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7: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教学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教材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呈现问题,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即: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职权三个问题。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人大的相关知识,进而感受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延伸和深化,也为接下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打下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一些粗浅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在电视、新闻中看过有关人大的报道,这就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来说,由于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备受全国上下关注,青年学生由于其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热情等心理特点,对于本课所涉及的热点问题,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2)教法:

①“引探教学法”:即“引导——探究教学法”的简称,其创立者是美国的兰本达教授,倡导此教学法是为了促进思维的发展,结合本框题教学内容特点,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采取设置情境等活动形式引发求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②角色体验法: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现场模拟、角色体验的手段,活跃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③情境教学法:将图片、音乐、视频等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学法:

①知识迁移法:该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原理用于分析理解政治现象,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比较分析法:在本课教学中,有些相似概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以便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如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比较,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职权的比较等,在比较鉴别中获取新知识。

③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思考,相互交流学习成果,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5、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是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升华学生政治情感的关键。因此,这是本框的重点。

6、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的职权。

由于高一学生受年龄和阅历所限,他们与人大代表很少接触,对其职责了解更少,特别是人大代表职权中的质询权,专业性和理论性都较强,从字面上理解起来很困难。此外,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易混淆。因此,这是本框的难点。 7.教学过程

课题: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福州市人大的相关资料;调查当前我市存在的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最现实的问题。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激趣 引题

(角色转换)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你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吗?你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吗?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所了解的人民代表大会?

学生展示收集成果: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活动的相关资料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感受人大,走进人大,切入新课。

探究 新课:

一、人民 怎样 当家 作主

展示问题: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现当家作主的? 播放视频:《人民代表大会》剪辑片段。 根据视频回答:

1人民通过什么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 3.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是怎样产生的? 展示: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示意图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回答

多向提问: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从多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突破难点,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从人大和人民的关系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思考并得出结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探究 新课:

二、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探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各是什么? -----教师组织在学生阅读教材p55第

2、3段;-----在学生回答全国人大的地位是: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时进一步设问: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是什么?全国人大为什么居于最高地位? 展示图片:

1、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2、2008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听取并通过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3、2008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选举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4、2008年3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萧扬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望向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

请学生判断图片中的情景反映了全国人大在执行哪些职权?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和补充,比如图2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学生容易忽略其决定权。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解决问题

1.反馈预习情况,进入重点内容探究。以老师讲授为主。

2.问题环环相扣。不仅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又降低问题难度,提高可操作性。 3.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强化对人大四项职权的分析判断能力,更加具体地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利机关。

探究 新课:

三、地方 人民 代表 大会

设问: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和作用各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在立法权上的区别.课堂巩固 :判断以下提法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都有立法权,

都是立法机关

是一样的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评价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区别,并引出人大代表这一知识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究 新课

四、人民 代表

播放视频:《人大代表反映百姓呼声,认真履行职责》

让学生说说短片中的人大代表提出了哪些议案?----老师板书学生的答案要点

他们所提的议案都是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即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设问: (1)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2)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3)人大代表怎样为“老百姓”说话?

(4)人大代表可采取哪些方式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 假如你就是区人大代表,请针对当前本区存在的老百姓普遍关注并及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议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梳理知识,展示结构图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人大代表提出以下议案:关于促进终身教育的办法;改革医疗事故鉴定;灾后电网和高速路重建问题;等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回答

2.角色转换,给学生带来了真切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近人大代表。

3.在探究中掌握知识: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 4.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整理知识点,克服知识的零散性。

课堂小结

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做笔记并当堂记忆主干知识

总结本课学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课后探究 回归生活

多媒体展示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福州市新闻媒体记者。请你对鼓楼区人大代表朱之琳校长进行采访。

学生课后完成

角色模拟,提高了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锻炼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课后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形式多变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面貌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伴随教师的导航,充分发掘新知,进行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课堂与生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比较有效地达成本课教学的预设目标。

2、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弱化自己的强势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自己担任引导者,解惑者,裁判员的角色;从繁杂的事例中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中心议题,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

3、走进人大,了解人大”这一目相关知识的学习,采用的是老师讲授的方式。当然这个讲授是紧密结合今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的事例来进行。讲授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系统掌握知识。新课程改革中,讲授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不可一味地让学生来表演、活动,千万不能忽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当然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方法正确,讲授法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4、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要有亲和力,要有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这样课堂才会活起来,学生才会乐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120)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推荐)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反思

2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