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论文:深度“冰点”的细节温暖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深度“冰点”的细节温暖

深度“冰点”的细节温暖

徐迅雷

是不是重视细节的捕捉,能不能善于细节的写作,可见一个记者的敏感程度、采写能力。小说家的才华差异,在细节描写上看得很清楚;记者的深度报道,最需要细节的饱满充实。“大节”因细节而生——多么宏大的主题,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来构成与展示的。一个好的细节,它往往有强大的情感穿透力,时光过去很久,别的可能都忘了,某个细节却清晰地印刻在读者的脑海。

创设于1995年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冰点”版面,如今已发展成《冰点周刊》,每期4个整整齐齐的大版。“冰点”的深度报道自成特色,而对细节的捕捉与抒写尤其出彩,可称为“冰点细节”。当年以一篇《北京最后的粪桶》的深度报道带出“冰点”栏目,引起很大的震动;这一只小小的“粪桶”,就是一个偌大城市的重大细节。

“冰点”不冰,“冰点”之中,温暖存焉。不久前,笔者所在的《都市快报》,邀请了《中国青年报》分管《冰点周刊》的副总编辑杜涌涛、《冰点周刊》主编徐百柯以及编辑记者一行5人前来交流,让我们直接领略了他们的思想、触摸到他们的情怀。

本文在此侧重点评“冰点细节”中的“温暖情怀”,选取的主要是《冰点周刊》近期报道中的人文、人性篇章。

A.情感是流动的血液,话语是流动的情感。

【例】《麻风村孩子的”台湾妈妈”》(2011年2月23日《冰点人物》,作者赵涵漠):

报道写的是,在十多年里,台湾女记者张平宜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报道开篇从张平宜的回忆切入,带出了张平宜缓缓地说出的话:“那真是个被刻意遗忘的黑暗角落。”报道的结尾是这样的: 许多台湾朋友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但对这个女人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张平宜当时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来大陆采访麻风病康复村现状,但来了竟然就留下了,她辞职成了志愿者,把自己十多年的青春奉献给这里。在村里,她才是真正的村校校长,才是真正的“村长”,才是真正的“村支书”,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感动于这一人物报道,我曾写了一则评论《优渥的情怀》——优渥的不是待遇,而是情怀——温暖的人间情怀。“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这句话感人至深,母爱是非凡的博大与伟大;“无法掉头离去”点明了“留下”的深刻原因,报道由此戛然而止。这里的“留下”,比电影《非诚勿扰》中的软广告“西溪且留下”感人多了。

【例】《绝不让命运扼住咽喉》(2011年7月13日《冰点人物》,作者秦珍子): 周采薇两岁时,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缺损。手术后,气管受损,无法自主呼吸,只能靠人工套管进行呼吸。19年里,周采薇做过14次全麻手术,收到过9份病危通知,可这个闻不到花香、不能唱歌、不能剧烈运动的女孩,努力有尊严地学习、生活。在高考中她考出了583分的成绩,却被几所她心仪的学校婉拒……报道的结尾是:

想得最多的还是,她在大学实验室忙忙碌碌做实验的场景,当被问到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科学家时,周采薇想了一下,伴随着呼吸套管的气流声,她轻轻说:“我活不了那么久。”

我的一位女同事在我的微博上跟帖说:“忍不住泪水长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周采薇都是一个宝,比国宝熊猫还要珍贵稀少,更别提比“高考状元”珍贵多少倍了。只要稍微有点认知水平的大学,抢都来不及,没想到一个个学校竟然都拒之门外,中国大学就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小女孩周采薇一句关于生与死的“我活不了那么久”,感动了无数读者。情感是流动的血液,话语是流动的情感。把这句话安排在报道的结尾,余音绕梁——这可看成是冰点式的细节结尾,仿佛是一把柳叶刀,那情感的切入相当厉害。 【例】《火车惊魂记(乘客版)》(2006年4月19日《冰点特稿》,作者包丽敏):

《火车惊魂记》讲的是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在当年4月9日受到一场百年罕见的沙尘暴袭击。报道分为乘务员版和乘客版,其中乘客版的结尾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细节:

15日晚,几位T70次乘客在北京的一个小型聚会上,乘客张亚东明显喝多了。他突然转向在座的一位并未经历此次惊险的女士,口齿不清地问:“你知道火车上的玻璃是什么样吗?”

