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慈孝仙居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

仙居县田市镇水各小学 万亚萍

摘要: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也一直是我们国家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面,以神山秀水著称,慈孝文化的渊源却颇为久远。本文通过分析孝文化的内涵、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慈孝仙居”的途径和措施。“慈孝仙居”的创建对于增强我国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加强国家凝聚力、实现个人价值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孝文化慈孝仙居创建实现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孝道的民族,也是一个以孝育德的民族。慈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慈孝不仅是自然的感情,而且被提升为重要的伦理原则,小至家庭关系,大到社会政治,莫不与之息息相关。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面,以神山秀水著称,慈孝文化的渊源却颇为久远。例如:朱熹二度送子求学、陈襄《劝学》传为美谈,王温升天、逢人说项耳熟能详。承接这一传统,如今,慈孝正引领仙居全县乡风文明,成为“精神富有、人文仙居”的首要内涵。历经数千年的流播发展,仙居慈孝文化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拓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弘扬传统慈孝文化的精神内核,对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善代际人伦关系,构建和谐家庭,建设效益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认识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该躬行的。孝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恪守孝之礼仪。“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从甲骨文的字型上看,孝字的上部像个弯腰弓背、手拄拐杖、白发飘拂的老人,而下部像个双手朝上伸出,作行礼、服侍状的子孙。在先秦古籍中“孝”的原意为“奉先思孝”,“尊祖敬宗”。《说文解字》中对孝这样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赡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在诗经中有大量的诗句表达了当时孝的内涵,《诗经·周颂·载见》:“率见昭孝,以孝以享。”意为

祈求子孙繁衍的祖先祭祀。实际上孝养父母在先秦古籍中是用畜、养两个字来表示的。”第一个将养老之‘畜’‘养’字与事神之‘孝’字二义结合起来的人就是孔子。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来孔子把孝的内涵总结为以礼制孝养父母、和颜悦色地孝养父母、以敬爱之心孝养父母、体谅父母所担心的事,就是尽了孝心。至此,孝思想的内涵被孔子由宗教祭祀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围绕这一核心内涵,曾子、孟子等历代儒家大师都不断地完善,丰富这一传统思想。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并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等伦理关系。自此以后,孝忠思想成为历代封建政治统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古代典籍中,孝文化是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实践中,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简介。丰富和补充了孝文化的内容。所以,传统孝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养亲敬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承志立身、移孝为忠。

二、明确 “慈孝仙居”创建的现实意义

仙居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坚持以慈孝仙居创建引领乡风文明,不断强化慈孝创建的时代性、影响力和覆盖面。”创建“慈孝仙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积极创建慈孝仙居,打造中国的慈孝之乡,不断彰显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江最美精神在仙居大地上的实践和探索。新时期,弘扬慈孝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家庭和睦,维护社会安定。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是最小的社会政治单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通过家庭表现出来的。因此,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美满,整个社会就会安定祥和。当代社会的慈孝文化,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的互益性,是子女孝、父母慈的有机结合。尊老敬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父母对子女也有慈爱与教育的义务。亲子关系是双向良性互动的,父母应以慈养孝,子女应以孝养。在互爱、互尊、互重、互敬的关系中,慈与孝才能有效运作,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和谐家庭伦理关系的形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和万事兴,社会治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看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家庭在社会中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家庭和睦有利于社会和谐、国泰民安。只有家庭和睦才有社会和谐,而家庭的和谐又是以慈孝为基石的。因此,慈孝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

(二)提高仙居人文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仙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仙居县中,人们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利字当头,道德滑坡现象很明显。但不管人们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依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近年来,农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农民生活不断富裕的同时,但是仍存在着不孝敬老人、家庭邻里不和睦,乃至诚信缺失等诸多不良社会风气。我们仙居县随着国家的老龄化发展趋势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形势日益严峻。仙居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就有10余万人,空巢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特别突出。庞大的老龄人口将给仙居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在全县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风尚,妥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精神抚慰等各方面的保障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弘扬慈孝文化是仙居社会在转型期的客观需要,它不单单要解决个别家庭问题,而是要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传统孝道观念的积极因素,提倡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形成正确的以尊老、敬老为荣的荣辱观,这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慈孝仙居”的创建着眼农村精神文明领域问题,全力倡导孝老爱亲传统文明道德观。通过“慈孝仙居”的创建,我们要树立优良家风、民风、村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弘扬慈孝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责任感和凝聚力

孝文化在中国作为伦理学的核心纵贯了几千年,犹若血液流身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有丰富内涵、不同层次和各种形态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时代、各个阶段、各个政治范围和地理区域中的特定的政

治、经济、文化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凝聚力。而孝文化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般形态的凝聚力,它不受时空限制而广被人们所接受,孝就是这一形态凝聚力的核心。孝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凝聚力的核心,是由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潜在根系是以血统为基础,以大宗小支为脉络分流下去的,贯穿通达各宗各支各派各族各群人之间人性人情的潜动力就是孝意识。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孝意识的凝聚功能与通达作用,并且有效发挥这种作用,才能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探索“慈孝仙居”建设的路径

