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赵秀萍

授课章节、题目: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授课时间、地点:2015年5月7日

第三节

高一5班

【设计思想】

高一学生社会阅历浅,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模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部分学生思想上倾向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要想使学生理解并认同所学观点,就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水平出发,一方面通过预先的设计来突出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对知识动态的生成和建构,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分析、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鉴别问题的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与义务。 [新课学习]

(一)走近我国的国家机关

1.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师简要讲解我国的国家机关,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及其各自性质。

2.课堂思考:材料中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职权?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 (过渡)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这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正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体现。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1.什么是政体?(呈现知识,教师简要讲解概念) 一个国家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政权机关,也叫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等.

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各不同的国家机关相应行使的什么权力、

1 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等。

总体来讲,就是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以便使国家权力得到更好地运用。

(回忆原有知识,教师提问)什么叫国体?它的性质是由谁来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答案)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教师提取信息)国体回答了: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政体回答了: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运用。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归纳) (1)国体决定政体。这种决定主要是指国体决定政体的性质。谁掌握国家政权,就由谁决定如何组织与运用这种权力。

(2)政体反映国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过程能够体现掌权阶级的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用是否健全、适当,对统治者能否牢牢地掌握政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渡)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政体—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导人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民主必须以集中为保障,才能统一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二】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总结出三个方面的表现。然后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探究,以达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认同。) 2.民主集中制度的主要表现

探究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相关材料见ppt) (学生探究活动,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

教师归纳:

(1)人大代表的产生: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的活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策。

(3)不称职人大代表的罢免:对违反人民意志、利益或不称职的依法罢免 探究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相关材料见ppt) (学生探究活动,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 教师归纳:

2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是由国家行政和司法等机关去贯彻执行。 探究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关材料见ppt) (学生探究活动,分析材料)材料反映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教师归纳:

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应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能力提升:根据以上三方面所学,尝试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三】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请根据所学,尝试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从国体、实践、优越性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然后进行总结)。 (1)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宗旨:保障、体现、显示

(2)实践证明,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符合我国国情,必须坚持和完善。 (3)优越性:保障、动员、保证、维护

[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