那位女士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已拿起一只玻璃杯,突然向餐厅的窗户砸过去,“砰”的一声碎裂的响动。

“别砸了,地上都是玻璃碴子!”女士惊叫道。

“玻璃碴子?”满脸涨红的他吼道,“我告诉你,火车上就是这样!” 话音刚落,第二只玻璃杯从他手中再次飞向窗户。

当晚,餐厅的这面窗户共受到了4只杯子的袭击。所幸,只露出两个窟窿。 不久前,中青报副总编辑、《冰点周刊》原主编杜涌涛做客“中青视频”,解析《冰点周刊》为何十几年来一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就特别提到细节,提到《火车惊魂记》。这个结尾的细节,在那些一本正经的报道中,是不会写进去的。个中流动的是非一般的情感血液,而小小一个细节就浓缩、折射了“火车惊魂”的宏大情节。

B.可以没情绪,不可没感情。

【例】《失落的阶级》(2011年8月3日《冰点特稿》,作者赵涵漠): 这是由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引出的长篇报道,是一部电影与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故事。其梗概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下岗工人陈桂林,穷困潦倒,他为了女儿,和几个老工友一起,在已经废弃的车间,硬生生地用钢造出了一架“钢的琴”……报道围绕着《失落的阶级》的拍摄与放映展开,其中一个细节是: 在一处已被废弃近10年的车间里,女主角秦海璐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厚厚的灰,踩上去松松软软的,每个车间里都长出了树,老高老高的,有的树竟然还开了花”。

女主角秦海璐“穿越时光隧道”的这个细节,把历史与现实焊接在一起。整个报道的叙述很冷静,但是静水深流。感人的人文关怀、理性的制度思考,蕴含在字里行间。一个时代愧对一个阶级,一个阶级生出了自己的先锋队,最后先锋队自己跑得很快大抵进入了主义的天堂,却抛下了阶级兄弟,让人深长思之。 记者在客观报道中,通常要求尽量避免情绪化。但是,可以没情绪,不可没感情。 【例】《批评官员的自由》(2011年8月17日《冰点特稿》,作者付雁南): 与一部电影引出一个深度报道相似,冰点特稿《批评官员的自由》由一本书引出,这本书就是中译本《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作为“新闻自由的里程碑”,“《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是经典案例。《纽约时报》一审二审先后败诉,被判赔50万美元,但报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媒体对官员错误的批评,应当受到容忍。

这个冰点特稿标题中所用的关键词是“自由”,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细节。而报道中提到书的翻译者何帆“拟定了一个更加符合国情的书名:《批评官员的尺度》”,同样是富有意味的细节。再看看报道中讲到《纽约时报》律师赫伯特·韦克斯勒准备诉讼时的一个细节:

韦克斯勒却决定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入手,进行自己的辩护。他在申请书中援引30年前的布莱克大法官的判决意见说:“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目的之一,正是让人民有权批评„任何一个政府部门‟。”

《批评官员的自由》这个深度报道,通篇是非常冷静的叙述,看着都要冰死人,但其中蕴含着对自由境界的热情追寻。

许多新闻事件处于进展过程中,事实上往往难以做到“每个字都对”,新闻报道尤其是批评报道尤其是批评官员的报道,要容许存在犯错空间。比如在越战和“水门事件”中,记者们的消息来源就是那些并非“绝对真实”的匿名消息源,如果按照“沙利文案”一审判决的界定,批评官员的言论必须证明自己提到的每一处细节绝对真实,那这些报道就根本没有出生、生存的可能。而终审的判决书说得好:媒体在“对错误陈述信以为真”的前提下发布不实之词,应豁免于诽谤诉讼;媒体有批评官员的自由,媒体履行批评官员的职责,如同官员恪尽服务社会的职责。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常识,而在此我要说,“自由同样是新闻的生命”。

C.捕捉真切细节,还原新闻场景。

【例】《生命的礼物》(2011年6月22日《冰点特稿》,作者赵涵漠): 《生命的礼物》说的是,年仅22岁的湖北武汉大学生张磊因车祸去世,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报道中两个细节留给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张磊父亲张天锐从断然拒绝采访,到终于接受采访:

“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很平凡的事,请你们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父亲张天锐接听了电话,他嗓门很大,声音听上去有些愤怒。

我反复地向他说明来意,但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可当我告诉他,我只比他的儿子大3岁时,他沉默了一阵。

