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韩家园林业局育真学校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以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实施”为核心,在《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已取得的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上的学习更加深入地进行课题的探索与研究,继续以新基础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研究,实施有效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研促教意识,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虽然去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实施还没有完整的思路和做法,所以今年的课题研究也将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

二、重点工作:

首先,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扎实课题组教师的内功。

在本学期的研究探索中,和去年一样,加强理论学习必不可少,理论学习就象是一棵树的树干,所有研究都要以理论为根本,所以在原由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很有必要,而且要结合课题组成员的实践探索,要求每一个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发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的所得。要求每一个课题组成员至少发表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课题论文。

其次,继续坚持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课堂的观摩和实践。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教研室的布置继续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其他年级班级参与并观摩课堂实践,另外如果有可能还将向学校申请课题阶段展示活动,并准备安排课题组成员上课题研究课。我们还将课题的研究实践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去,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努力的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探索,并及时写好教育心得。

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积极性和课题阶段研究成果的实践操作性,我们还将向校长建议举行校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届时会有两名课题组老师上汇报课,为提高全校老师对于《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课题的认识做桥梁。

第三,在研究的着力点上,今年将注重在课堂实践中去探索有效实施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上。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有可能在实践运用上会出现一些不附的现象,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优劣,那么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如何来把握这教学模式,和如何使教学模式“变身”有效地应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一年来研究的重点。

总的来说,今年是以课堂实践为主,着重针对具体内容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安排课堂观摩和阶段成果展示也是为了集思广益,避免我们的课题研究在中途偏向甚至误入歧途。进一步提高我们课题组的研究能力。

三、2007年具体安排初定如下:

3月份:召开今年第一次课题组会议,认清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2007课题研究计划,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并安排一次理论学习。

4月份:安排课题组成员校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并认真听取其他领 导和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并积极局教委和学校对我校课题开展情况的调研 准备。

5月份:加强课题组理论业务学习,并要求课题组成员深入自己课堂,并进行优秀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课的评选。

6月份: 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撰写课题论文、案例, 参加课题征文比赛。做好这一学期课题研究的总结工作。

9月份:集中探讨上上半年课题进展情况,重点对课题研究的困惑与难点分析研讨,了解本学期课题组活动方案安排,明确本学期研究课题方向。

10月份:组织业务学习,教师进行实践操作,课题组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做好记录。

11月份:教研组成员完成研究论文 对教研活动的反思,以论文形式进行交流,及时写心得、随笔等。

12月份:集中交流课题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做法、经验,总结得失,提出问题。组长完成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2007.3--2007.12)

韩家园林业局育真小学课题组

这段期间,课题组在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加校本教研力度,深入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进教师教研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只务实、高效的课题研究小组,顺利地完成了本阶段课题研究工作,为今后课题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我们课题小组成员也都积极地加入了《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数学课题的实验研究活动中。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努力学习网络技术,学习课件和网页的制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课题组的老师着重加强了课题实验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系统、全面地进行理论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情境教学的多篇文章:《教学需要怎样的质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焕发数学课堂魅力》、《让数学情境走向“草根化”》、《让情境拥有“数学”的脊梁》等。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纪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另外,实验老师把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实验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一名位反思型的教师。

2、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校教研工作的成败,同时也关系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课题成立之时,我们制定了课题组管理制度,定于每周三下午3:00---4:30为课题组教研活动时间,课题教学研讨活动的时间为星期三早上第一节课(8:50—9:30),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再组织评课交流。每次的活动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在互动研讨中我们将以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实验老师主动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分析讨论,在各种观点的高峰中,集体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

在听课中发现老师坚持从教学内容入手,大胆废除一些呆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代之以趣味、开放、真实的教学情境,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紧密结合课题来认真设计好每堂家常课,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了 “问题情境”、“体态情境”等一系列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变得喜学、乐学。使数学变得更鲜活、更有吸引力。

二、课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该课题已经研究实施了一个年多,由于课题组成员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课题组成员吴艳撰写的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四次优秀科研成果(专题)评审会被评为贰等优秀科研成果,这也是对初步总结《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所给予的肯定。

(一) 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围绕课题目标,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获得发展。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教材,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认识和思维等多方位的发展。

