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领导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案例1】个性领导案例:古局长的遭遇

滨海市是一座新兴的中型工业城市。它近年扩展迅速,人口已近百万,市区建设向南郊与西郊发展。市领导想在美化市区环境方面走到全国的前面去,狠抓公园和娱乐点的规划和建设。因此,当市园林局老局长决定近期要离休时,市领导让组织部门尽量物色一位能力很强的园林专家来继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选中了古安松。老古在大学时本是学建筑学的,曾在几座城市的城建、园林部门工作多年,前年还到一个干部训练班去学过一段现代管理。他已在另一个中等城市当了4年多园林管理局副局长,负责该市5座公园及29个娱乐点的设计、建设、改建或扩建,经验丰富。该市与滨海有传统关系,几经交涉,对方才同意放人来“支援”。

老古如今就任市园林管理局局长的职位已有一年多了。上任伊始,就可以明显出他的作风与前任老局长截然不同。那位老局长中午吃饭往往要很长时间,饭后还要午休;他常花掉很多时间跟本局部属闲聊及与市里显要人物交际。老古则从来不干这类事。他每天一大早8点钟准时上班,中午在食堂吃一顿便饭。之后继续工作直到下午5点下班。他的时间几乎全用在制定和审理规划、设计、预算及业务会议这些正经事上;他甚至亲自参加本市新动物园的设计、规划工作。由于园林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加之老古工作的显著成效,本市报纸已登载过几篇有关他的报道与访问记。他在本市企业界声誉鹊起,因为他在接见记者时提出过一句格言--“效益的关键是效率”,意思是,他希望大家要注意巧干而不是单纯的苦干。他还提出要他局里的职工宁可多花点时间检查所干工作的质量如何,若发现问题,当尽快解决。

然而,老古手下的人并非工作效率都很高。其中有两人在本局工作已多年,资格很老,干活却特别糟。老古找他们个别谈话,提醒他们注意,但他们却找行我素,毫无改进,于是老古就把他们调出局机关,下放到基层公园管理处。这便引来一些议论。听说那两人中有一位是市委某常委的连襟。不过,市府办公厅主任老丁却明确地支持他这一做法,而这位常委看来也未予干涉,就是市长本人也认为老古做得对。事过不久,老古有一次在市府大楼遇到市长时,市长曾对他说:“你干得对,咱们不能老容忍碌碌无为的二流子在机关混下去。他们俩其实早该撤了。你们局的老局长是个老好人,怕得罪人,一直拖着。你这么一来,就都知道不认真干活是不行的了。”听见市长这么说,老古当然挺高兴。他知道他想改变机关拖拉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没有各方面,特别是上级的支持,是很难办到的。

在机关改革中,市领导订了一条规矩:每隔半年,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为自己的直属下级做一次考评和鉴定,还得明确评出优、良等若干等级来。市里要求老古也这么办。他给手下四名主要业务副手分别评了“优”、“良”、“一般”。有位得“良”的女干部十分恼火,她说她参加工作以来,从来都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古说,别的领导可能认为她干得很出色,可他并不觉得如此。他一上任就曾明确地向她布置过一些任务,规定了一些具体指标。可是照他看来,她并没有把她该做的每件事都做好。他这样解释说:“你的工作是不错,但并不算特别突出。你是花了时间,把大部分工作都干了。可是我应该坦率地告诉你,你并没下过什么特别的功夫。你的工作进度是自己安排的,但你所订的指标只能算中等。有好些事本该你干,可是你没干得了,只好交给别人干。我觉得这不是什么能力不足或没受过有关训练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积极性、主动性问题。老局长在任的时候,他可能认为你干得很突出。这使你对究竟什么才算真正突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印象。老局长是位老好人,我的要求比他高,而且我希望你能达到这要求。没有什么理由你不能成为最出色的干部,一切都看你自己的努力了。”老古以为自己是言词恳切,苦口婆心,谁知道他这一番话却使那位女同志大感寒心,马上拂袖而去。

他跟另一位副手的谈话也和这一位差不多。这个人得知他的鉴定只是“一般”就叫得更响了,认为这评价实在太低。可是老古寸步不让,不过他觉得也不能搞得太僵,便对这位同志说,相信他准能干得更好些,希望下半年考评时能给他一个较高的评语。

古局长的这次考评活动可能已为随后发生的情况定下了基调。以后的两个月,局里的办事作风果然面目一新。老古看得出大家干的活多起来,人们对工作更用心了,事情都能按时完成。这确实使老古心中暗自高兴。

到了下半年考评时,古局长给这四名副手都下了一个“优”的评语。他还向市长和办公厅主任汇报说,该局按期完成了全年既定计划与指标,预算却正好花掉99%,还有1%的节余,这主要归功于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园林局能做到这样一步,是该局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的事。以前该局总是打报告说,有些项目完不成,如某条大道还要栽250株法国梧桐啦,某公园还有几处风景点还没建成啦,都得要追加预算等等。