我说:“别把我当成记者,就当成您儿子的同学吧。”

他捂住话筒,似乎是和身边的妻子商量了几句,然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那你过来吧。”

此前张磊父母已决然地拒绝所有媒体采访。然而冰点记者赵涵漠一句“只大3岁”、“就当成您儿子的同学”,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到最近。陌生人之间的情感确是有空间距离的,消弭这样的空间距离,依靠的是情感而不是什么“采访技巧”。

第二个细节是,骆钢强医生发现年轻的张磊身体健康,尝试着提出,眼角膜、肝脏、肾脏和一部分皮肤都可以捐献;面对这样的“劝捐”,张磊的父亲张天锐从犹豫到同意:

眼前的夫妻俩,除了悲伤,反应很平静。张天锐想了一会儿,问道:“是不是捐得太多了?孩子身上要到处动刀子,疼啊。”

“捐一个器官和捐几个器官的程序是一样的,都要开刀。不过,捐的器官越多,做出的贡献越大。好多人等着救命啊。”骆钢强劝说道。

“总是捐,不如多捐些。”张天锐用劲地抹了一下眼泪,和妻子在早已准备好的器官捐献协议书上颤颤抖抖地写下了名字…… 死去的孩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活着。一声“疼啊”,父亲对儿子那爱的情感澎湃到极致。当时“劝捐”情景,记者并没有在现场亲历,显然是依靠后来深入细致的采访才捕捉到的,而通过这样的细节真切还原新闻场景,可见记者的写作功力。 【例】《假药阴影下的幸福时光》(2011年4月20日《冰点人物》,作者从玉华):

29岁的年轻母亲郑潘燕,3年前3岁儿子豆豆被诊断为白血病,更不幸的是,豆豆又成为一起震惊全国的假药案的受害者——这个比白血病更可怕的恶魔,是两针“甲氨蝶呤”假药。生产企业上海华联制药厂的操作人员,误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于其中,导致多个批次的甲氨蝶呤被污染,结果造成全国200多个患者受到严重的神经系统和行走功能损害……在最严重时,郑潘燕的孩子不会说话、不认识人,全身从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但这个美丽的母亲固执地相信,“孩子会好的”。报道中写到:

她辞去了工作,日日夜夜守护在孩子身边,“一节节地唤醒儿子被假药吞噬的身体”……为了让豆豆的胳膊能举起来,她把儿子平躺的一只手和身体拉成一个小锐角,再让他用尽全力回到原位。儿子疼得直哭,病房的人都说“这妈妈太狠心了”,可在每天几百遍的练习下,只用了8天时间,儿子的胳膊就能举起来了,医生也承认,这是个“奇迹”。

“一节节地唤醒儿子的身体”,这样的理念与行动细节,让人震颤。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年轻、美丽而善良的母亲郑潘燕,因为有着对儿子最深切的爱,所以能把最大的不幸化为最大的幸福。她的“幸福的底线”就是“只要儿子在我身边”。更为可贵的是,她在宽容中升华了对人间的博爱,她告诉孩子:人都是善良的。

D.或一点点耗尽生命留恋,或一步步照亮冷漠世态。

【例】《谁“推”了跳楼者最后一把》(2011年8月31日《冰点特稿》,作者赵涵漠):

8月23日,上海一个老式居民区里,一个21岁女孩爬到五层楼的窗台外,几个小时过去,最终跳楼身亡。报道把镜头对准楼下的围观者: 一个中年男人打着赤膊,趿啦着拖鞋一脸笑容地站在一旁。另一个已经头发灰白的女人回忆起,自己先是在家里嘟囔了一句“看什么看,要跳就跳啦,我们家的人看都不要看的”,但是没过多久,她就成了152号楼下看客中的一个。还有人中午先来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又去菜市场买完菜,继续回到这里围观。 “好下来嘞!走下来要么跳下来都可以的。”有人笑着说。 “你爽气点儿,要跳赶快跳。”也有人抬头向楼上喊。

谁“推”了跳楼者最后一把?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他们花几个小时围观那个坐在高处的21岁女孩,一点点耗尽她对生命最后的留恋。冷漠人心与冷漠世态尽在细节中展现。

【例】《照亮冷漠世态的一段良心路程》(2011年11月30日《冰点周刊》,作者付雁南):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报道,在这个34岁的上海男人潘跃昀身上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在开车赴朋友婚宴的路上,他碰到遭土方车碾轧的一个4岁小女孩,他毫不犹豫地带上小女孩,他耗费4个小时、辗转两个医院,还垫付了数千元医药费。其中有个细节是:

他只是踩下油门,尽量让车跑得快一点。路途中,这位父亲时不时觉得,后座上那个喃喃喊痛的小女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有人问潘跃昀怕不怕被赖上,他说,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潘跃昀以他发自内心的行动,一步步照亮了冷漠世态。在道德普遍滑坡的今天,这个报道价值凸现。一个潘跃昀的故事,远胜一艘航空母舰!

