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8 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认识“捐、盲、屡、眶、遵、搂”等6个生字,读准“捐赠、盲童、热泪盈眶、遵从、搂住、屡次等词语;理解掌握“重见天日、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遵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诵读好第

4、

5、

6、

7、9自然段,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设计课前尝试任务;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尝试自学

课前尝试任务

(一)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3.趣味识字: ————————————————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重见天日、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遵从等词语,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在课本上用符号标记)

(三)课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

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2.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并简单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在触摸春天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用心灵触摸春天的盲女孩安静,对她所表现出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态度,表示出了敬佩,在敬佩之余,不免生出点遗憾,如果盲女孩能够看见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该多好。可喜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这种假设已成为可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盲女孩重见光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永生的眼睛》。

(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2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眼睛是永生的? 生:谁的眼睛是永生的呢? 生:课文讲述了什么事?

师 : 想不想知道答案,那就赶紧读课文吧,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边批注,除了你想知道的这几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你想知道或者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划下来,小组内交流讨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欣赏吧!

二、课前尝试检测:

1.小组内交流难认、难记的生字,先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记录下来汇报,共同解决。

2.互读词语:“捐赠、盲童、热泪盈眶、遵从、搂住、重见天日、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读后订正。

3.检查读课文:指名分别读课文。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文章的重点部分是第

4、

5、

6、

7、9自然段,谁能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文中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三、围绕尝试题,小组交流。

1.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反复读读,体会体会。

2.小组交流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四、讨论交流,研读文本

1、面对警察的请求,“我”和父亲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至7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反复地读一读,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学习体会: 句子一:

课件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交流感受并反复朗读。) 句子二:

课件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1)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盲童的生活》视频,引导联想并朗读。

3、师:我对温迪说了外公的心愿,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想像一下温迪会对外公说些什么呢?

4.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朗读理解(课件出示):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2)解读句子:

自由地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父亲还留下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抓住“真正”,“远非”来理解“我“态度的转变)

(3)出示原文结尾,学生了解感悟,对课题进行思考,理解“永生”的含

义。

5.小结: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你从这些人物的语言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又有些什么感想?

6.在课文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人物的语言的句子,请一一找出来。 7.这双眼睛里留下了捐赠者宝贵的角膜,留下了父亲的谆谆教导,留下了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更留下了生命的崇高价值。这真是一双永远闪亮的永生的眼睛。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课题,永远记住文中伟大的母亲、父亲和温迪。让我们为他们也为所有愿意捐献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五、写法运用,二次尝试。

1.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文中的人物说吧,拿出笔来,任选一位文中的人物,写一写你想要对他说的话。(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表达人物的精神品质。)

六、限时作业:见配套练习册“我会写”“我会填”。 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8 永生的眼睛 角膜捐献 “我”的态度

母亲

不情愿

父亲

遵从遗愿

女儿

主动捐献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二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18 永生的眼睛

18 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推荐)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