还有件事引起了老古的注意,就是局里获得较佳评语的人比以前少了。以前一般获“优”的约占评语总数的45%,“良”类也是45%,“一般”或更差的只占10%;这回“优”、“良”、“一般”这三类评语的比重分别变成10%、35%和55%了,显然,老古的这套大刀阔斧倡导提高办事效率的措施,其影响已开始渗透到全局各单位,看来情况是不能比这更好了。

园林局在该市是归市府办公厅直接抓的,老古这回自己的评语吃了一个“优”。办公厅主任说,市领导对他能控制预算额、没有超支反应良好,市委会上,市长说了好些夸赞他的话,并发给他一笔较高的年终奖,说希望他再接再厉,把来年园林工作摘得更好。

然而,在后来的三个月里,情况却发生逆转,变得与老古颇为不利了。首先是那位曾得过“良”的评语的青年女副手小柯,却忽然被选作市委委员,去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了。老古觉得有点可惜,她的专业能力挺强,如今只好放弃专业改行了。报纸还把她好好表扬了一番,誉为符合干部“四化”标准的后起之秀。她在市里竟能有这种政治背景,这是老古始料未及的。然而,他觉得跟她共求近两年,关系还算可以,如今显赫了,就算不大力支持他,至少也不至于跟他过不去吧。

事态的第二项发展,是公布了现任市长升任副省长的任命,而他的继任者竟是原来分管工交工作的一位市委常委韩巡。这不仅大出老古的意外,也是大家没有料到的。老古跟这位韩市长接触不多,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老韩对老古像是有些成见似的,常对他故意挑剔。例如他就听说,在市里某次会议上,老韩曾很不客气地评论说:“预算怎么会正巧花了99%?我总觉得这很可疑,这说明园林府实际上很有节约潜力,故意花到差一点满额。我看园林局削减5%~ 10%的预算,也决不会出啥问题。”不过听说好几位常委不同意这种猜测,其中包括前任市长。他说:“要是这预算真这么松,当初我们审批的时候,你为啥没说过一句话?!” 如今老韩出任市长了,上任不久,就把办公厅主任叫去,说他觉得园林局预算拨得太多,太浪费了,必须大力削减。主任请他说明确点。于是韩市长说:“我想老古这个园林局长干得不怎么样。不错,我知道他抓得很紧,对手下人要求很严,是做了不少事。可是,他的作风太死板,搞得局里怨声载道,把谁都推到对立面去了。就像刚提升做宣传部副部长的小柯,这么一位年轻女同志,当过他几天副手,也说他不是个好领导。我看这个局的人事非得重新安排一下不可。”

韩市长说的“重新安排”,主要是让现任副局长之一去顶替老古,而他正是上回老古给了一个“一般”评语的人。显然,柯副部长是出这个主意的参谋。照韩市长的说法,是园林局大多数人都主张撤换掉老古。

可是办公厅主任老丁却认为,要撤老古也并不简单。因为他是市里下了大力气专门调来的,调来本市后的历次评语全是“优”,说他“不称职”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把他以“莫须有”名义撤了,就等于说历次鉴定完全是一张废纸,一个局级干部单纯凭市长个人好恶就能换掉。而且,同情老古的也大有人在,已经有人劝他向省里告状了。于是,各有关方面都认为,摆脱困境,消除僵局的唯一办法是大家协商,彼此做出一定妥协,求得一个都能接受的折衷办法来。

韩市长主张老古自己辞去园林局长职务,然后任命他做市动物园主任。这个动物园非同一般,利用了滨海的优势,它拥有国内别处难以匹敌的海生动物馆,收罗丰富,所以科学院在这儿没有研究所,它的经费由市政府和科学院分担。此园的职工多达200余人,上设一个董事会,由各资助单位及有关专家、顾问组成,监控该园的管理工作。市政府按规定可以任免园主任,因为市府投资占总经费的40%。但另一方面,该园的日常经营工作则在市府管辖之外。老古若当了园主任,固然可以不再受市长的刁难,但这个职位是不太可能再获晋升的。因为以老古过去的经验与学识,要干好这个园主任,得认真学习好几年才能胜任,在此阶段,很难谈得上干出多少成绩。老古思前想后,不愿接受此职。

有人提出一个让步方案,让老古继续留任园林局长一年,到时候市长对他的表现还不满意,再设法另调工作。可是韩市长不愿接受。

老古于是决定坚守现职,看能把他怎么样。他说:“我可不是个一走了事的人。当年调我来干这园林局长,是想要我把这工作干好,而我正是这么干的。想要我辞职,没那么容易!我等着你硬来撤我。能呆上一天就干一天,偏不走!” 思考题:

l.请对古局长的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着重说明这些个性特点与其工作绩效和目前的困境有何关联。

从古局长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特点看,其专业知识丰富且专业技术精湛,注重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注重工作效率,处理问题注重事实。

但在如何准确把握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引导人们改掉错误的、消极的行为,强化准确的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古局长对自我、他人、人际知觉不敏感。首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认知不深刻;其次,洞察别人需求和情感的能力相对偏弱,不能有效地引导下属消除对自己的错误知觉;再次,对信息解释、判断简单化,加之社会环境、组织文化等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造成人际知觉产生错误。

2.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他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他怎样做效果会更好? 从客观和主观上面分析,制约和影响他领导工作的因素有: A.制度体系:

