小姑娘弄来”,梅非斯特推辞说自己也无能为力,浮士德辩解说“可是已过了十四岁年纪”1(第91页),还要挟梅非斯特“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第91页)他还送了她手饰,处处显示他的与众不同和温柔体贴,但那些只是表象而已,年幼单纯的玛加蕾特根本不可能识别。

为他为了占有玛加蕾特的肉体,不仅花言巧语,还让玛加蕾特给她母亲服用安眠药,以致她母亲意外死亡。在第十六场中,有这样一段(第126页):

浮士德唉,我永远不能

在你怀里依偎上一个小时,

让胸和胸、心和心紧贴在一起?

玛加蕾特唉,但愿我只是一个人独寝!

今夜我乐愿为你不上门闩;

可是我妈妈非常警醒;

要是我们被她看见,

我会立即当场送命!

浮士德天使啊,这没有什么要紧。

我有个小瓶!在她饮料里

滴上三滴,她定然

迷迷糊糊,酣睡得非常舒适。 1 当时法律禁止与不满14岁的少女结婚或性交。

玛加蕾特为了你,我什么事不干?

但愿不要把他毒死!

他或许是受了药物的影响,但是我认为还是他给纯洁的玛加蕾特带来了悲剧,是他对肉欲的追求牺牲了玛加蕾特渴望的幸福。而且,他当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1,如是,他的行为就更加让我无法忍受,毕竟玛加蕾特还很小。

2.其实他也是受到良心的谴责的。

浮士德其实也不是个残忍无比的人,他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还是有过犹豫的,比如在第十四场中,他觉得诱骗纯洁的少女,受到良心的责备,而投到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反省。

“在她怀里觉得何等幸运?

让她的酥胸温暖我的心!

我不是常感到她的愁苦?

我不是个逃亡的人?无家可归的人?

无目标、无宁息的莽汉,

像瀑布沿着一座一座的岩石飞奔,

欲壑难填,一直掉进深渊?

瞧她,在旁处,怀着漠然的童心,

在阿尔卑斯草地的小屋子里,

忙着一切家务事情,

局限在她的小天地里。

而我,受天主憎恨,

我把岩石抓住,

把他打碎成齑粉,

都不感到满足!

我定要葬送她的和平生活!

地狱啊,你非要这个牺牲不可!

恶魔啊,帮我缩短这恐怖的时光!

必须解决的,赶快解决!

让她的命运崩溃在我的身上,让她跟我一同毁灭!”(第120页)

其实他也在接受良心的拷问,只是梅非斯特的干预让他朝着纯肉欲的方向走,而他也确实很受梅非斯特的影响,他无法控制自己,在梅非斯特的花言巧语下,他又去跟玛加蕾特约会了。

还有,当他知道了玛加蕾特的惨况,大为震惊,梅非斯特却冷酷地说“倒霉的不是她第一个”(第164页),浮士德听了,更为愤怒,给他一顿臭骂。浮士德要求梅非斯特带他去探监,要将玛加蕾特救出牢狱。但是玛加蕾特没有同意,反而还把他当成是刽子手要提她去刑场,浮士德无可奈何地随梅非斯特而去。

“是我!跟我走!”(第170页)

“走,走!黑夜快要消隐。”(第170页)

“过去的事,让它过去,真把我急死。”(第170页)

“清醒一下吧!只要一步,你就自由!”(第172页)

“求你也不行,说也没用处,我只得决意把你抱出去。”(第172页) 从他的话语中,我清楚看到了他对玛加蕾特的担心很依恋,以及他想救人的迫切愿望,但是,这未免太迟了,他自己一直以来处在矛盾中,他要宣泄自己1 由于但是人的寿命都普遍不长,因此当时的50岁相当于现在的70岁。

的欲望,但他同时也不想伤害无辜善良的玛加蕾特,他的摇摆不定,造就了玛加蕾特的悲剧命运。

其实,他跟梅非斯特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他内心的矛盾,也就是善与恶的对立。

我不能否认浮士德始终在追求,他跟玛加蕾特的爱情是他在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但是他那种不懈追求的精神仍是值得肯定的,人活着必须要有追求,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的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

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我们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它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一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无论是浮士德还是玛加蕾特,他们都是在追求,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当然他们为此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而且造成的伤害也不是想要弥补就能弥补得了的。

我从悲剧中也看到了一些积极面,那就是人活着是要有所追求的。

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的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为物质所迷惑,物质的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

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活的洒脱点,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时刻准备着,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的和深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努力学习是在追求,帮助他人是在追求,争取人源是在追求。有的是在追求事业,有的是在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是在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浮士德》 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1日版钱春绮译

2.百度百科——歌德 《浮士德》 爱情追求

读《浮士德》

读《浮士德》有感

读《浮士德》有感

读《浮士德》有感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

生命与追求——读《浮士德》有感

浮士德 读后感

读《浮士德》(全文)
《读《浮士德》(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