1、创设悬念的“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的《谁爬得快》中,一开始,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了猜谜语的游戏:

1、猜成语:“事物周而复始,来了一遍又一遍”、“绕一圈又重新开始”。

2、猜哑迷:“老师开电风扇”;“老师在讲台前绕行三圈”。在学生充满悬念“为什么数学科会与语文教学中的成语相关联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和这些成语有关。学生从猜到的成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词意中,感知某些事情会不断重复出现,初步体会“循环”这一概念,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整合到学科的联系中去,在语文科的“咬文嚼字”的逻辑中捕捉数学信息,实现学科之间的和谐统一。好奇心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能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想知道”的学习心态。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有用”的数学。

如教师创设模拟生活中“超市聘请员工”情境,“同学们,如果你去找工作,最关心的是什么?”接着出示超市副经理为了聘请员工,贴出了公告“本超市聘请员工的月薪平均1000元”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这一情境的创设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想主动去参与的想法,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趣、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创设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在教《小小图书馆》中,可把将教材中枯燥的图书馆藏书的册数统计表改变成动态的活动情境:在课的开始,教师创设了学生拍皮球比赛的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有意识的选了几位学生汇报了拍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由此,让学生根据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感到数学既现实,又有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在解决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又可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摆学具、拨计数器、动手

计算等方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在动手中思维,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产生了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中。

4、创设良好的“问题”,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师可首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课件出示小学生足球比赛情境图)。踢足球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进一步播放:在一次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球,你认为应该选派哪名队员?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学交流。问题一出,学生们的情绪立刻高涨了起来,思维也一下被拨动了,在这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纷纷谈出了各自的看法。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教师又进一步指导了学生分析出应派哪名队员去罚点球,那就要看哪名队员罚球命中率高,即罚中次数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问题情境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了示范

5、创设充满探究趣味的“游戏”,开启学生“乐学”的大门。

如教学《什么是面积》中,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后,我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游戏情境:男同学请先闭上眼睛,女同学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形,记住它的面积(有几个小方格)。接着,女同学闭上眼睛男同学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形(把刚才那个长方形反过来,用较大的方格来画),记住它的面积有及格方格。然后,男女同学各自汇报观察的结果,得出女同学看到的18个方格的长方形比男同学看到的6个方格的长方形大。这时候,故做神秘的问:“女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真的比男同学看到的大吗?”再出示真相让学生发现:两个图形原来是一样大的,也由此深刻体会到必须用统一的单位来计算图形的面积。而这个时候,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被点燃了,那种认知上的冲突让他们迫切需要去探究新的知识。可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趣味的游戏情境,能把学生引进“乐学”的大门,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道路。

(二)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实现了转变。

教师们意识到不仅仅是看学生听课认不认真,作业做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的心理活动怎样;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看是否增

强了学生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兴趣。现在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小组讨论、探索、总结出概念,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找到了一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实验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平时的点滴思考、点滴积累,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纷纷撰写了有关情境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进一步明确了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课题的内含。

“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探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策略。它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诱发、创设求问题→启发、探究求思路→引导、探索求解决”。

“诱发、创设求问题”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启发、探究求思路”即: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主要指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合作互动来探索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引导、探索求解决”即主体的充分展现、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交流活动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数学问题结论。

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包含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

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

2、目标导向,主体调动;

3、质疑问难,主体参与;

4、引导探索,合作互动;

5、形成共识,主体发展。

三、研究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在上数学课时,都能有意识地运用“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实施中,个别课的设计不能很流畅地与教学模式想融合,把模式照搬地讲授,有时反而会使得学生在感觉 “浅尝则止”理解得不充分,或是已经很明了了却还是要继续学习,失去了对内容的探究的兴趣。我们逐渐地认识到,“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是可以通变的,可灵通地结合教学内容来运用。

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实践运用”中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的题所替代。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

3、研究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的课题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情境教学的要求。

4、思考:

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让我们不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质疑”和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更得注意它的实效性。我们呼唤一种原始的、生活的、活动的教学,呼唤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课堂,让 “质疑、探究、实践”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如何让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运用得更广泛”、“如何使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

式让学生喜欢”、“如何 “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发展和谐统一”进行深入地研究。(执笔人:吴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论文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议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质疑探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