从客观环境来说,中国现在依然有不少地方管理实行着“一级压一级”的方针,上级只要一句话就可以随意撤换下属,这样很难做到内部的和谐统一,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B.个人方面:

1、古局长的性格是制约他工作的很大因素。虽然他工作能力强,注重工作的效率,严格要求员工,但是他在人际沟通,判断能力方面有很大缺陷。他不能有效的了解员工心理,不能很好的和员工交流,从而使他们之间容易产生误会和分歧。产生误会以后,他更不能有效的去消除这种误会,所以内部之间产生了裂痕。

2、古局长的适应环境能力差。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里,他没有第一时间去了解工作环境的变化,更谈不上去适应这个新环境了。他不能与新的员工和上司达成共识,也不能意识到别人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员工消极,上司心生不满的状况。

所以,要想使其工作效果更好,古局长应该学会更好的人际交流方法以及审视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他应该多多和员工沟通、交流,而不是用单一的手段去制造员工的消极情绪,使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次,他应该多去揣摩一下上司的心思,而不是简单武断的判断,从而使自己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更会导致工作不顺。

3.而对韩市长的主张,老古决定坚守现职,偏不退让,他这样做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

一个机关单位,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成员相互团结、相互理解,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韩市长不满老古,老古又挑明要和韩市长对着干,韩市长势必会处处针对老古,老古以后办事会增加不少的阻挠。老古自己也知道想改变机关拖拉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还有各方面,特别是上级的支持,是很难办到的。目前他和韩市长不和的关系,老古办事自然不会得到上级支持,反而会受到打压。老古即使有才,有能力,也再不能得到施展。一件事的成功与否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纵使老古有“天时,地利”,缺少“人和”这关键的一点成功的可能性就低了。

同情老古遭遇的人也许会帮助老古,支持老古,为他加油。可是对于那些曾经与他有过节的人来说,有了韩市长这个强大的靠山,会向老古变本加厉地奉还他们的报复,老古办事也将会处处碰壁。

4.你能综合以上的分析,为他提供一个更佳的方案,使他个人的晋升和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协调起来吗?详述你的理由。

【A.强化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失去了市长的支持,园林局的副手、下属行为会有怎样的变化?韩市长甚至小柯,会对古局长的工作设置障碍吗,如果有,是什么?对于支持古局长的人,随着外部环境长时间的没有改观,态度会不会也随之改变?)这些都需要古局长做出准确的预测,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巩固支持自己的人,稳住副手和部下,确保工作良好的绩效,同时,更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障碍加以分析判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尽最大努力争取韩市长、小柯的支持。

B.强化引导个体知觉。(如何消除韩市长对古局长的错误知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古局长必须增强对韩市长的观察频率,力求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全方位的消除消极反馈)首先,要弄清楚韩市长为什么对自己不满意?韩市长对自己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知信息,是哪里来的?其次,努力化解小柯对自己的错误知觉,通过增加积极有效的沟通频率,尽可能消除其自利偏好或引导其对自己工作的逐步认同,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舆论环境。第三,要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经常性的观察下属态度和需求,在组织内部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组织成员接受组织经营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使组织成员的目标趋于一致,行为导向和谐,减少摩擦与冲突,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

C.强化信息沟通。要特别注重三个点的信息沟通:韩市长、小柯、园林局职员。在沟通的方法方式上,既要注重正式沟通,通过报告、请示、汇报、会议等制度,及时反映园林局的准确信息;又要注重非正式沟通,可以通过支持自己的职员和办公厅主任,及时向市府、韩市长对古局长及园林局积极反馈,建立多渠道的健康的信息反馈机制。

D.注重领导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采用高压式的管理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有很好的效力。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其反作用则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在案例中我们看到,古局长在抓以工作为中心的组织建设上,得心应手,取得很好的绩效。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关心人的工作体系,通过文化娱乐、兴趣小组、协会俱乐部、正面典型的选树等活动形式,丰富文化生活,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意见信箱等方式,充分尊重下属意见;通过走访、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注意下属的感情和问题,并注重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以此,逐步树立古局长业务精湛,关心职工,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从而,从内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既保证完成好园林局的工作,又增强古了局长的非权力影响力,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打下坚实基础。】-------ABCD这几部分可以结合书P278—P289采纳。

方案一:服从组织安排,到新岗位就任,认真反思,改进自我,加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加强学习,做好本职,等待时机,再图发展。

(方案一更优:古局长本次的遭遇除了上司为人挑剔、对其有成见,作风不民主外,更多的不利因素是其本身的工作方式不当,造成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形成的。。为了其自己的长远人生和职业未来,需修正自身,提升自我,才能在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乘风破浪,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方案二:辞职并离开该市,重回原工作地;或者找技术性强的工作就职(技术型人才的特点:业务能力强,但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相对欠缺,无论是在对下属还是对工作环境相关者的沟通,方法简单,渠道单一)。

领导案例

领导心理案例

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

《基层领导科学》案例

领导行为案例分析

重庆领导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领导案例分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四

领导案例
《领导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领导篇案例 案例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