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同课多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同课多题”

独门兵器

所谓同课多题,是指在同一节作文课内,学生分组同时各写一个题,对全班而言,就是多个题,下一次交换内容(即变更材料、写与这一次不同的题目),轮流训练。

实战心得

从近年来各类标准化考试的趋势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裁的作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现代文、文言文),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裁、各种文体之间的转换:诸如记叙文改议论文,说明文改议论文,文言文译为现代文等等。那么,怎么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呢?就是干巴巴地让学生做练习、写作业吗?那样恐怕效果不会太好。四川省什邡中学李清泉、俞佩箴两位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路子:同课多题。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教师出四个题目,按教室座次的四个大组分别根据题目要求各写一个题(约30分钟)。例如,给出如下四个题目:

1.在几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退休欢送会上致辞,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2.新生入学,请代表老同学致辞,对新生表示欢迎。

3.在团员发展会上致辞,对新团员表示祝贺,并提出希望。

4.在学校“三好学生表彰会”上代表校长致“开幕词”。

第二步,在限定的时间完卷以后,当堂依次请各小组(即各个题目组)的两位同学上台拿着本子“说”作文,师生共同评论其优缺点,并指导学生立即修改。

两位老师认为:“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收效大小与否,主要取决于此。”而“要

想成效大,关键又在于教师的点评标准要准确,是与非的界线要鲜明。”

前后“说”、点评八篇作文,大约要花40分钟。剩下10余分钟,又根据其训练重点和难易程度,要求全班同学根据刚才的点评,按正确标准写自己未写的另外一至两篇文章的提纲。下课时作文本全部上交。教师再浏览查阅,检查效果,发现问题,下次再进一步评改,以巩固效果。

“同课多题”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依据同一材料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例如:

材料:《当代共产党员的责任》(转引自《报刊文摘》第759期):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遇家村党支书许少平,带领伙伴向集体献出240万元资产,并把当年低于全国人均收入的穷村建成“亿元村”。他认为这是“当代共产党员的责任”。 作文:把全班分为两个大组(依座次两列各为一组),一组写评论,一组写读后感(而不笼统地说“写议论文”)。提示学生注意这两者文体的异同:都是议论文,这是共性;但评论是“就事论事”,一般不引申出去,而“读后感”却是从原材料引出论点,再深发开去,联系实际论述品质及其论点。

又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由楼上往下倒垃圾,垃圾通道“全民所有”;两个楼层一个垃圾门,属“集体所有”。为了不使垃圾滞留门上,或造成“肠梗阻”,居民组长在每个垃圾门前放一根木棍,以便让人倒完垃圾后往下捅。久而久之,这一小事情,竟出现了四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倒罢垃圾,捅下去;一种是,倒了垃圾,从来不捅,扭头便走;一种是,倒之前,先把别人没捅的捅下去,再倒自己的,捅完后默默走开;第四种和第三种一样,只是捅完后,一边往回走,一边嚷嚷:“谁这么不讲公德,倒完垃圾不捅就走!”“对不讲公德的人得想法治一治!”

要求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就此材料写一篇评论,题目自拟;一组写一篇小小说,可加上想像的情节。

两位老师说,“同课多题”的好处,“主要是能增大教学容量,加快课堂节奏,拓宽写作范围,扩展训练思路。”这是从教师角度讲的。而从学生角度看呢,最大的好处,或许就在于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同一班同学,写完后相互交换。看看同学是怎么写的,多少悟到了同样一段材料,别的体裁应如何写。差不多等于是花一节作文课,写了两篇作文。何乐而不为?

老师的话

不妨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自学,自己进行“同课多题”训练。

同课异构好处多

《同课多轮》教学体会

“同课多题”写作教学指导一法(精)

同多委02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同课多题”
《“同课多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同题异课 课多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