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试论年例的传承与变异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论年例的传承与变异

提要:年例是茂名地区的特色节日,它从的产生到现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同时发生了一些变异。

关键词:茂名,年例

年例,是茂名地区的特色节日。茂名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粤西地区。据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现在年例的形式是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农历的日期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演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闹至通宵达旦。有的地方还有游神送鬼的习俗。“年例”的最大目的是敬神,“年例”首先是为神而做的。“年例”中,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

一:年例的传承

年例已有一定的历史。据《茂名市志》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又有说法:明、清朝时“年例”已记入当地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都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恢复。

《茂名市志》又载:“年例”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现在,每年“年例”期间,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就算过年不回家,“年例”时也一定会赶回来。与家人、亲朋好友们同聚一堂,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晚上还会有花灯观赏,有烟花燃放,甚至有勇士比武,醒狮献艺上演。整个城镇村落都呈现一种其乐融融的热闹景象。

年例也有着一些实际的社会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生存的竞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趋淡薄。亲戚朋友之间,常年没事一般不相往来。但到了年例那天,人们无论贫富,均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朋友间亦成群结伴到各家去串门,吃年例。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本来有少许生疏的朋友,因此又拉近了距离。人多热闹,新年的气氛又倍增。这些气氛给了在外劳碌一年的游子们心灵上的休憩,享受。年例在联络亲友感情,添加新年气氛方面确实起了不少的作用。而且年例摆酒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从而刺激了消费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物品的需求,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有年例期间演出的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等,促进了优秀的艺术节目脱颖而出,促进了艺术团体有发展的活力和逢勃的生机,也给农民的生活增加了色彩,大大地丰富了农民们的精神生活。这对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为茂名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茂名人民心目中有着深深的情结,它对茂名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年例大过年”,年例已成为茂名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年例在茂名这里得到很好的保留和传承。

二:年例的变异

1. 庆祝的时间

年例的庆祝时间,最初只是“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但是现在,每个月都有地方庆祝年例。不

过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元宵节前后。有些在其它月份举行的只是“小年例”,即相对于元宵前后那个年例没那么隆重。到时聚在一起的亲友也会少些。这也与春节人们大多休息有关。还有,年例一般为三天,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地方的年例已经变成了一天或两天,比如化州市南部的年例都是一天,北部有些地方是一天,有些地方则是两天。 2. 庆祝的目的

据记载,在光绪年间,人们庆祝年例只是为了娱乐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但渐渐地发展成了一个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比如茂名化州市下郭潦口村,这个村的村民最信奉的是一个叫“王英”的神。传说她是这个村的祖先的亲人,羽化登仙后,他们的祖先迁来此处居住,此后就把王英的诞生日作为年例,每年举行与其它地方一样的活动来纪念她的生日,更祈求她保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族延续千秋万代。还有很多的地方庆祝是为了纪念冼太夫人。今电白山兜一带,在旧社会里一直以农历正月十七日为冼太夫人忌日。高州则以正月十八日。此外,道光《电白县志》记有:电白霞洞镇过去也有一个“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来纪念冼太夫人。每年正月从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书写作“汉人坡”)按时举行。这里是一块纵横约三里面积的平原地貌,唐时是冼太夫人孙辈聚居的村庄,一年中有两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与“县志”中记载冼太夫人每逢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庆祝的方式

在光绪年代,人们庆祝年例的方式就是“沿门逐鬼,唱土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据现年73岁的老人刘书所说,当时因为人们生活水平低,不像现在这样能自己做东请客人吃大鱼大肉。当时交通又极不发达,人们探访亲友多靠走路,路途遥远,所以没什么事一般不相往来。那到了年例这一个,其它的亲友会从自家中带些肉类去到做年例的亲友家共聚,同吃各自带来的食物。在改革开放前,就是靠生产队干鱼塘,杀几头猪,社员们领回几斤鱼,几斤肉,再杀一个鸡做菜,就算是丰盛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做年例也就越来越隆重,热闹。现在的年例,一般人家也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上十几二十桌,吃的也不仅仅是鸡,鸭,鱼,肉,而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4. 存在的作用

年例的作用,从最初的单纯娱乐神灵以求心安理得,到渐渐的联络亲友感情,添加新年气氛、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来更产生了其它一些坏的作用。主人款待亲友,本只是让大家更好的聚一聚。但近年来在做年例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铺张浪费和攀比现象。

现在的年例,一般人家也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上十几二十桌,吃的也不仅仅是鸡,鸭,鱼,肉,而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做年例是谁家客人多,客人级别高,门口停放的小车多,主人的面子就大。因此,探年例不仅亲戚朋友来,连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大户人家如此,小户人家也不甘示弱。为了所谓的面子,也倾囊来办年例。有的人一年到头在外打工,辛辛苦苦赚下的几个钱,就全花费在年例上了。还有的人家宁愿让子女欠学费,也决不在年例上落后给别人。而且在年例期间,人们天天大吃大喝,对健康十分不利。由于人们蜂涌向做年例的地方,造成交通阻塞。酒后驾驶引发交通事故,还有酒后斗殴,对社会治安不利。另外,一些不健康的年例节目也纷纷涌现在年例期间,例如,有些歌舞团为了增加收入,在农村等地方表演脱衣舞等,还有不少小贩在人群众多的地方变相开设睹坊,骗取孩子和农民的钱。

总而言之,年例作为茂名地区特有的节日,从光绪年间一直延伸到现在,我们应该为它这么好的传承和保留感到欣慰,同时也应该针对它变异产生的不良作用找出解决的办法,让它更好的发展下去。

年例

年例

化州年例

语音变异与英语教学

粤西年例调查报告

吴 川 年 例

粤西年例习俗

家乡的年例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试论年例的传承与变异
《试论年例的传承与变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