E.这是温暖的所在,那是威势的所在。

【例】《为家乡立人》(2011年11月16日《冰点特稿》,作者郭建光): 这个报道说的是一个特殊人物——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4年前他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他的执拗理想是要建设乡村图书馆。几年过去,他在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共建起了13座图书馆,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如果可能的话,图书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从乡村外出四处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然而李英强的立人图书馆颇有惨淡经营的味道,不是经济拮据,而是顾客较少,有个细节是: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在场的志愿者说:“今天很有收获,有一个女生看了一下午书。”

大家面面相觑,随后哈哈大笑。李英强也跟着笑起来。

为了避免家乡的沦陷,北大硕士回乡创办图书馆,图书馆不一定能帮孩子考上大学,却让教育回归本质功能——那就是立人;一天即使只有一个人来看书,也让李英强兴高采烈,这颇有“影响一个人等于影响全世界”的味道。

【例】《拍政府大楼的人》(2011年11月2日《冰点人物》,作者刘芳): 摄影师白小刺为了给县市级政府大楼留下系列“肖像”,拍摄了40多个县市级政府大楼,这被称为“从样本意义上完成了对中国县市级政府大楼风格的收集”。报道的结尾是:

谈起他拍摄的政府大楼“肖像”系列,白小刺说:“我站在政府大楼前,时常觉得自己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这个细节让我感慨:大权在政府那里,大钱在政府那里,大楼当然就在政府那里了,这是中国特色政府的“大自由”,相比之下公民公众是那么的“渺小”。这些盖政府大楼的钱如果拿来建公共图书馆,那有多少图书馆好建啊!图书馆是温暖的所在,政府大楼则是威势的所在。 ……

以上选取了中青报《冰点周刊》若干深度报道中的具体细节,作一简要点评分析,以期做深度报道的记者们充分重视细节,做到“深”中有“细”。从这些细节片断中,可看到作者的写作功底,更可见《冰点周刊》采编人员的思想高度与思考深度。央视主持人柴静说得好:“每个人的理解力和人生体会都是有限的。你的理解有多深,你的报道就有多深,你的局限就是报道的局限。”

人文情怀,以情动人。如今柴静参与主持的《看见》栏目,在我看来是电视版的《冰点》,颇有《冰点》的韵味,值得关注。 中青报曾出过一套三卷本的报道选集《本报今日出击》,在总序中,罗强烈先生写到这样一个情景:“在布达拉宫那间悬于半空的大堂里,有数千盏酥油灯层层叠叠地燃烧着。我当时只惊异于那种灯海的壮观。但是,当朋友告诉我,自从布达拉宫建成以来,这里的酥油灯就没有熄灭过,灯里的酥油全是成千上万来这里朝佛的信徒依秩往里添加,一种信念使每盏酥油灯里的酥油从不间断,数千盏酥油灯燃烧着穿越时空,创造了一千多年没有黑暗的岁月……我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我看到了一种力量的汇聚方式与理想的实现途径。”(见《本报今日出击》,卢跃刚、罗强烈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版2000年1月第1版)该书是《中国青年报》20年批评性和调查性报道的汇编选本,每篇报道都附有当事记者撰写的“新闻幕后”。罗强烈笔下的酥油灯,燃烧着信仰与温暖;每一盏酥油灯,都是一个细节,因为一直有酥油,所以一直在燃烧,从而照亮布达拉宫辉煌的大堂……

(作者单位:都市快报)

【附图】

温暖的细节

温暖的细节作文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冰点检测

温暖的细节优美散文

新闻论文

新闻论文

《冰点故事》读后感

《冰点》《十年》读书笔记

新闻论文:深度“冰点”的细节温暖
《新闻论文:深度“冰点”的细节温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