(一)政府高度重视,探索慈孝活动开展路径

慈孝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惠于我们仙居的老百姓的,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报告用整整一段的篇幅阐述了“慈孝仙居”创建工作,既充分肯定了前阶段的工作成绩又科学谋划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慈孝仙居”这个词汇第一次进入党代会报告,并且表述内容份量重,目的明,思路清,既说明了县委对”慈孝仙居”创建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又充分展示了仙居人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勇气。

慈孝文化活动开展得更深入、更感人、更有影响力、更具传播性,必须坚持群众性,体现创新性,在活动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要探索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市民、农民参与慈孝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组织动员全县各个阶层人士按照自愿自主原则确定“我的尽孝日”,填报相关信息,建立专门档案,以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学校企业、部队军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为单位,实行归口备案管理,日前温馨提示,日后记录情况,推动全市上下共创人人有尽孝日,日日有人尽孝”的生动局面,形成人人讲孝德、天天行孝道的浓厚风气。二要探索机关团体、企事单位、社会名流、商界精英、私营业主支持孝德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激励社会各界支持孝德文化活动的有效办法,对出力支持、出资赞助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精神奖励。在全县上下营造社会各界合力共建孝文化名城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仙居慈孝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二)广泛开展慈孝文化教育活动,加强舆论监督

我们要提高慈孝认识的理论水平。立足于现实需要,高瞻远瞩,站在理论的

高度,批判地继承慈孝文化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对慈孝普世价值进行重新诠释和利用,使传统的慈孝文化从家庭层面推广到社会层面。邀请一批国内慈孝文化专家,深入挖掘研究,举办“慈孝文化建设研讨会”等研讨活动,多角度、高层次地提炼和总结慈孝仙居创建的核心价值和制度安排。

我们要深入开展慈孝宣讲和文化宣传。组建和完善县慈孝讲师团,深入全县学校、企业、机关、农村开展巡回宣讲。举办慈孝文化大讲堂、慈孝论坛等活动,按照“阵地固定化、布置有形化、教育日常化”的要求,邀请慈孝文化研究专家到仙居授课,县级新闻媒体可创新设立专题栏目,以慈孝论坛探讨、传播慈孝文化。建立“慈孝仙居”独立网站,更新栏目,完善内容,单独设网,开展在线课堂教学,互动讨论等,加大宣传链接力度,提高慈孝仙居网的知名度。建设慈孝文化街、慈孝文化林、慈孝文化长廊等。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仙居慈孝历史文化和当代慈孝典型事迹,创作慈孝文艺作品,编排以慈孝为主要内容的小品、三句半、说唱、莲花等文艺作品,深入乡镇农村企业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慈孝仙居工作。举办一场规模大、规格高的慈孝文化节,与社区文化节相结合,也与慈孝人物、慈孝家庭等慈孝典型颁奖相结合,不断提高慈孝创建影响力。

(三)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仙居慈孝制度落实的专门机构

仙居县第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引导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加强慈孝制度建设,推动创建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因此各地各单位要着眼长效机制,积极思考,敢闯敢试,勇于探索,让一些好的制度和机制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制度保障是落脚点。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对“慈孝仙居”创建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鼓励各单位找准工作切入点,选准开发的项目,抓好项目谋划,跟踪督查,狠抓落实,倒逼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我们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在全县各村、各单位单位建立慈孝义务劝导员队伍,组织开展对不慈不孝行为的明查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失德行为进行监督、劝导、纠偏,增强道德审判、舆论监督的力度。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督查考评机制。我们可以成立慈孝考评团,加强对乡镇、村、单位、企业、学校的指导帮扶,根据考核评价体系,文明评价指标和考核细则,督促这些单位落实创建工作。同时探索开展群众满意度专项测

评,让人民群众来评价本辖区的“慈孝仙居”创建工作,真正使“慈孝仙居”创建能取得实效,真正惠于民。

总结

创建“慈孝仙居”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推进文化强县、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共仙居县委书记单坚表示,“通过文化挖掘、理念传播、行为践行和机制保障,大力弘扬慈孝精神,使之成为全县上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实际行动。”“慈孝仙居”创建工作意义重大,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坚持以”慈孝仙居”创建引领乡风文明,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王小芳.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和谐社会中的孝道探析[J].文化纵横,2009(8).

[2]计志宏.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辩证思考[J].创新.2010.(4)126-128

[3]任兰兰.试论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界,2009(9).

[4]王爱敏.李斐.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5]邓田田.论周公之孝道伦理思想[J].伦理学研究.2010.(1)

仙居

仙居

《慈孝》观后感

慈孝征文

《慈孝》观后感

慈孝文化

慈孝在我心中

慈孝文化心得体会

慈孝浙江.doc

仙居宋代文人

慈孝仙居
《慈孝仙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仙居介绍 仙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